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燮

《藥鑑》~ 新刻藥鑑卷之二 (5)

回本書目錄

新刻藥鑑卷之二 (5)

1. 葛根

氣平,味甘,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陽中之陰也。發傷寒之表邪,止胃虛之消渴。解中酒之苛毒,治往來之溫瘧。能住頭疼,善疏瘡疹。入柴胡療肌表,功為第一。同升麻通毛竅,效實無雙。其汁寒涼,專理天行時疫,且止熱毒吐衄。其粉甘冷,善解酒後煩熱,更利二便燥結。

白話文:

平淡氣中藏陰陽,驅邪除病效無雙

這種藥材性平,味道甘淡,氣味都很輕,沒有毒性,具有升發的性質,可以說是「陽中之陰」。

它可以發散傷寒表邪,止住胃虛引起的消渴。還能解酒毒、治療反覆發作的溫瘧。它能止頭痛,善於疏通瘡疹。

加入柴胡中治療肌肉表層疾病,效果第一。與升麻搭配使用,疏通毛孔的功效無可匹敵。

它的汁液性寒涼,專治天行時疫,還能止住熱毒引起的吐血和鼻出血。它的粉末甘寒,善於緩解酒後煩熱,還能利二便,緩解大便乾燥。

花能醒酒不醉,殼能治痢實腸,誠陽明聖藥也。痘瘡不起者,予用之立起,何哉?蓋因肌肉實,腠理密,不得通暢,故痘出不快耳,今得葛根一療解,一疏通,此肌肉暢而腠理開,其痘立起矣。孕婦所忌。

白話文:

葛根的花能醒酒,不容易喝醉。葛根的殼能治療痢疾和便祕,是陽明經中非常靈驗的藥物。

有人得天花,痘瘡發不出來。我用葛根給他治療,痘瘡很快就能發出來。為什麼呢?因為肌肉緊實,毛孔緻密,不能通暢,所以痘瘡出不來。現在用葛根治療,可以疏解、疏通,讓肌肉舒展,毛孔打開,痘瘡就能發出來了。不過,葛根是孕婦忌服的藥物。

2. 杏仁

氣溫,味甘苦,氣薄味厚,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有小毒。入手太陰之劑也。解肌毒,散結滯。入麻黃,利胸中氣逆而喘促。同烏梅,潤大腸氣閉而便難。單仁開腠理甚捷,雙仁治狗咬極驗。予嘗用杏仁三錢,馬兜鈴三錢,蟬蛻二錢,白礬五錢,白砒五分,乳細,紅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食後冷水送下,男七女六,治哮神效。大都中病即已,不可多服,過則令人傷筋骨。

白話文:

杏仁性質溫和,味道甘苦,氣味微薄,味道濃厚,既能升又能降,屬於陰中之陽。杏仁有小毒,可以入太陰經的藥方中。杏仁具有解毒、散結、消積的作用。用於麻黃方中,可以緩解胸中氣逆、喘促的症狀。與烏梅配伍,可以潤腸通便,緩解大腸氣閉引起的便祕。單用杏仁仁殼,有非常好的開竅作用。雙仁(杏仁仁和外殼)一起使用,可以治療狗咬傷,效果非常好。我曾經用3錢杏仁、3錢馬兜鈴、2錢蟬蛻、5錢白礬、5分白砒,研成細末,用紅棗肉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飯後用冷水送服,男子服7丸,女子服6丸,治療哮喘有奇效。大多數情況下,服藥一次後病情就會好轉,不要服用過量。服用過量會損傷筋骨。

泄痢忌用。戒粟米,畏犬肉。

3. 麻黃

氣溫,味苦甘,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陽也。手太陰之劑,入足太陽經,走手少陰陽明經藥也。去根節者發汗,留根節者斂汗。惟在表真有寒邪者宜用之。若表無真寒邪,或寒邪在裡,或表虛之人,或陰虛發熱,或傷風有汗,或傷食等症,雖有發熱惡寒,其不頭疼身痛而拘急,六脈不浮緊甚者,皆不可汗。雖有可汗之症,亦不可過。

白話文:

