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四 (3)

1. 治風水腫諸方

夫風水腫者。由脾腎氣虛弱所為也。腎勞則虛。虛則汗出。汗出當風。風氣內入。還客於腎。脾虛又不能制於水。故水散溢皮膚。又與風濕相搏。故云風水也。令人身體浮腫。如皮囊裹水之狀。頸脈動。時咳。按腫上隨手凹也。骨節疼痛。而惡風是也。

白話文:

風水腫病是由於脾腎氣虛造成的。腎氣虛弱,就會出虛汗。虛汗遇風,風邪就會侵入體內,再次損傷腎臟。而脾氣虛弱,無法約束水液,導致水液滲出皮膚。再加上風濕的作用,所以稱為風水腫。

風水腫會導致身體浮腫,就像皮囊裡裝滿了水一樣。患者的頸動脈跳動,偶爾會咳嗽。按壓腫脹部位,手指抬起來後會留下一個凹陷。此外,患者還會出現骨節疼痛和畏風等症狀。

治風水。通身腫。皮膚欲裂。宜利小便。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豬苓(一兩去黑皮),澤瀉(一兩),赤茯苓(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澤漆(一兩),白朮(一兩半),大戟(一兩銼碎微炒),黃耆(一兩銼),獨活(二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防風(6克,去掉蘆頭) 豬苓(6克,去掉黑皮) 澤瀉(6克) 赤茯苓(6克) 麻黃(6克,去掉根節) 澤漆(6克) 白朮(9克) 大戟(6克,搗碎,略微爆炒) 黃耆(6克,切碎) 獨活(12克) 杏仁(6克,用熱水泡後去掉皮尖,切成兩半,用麩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煮赤小豆汁一合。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每日早晨服。良久。當小便極利。不利。晚再服之。

白話文:

將上述的藥物搗碎篩過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約15克),加入一大碗水,再加入一合(約240毫升)煮熟的赤小豆汁。煎煮至五分之一的量,過濾後溫服。每天早上服用。服用一段時間後,將會排尿非常順暢。如果排尿不順暢,晚上再服用一次。

治風水。皮膚腫滿。上氣喘急。不能眠臥。海藻丸方。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椒目(一兩微炒去汗),昆布(一兩洗去鹹味),牽牛子(一兩微炒),桂心(一兩),牛黃(一分細研),甜葶藶(二兩隔紙炒令紫色別研如膏)

白話文:

  • 海藻(一兩,洗淨去除鹹味)
  • 花椒(一兩,微炒去除汗味)
  • 昆布(一兩,洗淨去除鹹味)
  • 牽牛子(一兩,微炒)
  • 肉桂(一兩)
  • 牛黃(一分,研磨成細粉)
  • 葶藶(二兩,隔紙炒至紫色,研磨成膏狀)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葶藶。攪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蜜湯下二十丸。日三四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葶藶,攪拌均勻。再加入蜂蜜,繼續研磨三、二百次。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以蜂蜜水送服二十丸。一天服用三次或四次。

治風水毒氣。遍身腫滿。宜服此方。

白皮(一兩銼),桑根白皮(三兩銼),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紫蘇莖葉〔二(三)兩〕,豬苓(三兩去黑皮),木通(二兩銼)

白話文:

楮樹皮(1兩,切碎),桑樹根皮(3兩,切碎),陳年橘皮(1兩,泡水後去掉白色瓤,烘焙),紫蘇莖葉(2-3兩),豬苓(3兩,去掉黑色皮),木通(2兩,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篩成粉末。每次取五錢藥粉,加入一大杯水和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五分之一的量。去除渣滓,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治風水。遍身腫滿。骨節痠痛。惡風腳弱。皮膚不仁。麻黃散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石膏(三兩研),白朮(二兩),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漢防己(二兩),桑根白皮(二兩銼)

白話文:

