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八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八 (10)

1. 諸疝論

夫諸疝者。由陰氣積於內。復為寒氣所加。故使榮衛不調。血氣虛弱。故風冷入其腹內。而成疝也。疝者痛也。或小腹痛。不得大小便。或手足厥冷。繞臍痛。白汗出。或冷氣逆上搶心腹。令心痛。或裡急而腹痛。此諸候非一。故云諸疝也。脈弦緊者疝也。

白話文:

疝氣是由於體內陰氣積聚,又受寒氣侵襲,導致血氣不通暢,氣血虛弱。因此,風寒侵入腹部,形成疝氣。

疝氣就是疼痛症狀,包括:

  • 小腹疼痛,小便困難
  • 手腳冰冷,臍周疼痛,出冷汗
  • 冷氣上逆,引起心腹絞痛
  • 便意頻繁,腹痛

這些症狀並不固定,因此稱為諸疝。

脈象緊繃有力,是疝氣的徵兆。

2. 治七疝諸方

夫七疝者。瘚疝。症疝。寒疝。氣疝。盤疝。附疝。狼疝。若瘚疝。心痛足冷。飲食吐逆不止。名曰瘚疝。腹中氣乍滿。心下盡痛。氣積如臂。名曰症疝。因寒飲食。即脅下腹中盡痛。名曰寒疝。腹中乍滿乍減而痛。名曰氣疝。腹中痛在臍旁。名曰盤疝。腹中痛在臍下有積聚。

白話文:

七疝是指:

  1. **瘚疝:**心痛、腳冷、飲食嘔吐不止。
  2. **症疝:**腹中氣體時而脹滿,心窩以下全部疼痛,氣體積聚成臂狀。
  3. **寒疝:**因受寒進食引起,脅下和腹中均痛。
  4. **氣疝:**腹中時而脹滿時而減緩,伴有疼痛。
  5. **盤疝:**腹中臍旁疼痛。
  6. **附疝:**腹中臍下有積聚疼痛。

名曰附疝。小腹與陰相引而痛。大便難。名狼疝。此皆由血氣虛弱。飲食寒溫不調之所生也。

治七疝。忽心腹氣逆不得息。痛引背膂。或臍下堅痛。遇冷即極。若小腹虛滿引膀胱。裡急。宜服川椒丸方。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桔梗(半兩去蘆頭),細辛(半兩),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赤芍藥(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檳榔(一兩)

白話文:

川椒(60克,去掉裡面的籽和包起來的部分,稍微炒一下去除潮氣) 桔梗(30克,去掉根部) 細辛(30克) 厚朴(60克,去掉粗糙的外皮,塗抹薑汁後烤到香氣四溢) 赤芍藥(30克) 乾薑(30克,烤裂切碎) 附子(30克,烤裂去皮和臍) 川烏頭(30克,烤裂去皮和臍) 檳榔(60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二十丸。

白話文:

上面的藥方:

將藥材搗碎成粉末。再加入蜂蜜,一起搗打三、四百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每次飯前,用生薑和橘皮煮成的湯,送服 20 顆藥丸。

治七疝諸寒。臍旁痛。上攻。胸中滿悶少氣。烏喙丸方。

烏喙(半兩炮裂去皮臍),乾薑(一兩炮裂銼),木香(一兩),細辛(一兩),赤芍藥(一兩),桂心(一兩),檳榔(半兩),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柴胡(一兩去苗),赤茯苓(半兩)

白話文:

烏喙(半兩,爆裂後去除果臍) 乾薑(一兩,爆裂後切碎) 木香(一兩) 細辛(一兩)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一兩) 檳榔(半兩) 厚朴(一兩,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川椒(一兩,去除果核和閉口的,小火炒至去除汗氣) 柴胡(一兩,去除根須) 赤茯苓(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十五丸。

治七疝氣。胸腹堅痛。宜服烏頭丸方。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蓬莪朮(一兩),木香(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當歸(一兩銼微炒),芎藭(一兩),京三稜(一兩炮裂銼),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桂心(一兩),肉豆蔻(半兩去殼),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白話文:

川烏頭(一兩,用大火爆裂後去除皮和肚臍) 蓬莪朮 (一兩) 木香 (一兩) 川大黃 (一兩,切碎後小火微炒) 當歸 (一兩,切碎後小火微炒) 芎藭 (一兩) 京三稜 (一兩,用大火爆裂後切碎) 川椒 (一兩,去除眼睛和閉合的果實,小火微炒後去除汗水) 桃仁 (一兩,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用麵粉炒至微黃) 桂心 (一兩) 肉豆蔻 (半兩,去除外殼) 乾漆 (一兩,搗碎後炒至冒煙)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以釅醋一升。入藥末四兩。熬令減半。又漸入醋一升。熬成膏。次入余藥末。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湯或暖酒。下二十丸。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粉末。先用一升濃醋,加入四兩藥粉。熬煮至減半。再逐漸加入一升醋,熬製成膏狀。然後加入剩餘的藥粉末,搗製三百至二百下。將其丸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於飯前,用生薑湯或溫熱的酒送服二十丸。

治七疝。四肢寒冷。臍下妨痛。不欲飲食。宜服草豆蔻丸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蘹香子(一兩微炒),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白朮(一兩),桂心(一兩),乾薑(一兩炮裂銼),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芎藭(一兩),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木香(一兩),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話文:

草豆蔻(一兩,去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蘹香子(一兩,微炒)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抹薑汁炙烤至芳香) 白朮(一兩) 桂心(一兩) 乾薑(一兩,炮裂後研磨) 青橘皮(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白瓤,烘烤) 芎藭(一兩)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木香(一兩) 吳茱萸(一兩,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七疝氣。心腹結聚疼痛。宜服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木香(一兩),檳榔(一兩),訶黎勒(一兩煨用皮),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赤茯苓〔二(一)兩〕,烏喙(一兩炮裂去皮臍),當歸(一兩銼微炒),赤芍藥(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桂心〔二(一)兩〕

白話文:

配方:

  • 吳茱萸:1兩,先在湯裡浸泡7次,再焙乾,微炒。
  • 木香:1兩
  • 檳榔:1兩
  • 訶黎勒:1兩,先煨過,只用果皮。
  • 川大黃:1兩,切碎微炒。
  • 赤茯苓:2兩
  • 烏喙:1兩,炮製後去掉皮和臍(蒂)。
  • 當歸:1兩,切碎微炒。
  • 赤芍藥:1兩
  • 枳殼:1兩,麩炒至微黃,去掉瓤。
  • 桂心:2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七疝。臍腹堅硬。時有疼痛。宜服芫花丸方。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乾),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乾薑(半兩炮裂銼),巴豆三七枚去皮心研如膏紙裹壓去油)

白話文:

**芫花:**一兩,用醋拌炒至乾燥 川烏頭: 一兩,炮製裂開,去除皮和臍 附子: 一兩,炮製裂開,去除皮和臍 青橘皮: 一兩,用湯浸泡去除白色內瓤,焙乾 乾薑: 半兩,炮製裂開,切碎 巴豆: 三七枚,去除皮和心,研磨成膏,用紙包裹壓去油脂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膏。都研令勻。以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丸。

白話文:

把上面的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巴豆膏中,一起研磨均勻。用醋煮麵糊調和,做成如綠豆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前,用溫酒送服三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