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3)

1. 治氣中

星香散

治中風氣壅痰塞,或用木香以疏滯氣,佐南星以豁風痰。

木香(苦辛溫,二錢),南星(苦辛溫,八錢),水二盅,姜五片,煎一盅。溫服。

家寶丹

治一切風邪入骨髓,以致氣血壅滯,癱瘓、痹、屢、不仁、口眼喎斜等症。用片腦、麝香通關竅,引諸藥直入骨髓,川烏、草烏、白附子地龍全蠍、殭蠶以逐經絡之邪,辰砂、輕粉、雄黃、南星以豁風痰,乳香理氣,沒藥行血,佐五靈脂以涼氣血之刺痛,羌活疏肌表之風。

白話文:

治療各種由風邪入侵骨髓引起的氣血不通、導致癱瘓、麻痹、關節疼痛、感覺喪失、口眼歪斜等症狀。

使用片腦和麝香來疏通經絡,將其他藥物引導直達骨髓。川烏、草烏、白附子、地龍、全蠍、僵蠶用於驅除經絡中的邪氣。辰砂、輕粉、雄黃、南星用於化解風痰。乳香調節氣血,沒藥活血化瘀。添加五靈脂以減輕氣血瘀滯引起的刺痛,羌活則用於疏散皮膚表面的風寒。

片腦(辛涼,五錢,另研),麝香(辛溫,五錢,另研),川烏(辛熱,一兩),草烏(苦辛熱,一兩),白附子(辛溫,二兩),地龍(即蚯蚓也。酸寒,一兩),全蠍(辛甘溫,一兩),殭蠶(鹹辛溫,兩半),辰砂(甘涼,五錢,另研),輕粉(辛寒,三錢,另研),雄黃(苦甘平,五錢,另研),南星(苦辛溫,二兩),乳香(苦辛溫,一兩,另研),沒藥(苦辛溫,一兩,另研),五靈脂(甘溫,薑製,一兩),羌活(辛溫,三兩),為細末,和勻,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以清茶化下半丸,或一丸。

白話文:

  • 片腦(辛涼,5錢,另研粉末)
  • 麝香(辛溫,5錢,另研粉末)
  • 川烏(辛熱,1兩)
  • 草烏(苦辛熱,1兩)
  • 白附子(辛溫,2兩)
  • 地龍(即蚯蚓,酸寒,1兩)
  • 全蠍(辛甘溫,1兩)
  • 殭蠶(鹹辛溫,半兩)
  • 辰砂(甘涼,5錢,另研粉末)
  • 輕粉(辛寒,3錢,另研粉末)
  • 雄黃(苦甘平,5錢,另研粉末)
  • 南星(苦辛溫,2兩)
  • 乳香(苦辛溫,1兩,另研粉末)
  • 沒藥(苦辛溫,1兩,另研粉末)
  • 五靈脂(甘溫,用薑汁製成,1兩)
  • 羌活(辛溫,3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均勻混合,再加蜂蜜製成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半丸或一丸,用清茶送服。

治中風自汗昏冒,發熱不能安臥。此風熱煩躁故也。故用防風、羌活以治風,梔子大黃、膽草以勝熱,助當歸川芎以養血。

白話文:

治療中風導致自發性的盜汗和昏迷,發熱且無法安穩躺臥。這是因為風熱擾亂了身體,所以感到煩躁不安。因此,使用防風、羌活來治療風熱,梔子、大黃、膽草來抑熱,並配合當歸、川芎來滋養血液。

防風(辛甘溫),羌活(苦辛溫),大黃(苦寒),膽草(苦寒),當歸(辛甘溫),梔子仁(苦寒),川芎(辛溫),共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以竹葉煎湯化下一二丸。

白話文:

防風(辛辣甘甜、溫熱性質),羌活(苦澀辛辣、溫熱性質),大黃(苦澀、寒涼性質),膽草(苦澀、寒涼性質),當歸(辛辣甘甜、溫熱性質),梔子仁(苦澀、寒涼性質),川芎(辛辣、溫熱性質),一起研磨成粉末,加蜂蜜製成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用竹葉煎製湯汁,溶解一到兩顆藥丸服用。

2. 附方

補中益氣湯,內傷門。

蘇合香丸,氣門。

二陳湯,痰門。

四物湯,血門。

3.

傷寒之症皆由氣質虛乏鬱熱之人,冬為風寒所襲,腠理閉密,鬱熱不得宣泄所致。感之淺者,即發而為傷寒;感之深者,伏而不動,至春隨陽氣升發而為溫病,夏動而為暑病。夫暑重於溫者,由其鬱久而熱愈熾也。其病傷寒者,仲景分六經傳注。一曰足太陽受之,其脈尺寸俱浮;其症頭疼,腰脊強;治宜發汗。

白話文:

傷寒的病症都是因為體質虛弱、體內鬱熱的人,在冬天被風寒侵襲,毛孔閉塞,鬱熱無法散發所引起的。感染較輕者,就會立即發作傷寒;感染較重者,症狀潛而不顯,等到春天陽氣升發時,就會變成溫病,夏天發作則變成暑病。暑病比溫病更嚴重,是因為體內的鬱熱經過長時間積累,熱氣更加旺盛。傷寒的病症,仲景將其分為六經傳導。第一種是足太陽受寒,脈象寸口和尺口都浮起;症狀是頭痛、腰背僵硬;治療方法是發汗。

