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燮

《藥鑑》~ 新刻藥鑑卷之一 (6)

回本書目錄

新刻藥鑑卷之一 (6)

1. 十九畏藥性

硫黃元是火之精,朴硝一見便相爭。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為上,卻與牽牛不順情。丁香莫與鬱金見,牙硝難合京三稜。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又忌五靈脂。官桂善能調冷氣,石脂相見便蹺蹊。

白話文:

硫磺是火中之精華,朴硝一遇硫磺就會相爭。水銀不能與砒霜共存,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子強烈,與牽牛不相容。丁香不能與鬱金相見,牙硝難以配合雞冠花。川烏和草烏不能與犀角共用,人參也不可與五靈脂搭配。官桂能調和寒氣,石脂一遇官桂便會相剋。

2. 孕婦禁忌藥性

蚖斑水蛭虻蟲烏頭附子天雄。野葛水銀巴豆,牛膝薏苡與蜈蚣三稜代赭芫花麝,大戟蛇脫黃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牽牛皂莢同。半夏南星並通草瞿麥乾薑桃仁通。硇砂乾漆蟹甲爪,地膽茅根都不中。

白話文:

有毒的蟲類包括:壁虎、水蛭和馬蠅。 有劇毒的植物包括:烏頭、附子、天雄。 有小毒的植物包括:野葛、水銀、巴豆。 有微毒的植物包括:牛膝、薏苡、蜈蚣。 其他毒性藥物包括:三稜、代赭石、芫花、麝香。 有毒的動物製品包括:大戟汁、蛇蛻、黃蟲、雌黃。 有毒的礦物包括:牙硝、芒硝、牡丹皮、桂枝。 有毒的樹木包括:槐花、牽牛花、皁莢。 有微毒的中草藥包括:半夏、南星、通草。 毒性較大的中草藥包括:瞿麥、乾薑、桃仁。 有毒的動物包括:硇砂蟲、乾漆、蟹甲爪。 有毒的植物包括:地膽草、茅根。

3. 六陳藥性

枳殼陳皮半夏,茱萸狼毒麻黃,六般之藥宜陳久,人用方知功效良。陳皮須用隔年陳,麻黃三載始堪行。大黃必用錦紋者,不過三年力不全。醫家不用新荊芥木賊從來不用鮮。芫花本是陰中物,不怕如絲爛似綿。

白話文:

枳殼、陳皮和半夏,茱萸、狼毒和麻黃,這六種藥材應該儲藏得久一點,人們用了才能知道效果好。陳皮必須用存放了一年的,麻黃存放三年纔好使用。大黃一定要用有錦紋的,超過三年藥效就不足了。醫家不用新鮮的荊芥,木賊也從來不用新鮮的。芫花本來就是陰性的藥物,不怕它像絲線一樣爛掉或像棉絮一樣鬆散。

4. 五郁主病

諸掉眩,皆屬肝木。

掉、搖也。眩、昏亂旋運也。風主動故也。木鬱達之,達、謂吐之也。

諸癢瘡瘍,皆屬心火。

微熱則癢,熱甚則痛。火鬱發之,發、謂疏散之也。

諸腫滿、皆屬脾土。

食飲不消則生濕,濕則生熱。土鬱奪之,奪、謂下之令無壅滯也。

諸膹郁病痿,皆屬肺金。

膹、謂滿也。郁、謂奔迫也。痿、謂手足軟弱,無力運動也。金鬱拆之,拆、謂解表利小便也。

諸收引,皆屬腎水收、謂斂也。引、謂急也。皆寒之用也。水鬱泄之,泄、謂制其沖逆也。

5. 風類

諸暴強直,支痛緛戾,裡急筋縮,皆屬於風。厥陰風木,乃肝膽之氣也。

暴、卒也。強直、筋勁而不柔和也。支痛、堅固支持,筋攣不柔而痛也。緛戾、筋縮也。謂裡急筋縮,乖戾失常而病也。然燥金主於緊斂,短縮筋勁,風木為病,反見燥金之化,由亢則害承乃制也。況風能勝濕而為燥也。風病勢甚,而成筋縮者,燥之甚也。故諸甚者,皆兼乎燥。

白話文:

暴,指突然發作的病症。強直,指肌肉僵硬,筋脈緊繃不柔軟。支痛,指身體某一部位疼痛,感到堅固僵硬,筋脈攣縮不柔軟。緛戾,指筋縮。指內部肌肉筋脈攣縮,異常不協調所致的疾病。

