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本草徵要》~ 第一卷·通治部分 (11)

回本書目錄

第一卷·通治部分 (11)

1. 薤白

(見食療)

2. 香櫞

味苦,性溫,無毒。入肺、脾二經。年久者良。去白,炒。

理上焦之氣,止嘔宜求。進中州之食,健脾宜簡。

性雖中和,單用多用,亦損正氣、脾虛者,須與參朮並行,乃有相成之益耳。

花:作茶飲、可舒氣寬胸。

3. 佛手

味辛、苦,酸。性溫,無毒。入肝、胃二經。

行氣開鬱,豁痰辟惡。舒肝悅脾,和胃止惡。胸悶脅脹,咳喘頻作。梅核氣阻,時時感覺。

花:芳香止痛,和暢肺肝。

陰血不足者,不宜常用多用。

4. 建蘭葉

味辛,性平,無毒。入肺、脾、胃、肝四經。

生津止渴,開胃消痰。通舒經絡、流暢肺肝。陳郁之氣、久積能散。

辛平能散結滯、芳香能除穢惡。又能潤肌膚、悅顏色。產閩中者,力勝江浙諸種。

5. 橘皮(附橘紅)

味辛、性溫,無毒。入肺、脾二經。廣中者最佳,福建者力薄,浙產便又遜矣。陳久愈佳。去蒂及浮膜,曬乾。

止嗽定嘔,頗有中和之妙。清痰理氣,卻無峻烈之嫌。留白者,補胃偏宜,去白者,疏通端掌。

苦能泄氣,又能燥濕,辛能散氣,溫能和氣,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夫脾乃元氣之母,肺乃攝氣之龠,故獨入二經;氣雖中和,然單服久服,亦損真元。橘皮下氣消痰,橘肉生痰聚氣,一物也、而相反如此。

橘紅:性熱。除寒下氣、消痰散結。

6. 半夏

味辛,性溫,有毒。入心、脾、胃三經。柴胡為使。惡皂莢。畏雄黃、薑、鱉甲烏頭。忌羊血海藻飴糖。水浸五日,每日換水,去涎,姜礬同煮,汁干為度。

消痰燥濕,開胃健脾。咳逆嘔吐,頭眩昏迷。痰厥頭痛,心下滿堅。消癰可也,墮胎有焉。

汪機曰:脾胃濕熱,涎化為痰,此非半夏,曷可治乎。時珍曰:脾無濕不生痰,故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半夏治痰,為其體滑辛溫也。俗以半夏為燥,不知濕去則土燥,痰涎不生,非其性燥也,但恐非濕熱之邪而用之,是重竭其津液,誠非所宜。按半夏主治最多,莫非脾濕之證,苟無濕者,均在禁例。

古人謂半夏有三禁,謂血家、渴家、汗家也。若無脾濕,且有肺燥,誤服半夏,悔不可追,責在司命,謹諸戒諸。

7. 南星

味苦,辛,性溫,有毒。入肝、脾二經。畏附子乾薑生薑。冬月研末,入牛膽中,懸風處。風痰阻絡之麻痹以及上擾之眩暈,均堪醫治。痰濁凝聚之堅積,破傷風、濕之噤強。亦可酌施。伍木香利痰行氣,和龍腦急救揩齒。配荊芥治風痰頭痛,調薑汁治風痛痰迷。

南星入肝去風痰,性烈而燥,得牛膽則燥氣減;得火炮則烈性緩;得防風則不麻。和豬膽能治小兒癇後之喑。

南星治風痰,半夏治濕痰,功用雖類,而實殊也。非西北人真中風及懷孕之人勿服。

8. 白附子

味辛,性溫,有毒。入胃經。炮,去皮臍。

消痰去濕,止痙除麻。中風失音,口眼喎斜。

白附子,引藥上行,與黑附子非一類也。

白附子,燥藥也。似中風證,雖有痰亦禁用,小兒慢驚勿用。

9. 白芥子

味辛,性熱,無毒。入肺經。

解肌發汗,利氣疏痰。溫中而冷滯冰消,辟邪而祟魔遠遁。酒服而反胃宜痊,醋塗而癰毒可散。伍蘇萊為三子養親,同術棗治胸脅痰飲。

痰在脅下,及皮裡膜外者,非白芥子不能達,煎湯不可太過,便減力量。

肺經有熱,陰虛火亢者勿服。莖葉動風動氣,有瘡瘍痔疾者俱忌。

10. 天花粉

味甘、微苦、酸,性寒,無毒。入心、脾二經。枸杞為使。惡乾薑,畏牛膝、乾漆,反烏頭

燥得以潤,痰可以清。排膿散腫,利膈清心。止渴退煩熱,通乳生唾津。消瘀血,催月經。

消痰解熱,是其職專,通經者,非若桃仁薑黃之直行血分,熱清則血不瘀耳。舊稱補虛,亦以熱退為補,不可不察。耳聾未久者,可用釀酒,飲之有益。

天花粉稟清寒之氣,脾胃虛寒及泄瀉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