二曰陽明受之,其脈尺寸俱長;其症身熱,目痛,鼻乾,不得臥;治宜解肌。三曰少陽受之,其脈尺寸俱弦;其症胸脅痛而耳聾,往來寒熱;治宜和解。四曰太陰受之,其脈尺寸俱沉細;其症腹滿,咽乾,自利;治宜分利。五曰少陰受之,其脈尺寸俱微緩;其症口燥,舌乾而渴;治宜清之。

白話文:

第二種是陽明受了風寒,脈象寸關尺三部都長;症狀是發燒,眼睛痛,鼻子乾,不能睡覺;治療宜發散解肌。第三種是少陽受了風寒,脈象寸關尺三部都弦;症狀是胸脅疼痛、耳朵失聰、時而發冷、時而發熱;治療宜調和解表。第四種是太陰受了風寒,脈象寸關尺三部都沉細;症狀是腹部脹滿,咽喉乾澀,自發泄瀉;治療宜瀉下通便。第五種是少陰受了風寒,脈象寸關尺三部都微弱緩慢;症狀是口乾,舌頭乾渴;治療宜清熱滋陰。

六曰厥陰受之,其脈尺寸俱沉澀;其症煩滿而囊縮;治宜下之。六曰至厥陰,為傳經盡,如不愈,乃再作經如前,以次而傳。又有三陽、三陰同受而為合病;又有太陽、陽明先後感受而為並病;又有太陰表裡受邪,名曰兩感;又有太陽不傳,首尾只在本經,名曰專經;又有太陽傳陽明,而陽明不傳少陽,入胃而作裡實。

白話文:

第六天,厥陰經傳入病邪,脈象尺寸俱沉且澀;症狀為煩躁、滿腹而縮小;治療宜用瀉下法。

至此厥陰經為傳經的最終階段,如果病情不愈,則再次傳入經絡,依序傳播。

此外,還有三陽經、三陰經同時感受邪氣而形成合病;太陽經、陽明經先後感受邪氣而形成並病;太陰經表裡同時感受邪氣,稱為兩感;太陽經不傳入他經,始終只在本身經絡中運行,稱為專經;太陽經傳入陽明經,而陽明經不傳入少陽經,邪氣進入胃中而形成裡實證。

變狀多端,無有定體,惟仲景深造是理,著《傷寒論》一書,分經理症,載有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以為後學規鑑,甚是詳備。惜其方書失漏不全,大要在表宜汗,以桂枝麻黃二湯加減;在中宜和,如大、小柴胡二湯加減;在裡宜下,以大、小承氣二湯加減。雖然,其汗、下之法,又須得宜,不可失時,致成斑黃結胸等症,茲難盡述。

白話文:

中醫的症狀變化多端,沒有固定的形態。只有仲景深入研究這個道理,寫下《傷寒論》一書,按照經絡分類症狀,記載了三百九十七種治療方法和一百一十三種藥方,作為後人學習的準則,非常詳盡。可惜藥方書失傳不全,其大要原則是:在表證時應發汗,可以使用桂枝湯、麻黃湯加減;在中證時應調和,如大柴胡湯、小柴胡湯加減;在裡證時應下行,如大承氣湯、小承氣湯加減。但是,發汗和下行的治療方法必須適當,不可錯過時機,否則會導致斑黃、結胸等症狀,這裡無法詳述。

學者當於仲景傷寒求之。又有體氣大虛之人感此風寒之毒,直中陰經,一身之症盡受,無經可分,無汗可發,名曰中寒。如附子理中湯之類為主,加減全在活法,不可執一。

白話文:

學習中醫的人應該從仲景(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探求。此外,身體氣血極度虛弱的人,受到這種風邪的侵襲,直入陰經,全身的症狀都會出現,沒有特定的經脈可以區分,也沒有汗可以發出來,稱為中寒。此時,以附子理中湯類的藥物為主,加減用藥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不能拘泥於一種方法。

4. 傷寒脈法

傷寒之脈,先辨人迎及傳而變,次別諸經。少陽則弦,陽明則長,浮緩乃厥陰,浮緊乃太陽,太陰則沉細之域,少陰則俱沉之鄉。

白話文:

在傷寒病中,首先要分辨人迎脈和傳脈的變化,然後再區別其他經脈。少陽經脈表現為弦脈,陽明經脈表現為長脈,浮緩的脈象屬於厥陰經,浮緊的脈象屬於太陽經,太陰經脈表現為沉細的脈象,少陰經脈則表現為全體都沉伏的脈象。

瘟病之脈散而難名,如長之類則屬陽明。沉澀細小則死,洪大有力則寧。

經云:陽浮而陰弱,謂之傷風;脈緊而無汗,謂之傷寒。

脈浮,頭項痛,腰脊強,病在太陽。

脈長,身熱,鼻乾,目疼,不得臥,病在陽明。

脈弦,胸脅痛,耳聾,往來寒熱,病在少陽。

脈沉細,咽乾,腹滿,自利,病在太陰。

脈微緩,口舌燥干而渴,病在少陰。

脈沉澀,煩滿,囊縮,病在厥陰。

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而緊澀,變為溫瘧。

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更遇於寒,變為風濕。

脈沉細,病發熱,表症太陽,名曰痙病。脈沉細,病似太陽,關節疼痛而煩,名曰濕痛。

脈微弱芤弦,病似太陽,身熱疼痛,名曰中暍。若發汗已,身猶灼熱,名曰風溫。

脈沉細而疾,身涼四肢冷,煩躁,不欲飲水,狂悶,名曰陰毒。

脈陽洪數,陰實大,身大熱,變為溫毒。

脈陽濡弱,陰弦緊,更遇溫氣,變為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