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禎

《御藥院方》~ 卷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三 (7)

1. 荊蓬煎丸

破痰癖,消症塊及冷熱積聚,胃膈疾悶。通利三焦,升降陰陽,順一切氣,消化宿谷。

三稜(二兩,銼,酒浸,冬三日,夏一日),蓬莪朮(二兩,銼,醋浸,冬三日,夏一日。二味用去皮巴豆二十片,同於銀石器內,上文武火炒令乾黃色為度,揀去巴豆不用),木香枳殼(麩炒,去穰),青皮(湯浸,去白),川茴香(微炒),檳榔(銼,以上各一兩),

白話文:

荊三稜(120 克,切碎,用酒浸泡,冬季浸泡 3 天,夏季浸泡 1 天)

蓬莪朮(120 克,切碎,用醋浸泡,冬季浸泡 3 天,夏季浸泡 1 天。兩種藥材與 20 片巴豆一同放入銀製或石製容器中,用文火武火交替炒製,直到變成乾黃色即可,將巴豆挑出不用)

木香、枳殼(用麩炒,去掉果肉)、青皮(用湯浸泡,去掉白色部分)、川茴香(微炒)、檳榔(切碎,以上每種各 60 克)

上件藥七味修制畢,搗羅為細末,水煮麵糊和丸,如豌豆大。每服三十丸,溫生薑湯下,食後。

白話文:

將上述七種藥材處理完畢,研磨成細粉,用煮沸的水和麵糊攪拌製作成丸子,大小如豌豆。每次服用三十顆丸子,用溫熱的生薑湯送服,飯後服用。

2. 商殼丸

治胸膈痞滯,氣不宣暢,破痰逐飲。

枳殼(麩炒,去穰,二兩),大皂角(去皮子,酥炙黃色,二兩),青皮(去白),半夏(洗七返),檳榔木香(各半兩),

白話文:

商枳殼(用麩皮炒熟,去除果實纖維,兩兩),大皁角(去皮,用酥油烤至金黃色,兩兩),青皮(去除白色部分),半夏(洗滌七次),檳榔,木香(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生薑汁作薄麵糊和丸,如豌豆大。每服四五十丸,食後溫生薑湯送下。逐氣丸,治脾胃停飲,攻注腹脅,痞滯疼痛,或停痰飲留漬胸膈,痞悶不快。或咳或喘,並水氣流注四肢浮腫及大腹滿。

白話文:

將上方的乾羅勒搗碎成粉末,用生薑汁和成薄麵糊狀,搓成豌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40-50粒,飯後用溫熱的生薑湯送服。逐氣丸,適用於脾胃有積水,痛攻腹脅,痞滯疼痛,或痰飲停積在胸膈,導致胸悶不暢。或者伴有咳嗽或喘息,以及水氣流注,導致四肢浮腫和大腹滿脹。

沉香(二錢),破故紙(微炒),檳榔(各半兩),郁李仁(二十五枚),黑牽牛(四兩,一半生一半熟用),大皂角一十鋌(水浸,捶授,盡濾去滓,慢火熬成膏,臨膏將欲成,更下生蜜一匙,熬如稀餳相似是膏也),

白話文:

沉香(兩錢)、烤過的廢紙(少量)、檳榔(各半兩)、烏梅仁(二十五顆)、黑牽牛(四兩,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用)、大皁角十條(用水浸泡,搗碎,過濾去除渣滓,用小火熬成膏狀,快要熬成膏狀時,加入一匙蜂蜜,熬煮到像稀粥一樣的濃稠度)。

上將前五味為細末,用皂角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生薑湯下,食後。如欲溏利,臨時觀虛實加減服之。若治腫滿及腹脹,用蔥白湯送下。

白話文:

將上述五種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皁角膏調和製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15-20丸,用生薑湯送下,在飯後服用。如果想要通便,可根據體質虛實,適時加減服用量。如果用於治療腫脹和腹脹,則用蔥白湯送服。

