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七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七 (10)

1. 治唾血諸方

夫唾血者。由肺傷故也。肺為五臟之華蓋。其體輕虛。怕熱而惡寒。則易為傷損也。若或邪熱之氣。伏留在臟。傷於經絡。致榮衛痞澀。胸膈壅滯。故唾血也。

白話文:

吐血這種病症,是由於肺部受傷而引起的。肺部是五臟六腑的遮蓋物,它的質地輕柔空虛,害怕炎熱卻厭惡寒冷,所以很容易受到損傷。如果或有邪熱之氣,潛伏在臟腑中,傷害了經絡,導致血氣運行不暢,胸膈氣血壅滯,因此就會吐血。

治肺臟壅熱。痰唾內有血。咽喉不利。宜服雞蘇散方。

雞蘇莖葉(一兩),赤茯苓(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半夏〔一兩湯浸(洗)七遍去滑〕,桔梗(一兩去蘆頭),生乾地黃(二兩),黃耆(一兩銼),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白話文:

雞蘇草的莖葉(1兩) 赤茯苓(1兩) 炙至微紅的甘草(半兩,切碎) 半夏(1兩,用湯浸泡7次去除黏液) 桔梗(1兩,去掉根部) 生曬乾的地黃(2兩) 黃耆(1兩,切碎) 去心並烘製的麥門冬(1兩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白話文:

上述藥材,將其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約 15 克)。加入一大杯水和半塊生薑。煎煮至剩餘五分之一的水量,去渣。每次於飯後服用,溫服。

治嘔血不止。胸膈煩痛。宜服伏龍肝散方。

伏龍肝(一兩),桂心(一兩),當歸(一兩),赤芍藥(一兩),白芷(一兩),芎藭(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細辛(半兩),生乾地黃(四兩),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別研為末)

白話文:

伏龍肝(60克) 桂心(60克) 當歸(60克) 赤芍藥(60克) 白芷(60克) 芎藭(60克) 甘草(60克,炙烤至微微發紅,研成粗末) 細辛(30克) 生乾地黃(240克) 阿膠(120克,搗碎後炒至乾燥發黃,研成細末)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入阿膠末一錢。攪勻。每於食後服之。

治唾血不止。胸膈氣悶。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四兩),麻黃(二兩去根節),五味子(二兩),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雞蘇莖葉(二兩),半夏(二兩湯浸七遍去滑)

白話文:

  • 石膏(160 克)
  • 麻黃(80 克,去除根和莖節)
  • 五味子(80 克)
  • 杏仁(120 克,浸泡在湯中去除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
  • 雞蘇草莖葉(80 克)
  • 半夏(80 克,浸泡在湯中七次去除滑膜)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小麥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五錢重。將藥粉放入一大碗水中,加入半分生的生薑和五十粒小麥。煮到水量剩下五分之一。過濾掉渣滓。每次飯後趁溫熱服用。

治熱傷肺臟。唾血不止方。

生乾地黃(四兩),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蒲黃(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雞子大。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材搗碎、過篩成藥粉。每次服用三錢(約4.5克),加水一杯半(約150毫升),放入一顆雞蛋大小的竹茹。煮沸後,煮到液體只剩五分之一。將渣滓過濾掉。每次在飯後溫熱服用。

治心肺藏熱壅致唾血。白蘆(茅)根散方。

白蘆(茅)根(一兩銼),犀角屑(三分),刺薊根(一兩半),黃芩(一兩),桑根白皮(二兩銼),紫菀(一兩)

白話文:

  • 白茅根(60 克,切片)
  • 犀牛角粉(1.8 克)
  • 刺薊根(90 克)
  • 黃芩(60 克)
  • 桑白皮(120 克,切片)
  • 紫菀(60 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更煎三兩沸。每於食後溫服之。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中茶杯,加入竹茹一分。煎煮至水量剩五分之三。濾除藥渣,再加入生生地黃汁一合。繼續煎煮三、四沸。每次於飯後溫服。

