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三 (8)

1. 治眼生珠管諸方

夫眼者。是五臟六腑之精華。宗脈之所聚。肝之外候也。肝藏血。若腑臟氣血調和。則目有精彩眼淨。若風熱痰飲。漬於上焦。使肝藏血氣蘊積。沖發於眼。則令眼津變生結聚。狀如珠管也。

白話文:

眼睛是五臟六腑精華聚集的地方,經脈相聚之處,也是肝臟的外在表現。肝臟儲藏血液,如果五臟六腑氣血調和,眼睛就能明亮有神,目光清澈。

但是,如果風、熱、痰、水飲等病邪積聚在上焦,導致肝臟儲藏的氣血鬱積,向上衝發到眼睛,就會使眼睛的津液變生凝結,形成狀如珍珠般的結石。

治眼生珠管。宜點貝齒散方。

貝齒(燒灰),手爪甲(燒灰),龍骨(以上三味各半兩)

上件藥。同研令極細。每用少許。點珠管上。日三四度。甚妙。

治眼中生膚翳。稍滿瞳仁。及生珠管方。

硃砂(半兩),貝齒(一枚燒灰)

上件藥。都研令極細。每日三四度。以少許點珠管上。日三四度。甚效。

治眼中生膚翳。垂生珠管。宜點龍腦煎方。

龍腦(一錢),膩粉(一錢),馬牙硝,秦皮防風(去蘆頭),黃連(去須各一兩)

白話文:

龍腦 (1 錢)、膩粉 (1 錢)、馬牙硝、秦皮、防風 (去蘆頭)、黃連 (去鬚,各 1 兩)

上件藥。先搗馬牙硝秦皮防風黃連令碎。用新汲井水兩碗。浸藥兩復時。緩煎取一小盞。用綿濾去滓。澄清。卻於瓷瓶內盛之。然後入龍腦膩粉。候一宿。每用點之。

白話文:

這個藥方:

首先搗碎馬牙硝、秦皮、防風、黃連。

然後用兩碗新汲的井水浸泡藥材兩個時辰。

慢火煎煮,取一小杯藥液。

用棉絮過濾掉渣滓,讓藥液澄清。

再裝入瓷瓶中。

最後加入龍腦膩粉。

放置一晚。

每次使用時點取適量。

又方。

銅青(一兩),細墨(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頭醋和丸。如白豆大。每用一丸。以兒乳汁少許。新汲水少許。浸化後。以銅箸點之。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搗成粉末。用醋調和,搓成如白豆般大小的藥丸。每次使用一丸,先用少許嬰兒的乳汁和新汲來的水浸泡。浸泡後,用銅製筷子點取食用。

治眼卒生珠管。點眼方。

黃丹(半兩),鯉魚膽(五枚取汁)

上使藥相和如膏。每日三五度。以銅箸取少許點眥中。

又方。

滑石(一分),龍骨(一分),手爪甲(半兩燒灰)

上件藥。同研如粉。以新筆染藥。點珠管上。日三五度點之。

又方。

牛膝莖葉(不拘多少)

上搗絞取汁。日三五度點之。

2. 治眼白睛腫脹諸方

夫眼白睛中脹起。蓋覆瞳仁者。此因肺臟有暴風客熱故也。肺色白主於氣輪。應於白睛。若肺氣壅滯。肝膈不利。為邪熱所乘。不得宣泄。則毒氣上攻於目。故令白睛腫脹。或疼痛也。宜快臟腑及鐮去惡血及敷熁腫藥。無不瘥也。

白話文:

如果眼睛的白色部分腫脹,遮蓋住瞳孔,這是因為肺部有強烈的風熱所導致的。肺部屬白色,主導氣血循環,與眼睛的白色部分相應。如果肺氣鬱結,肝臟隔膜失調,加上邪熱的侵襲,無法宣泄排出,毒氣就會上攻眼睛,導致白眼腫脹或疼痛。

此時應疏通臟腑,清除惡血,並敷用消腫藥物,這樣才能治癒。

治眼白睛脹。日夜疼痛。心胸多悶。清肺利肝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赤茯苓〔三(二)分〕,木通(三分銼),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焙過微炒),防風〔二(三)兩(分)去蘆頭〕,桑根白皮〔二(一)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三分),黃芩(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漢防己(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杏仁(三兩(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羚羊角屑:**一兩

**赤茯苓:**三分

木通: 三分,切碎

甜葶藶: 半兩,隔紙炒至紫色

郁李仁: 一兩,浸泡後去皮,烘焙微炒

防風: 三兩,去蘆頭

桑根白皮: 一兩,切碎

甘草: 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赤芍藥:**三分

**黃芩:**三分

枳殼: 三分,麩炒至微黃,去瓤

**漢防己:**一兩

川大黃: 一兩,切碎,微炒

杏仁: 三兩,浸泡後去皮、去尖端,麩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夜臨臥再服。忌炙爆熱面油膩。

