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簡補義》~ 卷下 (4)

回本書目錄

卷下 (4)

1. 外感夾內傷脈辨

陶節庵曰:外感夾內傷者甚多。有因勞力辛苦,內傷血氣,又兼外感寒邪,此為勞力傷寒。其脈必左手緊盛,右手雖數大而無力。其證必有骨髓痠疼、脅痛、微汗、頭疼、微渴、倦怠懶言,必以溫補兼發散藥中求之。有下證者,宜緩下之。(宜於下藥中佐以補氣生津。)有痰挾外感者,左寸緊盛,右關洪滑,或寸脈沉伏,其證兼有喘嗽、頭疼、骨節疼,即是夾痰傷寒。必以痰藥兼發散藥中求之,後以消痰降火之劑收功。

白話文:

陶節庵說:同時受到外感和內傷的人很多。有些人因為勞累過度而傷了氣血,又加上外感寒邪,這稱為勞力傷寒。這種病的脈象一定是左手脈緊有力,右手脈雖然跳動快而有力氣。症狀一定會有骨髓痠痛、脅痛、微微出汗、頭痛、輕微口渴、疲倦懶得說話,必須用溫補藥和發散藥一起治療。如果有便祕,應該緩緩通便。(通便藥中最好加上補氣生津的藥。)如果外感夾有痰,左手寸脈緊而有力,右手關脈洪滑有力,或者寸脈沉伏,症狀兼有氣喘咳嗽、頭痛、骨節痠痛,就是挾痰傷寒。必須用化痰藥和發散藥一起治療,最後用化痰清熱的藥方收尾。

(熱痰必煩躁譫語,治宜清火。寒飲必脅痛嗆咳,治宜溫中。)有食鬱夾外感者,其脈左右俱緊盛有力,其證必噫氣有酸,惡聞食臭,或胃口作痛,心下痞滿,噁心,或欲吐不吐。必以解表藥為先,後以消食繼之。(王叔和曰:食痹者,食物即痛也。傷熱物則能食。東垣亦有冷熱之辨,甚詳。

白話文:

(熱痰會導致煩躁、胡言亂語,治療宜清熱降火。寒飲會導致脅痛、咳嗽,治療宜溫中化飲。)有飲食停滯兼夾外感者,脈搏左右兩側都緊而有力,症狀必定會出現反胃、有酸味,厭聞食物氣味,或者胃痛、心窩發脹、噁心,或者有嘔吐感但嘔吐不出來。必定先用解表藥,然後再用消食藥治療。(王叔和說:飲食停滯是指進食後就會疼痛。因食用熱性食物而受傷,則可以食用。東垣先生也有關於寒熱的詳細辨別。)

)若兼見脅痛脹滿、體痛、氣鬱不舒、時自太息,左脈緊盛、右脈沉者,則知是夾氣傷寒也。兼見心胸脅痛、小腹有痛處不移、煩渴、小便自利,則知是血鬱內傷外感也。又有夾陰傷寒,脈沉、足冷、面赤、身熱或躁,此冷極於內,逼其浮陽上升也。與陰虛戴陽又不同,急用麻黃附辛湯溫散裡寒。

白話文:

如果同時出現肋骨疼痛、腹脹、全身疼痛、心情鬱結不舒暢、不時嘆息,左邊脈搏緊實強盛、右邊脈搏沉緩,說明是感受寒邪,同時夾雜氣滯。如果同時出現心痛、胸悶、脅痛、小腹有固定不移動的疼痛、煩渴、小便自利,說明是血鬱內傷而同時感受外邪。還有一種是夾陰傷寒,脈搏沉緩、足部冰冷、面色潮紅、身體發熱或煩躁,這是因為體內寒氣極盛,逼迫體表陽氣上升。和陰虛戴陽不同,需要立即使用麻黃附辛湯溫暖散寒。

