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 (6)

1. 治氣膈心腹痞滿諸方

夫氣膈心腹痞滿者。由寒氣在胸膈逆滿。咽塞不通。噫聞食臭。心腹脹滿。此皆營衛不和。陰陽隔絕。臟腑痞塞。而不宣通。故令心腹痞滿也。

白話文:

如果胸膈、心腹感到脹滿,是由於寒氣滯留在胸膈,導致胸中逆滿。咽喉阻塞不通,打嗝後有食物的味道。心腹脹滿,這些都是因為營氣和衛氣不調和,陰陽氣機隔絕,臟腑氣機阻塞而不通暢,所以導致心腹脹滿。

治氣膈心腹痞滿。不下飲食。肩背壅悶。四肢煩疼。柴胡散方。

柴胡(二兩去苗),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白朮(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茯苓〔一(二)兩〕,檳榔(二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赤芍藥(一兩),訶黎勒皮(二兩)

白話文:

柴胡(兩量,去掉根莖) 枳殼(一量,小火炒至微黃,去掉果瓤) 白朮(一量) 甘草(半量,烤至微紅,切碎) 赤茯苓(一到兩量) 檳榔(兩量) 陳皮(一量,用熱水浸泡後去掉白瓤,烘烤) 赤芍藥(一量) 訶黎勒皮(兩量)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成粗粉狀。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碗水和半片生薑。煎煮至剩六分之一。過濾掉渣滓。不限服用的時間。稍稍加熱即可服用。

治氣膈吐涎痰。食不消化。心腹痞滿雷鳴。枇杷葉散方。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人參(一兩去蘆頭),檳榔(一兩),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桔梗(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 枇杷葉(一兩,擦去毛後稍微烘烤至微黃)
  • 人參(一兩,去掉根鬚)
  • 檳榔(一兩)
  • 半夏(一兩,用熱水清洗七次去除黏滑)
  • 桔梗(一兩,去掉根鬚)
  • 陳年橘皮(二兩,用熱水浸泡去掉白瓤後烘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氣膈。心腹痞滿。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人參(三分去蘆頭),京三稜(三分微炮銼),草豆蔻(一兩去皮),白朮(三分),赤茯苓(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檳榔(三分),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乾薑(三分炮裂銼),桂心(三分)

白話文:

訶黎勒皮(50 克),人參(15 克,去除根鬚),京三稜(15 克,略微乾炒並切碎),草豆蔻(50 克,去除外皮),白朮(15 克),赤茯苓(15 克),炙甘草(25 克,炒至微紅並切碎),檳榔(15 克),陳皮(50 克,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瓤,並烘乾),乾薑(15 克,炒裂並切碎),桂心(15 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橘皮湯調下一錢。

治氣膈。心腹痞滿。四肢拘急。體重。白朮散方。

白朮(三分),木香(半兩),訶黎勒皮(三分),桂心(三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丁香(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草豆蔻(一兩去皮)

白話文:

白朮(三分) 木香(半兩) 訶黎勒皮(三分) 桂心(三分) 甘草(一分,炙至微紅後切碎) 丁香(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厚朴(一兩,去除粗糙的皮,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味濃鬱) 陳橘皮(一兩,用湯浸泡後去除白瓤,烘烤) 草豆蔻(一兩,去除外皮)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煎生薑木瓜湯調下一錢。

治久患氣膈。心腹痞滿。咽喉噎塞。不下食飲。宜服此方。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訶黎勒皮(一兩半)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橘皮湯。調下一錢。

治氣膈。咽喉噎塞。心腹痞滿。不下飲食。胸背俱悶。赤茯苓丸方。

赤茯苓(一兩),桂心(一兩),乾薑(三分炮裂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羚羊角屑(一兩),訶黎勒皮(二兩半),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檳榔(一兩)

白話文:

赤茯苓(1 兩) 桂心 (1 兩) 乾薑 (三分,炮裂後切碎) 甘草 (半兩,炙成微紅色後切碎) 枳殼 (1 兩,麩炒至微黃,去瓤) 羚羊角屑 (1 兩) 訶黎勒皮 (2 兩半) 陳橘皮 (1 兩,浸泡後去除白色瓤衣,焙乾) 檳榔 (1 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彈子大。不計時候。常含一丸咽津。如患甚。即將一丸。以煎湯研破服亦得。