麻黃(120克,去掉根和節) 石膏(180克,研磨成粉) 白朮(120克) 附子(120克,炮製後裂開去皮和臍) 防己(120克) 桑根白皮(120克,磨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棗二(三)枚。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水。身體浮腫。發歇不定。肢節疼痛。上氣喘息。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二兩銼),桑根白皮(二兩銼),芎藭(一兩),漢防己(一兩),羌活(一兩),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檳榔(一兩),桂心(一兩),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 大腹皮(2 兩,切碎)
  • 桑根白皮(2 兩,切碎)
  • 川芎(1 兩)
  • 漢防己(1 兩)
  • 羌活(1 兩)
  • 青橘皮(1 兩,用熱水浸泡後去掉白色瓤,烘烤)
  • 檳榔(1 兩)
  • 桂心(1 兩)
  • 川大黃(1.5 兩,切碎,微炒)
  • 甘草(0.5 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水。面腫。脈浮而緊者。宜服此方。

漢防己,桑根白皮(銼),蒼朮(銼碎微炒),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微炒),羌活(各一兩)

白話文:

  • 漢防己(使用根部)
  • 桑樹根的白色樹皮(磨成粉末)
  • 蒼朮(磨碎,微炒)
  • 郁李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微炒)
  • 羌活(各取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如人行十里再服。

治風水。面腫。小便澀。椒目丸方。

椒目(一兩半微炒去汗),漢防己(一兩半),硝石(二兩),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研入)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煎桑枝湯下十五丸。

白話文:

把上面的藥材搗碎成粉末,加蜂蜜煉製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於飯前,用煎煮的桑枝湯服用十五丸。

治風水。腹臍俱腫。腰不可轉動。宜服此方。

赤小豆(一升),桑根白皮(三兩銼),白朮(三兩),鱧魚(二斤去鱗及腸肚淨洗),生薑(三兩切),陳橘皮(三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赤小豆(一公斤) 桑樹根白皮(150克,切碎) 白朮(150克) 鱧魚(一公斤,去鱗、內臟、洗淨) 生薑(150克,切片) 陳皮(150克,用熱水浸泡,去除白瓤,烘乾)

上件藥。細銼。以水一斗。都煮令熟。出魚。量力食之。兼食小豆。勿著鹽。便以汁任性下之。

又方。

郁李仁(二兩湯浸去皮水研取汁三升),薏苡仁(二合)

上以郁李仁汁。煮薏苡仁作粥。每日空腹一服。

又方。

鼠黏子(二兩微炒)

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暖水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2. 治石水腫諸方

夫腎主水。腎虛則水氣妄行。不依經絡。停在臍間。小腹腫大。結硬如石。故云石水。其候。引脅下脹痛而不喘是也。脈沉者名曰石水。尺脈微大。亦為石水。腫起臍以下至小腹。垂垂然。上至胃管則死也。

白話文:

腎臟主控水液。腎虛則導致水液亂流,不循經絡流動,停滯在肚臍周圍。小腹腫脹變大,堅硬如石,所以稱為「石水」。症狀為:牽引肋骨下方,腫脹疼痛,但沒有喘氣困難。脈搏深沉緩慢的稱為「石水」。尺脈(手少陰心經)微弱而有力,也屬於「石水」。腫脹從肚臍以下延伸到小腹,逐漸下垂。如果腫脹往上延伸到胃部,就會死亡。

治石水。四肢瘦細。腹獨腫大。狀如懷娠。心中妨悶。食即氣急。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赤茯苓(一兩),桑根白皮(一兩半銼),楮白皮(一兩半銼),漢防己(一兩)澤漆莖葉(銼二兩半),射干(一兩),檳榔(一兩)

白話文:

白朮(50克),赤茯苓(50克),桑根白皮(75克,切碎),楮白皮(75克,切碎),漢防己(50克),澤漆莖葉(125克,切碎),射干(50克),檳榔(50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酒各半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如人行十里再服。以疏利為度。

治石水。病腹光緊。急如鼓大。小便澀。宜服此方。

檳榔末(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生薑(一兩切),桑根白皮(一兩銼),商陸(一兩切)

白話文:

檳榔粉(半兩) 甘草(一錢,烤至微紅,切碎) 生薑(一兩,切片) 桑樹樹根白皮(一兩,切碎) 商陸(一兩,切片)