醫者多不能識,誤死甚眾。有夾陰中寒,脈沉、足冷、面青、小腹絞痛,急以吳萸四逆湯溫之。有直中三陰傷寒,初起無頭疼身熱,口不渴,反惡寒,肢冷躇臥,或兼腹痛吐瀉,或戰慄,面如刀刮,或吐涎沫,輕則理中湯,重則即是中寒,四逆湯溫之。此陶氏條列,傷寒內虛之脈證悉矣。

白話文:

許多醫生不識,錯殺了很多病人。有同時受到寒氣侵襲陰陽兩面的,脈相沉弱、腳冷、臉色發青、小腹絞痛,趕緊用吳茱萸四逆湯溫熱治療。有直接傷及三陰陽經的傷寒,剛開始沒有頭痛發熱,不口渴,反而怕冷、四肢冰涼、不安地躺著,可能兼有腹痛、嘔吐、發抖、臉色像被刀刮,或是吐口水沫,輕則用理中湯,重則視為中寒,用四逆湯溫熱治療。以上是陶氏提出的條目,概括了傷寒內虛的脈象和證狀。

以予所診,外感雜病挾虛者甚多。所謂虛者,陰虛者也。今將脈象分別處,略具於下,以備遺忘。

凡風寒濕寒從上從表受者,其脈之浮分,必有一層皮殼,指下微硬,兩傍有邊成線,起伏不大,應指微有力;略按則皮殼不見矣,其脈即漸窄,反不及上面之寬矣,卻又兩傍無邊,散漫不能成線;再重按則不見脈矣。此外感寒輕,而內虛無邪者也。

白話文:

若因風寒或濕寒從體表侵入,則其脈象浮分,必定有一層堅硬的外層皮殼,指觸之下感覺微硬,兩側有邊際形成線條,脈動幅度不大,應指按壓時稍有力量感。

輕微按壓後,皮殼消失,脈象逐漸收窄,寬度不如上層明顯,且兩側無邊際,脈象散亂不能成線。再重按則脈象消失。這表示受寒較輕,內部沒有邪氣侵襲。

若外感寒重者,即為傷寒。已略見前陶氏所論中,茲不復贅。但其脈浮分,皮殼甚厚,邊線甚勁,按之不能即斷耳。所謂浮分者,以指面初到脈上為準。凡寒重者,浮分多不見脈,故不可泥。

白話文:

如果因為外界的寒氣太過嚴重而發病,那麼就是傷寒。這一點在陶氏前面的論述中已經簡要地提到了,這裡就不再重複。不過,這種寒重傷寒的脈象特點是浮而分散,表層的皮膚很厚,範圍界線很明顯堅硬,按壓時不能馬上斷絕。所謂的浮分,是指手指剛剛接觸脈搏時的狀況。凡是寒重的人,浮分脈象常常看不出來,所以不可太過拘泥於這個特徵。

凡風寒濕寒從下受者,其脈之浮分,不見皮殼,或有邊,或無邊,應指無力,約略中線稍硬;略按則中線在指下漸勁,起伏不大,而脈形窄矣;再重按,則僅留中線如絲,指下梗梗,無起伏也。此下感於寒,而內虛無邪者也。所謂無邪者,無夾痰、夾食、夾宿疾、癥瘕、疝痛等病也。

白話文:

當風寒濕邪從下半身入侵人體時,浮脈會變分,看不到皮膚下血管的紋理,有時有邊緣,有時沒有邊緣。用手指輕按脈搏時,感覺指下無力,中線部位略硬;稍微用點力按,中線在指下逐漸變硬,上下起伏不大,脈搏形狀很細窄;再繼續加重按壓,中線如同細絲一般,指下感覺僵硬,沒有任何起伏。這種脈象表示寒邪從下而入,體內元氣虛弱但沒有其他病邪。所謂沒有其他病邪,就是沒有痰、食積、宿疾、癥瘕、疝痛等疾病。

有之,則必見甚滑、甚弦、甚澀、甚細,與新病與本體不相應之脈。痰食為新邪,多見於中候;癥疝為痼疾,多見於沉候。見於浮分,與外感之寒合,其皮殼必更厚;見於沉分,與下受之寒合,其線必更勁。

白話文:

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必定會出現脈象非常滑、非常緊、非常澀、非常細,以及與新發疾病或身體狀況不相符的脈象。痰食是新的病邪,多見於脈象的中候;癥疝是慢性疾病,多見於脈象的沉候。如果出現於浮脈,與外感風寒相合,那麼脈象的外殼一定會更厚;如果出現於沉脈,與下受風寒相合,那麼脈線一定會更勁。

凡久受風寒濕寒,漸漬筋骨之中,年深歲久,但覺遍身痠軟,骨節不便,漸漸內侵臟絡,時作嗆咳,胃陽被抑,漸成痰飲,口淡食少,四肢胕腫,日久脅痛、背痛、胃脘痛、肩胛、髀腨盡痛,時發寒熱,頗似外感,不禁風寒,不任勞苦,呼吸短氣,大便溏泄,小便赤澀,面色痿黃,神識昏迷,直與勞損相同。若加感新寒,便作咳嗽喘促。

白話文:

凡是長期受到風寒濕邪的侵襲,逐漸深入筋骨之中,日久年深,就會感到全身痠軟,關節不利。隨著病情逐漸加重,內侵臟腑經絡,時常出現咳嗽喘促,胃陽受阻,漸漸形成痰飲。口淡厭食,四肢浮腫,久而久之出現脅痛、背痛、胃脘痛、肩胛和腿部也疼痛。時常發燒發冷,很像外感,經不起風寒,不能承受勞累,呼吸短促,大便稀溏,小便赤黃,面色萎黃,神志昏沉,與勞損的症狀非常相似。如果再接觸新的風寒,就會出現咳嗽氣喘。

醫不知其寒濕深入骨髓,而仍用清肺,撲滅微陽,遂致哮逼不舒,下利不止而死矣。此病浸潤漸漬,非一朝夕之故。寒濕深入骨髓,其脈必細而勁,不能浮,不能沉,此寒痹、濕痹之痼疾也。治法惟用極溫散之峻藥,略佐溫補,緩服長服,使藥力搜入筋膜骨髓,則里證漸化為表證,邪可托出,而病愈矣。而近世病家,往往責效於湯劑數帖之間,醫家亦不能實抉其抵里,使病家深信,以成大功。

白話文:

醫生不知病人的寒氣濕氣已深入骨髓,還用清肺的藥,撲滅微弱的陽氣,導致哮喘難以舒緩,腹瀉不止而死亡。這種病症是由於寒濕侵蝕而逐漸加重的,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寒濕深入骨髓,病人的脈搏一定細而有力,浮不起來,沉不下去,這是寒痹、濕痹的頑固疾病。治療的方法只有使用極為溫熱的強力藥物,輔以溫補的藥物,緩慢服用,長期服用,讓藥力滲入筋膜和骨髓,這樣內在的病症才會逐漸演變成外在的病症,邪氣可以排出,病情才能痊癒。但近來的病患,往往希望透過幾帖藥劑就見效,而醫生也無法深入瞭解病情的根源,讓病患深信,以致無法達成治癒的效果。

可恨!

凡受風熱,則陰虛之人刻不可堪,如傷暑相似。自覺外而周身,內而三焦、五臟,皆開散而不能合,大氣無束,孔竅生煙,呼吸喘促,時時自汗。何者?陰虛則血液皆燥,不堪風熱之灼也。其脈芤而散,與暑脈亦近,治法卻不宜白虎,而宜葳蕤湯之類。

白話文:

凡是受了風熱,那麼陰虛的人就受不了,就像中暑一樣。自己覺得身體外面,從頭到腳,身體裡面,從三焦到五臟,都感覺擴散開來不能聚合,大氣沒有束縛,毛孔灼熱,呼吸急促,經常自發出汗。這是因為什麼呢?陰虛,所以血液都乾枯了,受不了風熱的灼燒。脈搏浮散,和中暑的脈搏很接近,治療方法卻不適合用白虎湯,而適合用葳蕤湯這一類的藥方。

