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七 (1)

1. 熱病論

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冬傷於寒。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重於溫也。肝熱病者。小便赤黃。腹痛多臥。身熱。熱盛則狂言多驚。兩脅滿痛。手足熱躁。不能安臥。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熱盛則卒心痛。煩熱欲嘔。頭痛面赤無汗。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

白話文:

所有發熱的疾病都屬於傷寒的一類。冬天受寒,到了春天會變成溫病,到了夏天會變成暑熱病。暑熱病的熱比溫熱病更重。肝火旺的病人,小便赤黃,腹痛,愛躺著,身體發熱。如果熱盛,就會神志不清,多驚慌,兩脅脹痛,手足發熱煩躁,不能安靜地躺下。心火旺的病人,起先不太高興,過幾天後才發熱。如果熱盛,就會突然心痛,煩熱想吐,頭痛,臉紅,不出汗。脾火旺的病人,起先頭重,兩頰疼痛。

心煩欲嘔。身熱。熱盛則腰痛。腹滿溏泄。肺熱病者。先淅淅然。毛起惡風。舌上黃身熱。熱盛則喘咳。胸背不得大息。頭痛。不汗出而寒。腎熱病者。先腰痛脛酸。大渴數飲水。身熱。熱盛則項痛而強。脛寒足下熱。不欲言。肝熱病者。左頰赤。心熱病者。面先赤。脾熱病者。

白話文:

心熱病

  • 心中煩躁,有嘔吐感。
  • 身體發熱。
  • 熱盛時會腰痛。
  • 腹脹,大便稀溏。

肺熱病

  • 初期會有輕微的發冷感,汗毛豎立,怕風。
  • 舌頭黃,身體發熱。
  • 熱盛時會喘息咳嗽,胸背發緊,呼吸困難。
  • 頭痛。
  • 發寒但不流汗。

腎熱病

  • 初期會有腰痛和小腿痠痛。
  • 極度口渴,經常喝水。
  • 身體發熱。
  • 熱盛時會頸部疼痛僵硬。
  • 小腿發冷,腳掌發熱。
  • 不想說話。

肝熱病

  • 左臉發紅。

心熱病

  • 面部先發紅。

脾熱病

唇先赤。肺熱病者。右頰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其色者療之。名曰治未病。一曰汗不出。大灌發者死。二曰泄而腹滿者死。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五曰汗不出。嘔血者死。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死。七曰咳血而衄。汗出不至足者死。

白話文:

嘴脣先變紅,是肺熱引起的疾病。右側臉頰變紅,是腎熱引起的疾病。下頜先變紅,是疾病雖然尚未發作,但從其顏色特徵可以發現並治療。這就是所謂的「治未病」。

其他的一些徵兆:

  1. 不出汗,大量出汗的,會死亡。
  2. 腹瀉,且肚子脹滿的,會死亡。
  3. 眼睛模糊,發熱不退的,會死亡。
  4. 老人和嬰兒,發熱,並且肚子脹滿的,會死亡。
  5. 不出汗,嘔吐血的,會死亡。
  6. 舌根腐爛,發熱不退的,會死亡。
  7. 咳血並流鼻血,汗出不足以濕透腳的,會死亡。

八曰體熱者死。九曰熱而痙者死。凡有此候者。皆不可治也。熱病已得汗。脈靜者生。脈躁者難治。熱病脈常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陽之極也。得汗者生。不得汗者難瘥。熱病已得汗。脈尚躁。喘且即復熱。喘甚者死。熱病七八日。脈不躁不數。後三日當有汗。若不汗者難治。

白話文:

八、體溫過高會死亡。九、高燒抽筋會死亡。凡是有這些症狀的,都無法治療。熱病出汗後,脈搏平穩的人會活下來。脈搏浮躁的人很難治癒。熱病的脈搏通常會很強盛。發燒嚴重而不出汗的人,這是陽氣過盛的表現。出汗的人能活下來,不出汗的人很難痊癒。熱病出汗後,脈搏仍然浮躁,喘息起來馬上又發燒。喘息嚴重的,會死亡。熱病七八天後,脈搏不浮躁也不快。三天後,應該會出汗。如果不出汗,就難以治癒。

熱病七八日。其脈微小者生。脈病舌焦乾黑者死。熱病已得汗。常熱不去。脈靜者生。脈躁者難治。熱病脈常躁盛。此氣之極也。亦死。熱病復滿常喘。熱不退者死。熱病多汗。脈虛小者生。緊實者死矣。

白話文:

高燒七八天。脈搏微弱者生。脈搏異常,舌頭焦黑乾燥者死。高燒後出汗。經常發熱不止。脈搏平穩者生。脈搏急促不穩者難治。高燒時脈搏總是急促有力。這是氣極盛的表現。也會死亡。高燒後又腹脹,經常喘氣。體溫不退者死。高燒多汗。脈搏虛弱者生。脈搏緊實者死。