白話文:

把這些藥材搗成粗末粉。每次服用 3 錢,加水 1 小碗煎煮,煮到剩 6 分(約 1/3)。把渣滓去掉。每次於飯後溫熱服用。睡前再服用一次。忌食辛辣灼熱、油膩的食物。

治眼忽然白睛腫脹。如水泡者。宜服桑根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銼),木通(銼),犀角屑,黃芩,旋覆花茯神玄參,川大黃(銼碎微炒以上八味各一兩),甘菊花(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 桑白皮(切碎)
  • 木通(切碎)
  • 犀角粉
  • 黃芩
  • 旋覆花
  • 茯苓
  • 玄參
  • 川大黃(切碎後微炒以上八味各 50 克)
  • 甘菊花(25 克)
  • 甘草(10 克,烤至微紅後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以瘥為度。

治眼白睛腫脹裹瞳仁。宜服車前子散方。

車前子,赤茯苓,玄參,防風(去蘆頭),黃芩,川大黃(銼碎微炒),犀角屑,甘草(炙微赤銼),梔子仁(以上各半兩)

白話文:

車前子、赤茯苓、玄參、防風(去掉蘆頭)、黃芩、川大黃(切碎並微炒)、犀角屑、甘草(炙烤至微紅並切碎)、梔子仁(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夜臨臥再服。

治肝肺大熱。白睛腫脹。蓋覆瞳仁。疼痛。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大青,羚羊角屑,梔子仁,桑根白皮(銼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大黃(切碎後略炒),大青葉,羚羊角粉,梔子仁,桑白皮(各一兩,切碎),甘草(半兩,炙烤微紅後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黃汁。拌合服之。日三四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中碗,煮到水量剩六分之一。去渣,加入生地黃汁攪拌後服用。每天服用三四次。

治肺臟積熱。白睛腫脹。遮蓋瞳仁。開張不得。赤澀疼痛。宜服玄參丸方。

玄參,羚羊角屑,川升麻,漢防己,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沙參(去蘆頭),車前子,桑根白皮(銼),梔子仁(以上各一兩),大麻仁(一兩半),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白話文:

  • 玄參,1兩
  • 羚羊角粉碎後,1兩
  • 川升麻,1兩
  • 漢防己,1兩
  • 杏仁(將杏仁浸泡後去皮、尖端和麩皮,炒至微黃),1兩
  • 沙參(去除蘆頭),1兩
  • 車前子,1兩
  • 桑根(白色樹皮,研磨成粉),1兩
  • 梔子仁,1兩
  • 大麻仁,1.5兩
  • 川大黃(切碎後微炒),1.5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二十丸。夜臨臥時再服。

白話文:

上述藥方,將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煉製的蜂蜜,再搗杵三到五百次。將藥粉丸成梧桐子大小。於用餐後,以溫水服用二十顆。晚上睡前再次服用。

治眼白睛腫脹。宜服車前子丸方。

車前子,決明子,梔子仁,黃連(去須),牽牛子(微炒),羚羊角屑,木通(銼以上各一兩),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白話文:

車前子、決明子、梔子核、黃連(去除根鬚)、牽牛子(微微炒過)、羚羊角粉末、木通(以上各一兩,切碎)、川大黃(一兩半,切碎並微微炒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牛膽汁和勻。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水下三十丸。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牛膽汁均勻混合。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進食後,以溫開水送服三十丸。

治眼白睛腫脹。赤澀熱痛。宜服貼脅膏

川大黃,玄參,川朴硝(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生地黃汁調勻。令調攤於帛上。貼之下瞼。

治眼白睛腫起。赤磣痛癢。洗眼藁皮湯方。

秦皮(一兩去粗皮),桑根白皮(一兩),玄參(半兩),葳蕤(一兩),川大黃(半兩),竹葉〔二兩(一握)〕,梔子仁(半兩),青鹽(半兩末成湯下)

白話文:

秦皮(一兩,去除粗糙表皮),桑根白皮(一兩),玄參(半兩),葳蕤(一兩),川大黃(半兩),竹葉(兩兩,或一把),梔子仁(半兩),青鹽(半兩研磨成粉,用於湯中)

上件藥。粗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半。入鹽濾去滓。微熱淋洗冷即再暖服之。

治眼白睛腫起。赤澀疼痛。宜點硃砂煎方。

硃砂(一分細研),馬牙硝(半兩細研),黃連末(半兩),杏仁〔一兩(分)湯浸去皮〕,青鹽(一分)

白話文:

硃砂(研磨成細粉,一分量) 馬牙硝(研磨成細粉,半兩量) 黃連(研磨成末,半兩量) 杏仁(用水浸泡後去除外皮,一兩量) 青鹽(一分量)

上件藥。都研令勻。以綿裹。用雪水三合。浸之一宿。更以綿濾過。於瓷盒中。每以銅箸取少許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