3. 木香塌氣丸

治胸膈氣痞,痰實不化。

木香青皮陳皮白豆蔻仁,縮砂仁,京三稜(炮),蓬莪朮(炮),蓽澄茄,蘿蔔子,枳實(麩炒,以上各一兩),威靈仙(去土,三兩),

白話文:

木香、青皮、陳皮、白豆蔻仁、縮砂仁、京三稜(炮製過)、蓬莪朮(炮製過)、蓽澄茄、蘿蔔子、枳實(炒過),以上各一兩。 威靈仙(去除泥土),三兩。

上為細末,水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白話文:

研磨成細末,用麵粉和水做成小丸子,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 50 丸,飯後用生薑湯送服。

4. 沉香散

治氣澀不通利,飲食不得息者。

沉香木通,白牽牛(微炒),青皮(去白),枳殼(麩炒,去穰各一兩),

白話文:

沉香、木通、白牽牛(略微炒過)、青皮(去除白色表皮)、枳殼(用麩皮炒過,去除內瓤,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生薑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熱服,食後。

5. 七氣湯

治虛冷上氣,及寒氣、熱氣、怒氣、恚氣、喜氣、憂氣、愁氣內結,積聚堅牢,如杯心腹,絞痛不能飲食,時發時止,此藥主之。

白話文:

治療虛寒上逆之氣,以及寒氣、熱氣、憤怒之氣、怨恨之氣、喜悅之氣、憂愁之氣、哀傷之氣內聚,堆積堅牢,導致胃脘部劇烈疼痛,無法進食,時而發作,時而緩解,此藥主治。

半夏(湯洗七次,切作片子,焙乾,五兩),人參(去蘆頭,一兩),桂(去粗皮,一兩),甘草(炙,銼,一兩),

白話文:

  • 半夏(用熱水洗七次,切成片狀,烘乾,250 克)
  • 人參(去除蘆頭,50 克)
  • 桂枝(去除粗皮,50 克)
  • 甘草(先用火炙烤,再切碎,50 克)

上為粗末,入半夏令勻,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稍熱服,食前。

白話文:

材料:質量較差的米一碗、半夏三錢

做法:

  1. 將半夏加入米中,攪拌均勻。
  2. 每次取三錢藥粉,加入一大碗水和三片生薑。
  3. 煮沸後,煎煮至水量減少至七分。
  4. 去除藥渣,將藥液稍微加熱後飲用。
  5. 服用前飲用,可以緩解不適。

6. 木香三稜丸

治脾胃氣弱,則所食之物不能腐熟,又與新谷相兼,宿滯腹內,噫氣生熟,腹脹膨悶,脅肋刺痛。此藥寬利胸膈,消化宿食。

白話文:

治療脾胃氣虛,導致所吃食物無法消化,又與新食物混雜,滯留在腹中。會導致打嗝氣味變化,腹脹悶痛,肋骨刺痛。這味藥可以疏通胸膈,幫助消化積食。

木香,桂(去粗皮),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各半兩),京三稜(煨),術(煨,各三分),大麥糵(炒),檳榔(各一兩),

白話文:

木香、桂皮(去掉粗糙外皮)、青皮(去掉白色部分)、陳皮(去掉白色部分,各半兩)、京三稜(稍微烤過)、白術(稍微烤過,各三分)、炒大麥芽、檳榔(各一兩)

上為細末,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後生薑湯下。

白話文:

上面粉末要細緻,和水揉成麵糊,搓成小丸子,大小約為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四十丸,飯後用生薑湯送服。

7. 雞舌香丸

治傷冷腹脹,痞悶疼痛,嘔逆痰水。

黑牽牛(炒,取頭末四兩),京三稜(炮,一兩半),丁皮,檳榔木香(各一兩),青皮(二兩),胡椒(半兩),

白話文:

黑牽牛(炒後取粉末,4 兩),京三稜(炮製過,1.5 兩),丁香皮,檳榔,木香(各 1 兩),陳皮(2 兩),胡椒(0.5 兩)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生薑湯下。

白話文:

將上等細米磨成粉,用清水煮成糊狀,搓成像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30顆,服用後用生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