白話文:

上述藥物,搗碎成細末。混入煉製的蜂蜜中,搗製三百到二百下。丸成彈珠大小。不限時間,隨時含服一丸,待其溶化後嚥下。病情加重時,可將一丸研碎後,用煎好的湯藥沖服。

治氣膈。心腹痞滿。不下飲食。或時嘔吐。四肢不和。人參丸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桂心(一兩),赤茯苓(一兩),訶黎勒皮(一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乾薑(半兩炮裂銼),檳榔(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人蔘:2兩,去除蘆頭 桂心:1兩 赤茯苓:1兩 訶黎勒皮:1兩 甘草:1分,燒烤至焦赤,並碾碎 乾薑:半兩,炒裂並碾碎 檳榔:1兩 陳橘皮:1兩,浸泡於水中後取出,去除白色瓤,再烘烤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白話文:

用上述藥材,搗碎成細末。加入煉蜜,再搗三百到二百次。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的時間不限,用生薑湯送服三十粒。

治氣膈。脾胃久冷。心腹痞滿。吃食無味。面色萎黃。沉香丸方。

沉香(半兩),丁香(半兩),木香(半兩),檳榔(半兩),桂心(一兩),訶黎勒皮(一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肉豆蔻(半兩去殼),麝香(一分細研)

白話文:

沉香:半兩 丁香:半兩 木香:半兩 檳榔:半兩 桂心: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川大黃:半兩(切碎,微炒) 肉豆蔻:半兩(去殼) 麝香:一分(研磨成細粉)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研勻。煉蜜和搗三五(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薑棗湯嚼下一(十)丸。

白話文:

將上文的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麝香,研磨均勻。加入煉製好的蜂蜜,再研磨三百到五百次。將藥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數量不限。不論時間,用薑棗湯送服十丸。

2. 治膈氣宿食不消諸方

夫膈氣宿食不消者。由寒氣在於脾胃之間。使穀不化也。此皆脾臟虛弱。不能磨之。則經宿而食不消也。

治膈氣。脾胃久冷。宿食不消。心腹虛脹。四肢瘦弱。宜服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沉香(三分),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檳榔(半兩),丁香(半兩),訶黎勒皮(一兩半),桂心(半兩),白朮(三分),高良薑(三分銼),草豆蔻(一兩去皮),木香(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厚朴:一兩,去除粗皮後塗上生薑汁,烤製到香氣撲鼻為止 沉香:三分 青橘皮:半兩,用湯浸泡後去除白瓤,烘烤 檳榔:半兩 丁香:半兩 訶黎勒皮:一兩半 桂心:半兩 白朮:三分 高良薑:三分,切成碎末 草豆蔻:一兩,去除外皮 木香:三分 人參:三分,去除根鬚 甘草:一分,烤到略微變紅,切成碎末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胸中不利。宿食不化。木香散方。

木香(一兩),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草豆蔻(一兩去皮),訶黎勒皮(二兩),桂心(一兩),檳榔(一兩),麥糵(三分炒微黃),白朮(三分),甘草〔二(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木香(60克) 桃仁(30克,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頭,炒至微黃) 草豆蔻(60克,去皮) 訶黎勒皮(120克) 桂心(60克) 檳榔(60克) 麥麩(18克,炒至微黃) 白朮(18克) 甘草(12克,炙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壅滯。不下飲食。或宿食不消。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三分去皮),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皮(一兩),益智子(半兩去皮),人參(三分去蘆頭),細辛(半兩),赤茯苓(半兩),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丁香(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檳榔(三分)

白話文:

草蔻(三分,去除外皮) 青橘皮(三分,用熱水浸泡去除白瓤後烘乾) 訶黎勒皮(一兩) 益智仁(半兩,去除外皮) 人參(三分,去除蘆頭) 細辛(半兩) 赤茯苓(半兩) 厚朴(一兩,去除粗糙外皮,塗抹薑汁烤製至香熟) 半夏(半兩,用熱水沖洗七次,去除滑膩感) 丁香(一分) 甘草(一分,烤製至微紅,切碎)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壅滯。脾胃虛弱。宿食不消。四肢虛乏。蓽澄茄散方。