凡受濕熱,則陰虛之人必更四肢軟惰,胸膈痞悶,飲食不進,力咳痰稠,其脈轉見長緩,來去從容,亦能有力。乍診直是無病,而不知其人陰虛本脈,必是芤薄無力。今濕入而據其陰,斯芤薄變為緩軟矣;熱入而據其陽,斯無力變為有力矣;雖與平脈相近,而細審其來去往還之間,必有怠緩滯澀之意。又與常人陰分不虛者之傷風熱,其脈更有難辨者。

白話文:

凡是受到濕熱侵襲的人,如果本身陰虛,就會更加感到四肢無力、胸悶不適、食慾不振、咳嗽痰液黏稠。他的脈搏會轉而變得又長又緩,來去從容,甚至可能有點力道。初次診脈時,會認為此人沒有什麼問題,卻不知原本陰虛之人脈象本就微弱無力。現在濕邪侵入,佔據了陰分,微弱的脈象就變成了緩慢柔軟;熱邪侵入,佔據了陽分,無力的脈象就變成了有力的脈象。雖然與正常脈象相似,但如果仔細辨別脈象的來去變化,必然會有怠慢滯澀的感覺。此外,與普通人陰分不虛時的風熱感冒相比,這種脈象更加難以辨別。

大抵重按必有不同:常人傷風熱,其浮分鋪散,而沉分如常流利也。陰虛傷濕熱,其浮分當稍斂,而沉分必呆板不靈。熱勝於濕,更渾渾不清也。

白話文:

大致來說,按脈時會感覺到不同之處:

  • 一般傷風受熱,浮脈會鋪散開來,而沉脈仍舊流暢。
  • 陰液虧虛、受濕熱傷,浮脈會稍微內斂,而沉脈則呆板不靈活。
  • 熱氣重於濕氣,脈象會更加渾濁不清。

2. 再論痹數之義

郭元峰論虛數,拙著直解,補論痹數詳矣。今讀《傷寒》不可下篇二條,乃知氣結者脈多數,不獨痹也。愛錄其文而釋之曰:脈數者,久數不止,止則邪結,正氣不能復,正氣卻結於臟,故邪氣浮之與皮毛相得。脈數者不可下,下之則必煩,利不止。此謂脈數若真熱者,當久按而不止,今重按久之而漸衰,是非真內熱矣。

白話文:

郭元峯論述虛數,我寫了直解,補充論述痹證的脈象,已經很詳細了。現在閱讀《傷寒論》的「不可下篇」第二條,才明白氣滯結聚的人,脈象多數急促,不只是痹症而已。因此特別摘錄原文並解釋如下:

脈象急促的人,脈數一直持續不斷,一旦停止,表示邪氣積結,正氣無法恢復,正氣反被積結在臟腑中,所以邪氣浮在體表,與皮毛相應。脈象急促的人不可下瀉,如果下瀉,必定發熱、腹瀉不止。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脈象急促,如果真的是熱證,應該長時間按壓而脈象不會停止,現在反覆按壓許久,脈象反而逐漸衰弱,所以並不是真正的內熱。

止猶俗言有限,是數止見於浮也,因邪氣盤結,搏於肌表,正氣不得復其出入流行之常度,退避而內結於臟,故其脈之數,僅浮之與皮毛相得也。下之則傷在裡之正氣,而津傷氣陷矣,故煩而利不止也。又曰: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浮反在上,數反在下。浮為陽虛,數為亡血;浮為虛,數為熱;浮為虛,自汗出而惡寒;數為痛,振寒而慄。

白話文:

止血意味著情況已經進展到一定程度了,這個「一定程度」是指出現了浮脈。這是因為邪氣盤結在體表,與正氣相爭,正氣無法正常出入運行,只好後退並內結於臟腑。因此,脈搏的次數僅代表浮脈在皮毛層面的表現。如果使用瀉下之法,會損傷體內的正氣,導致津液受損,氣血下降,從而導致腹瀉不止。

又說:脈象濡弱,弱的感覺出現在關脈,濡的感覺出現在寸脈,浮的感覺出現在尺脈,數的感覺出現在寸脈。浮脈表示陽氣虛弱,數脈表示血氣不足;浮脈表示虛證,數脈表示熱證;浮脈表示虛證,身體會自發出汗並怕冷;數脈表示疼痛,會出現發抖和寒顫的症狀。