氣溫,味道苦甘,氣味都比較輕,無毒,屬升發,陽性。手太陰經的藥物,可以進入足太陽經,運行於手少陰陽明經。用去根節的藥材可以發汗,用帶根節的藥材可以收汗。只有表證真的有寒邪的情況下才適合使用。如果表證沒有確定的寒邪,或者寒邪在體內,或者表虛的人,或者陰虛發熱,或者傷風有汗,或者傷食等情況,即使有發熱惡寒,也不會出現頭痛身痛拘急,六脈也不浮緊的情況,這些都不可以發汗。即使有可以發汗的病症,也不能過多發汗。

蓋汗乃心之液也,不可汗而汗,與可汗而過之,則心家之液涸,而心血亦為之動矣,或致亡陽,或致衄血不止,而成大患也,戒之。君羌活,能散風邪。佐獨活,能消腳氣。同杏仁,能去寒邪,兼理哮喘。臣甘菊,能清肺熱,更明眼目。身能發汗,根主斂汗。風家用之多驗者,何哉?蓋風至柔也,而善藏,麻黃性至輕也,而善驅,內用氣血藥以托之,外用浮劑以散之,此以善藏始者,不得以善藏終矣。陰虛發汗者,鹿角四物湯加根節斂汗。

白話文:

出汗是心臟的體液,不可過度出汗或不出汗,否則會導致心臟體液耗竭,進而影響心血,可能出現亡陽(陽氣衰竭)、衄血不止等嚴重問題,務必小心。

  • 君藥:羌活,能祛散風邪。
  • 佐藥:獨活,能消除腳氣。
  • 同用:杏仁,能驅除寒邪,兼治哮喘。
  • 臣藥:甘菊,能清肺熱,還能明目。
  • 身:羌活能發汗,根能收斂汗液。
  • 風邪證常使用這些藥物效果明顯,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風邪非常柔和且善於潛藏,麻黃性味極輕,善於驅散。內服氣血藥以輔助,外用浮表藥以散邪,這是從善藏開始,但不能以善藏結束。

陰虛發汗時,可以使用鹿角四物湯加根節收斂汗液。

汗多亡陽者,附子四君飲入根節回陽。癰疽方起者,行涼藥中兼用之,即散無疑。寒邪戰慄者,疏風藥中兼用之,立止不謬。痘家初發熱,及痘紅紫稠密,皮厚不快者,多用於行涼解毒藥中,則內托外散,正所謂開門放賊,而痘亦因之稀少矣。又能散胸膈泥滯之氣,表虛則忌。

白話文:

  • **出汗過多導致陽氣虛脫的患者:**服用意念四君湯,溫暖身體,恢復陽氣。
  • **剛剛形成的癰疽:**使用清涼藥物時,同時加入此藥,可有效消散癰疽。
  • **寒邪引起戰慄的患者:**在疏散風寒的藥物中加入此藥,可以立即緩解症狀。
  • **痘疹初發時發燒,或痘疹發紅發紫、數量密集,皮膚厚重不適的患者:**在清涼解毒藥物中加入此藥,可以使內熱消散,痘疹外發,就像「開門放賊」,痘疹也會因此減少。
  • 此藥還能疏散胸膈間鬱滯的氣息,但體質虛弱的人不宜使用。

4. 羌活

氣微溫,味苦甘辛,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陽也。足太陽之君藥也。乃撥亂反正之主,大有作為者也。故小無不入,大無不通,能散肌表八風之邪,善理周身百節之痛。排巨陽肉腐之疽,除新舊風濕之症。加川芎、治足太陽少陰頭疼。同秦艽,除足陽明少陽口斜。並蒼朮,理濕風甚捷。

白話文:

人參性情溫和,味道微苦微甘,氣味都比較淡薄,不含毒性,有升發的功效,屬於陽性藥材。它是足太陽經的君藥,是能夠撥亂反正、發揮重大作用的藥物。因此,它無論小病大病都能治療,能散表祛風、緩解全身各種疼痛。它能治療陽明經肉腐成疽、排除新舊風濕症狀。如果加入川芎,可以治療足太陽經、少陰經導致的頭疼。如果加入秦艽,可以治療足陽明經、少陽經導致的口歪。如果加入蒼朮,治療濕風的功效更佳顯著。

麻黃,開腠理堪誇。與獨活不分二種,後人用羌活,多用鞭節者。用獨活,多用鬼眼者。然羌活則氣雄,獨活則氣細,雄者入足太陽,細者入足少陰。有問治頭疼者曷故,蓋巨陽從頭走,惟厥陰與督脈會於巔頂,逆而上行,諸陽不得下,故令頭疼也。痘家用之以散肌表風熱,解百節疼痛,此亦發毒追膿之要藥也。