燥金主於緊縮,會使筋脈短縮僵硬。而風木之病,反而會看到燥金的變化,這是因為過度亢盛則會受到相反的制約。此外,風能勝濕化為燥。風病嚴重,導致筋縮,正是燥邪過盛所致。因此,凡是病情嚴重的,都伴有燥邪。

6. 熱類

諸病喘嘔吐酸,暴注下迫,轉筋,小便渾濁,腹脹如鼓,癰疽瘍疹,瘤氣結核,吐下霍亂,瞀郁腫脹,鼻塞鼽衄,血溢血泄,淋閉身熱,惡寒戰慄,驚惑悲笑,譫語妄答,衄蔑血汙,皆屬於熱。少陰君火之熱,乃真心與小腸之氣也。喘、火氣也。寒水為陰,主遲緩。熱火為陽,主急數。寒則息遲氣微。熱則息數氣粗,而為喘也。

白話文:

各種疾病引起的喘息、嘔吐酸水、腹瀉下墜、抽筋、小便混濁、腹脹如鼓、膿瘡瘡疹、腫瘤結核、霍亂吐瀉、鬱悶腫脹、鼻塞、鼻出血、血崩、血痢、淋病、發燒、怕冷發抖、驚嚇悲傷大笑、胡言亂語、鼻血和血便發黑,這些都屬於熱症。少陰君火的熱,是心臟和小腸的氣。喘息,也是火氣所致。水寒為陰,主緩慢。火熱為陽,主急促。寒則呼吸緩慢,氣息微弱。熱則呼吸急促,氣息粗重,因而導致喘息。

嘔者,胃氣熱甚則為嘔,火氣炎上之象也。寒亦主嘔,不可執一而論。

吐酸、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為酸也。是以肝熱則口酸。心熱則口苦,脾熱則口甘,肺熱則口辛,腎熱則口咸,又或有口淡者、胃熱也。

白話文:

吐出酸水,酸是肝木的味道。這是由於火氣旺盛剋制金氣,無法平衡木氣所致,於是肝木過於旺盛,因此產生酸味。所以肝臟火氣旺盛,嘴巴會感到酸味。

心臟火氣旺盛,嘴巴會感到苦味;脾臟火氣旺盛,嘴巴會感到甜味;肺臟火氣旺盛,嘴巴會感到辛辣味;腎臟火氣旺盛,嘴巴會感到鹹味;還有有的人嘴巴感到淡然無味,這是胃部火氣旺盛的緣故。

暴注、卒泄也。腸胃熱甚,而傳化失常,火性疾速,故如是也。

下迫、後重急痛也。火性燥物故也。

轉筋、反戾也。熱氣燥爍於筋,攣瘛而痛也。言寒者誤,寒雖主於收引,然止為厥逆禁固,屈伸不便,安得為轉筋也。

白話文:

抽筋,就是筋脈反覆跳動,像彈回來的樣子。這是由於筋脈中的熱氣過於燥熱,導致筋脈收縮、抽搐和疼痛。有人說抽筋是因為寒氣,這是不對的。寒氣雖然會導致收縮,但只會導致僵硬不能活動,怎麼會是抽筋呢?

小便渾濁,寒則清潔,熱則渾濁也。

腹脹如鼓,氣為陽,陽為熱,氣甚,則如是也。

癰、淺而大也。經曰、熱勝血則為癰膿也。

疽、深而惡也。瘍、有頭小瘡也。疹、浮小癮疹也。

瘤氣、赤瘤丹熛,熱勝氣也,火之色也。

結核、火氣熱甚、則鬱結堅硬。如果中核也。不必潰發,但令熱氣散,則自消矣。

吐下霍亂,三焦為水穀傳化之道路,熱氣甚,則傳化失常,而吐瀉霍亂,火性燥動故也。或云、熱無吐瀉,止言停寒者,誤也。

白話文:

嘔吐、腹瀉等霍亂症,是由於三焦(上焦、中焦、下焦)是水穀食物運化的通道,熱氣太盛,就會導致運化異常,進而引起嘔吐、腹瀉等霍亂症狀,這是因為火性燥動所造成的。有人說,熱氣不會引起嘔吐、腹瀉,只會導致寒氣滯留,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大法吐瀉頗渴為熱,不渴為寒,或熱吐瀉,始得之亦有不渴者,若不止,則亡津液而後必渴。寒本不渴,若亡津液過多,則亦燥而渴也。但寒者、脈當沉細而遲,熱者、脈當實大而數。