微弱在關,胸下為急,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於脅,振寒相搏,形如瘧狀。醫反下之,故令脈數發熱,狂走見鬼,心下為痞,小便淋瀝,小腹甚硬,小便則尿血也。此謂單持,關前見濡,關後見弱,總按浮上見浮,沉下見數。夫浮與數,主病非一也。今浮為虛,其證自汗出而惡寒,是表氣不固也;數為痛,其證振寒而慄,是裡氣鬱積不暢,以致內痛而慄也。夫脈則微弱見於三關,內證則胸中為急,呼吸牽引脅痛;外證則寒熱如瘧。

白話文:

身體虛弱的徵兆在「關脈」(手腕部位的寸關尺三部脈位),胸部以下感到急促難受,呼吸困難出汗,喘息之中,胸脅部疼痛,伴有寒戰發抖,症狀類似瘧疾。醫生誤用瀉法治療,導致脈搏加快發熱,精神錯亂見到鬼怪,心中感到痞悶,小便頻急,小腹部極度堅硬,小便時帶血。這是所謂的「單行脈象」,「關脈」的前段脈象濡弱,後段脈象微弱,整體按壓時浮在上方的脈象浮動,沉在下面的脈象急促。浮脈和數脈代表的疾病是不一樣的。現在浮脈代表虛證,症狀表現為自發出汗且怕冷,這是表氣不固鬱積所致;數脈代表疼痛,症狀表現為寒戰發抖,這是裡氣鬱積不暢導致內部疼痛和寒戰。脈象微弱出現在三關脈,內證表現為胸中急促,呼吸牽引胸脅疼痛;外證表現為寒熱交替如瘧疾。

此陽氣不充,不能通行周身,而卻結於臟,其象顯然。醫者正當調其榮衛,如東垣補中益氣之意,乃反下之,津液愈傷,遂成胃虛之脈數,陽越之發熱,而變見氣脫血燥諸證矣。二條皆正氣內結,而一浮數,一沉數者,前條是表有邪而內不甚熱,其數乃邪氣不得出路,逼迫不安所致,所謂邪氣怫鬱在表也,治宜建中、桂枝之類;後條表無邪,乃衛氣衰微內陷,與內臟自起之微寒相搏也,確是補中益氣證。二者皆與痹數相發,其脈雖速,而來去必短,迫促不舒,故數或讀若促也。

白話文:

如果身體陽氣不足,不能運行全身,反而聚集在臟腑,這種情況是很明顯的。醫生本應調和氣血,就像東垣補中益氣湯的意思。但如果反過來瀉了,津液會更加受損,進而形成脈搏虛數、陽氣過盛導致發熱的症狀,甚至出現氣脫、血燥等證狀。

這兩種情況都是正氣內結,但一個脈象浮數,一個脈象沉數。第一種情況是表層有邪氣,但內部熱度不大,脈數是因為邪氣找不到出路,被逼得不安寧,這叫「邪氣怫鬱在表」,應該用建中、桂枝一類的藥方治療。第二種情況是表層沒有邪氣,而是衛氣衰弱內陷,與內臟自發的輕微寒氣相搏,正是補中益氣證。這兩種情況都與脈數有關,雖然脈搏很快,但來去必定很短,迫促不舒展,所以「數」也可以讀成「促」。

《金匱·水氣篇》數脈即止,義正如此。徐注謂衛氣止於下也,亦謂衛氣不能外鼓,由於寒氣內生,以致其脈來去逼迫,似有格拒,牴觸而止,不得前耳。

白話文:

《金匱要略·水氣病篇》所說的「數脈即止」,意思是:脈搏數量少而且停止。徐之才的注釋中提到衛氣停滯在下部,或者說衛氣不能向外擴散,是因為寒氣在體內產生,導致脈搏來去受阻,好像有東西阻礙、抵觸,所以停止了,脈搏無法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