2. 治熱病一日諸方

夫熱病一日。病在太陽。太陽主表。表謂皮膚也。病在皮膚之間。故頭項腰脊皆痛。宜汗之則愈也。

治熱病一日。頭痛身熱。四肢煩疼。宜服解肌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石膏(二兩),川升麻(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赤芍藥(一兩)柴胡〔一(二)兩去苗〕,桔梗(一兩去蘆頭),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 麻黃(一兩,去掉根和節)
  • 石膏(二兩)
  • 川升麻(一兩)
  • 甘草(一兩,稍微烤焦後切碎)
  • 赤芍藥(一兩)
  • 柴胡(一兩或二兩,去掉根莖)
  • 桔梗(一兩,去掉蒂頭)
  • 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和尖端,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加一大盞水和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五分之一。過濾掉渣滓,不限時間,趁熱服用。穿著衣服蓋住身體,待出汗後再次服用。

治熱病一日。頭痛壯熱。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二兩),麻黃(二兩去根節),黃芩(一兩),桂心(一兩),赤芍藥(一兩),柴胡(一兩去苗)

白話文:

石膏(120 克),麻黃(120 克,去除根和節),黃芩(60 克),桂心(60 克),赤芍藥(60 克),柴胡(60 克,去除根)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三)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五寸。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粗末。每次取四錢(或三錢)的藥粉,用一大碗水煎煮。加入五寸長的蔥白和半塊生薑。煎煮到只剩五分之一的水量,濾去藥渣。不拘時間,趁熱服下。蓋上衣物發汗。如果沒有出汗,再服用一次。

治熱病一日。頭痛項強。身熱如火。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二兩銼),赤芍藥(二兩),麻黃(二兩去根節),白芷(一兩),柴胡(一兩去苗),黃芩(一兩),石膏(二兩),桂心(一兩)

白話文:

葛根(切成小塊,兩兩) 赤芍藥 (兩兩) 麻黃 (兩兩,去除根和節) 白芷 (一兩) 柴胡 (一兩,去除根須) 黃芩 (一兩) 石膏 (兩兩) 桂心 (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五寸。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

白話文:

上述藥品,搗碎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約 12 克)。加入一大杯水,放入五寸長蔥白一根,半分生薑。煎煮至藥液減半。濾去殘渣,不限時間。趁熱服下。蓋上被子發汗。

治熱病一日。頭痛。壯熱煩悶。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赤芍藥(一兩),梔子仁(半兩),黃芩〔半兩(分)〕,石膏(二兩),葛根(一兩)

白話文:

  • 柴胡(一兩,去除根部)
  • 赤芍藥(一兩)
  • 梔子仁(半兩)
  • 黃芩(半兩,分開煎煮)
  • 石膏(二兩)
  • 葛根(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用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豉半合。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一日。頭疼壯熱。心中煩悶。宜服梔子散方。

梔子仁(三分),黃芩(三分),石膏(一兩),葛根(一兩銼),柴胡(一兩去苗),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白話文:

  • 梔子仁:3 克
  • 黃芩:3 克
  • 石膏:15 克
  • 葛根:15 克,切片
  • 柴胡:15 克,去除根部
  • 麥門冬:15 克,去除中心,焙乾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豉五十粒。蔥白三(二)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中盞水,五十粒豆豉,三(或二)根蔥白。煮沸後約剩五分之一時,濾去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治熱病一日。頭痛壯熱。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黃芩(半兩),桂心(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半兩)

白話文:

麻黃(一兩,去除根和節) 川大黃(三分,切碎後以微火炒香) 黃芩(半兩)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烤至微赤後切碎) 赤芍藥(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二(三)錢。服後蓋衣取汗。未汗再服。

治熱病一日。壯熱頭痛。宜服此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生薑(三分切),栝蔞(二枚大者細銼碗中盛之)

上件藥。先將甘草生薑。以酒一大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熱投入栝蔞碗中。絞取汁。不計時候。分溫二服。衣覆取汗。

白話文:

按照前面的藥方配製:

  1. 首先將甘草和生薑放入一大盞半的酒中。
  2. 煎煮至藥液減少到八分之一(原汁液的1/8)。
  3. 去除藥渣。
  4. 將熱藥液倒入栝蔞碗中。
  5. 用紗布或手帕將藥液擠出,不限時間。
  6. 分成兩次溫服。
  7. 服後蓋上被子發汗。

治熱病一日。身體壯熱。頭痛。骨肉酸楚。背脊強。口鼻手足微冷。小便赤黃。宜服桃柳湯浴方。

桃枝並葉(五斤細銼),柳枝並葉(五斤細銼)

白話文:

5 斤桃花枝葉(切碎) 5 斤柳樹枝葉(切碎)

上以水一碩。煮取七斗。去滓。帶熱。避風處淋浴。浴後於密室中。刺頭。並眼後兩邊。及舌下。血斷。以鹽末塗針處。便宜服葛豉粥

白話文:

先取一石水,煮成七鬥後,去除雜質。保持水溫溫熱,找個避風的地方淋浴。淋浴後,在密閉的房間裡,刺破頭頂、眼後兩側和舌下。直到血流止住,用鹽末塗抹針孔處。然後立即服用葛豉粥。

豉粥方。

葛根(二兩銼),蔥白(五莖並須白),豉(一合),生薑(一兩切)

上件藥。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下粳米二合。煮作粥。乘熱頓服。衣蓋取汗。

治熱病一日。宜服發汗麻黃粥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豉(半合)

上件藥。用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滓。下粳米半合。煮作稀粥。乘熱頓服。衣蓋取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