白話文:

大範圍的嘔吐和腹瀉,感覺口渴多為熱性,不口渴的多為寒性。或者熱性嘔吐和腹瀉,一開始可能會不口渴,但如果不停止,津液損耗後必定會口渴。寒性體質本來不口渴,但如果津液流失過多,也會導致乾燥和口渴。不過,寒性體質者的脈象一般會沉細而緩慢,熱性體質者的脈象一般會有力、跳動頻率較快。

瞀、昏也。熱氣甚,則濁亂昏昧也。

郁、怫鬱也。結滯壅塞,而氣不通暢,所謂熱甚則腠理閉密而鬱結也。然寒水主於閉藏,今反屬熱者,是火熱亢極,反兼水化制之故也。

白話文:

「鬱」表示氣鬱。當氣體阻滯不通暢時,稱為氣鬱,就像天氣炎熱時,毛孔密閉不通氣而產生鬱結一樣。不過寒水原本主於閉藏收斂,現在卻屬於發熱,這是因為火熱極盛,反而兼併了水水的制約作用所致。

腫脹、熱勝於內,則氣鬱而為腫也。陽氣熱甚,則腹脹也。火主彰顯,升明舒榮,皆腫脹之象也。

鼻塞、窒塞不通暢也。火主䐜膹腫脹,故熱客陽明,而鼻中䐜脹窒塞也。

鼽者、鼻流清涕也。夫五行之理,微則當其本化,甚則兼其鬼賊。經曰,亢則害、承乃制也。以火鍊金,熱極而反為水之樣也。故肝熱甚則出泣,心熱甚則出汗,脾熱甚則出涎,肺熱甚則出涕,腎熱甚則出唾也。

白話文:

鼽,就是鼻子流清涕。五行之理,輕微時應當治本,嚴重時還要兼顧惡邪。經典上說,亢盛就會產生害處,被制約才會安寧。就像用火煉金,溫度過高反而會變成水。所以,肝火過盛就會流淚,心火過盛就會出汗,脾火過盛就會出涎液,肺火過盛就會流涕,腎火過盛就會出唾液。

衄者、陽極拂鬱於足陽明,火氣上蒸於肺,則血妄行,而為鼻衄也。

血溢者、血上出也。血泄者、熱客下焦,而大小便血泄也。

淋者、小便澀痛也。熱客膀胱,鬱結不能滲泄故也。又有遺尿不禁者,經曰、腎主二陰,水衰而怫鬱客其部分,二陰鬱結,則痿痹而神無所用,故小便遺失而不能禁止,然則熱症明矣。仲景論少陰病熱極,曰,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不轉睛者,腎先絕也。

白話文:

「淋」是指小便排出時感到疼痛。這是因為熱邪入侵膀胱,導致膀胱氣血鬱結,無法正常運化小便所造成的。

另外,還有小便失禁的情況。經典記載:「腎主導陰液」,如果腎氣虛弱而無法收斂尿液,就會導致陰液鬱結在膀胱,造成麻痺,神志不清,失去控制排尿的能力,出現小便失禁。

因此,這兩種情況都說明存在熱證。仲景在討論少陰病熱症極盛時說:「如果出現小便失禁、胡言亂語、雙目瞪視而不轉動的情況,說明腎陽已絕。」

閉者、大便澀滯也。謂之風熱結者,火甚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旺故也。

身熱惡寒者,熱在表也。寒則腠理閉密,陽氣拂鬱而然也。

戰、動搖也。慄、寒冷也。皆火之象也。此由火熱亢極而戰。反兼水化制之,故戰慄也。

驚者、心卒動而不寧也。火主於動,心火熱甚,故驚也。

惑者、惑亂也。火實、則水衰,失志而惑亂也。

志者、腎水之神。

悲者、肺金所主也。笑者、心火所主也。悲笑而五液俱出者,火熱亢極,而反兼水化制之故也。

譫者、多言也。言為心聲,心熱則多言也。

妄者、虛妄也。火為陽,故外清明而內濁昧。心熱甚、則腎衰,而志不精一,見聞虛妄,而自為問答,神智失常也。

白話文:

妄者,虛妄也。火為陽氣,故外表清明透亮,但內在卻渾濁昏暗。心火過旺時,腎水衰敗,心神失守,集中力不佳。見聞內容虛假不實,自問自答,神智錯亂。

衄蔑血汙者,心火熱極,則血有餘,熱氣上甚,則為血溢汙濁,而見紫黑之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