治吐血日夜不止。白前散方。

白前(二兩半),桑根白皮(二兩銼),桔梗(一兩去蘆頭),甘草(一兩半炙微赤銼)

白話文:

  • 白前:50 克
  • 桑樹根的樹皮(白色部分):40 克,切碎
  • 桔梗:20 克,去掉蘆頭
  • 甘草:30 克,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又方。

生乾地黃(四兩),黃芩(一兩),柏葉(一兩),阿膠(二兩杵碎炒令黃燥),甘草(一兩炙微赤銼),黃耆(二兩銼)

白話文:

生乾地黃(160 克)

黃芩(40 克)

柏葉(40 克)

阿膠(80 克,搗碎後炒黃炒乾)

甘草(40 克,微炙後切碎)

黃耆(80 克,切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糯米粥飲。調二(三)錢服之。

治憂恚致傷。胸膈疼痛。及虛勞唾血。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五升)

上於銀鍋內。以慢火煎至三升。又入白蜜一升。酒一升。卻煎至二(三)升。每於食後。溫溫服一小盞。

2. 治吐血口乾諸方

夫吐血口乾者。因臟腑虛竭。榮衛不理。陰陽隔絕。陽虛於上。故身體虛熱。胸中痞澀。則口乾也。

治心肺客熱吐血。唇口乾燥。宜服杏仁散方。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赤茯苓黃連(去須),梔子仁,黃芩,川大黃(銼碎微炒以上各一兩),桂心(半兩),栝蔞根(三分)

白話文:

杏仁(泡水後去除表皮和尖端雙仁,用麩炒至微黃),赤茯苓,黃連(去掉鬚),梔子仁,黃芩,川大黃(搗碎,微炒,上述各一兩),桂心(半兩),栝蔞根(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肺壅熱。上焦不利。吐血口乾。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黃芩(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生乾地黃(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栝蔞根(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犀牛角粉末(50克),黃芩(50克),人參(50克,去除根鬚),生地黃(50克),麥門冬(50克,去除中心),栝樓根(50克),甘草(25克,微烤成微紅色,切碎),杏仁(100克,浸泡熱水中後去皮、尖端和麩皮,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胸煩熱。吐血不止。口舌乾燥。頭疼。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二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麥門冬(二兩去心),黃芩,川升麻,生乾地黃,青竹茹,栝蔞根,葛根(以上各一兩)

白話文:

  • 石膏(120 克)
  • 甘草(30 克,炙烤至微微發紅,切碎)
  • 麥門冬(120 克,去除果核)
  • 黃芩(60 克)
  • 川升麻(60 克)
  • 生乾地黃(60 克)
  • 青竹茹(60 克)
  • 栝蔞根(60 克)
  • 葛根(60 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熱吐血。口乾心燥。宜服生地黃煎

地黃汁(一升),生薑汁(一合),白蜜(五合),生麥門冬汁(三合),酥(五合),白沙糖(三兩),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研)

白話文:

生地黃汁(500 毫升) 生薑汁(120 毫升) 白蜜(250 毫升) 生麥門冬汁(150 毫升) 酥(250 毫升) 白砂糖(150 克) 杏仁(150 克,燙熟去皮尖,雙仁麩炒研磨成粉)

上件藥。都煎成膏。不計時候。服半匙。含化咽津。

治心熱吐血口乾方。

生藕汁(二合),生牛蒡汁(二合),生地黃汁(二合),小薊根汁(二合),白蜜(一匙)

白話文:

  • 生藕汁:兩茶匙
  • 生牛蒡汁:兩茶匙
  • 生地黃汁:兩茶匙
  • 小薊根汁:兩茶匙
  • 白蜜:一湯匙

上件藥相和。攪令勻。不計時候。細細呷之瘥。

又方。,上用刺薊葉及根。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頻服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