蓽澄茄(一兩),人參(半兩去蘆頭),草豆蔻(半兩去皮),細辛(一兩),木香(半兩),白朮(三分),大腹皮(三分銼),京三稜(半兩微煨銼),五味子(半兩),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高良薑(半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訶黎勒皮(一兩),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鬱金(60克),人參(30克,去掉根須),草蔻(30克,去掉外皮),細辛(60克),木香(30克),白扁豆(18克),大腹皮(18克,切碎),京三棱(30克,微火烘烤,切碎),五味子(30克),半夏(30克,用熱水洗七次去掉粘液),高良薑(30克,切碎),甘草(30克,炙烤至微紅,切碎),訶黎勒果皮(60克),青橘皮(30克,用熱水浸泡去掉白色瓤,烘乾)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壅滯。不下飲食。或宿食不消。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木香(半兩),檳榔(半兩),乾薑(三分炮裂銼),白朮(一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桂心(一兩),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京三稜(一兩微煨銼),甘草〔半分(兩)炙微赤銼〕,赤茯苓(一兩),訶黎勒皮(一兩),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人參(一兩,去除鬚根) 木香(半兩) 檳榔(半兩) 乾薑(三分,炮裂後搗碎) 白朮(一兩) 枳殼(半兩,麩炒至微黃,去除瓤) 桂心(一兩) 青橘皮(三分,浸泡於熱水中去除白瓤,再烘烤) 京三稜(一兩,微煨後搗碎) 甘草(半分,炙烤至微紅,搗碎) 赤茯苓(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 厚朴(二兩,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膈氣。脾胃積冷。宿食不消。心胸不利。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人參(三分去蘆頭),白朮(三分),黃耆(三分銼),神麯(一兩炒微黃),木香(三分),桂心(三分),麥糵(三分炒微黃),高良薑(三分銼),草豆蔻(三分去皮),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訶黎勒皮(60 克),人參(18 克,去除蘆頭),白朮(18 克),黃耆(18 克,切段),炒山藥(60 克,微炒至微黃),木香(18 克),桂心(18 克),炒麥芽(18 克,微炒至微黃),高良薑(18 克,切段),草豆蔻(18 克,去除果皮),陳橘皮(30 克,用湯浸泡後去除白色瓤,再烘乾)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不計時候。以生薑湯調下一錢。

治胸膈氣滯。脾胃虛冷。飲食不消。面無顏色。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木香(半兩),白朮(一兩),麥糵(三分炒微黃),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訶黎勒皮(一兩),縮砂(半兩去皮),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話文:

人參(一兩,去除根部尖端),赤茯苓(一兩),木香(半兩),白朮(一兩),麥芽(三分,炒製至微黃),附子(一兩,炮製後裂開,去掉外皮和肚臍),訶黎勒皮(一兩),縮砂(半兩,去掉外皮),吳茱萸(一兩,用湯浸泡七次,晾乾後微微炒製)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一錢。

治膈氣。心胸妨悶。不能下食。食不消化。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皮(一兩半),檳榔(二兩),桂心(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木香(一兩),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白朮(一兩),前胡(一兩半去蘆頭),五味子(一兩)

白話文:

訶黎勒果皮(15克),檳榔(30克),桂皮心(15克),甘草(7.5克,炙到微紅,切碎),木香(15克),陳年橘皮(30克,用湯浸泡去除白瓤,烘焙),白朮(15克),前胡(15克,去掉蘆頭),五味子(15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瓤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三十丸。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棗瓤,再用杵搗三、兩百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不受時間限制。用薑棗湯送服三十丸。

治膈氣不下食。縱食不能消化。神麯丸方。

神麯(四兩炒微黃),麥糵〔半(四)兩炒微黃〕,厚朴〔二(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桂心(一兩),陳橘皮(一兩半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皮(一兩半),乾薑(一兩炮裂銼),檳榔(一兩)

白話文:

  • 神麯(120克,炒至微黃)
  • 麥糵(60克,炒至微黃)
  • 厚朴(60克,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脆)
  • 桂心(30克)
  • 陳橘皮(45克,用湯浸泡去除白瓤,烘烤)
  • 訶黎勒皮(45克)
  • 乾薑(30克,炮製後切碎)
  • 檳榔(30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二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