蓽澄茄散

BI CHENG QIE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4%
肺經 16%
肝經 10%
腎經 9%
心經 6%
膀胱經 3%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心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蓽澄茄散」,主要成分是:蓽澄茄、高良薑、肉桂、丁香、厚朴、桔梗、陳皮、三稜、醋、甘草、香附,主治功效是:脾胃虛弱,寒氣上升,侵犯心臟,導致心腹刺痛,兩側脹痛,頭暈目眩,四肢疲倦,嘔吐,發熱,腹瀉,飽腹後感覺胸悶。

蓽澄茄散中的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陳皮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高良薑具有溫裡溫中、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等功效。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肉桂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三稜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傳統代功效。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醋能促進血液凝固、抑制細菌生長、清肝火、解毒、活血化瘀、促進消化吸收、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殺菌消毒、收斂止血、中和和分解毒素,並幫助其排出體外。

蓽澄茄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溫中止嘔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寒氣上升、侵犯心臟所引起的胸腹刺痛、心悸、兩側脹痛、頭暈目眩、四肢疲倦、嘔吐、發熱、腹瀉、飽腹後感覺胸悶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蓽澄茄半兩, 木香半兩, 沈香半兩, 桂(去粗皮)半兩, 茴香子(炒)3分, 菟絲子(酒浸一宿,別搗)1兩 白茯苓(去黑皮)1兩。
上為散。
每服2錢匕,溫酒或鹽湯調下。

方劑組成解釋


蓽澄茄散由蓽澄茄、高良薑、肉桂、丁香、厚朴、桔梗、陳皮、三稜、醋、甘草、香附等中藥組成。蓽澄茄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高良薑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功效;肉桂具有溫中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丁香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厚朴具有行氣寬中、燥濕化痰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三稜具有行氣散結、止痛的功效;醋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香附具有理氣解鬱、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蓽澄茄散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不適。服用蓽澄茄散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肺結核坐骨神經痛神經性厭食症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肺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嘔吐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身體消瘦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食慾不振

相同名稱方劑


蓽澄茄散, 出處:《聖惠》卷七。 組成:蓽澄茄1兩,檳榔1兩,木香1兩,苦楝子1兩,茴香子1兩,乾蠍半兩(微炒),硇砂1兩(細研入),阿魏1兩(面裹煨,面熟爲度),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桃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 主治:盲腸氣,小腹疼痛不可忍。

蓽澄茄散, 出處:《扁鵲心書·神方。》。 組成:蓽澄茄1兩5錢,高良薑1兩5錢,肉桂1兩5錢,丁香1兩5錢,厚朴(薑汁炒)1兩5錢,桔梗(去蘆)1兩5錢,陳皮1兩5錢,三棱(泡,醋炒)1兩5錢,甘草1兩5錢,香附(制)3兩。 主治:脾胃虛滿,寒氣上攻於心,心腹刺痛,兩脅作脹,頭昏,四肢困倦,吐逆,發熱,泄瀉,飽悶。

蓽澄茄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八。 組成:蓽澄茄3分,白朮1兩,黃耆3分(銼),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草豆蔻3分(去皮),桂心半兩,蓬莪荗3分,當歸3分,木香半兩,芎藭半兩,柴胡1兩(去苗),牛膝3分(去苗),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研碎),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氣勞。心腹冷痛,吃食減少,四肢羸弱。

蓽澄茄散, 出處:《聖惠》卷七。 組成:蓽澄茄1兩,木香1兩,人參1兩(去蘆頭),肉桂1兩(去皴皮),肉豆蔻1兩(去殼),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檳榔1兩,訶黎勒皮1兩,丁香3分,附子1兩(半)(炮裂,去皮臍),縮砂3分(去皮),乾薑3分(炮裂,銼),京三棱3分(微煨,銼),赤茯苓3分,白朮3分,赤芍藥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腎臟虛冷氣攻心腹疼痛,或時吐逆,兩脅虛脹,不思飲食,四肢乏力。

蓽澄茄散, 出處:《博濟》卷二。 組成:蓽澄茄半兩(炒),荊三棱3兩(炮,趁熱杵),陳皮2兩(去白),香附子3兩(炒),甘草2兩(炮,)丁香2兩,舶上茴香2兩,厚朴1兩(去皮,薑汁炙令黃色),蠻薑1兩1分,官桂2兩(去皮),桔梗1兩,白鹽12兩(揀擇淨,炒,研細,後入),阿魏(皂子大1塊,面裹煨,面黃爲度,去面,另研細,旋入諸藥)。 主治:脾元虛冷,氣不和,心胸不快,肚腹膨脹,氣刺氣痛,不思飲食,酒色過度,面黃口淡。

蓽澄茄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八。 組成:蓽澄茄1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木香半兩,京三棱半兩(炮,銼),白茯苓半兩,肉豆蔻半兩(去殼),沉香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白朮半兩,桂心半兩,丁香半兩,甘草1分(炙微赤,銼),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吳茱萸1分(湯浸7遍,焙乾,微炒),訶黎勒1兩半(煨,用皮),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鱉甲1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襕)。 主治:冷勞。臟腑虛弱,心腹氣脹,不能飲食,四肢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