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二 (3)

1. 治柔風諸方

夫人血氣俱虛。風邪入於陽則皮膚緩。在於陰則腹裡急。柔風之狀。皮外緩則四肢不能收。腹裡急即不得仰息者。是其候也。

白話文:

人的血氣都很虛弱。風邪侵襲陽經,皮膚就會鬆弛。風邪侵襲陰經,肚子就會感到疼痛。柔風的症狀是:皮膚鬆弛導致四肢收不起來,肚子疼痛導致無法仰臥喘息。這些都是柔風的徵兆。

治柔風。身體疼痛。四肢緩弱不遂。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一兩),桂心(一兩),熟乾地黃(一兩),葛根(一兩銼),赤芍藥(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芎藭(一兩)

白話文:

羌活:1 兩 桂心:1 兩 熟乾地黃:1 兩 葛根:1 兩,切碎 赤芍藥:1 兩 麻黃:1 兩,去除根莖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芎藭:1 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酒一中盞。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一盞二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忌生冷油膩豬雞魚等。

白話文:

用上列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用五錢。再加一中盞的酒、一中盞的水、半片生薑和三顆紅棗。煎煮成一盞又二分的量。濾去渣滓。不限於特定時間服用,分成兩次溫服。忌食生冷油膩的豬肉、雞肉、魚類等食物。

治柔風。皮膚緩弱。四肢不仁。腹內拘急。骨節疼痛。宜服大續命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人參(一兩去蘆頭),黃芩(一兩),赤芍藥(一兩),芎藭(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防風(一兩去蘆頭),桂心(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話文:

麻黃(一兩,去除根節) 人參(一兩,去除須根) 黃芩(一兩) 赤芍藥(一兩) 川芎(一兩)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成小塊) 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尖端和種皮,炒至微黃) 防風(一兩,去除須根) 桂心(一兩) 附子(一兩,炮製後破裂,去除外皮和臍)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卒中柔風。身體緩弱。四肢不收。煩熱。腹內拘急。大小便澀。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麻黃(一兩去根節),白朮(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茯苓(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生乾地黃(一兩),山茱萸(一兩),黃芩(一兩),桂心(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白話文:

當歸:1 兩 防風:1 兩,去除竹節 麻黃:1 兩,去除根節 白朮:1 兩 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 茯苓:1 兩 附子:1 兩,蒸熟爆開去皮和芽 生地黃:1 兩 山茱萸:1 兩 黃芩:1 兩 桂心:1 兩 川大黃:1 兩,切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柔風。肌肉軟弱。身體疼痛。四肢不仁。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桂心(一兩),芎藭(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防風(一兩去蘆頭),白朮(一兩),赤芍藥(一兩),細辛(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獨活(50克),桂心(50克),川芎(50克),麻黃(50克,去除根和節),防風(50克,去除蘆頭),白朮(50克),赤芍藥(50克),細辛(50克),附子(50克,炮裂後去除皮和臍),枳殼(25克,麩炒至微黃後去除內瓤),杏仁(50克,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甘草(25克,炙烤微紅後研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柔風。兩腳疼痛。緩弱不仁。風經五臟。心神煩亂。肢節無力。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白茯苓(一兩),獨活(一兩),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秦艽(一兩去苗),防風(一兩去蘆頭),細辛(一兩),芎藭(一兩),桂心(一兩),乾薑(一兩炮裂銼),白朮(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漢防己(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麻黃(兩兩,去除根節) 附子(一兩,炮製裂開,去除皮和肚臍) 白茯苓(一兩) 獨活(一兩) 吳茱萸(半兩,用湯浸泡七次,焙乾,微炒) 秦艽(一兩,去除根莖) 防風(一兩,去除根須) 細辛(一兩) 芎藭(一兩) 桂心(一兩) 乾薑(一兩,炮製裂開,研成粗粉) 白朮(一兩) 人參(一兩,去除根須) 漢防己(一兩) 甘草(半兩,炙烤微焦,研成粗粉) 杏仁(一兩,用湯浸泡,去除皮、尖尖和雙仁,炒成微黃色)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

治柔風。四肢軟弱。皮膚不仁。腳膝浮腫。行立無力。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二兩去蘆頭),獨活(一兩),牛膝(一兩去苗),茵芋(一兩),芎藭(一兩),丹參(一兩)赤芍藥(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細辛(一兩),澤漆(一兩),漢防己(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石膏(一兩),桂心(一兩),白茯苓(一兩),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話文:

防風(120 克,去除蘆頭) 獨活(60 克) 牛膝(60 克,去除幼苗) 茵芋(60 克) 芎藭香(60 克) 丹參(60 克) 赤芍藥(60 克) 甘草(60 克,用火炙烤至微紅,切碎) 細辛(60 克) 澤漆(60 克) 漢防己(60 克) 麻黃(60 克,去除根節) 石膏(60 克) 桂心(60 克) 白茯苓(60 克) 烏頭(60 克,炮製裂開,去除皮膜和肚臍)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柔風。筋骨緩慢。腳弱不能行立。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羌活(三兩),乾薑(一兩炮裂銼),桂心(一兩半),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防風(三兩去蘆頭),甘草(一兩炙微赤銼),天麻(二兩),麻黃(二兩去根節),天雄(二兩炮裂去皮臍),牛膝(二兩去苗),萆薢(二兩銼)

白話文:

葛根(100克,切碎) 羌活(300克) 乾薑(100克,炒焦炸裂,切碎) 桂心(150克) 半夏(100克,用熱水洗7次去除黏滑) 防風(300克,去掉蘆頭) 甘草(100克,烤至微紅,切碎) 天麻(200克) 麻黃(200克,去掉根節) 天雄(200克,炒焦炸裂,去掉外皮和肚臍) 牛膝(200克,去掉芽) 萆薢(200克,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以常有汗為度。

治柔風。體虛里急。四肢緩痹不仁。宜服萆薢散方。

萆薢(一兩銼),防風(一兩去蘆頭),人參(三分去蘆頭),桂心(三分),山茱萸(半兩),乾薑(三分炮裂銼),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細辛(三分),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牛膝(一兩去苗),白朮(三分)

白話文:

  • 白芷(6 克,切碎)
  • 防風(6 克,去掉蘆頭)
  • 人參(1.8 克,去掉蘆頭)
  • 桂心(1.8 克)
  • 山茱萸(3 克)
  • 乾薑(1.8 克,炮製至裂開,切碎)
  • 川椒(1.8 克,去掉眼睛和閉口的,微炒去除水分)
  • 細辛(1.8 克)
  • 附子(1.8 克,炮製至裂開,去掉皮和臍)
  • 天雄(3 克,炮製至裂開,去掉皮和臍)
  • 牛膝(6 克,去掉葉)
  • 白朮(1.8 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柔風。皮膚虛緩。四肢不收。或時頑痹。腰腳無力。宜服天雄丸方。

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人參(半兩去蘆頭),丹參(半兩),沙參(半兩去蘆頭),白花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羚羊角屑(半兩),芎藭(半兩),白殭蠶(三分微炒),獨活(半兩),防風(三分去蘆頭),牛膝(三分去苗),萆薢(半兩銼),麻黃(三分去根節),甘菊花(半兩),天麻(一兩),桂心(三分),當歸(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乾蠍(半兩微炒),蟬殼(半兩微炒),細辛(半兩),白蒺藜(半兩微炒去刺),仙靈脾(三分),白附子(三分炮裂),蔓荊子(半兩),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麝香〔三(一)分細研〕

白話文:

天雄 (炮裂去皮去掉臍點,三分) 人參 (去蘆頭,半兩) 丹參 (半兩) 沙參 (去蘆頭,半兩) 白花蛇 (用酒浸泡後去掉皮骨,烤成微黃色,一兩) 羚羊角屑 (半兩) 川芎 (半兩) 白殭蠶 (微炒,三分) 獨活 (半兩) 防風 (去蘆頭,三分) 牛膝 (去苗,三分) 萆薢 (銼碎,半兩) 麻黃 (去根節,三分) 甘菊花 (半兩) 天麻 (一兩) 桂心 (三分) 當歸 (半兩) 枳殼 (麩炒成微黃色,去掉瓤,半兩) 乾蠍 (微炒,半兩) 蟬殼 (微炒,半兩) 細辛 (半兩) 白蒺藜 (微炒去刺,半兩) 仙靈脾 (三分) 白附子 (炮裂,三分) 蔓荊子 (半兩) 阿膠 (搗碎炒至黃燥,三分) 麝香 (研細,三(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白話文:

將上面提到的藥材搗碎成粉,並加入蜂蜜攪拌,然後搗五到七百次。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前,用溫酒送服二十丸。

治柔風。四肢緩弱。及言語謇澀。宜服烏金煎丸方。

羌活,獨活,牛膝(去苗),附子(炮裂去皮臍),白蒺藜(微炒去刺),芎藭,牛蒡子海桐皮(銼),防風(去蘆頭)

白話文:

  • 羌活
  • 獨活
  • 牛膝(去除根鬚)
  • 附子(炮製後去皮和中心)
  • 白蒺藜(微炒後去除刺)
  • 川芎
  • 牛蒡子
  • 海桐皮(切成碎塊)
  • 防風(去除莖部)

上件藥各一兩。都搗羅為末。用黑豆七升。淨淘。以水三(二)鬥。煎取汁二升。去豆。入前藥末一半相和。卻入銀鍋內。以文火煎成膏。又入余藥末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白話文:

上述藥物各取一兩。全部搗碎研磨成藥粉。用黑豆七升。清洗乾淨。加入三(二)鬥水。煎煮取汁兩升。把豆子撈出。加入先前一半的藥粉混合。再放入銀鍋中。用小火煎熬成膏狀。再加入剩下的藥粉混合。丸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服用的時間沒有限制。用溫酒送服二十丸。

治柔風久不瘥。四肢緩弱。宜服牛蒡酒方。

牛蒡子(三兩),生乾地黃(三兩),枸杞子(三兩),牛膝(五分去苗)

白話文:

  • 牛蒡子:3 兩
  • 生乾地黃:3 兩
  • 枸杞子:3 兩
  • 牛膝:5 分(去除根部)

上件藥。細銼。用生絹袋盛。以好酒二斗。瓷器內浸。密封。春夏七日。秋冬二七日。後每日空心。溫服一小盞。晚食後再服。常令醺醺為炒。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生絲綢袋子盛裝。用兩鬥好酒浸泡在瓷器中,密封保存。春夏季節浸泡七天,秋冬季節浸泡二至七天。之後每天早上空腹服用一小杯,晚上飯後再服用一次。服用時要讓身體感覺有點溫熱微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