上件藥。除檳榔外。用水二大盞。煎取一大盞。去滓。五更初分作二服。每服調下檳榔末一分。至平明當利。如未利。即再服之。

白話文:

上述的藥物中,除了檳榔之外,用兩大碗水煎煮,取一碗藥液,去除渣滓。在黎明時分,分作兩次服用,每次加入一分的檳榔末服用。到了天亮時分,應該會通便。如果還沒通便,就再服用一次。

治石水。四肢瘦。腹大。胸中滿悶。食即喘急。宜服此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大腹皮(一兩銼),漢防己(一兩),澤漆(二兩),赤茯苓(二兩),紫蘇莖葉(一兩)

白話文:

桑白皮(50克,切斷) 大腹皮(50克,切斷) 防己(50克) 澤漆(100克) 赤茯苓(100克) 紫蘇莖葉(50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酒一大盞。入炒熟黑豆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藥材搗成粉末。每次服藥四錢(約 6 克)。使用一大杯酒,放入炒熟的黑豆 50 粒,煎煮至體積減少一半,過濾渣滓。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治石水。腹堅漸大。四肢腫滿。宜服此方。

甜葶藶(二兩隔紙炒令紫色),川芒硝(三兩),椒目(二合微炒去汗),水銀(一兩以少棗肉研令星盡),漢防己(一兩),海蛤(一兩細研)

白話文:

  • 甜葶藶(120 克,用紙包裹炒至紫色)
  • 川芒硝(180 克)
  • 椒目(12 克,微炒後去掉汗液)
  • 水銀(60 克,用少量的棗肉研磨至完全化開)
  • 漢防己(60 克)
  • 海蛤(60 克,研磨成細粉)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水銀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粉末,將粉末和水銀研磨均勻。加入蜂蜜和搗三、四百下。搓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用稀飯送服三十顆藥丸。一天服用三、四次。

治石水。臍腹妨悶。身體腫滿。大小便不利。喘息。海蛤丸方。

海蛤(一兩細研),漢防己(半兩),桂心(半兩),木通(一兩銼),牽牛子(一兩微炒),白朮(半兩),甘遂(半兩煨令微黃)

白話文:

海蛤(研成細粉,一兩) 漢防己(半兩) 桂心(半兩) 木通(銼成小段,一兩) 牽牛子(微炒,一兩) 白朮(半兩) 甘遂(煨製至微黃,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肉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煎香葇湯下二十丸。以利為度。不利再服。

治石水。腹脹。坐臥不得。小便澀少。宜服此方。

牽牛子(一兩),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京三稜(一兩炮銼),訶黎勒皮(一兩),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甘遂(一兩煨令微黃)

白話文:

牽牛子(50 克),陳舊的橘子皮(15 克,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內瓤,烘乾),京三稜(50 克,炮製後研成細粉),訶黎勒果皮(50 克),吳茱萸(25 克,用熱水浸泡七次,烘乾後輕微翻炒),川大黃(100 克,研碎後輕微翻炒),鱉甲(100 克,塗抹醋後烤製成黃色,去除裙邊和尾甲),甘遂(50 克,用小火煨製至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十丸。以利為度。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蜂蜜一起搗杵三百到二百次。將粉末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進食前,用生薑和橘皮煮成的湯送服十丸。服用至症狀緩解為止。

治腹堅脹滿。世號石水。宜服此方。

石英(十兩明淨者)

上捶如大豆大。以瓷瓶盛。用好酒二斗。浸。以泥重封瓶口。以馬糞及糠火燒之。長令酒小沸。從卯至午即住火。日可三度。暖一中盞飲之。如不飲酒。即隨性少飲之。其白石英。可更一度燒用。

白話文:

把上等白豆英搗碎成黃豆大小,放入瓷瓶中。加入兩鬥好酒浸泡,用泥土密封瓶口。用馬糞和糠火燒烤,保持酒液微微沸騰。從早上到中午停止燒烤。每天這樣做三次。每次喝一小碗溫熱的藥酒。如果你不喝酒,也可以適量少喝。用過的豆英可以再次燒烤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