白話文:

加入麻黃,可以打開腠理,很值得稱讚。麻黃與獨活經常混用,後人多用羌活,並且多用鞭節型的。多用獨活,並且多用鬼眼型的。不過,羌活的氣勢雄壯,獨活的氣息細微,雄壯的入於足太陽經,細微的入於足少陰經。有人問治療頭痛的道理,那是因為巨陽經從頭部經過,只有厥陰經和督脈會合在頭頂,如果逆流而上,諸陽經氣無法下降,所以會導致頭痛。在治療痘疹時,用麻黃可以驅散肌表的風邪熱毒,緩解百節疼痛,這也是發出毒素、排出膿液的重要藥物。

氣虛則勿用。

5. 獨活

氣微溫,味苦甘辛,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陽也。足少陰經藥也。止奔豚癇痓,治女子疝瘕,寒濕足痹,非此不治。頭眩目暈,非此不除。諸風中之要藥也。主蒼朮,治兩足之濕腫。君荊翹,散下身之癰毒。佐黃柏,止血崩如神。臣查根,逐痘毒極驗。體虛氣上則忌。

白話文:

蒼朮性溫和,味道微苦微甘辛,氣味都不濃烈,沒有毒性,具有升發陽氣的作用。主治足少陰經絡上的疾病。

它可以治療急性發作的癲癇和癲癇,緩解女性子宮和腹腔內的結塊和腫瘤,治療因寒濕引起的足部麻木,非此藥不可。

頭暈目眩,非此藥不可消除。它是治療各種風疾的重要藥物。

它主治蒼朮,治療雙腳濕腫。與荊芥和翹搖一起使用,可以散發下半身的癰腫。與黃柏相佐,可以神奇地止血崩。與查根相輔,可以驅除痘毒,效果非常顯著。

身體虛弱、氣往上衝時,忌用蒼朮。

6. 防風

氣溫,味甘辛,無毒,氣味俱薄,升也,陽也。行周身骨節疼痛之要藥也。以氣味能瀉氣,以體用能療風,何者?蓋此劑氣溫而浮,故能去在表風熱,亦能療肢節拘疼。治風通用,散濕亦宜。能驅眩暈頭顱,更開目盲無見。續命湯用之,以除口眼歪斜。通聖散用之,以去周身濕熱。

白話文:

氣溫 (中藥名)性味甘辛,無毒,氣味都很淡薄,性升,屬陽。是治療周身骨節疼痛的要藥。因為其氣味能瀉氣,藥性又能治療風邪。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方劑藥性溫熱而且浮揚,所以能驅散表層的風熱,也能治療肢體關節拘攣疼痛。對於風病有通用的療效,散濕氣也合適。能驅除頭暈目眩,還能治療失明。續命湯使用它,可以消除口眼歪斜。通聖散使用它,可以驅散周身的濕熱。

與條芩同用,能解大腸之風熱。與杏仁同用,能散肺經之風邪。佐甘菊,善清頭目之風熱。臣羌活,善解巨陽之風寒。昔王太后風病不言而脈沉,其事甚急,若以有形之湯藥與服,緩不及事,令以防風黃耆煎湯,熏蒸如霧滿室,則口鼻俱受其無形之氣,疾斯愈矣。何也?蓋人之口通乎地,鼻通乎天,口以養陰,鼻以養陽,天主清,故鼻不受有形,而受無形為多,地主濁,故口受有形,而兼乎無形。

白話文:

防風與條芩一起使用,能消解大腸的風熱。與杏仁一起使用,能驅散肺經的風邪。配上甘菊,善於清除頭目的風熱。羌活輔助使用,善於解除巨陽的風寒。

從前皇太后得了風病,不說話、脈象沉緩,情況十分危急。如果用有形的湯藥餵服,來不及應急。於是讓人用防風和黃耆煎湯,在密室蒸燻,讓霧氣充斥,這樣口鼻都能吸收其無形的氣體,疾病便能痊癒。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人的嘴巴與地相通,鼻子與天相通。嘴巴用於滋養陰分,鼻子用於滋養陽分。天性屬清,所以鼻子不能接受有形的東西,而多接受無形的東西;地性屬濁,所以嘴巴能接受有形的東西,還能兼收無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