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醫學實在易》~ 卷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4)

1. 泄瀉詩

泄瀉病因濕勝來,胃苓(湯)舊法出新裁,四神(丸)固腎時傳外,苦領酸甘效首推(此一句,非讀十年書,治千百症者,不解其妙。)

秘結證。《金匱真言》曰:「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氣厥論》曰:「膀胱移熱於小腸,隔腸不便。」《臟氣法時論》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雜病篇》曰:「厥氣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陰。」讀此則知秘結之證,除陽明結熱,輕者用脾約丸,重者擇用三承氣湯外,無不由之於腎。

蓋腎主二陰,而司開闔,彼大小便不禁者,責其開而不闔,而大小便不通者,又當責其闔而不開。故腎熱者,涼而滋之,腎寒者,溫而滋之,腎虛者,補而滋之,腎乾燥者,潤而滋之。且滋腎而膀胱亦治,移熱隔腸之病自已矣。秘結多由於腎,故列於裡證。

2. 秘結詩

秘結三承(氣湯)慎用之,麻仁(丸,又名脾約丸)澤潤不支離,須知腎臟為陰主,補瀉寒溫總是滋。

隔食證。水飲可下,食物難入。高鼓峰專主陽明,用左歸飲茯苓,加生地、當歸以養胃陰。此法從薛氏醫按胸滿不食以六味湯加此二味得來也。去茯苓者,恐其旁流入坎,不如專顧陽明之速效也。用此方俾胃陰上濟,則賁門寬展而飲食進,胃陰下達,則幽門闌門滋潤而二便通,十餘劑可效。

如若不愈,《人鏡經》專主《內經》「三陽結謂之隔」一語,以三一承氣湯節次下之,令陳卒去,則新物納,此峻劑也。然此證多死,即勉治之,亦不過盡人事而已。又有朝食暮吐,名反胃,為中焦虛寒,下焦無火,宜吳茱萸湯附子理中湯,加茯苓、半夏、川椒之類,或以真武湯八味丸間服,然《金匱》有大半夏湯,主降衝脈之逆,為隔證反胃初起之神方。

(經義)《陰陽別論》曰:「一陽發病,其傳為隔。」按:一陽,少陽也。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為初氣從中見之相火治之,大小柴胡湯,諸瀉心湯,按證用之如神。又曰:「三陽結,謂之隔。」按:三陽,太陽也,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從本為寒,從標為熱。結者,寒熱之氣,皆能為結,此深一層論也。

張景岳謂:「小腸屬火,膀胱屬水,火不化則陽氣不行而傳導失職,水不化則陰氣不行而清濁不分,皆致結之由。」此淺一層論也。《傷寒論》中盡有神妙之方。《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脾脈微急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沫。」按:脈微為脾虛而中氣欲餒,沃沫為脾虛而津液不攝,理中丸為上策,如若未效,宜於脈之急處,尋出所以急之源頭而治之。《大奇論》曰:「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隔偏枯。

」按:此即前論高鼓峰之意也。《通評虛實論》曰:「隔則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本神篇》曰:「憂愁者,氣閉塞而不行。」按:此二節,即張雞峰所謂:「噎膈是神思間病」之意。《金匱》茯苓厚朴湯,丹溪越鞠丸可治,但當更求其本則得矣。《血氣形志篇》曰:「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噎,治以苦藥。

」愚謂亦不外瀉心湯之類。反胃證《內經》無專論,當以《金匱》為主。

3. 隔證詩

左歸(飲)去茯古傳心(加入)生地當歸養胃陰,病重必須求峻劑,三(一承)氣(湯)通結得良箴。

4. 反胃詩

食入反出胃家寒,信服吳萸(茱萸湯)治不難,更有下焦之火化,理中(湯加入)椒附令加餐。

5. 隔證反胃總治詩

胃反(《金匱》以吐逆名「胃反」。)首推半夏湯,厥名曰大邁尋常,陽明能納沖能降,不在寒溫論短長。

6. 隔證餘論

隔證,余宗《經》文「三陽結」一句為主,以大便如羊矢為死證。今考《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腎脈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咽還出」此三句,堪為隔證對面診法。駱龍吉遵《內經》專立病名曰「洞」。注云:「腎主二便。」今腎脈少緩,則腎氣虛矣。腎氣既虛,則大便不能禁固,所以食飲不化,一下咽噎,旋即吐出。

「旋」與「還」同,名為洞,風是也。洞當作「迵」,風氣洞徹五臟也。《史記·太倉公》曰:「迵風者,食飲下嗌而輒出不留,病得之溷。」又曰:「迵風之狀,飲食下嗌輒後之,病得之飽食而疾走。」注謂:後,如廁也。馬元臺注為洞泄,少誤,況下文又有小甚焉。《仁齋直指》以不換金正氣散送下安腎丸,又用二神丸收功。

腰痛證。《內經·刺腰痛篇》曰:「足太陽脈浮,令人腰痛。」言外感也,以五積散主之。《脈要精微論》曰:「腰者,腎之府,轉搖不動,腎將憊矣。」言內虛也,以六味地黃丸、桂附八味丸加牛膝、杜仲淫羊藿鹿茸補骨脂主之。痛如刺者為死血,以鹿角為末,又以肉桂、牛膝、乳香沒藥、元胡、桃仁紅花酒煎送下四錢。

痛而重著,如帶五千錢者為濕氣,宜腎著湯,痛而遊走,或作止不定者為痰積,宜二陳湯加南星及快氣之品,使痰隨氣運。又白朮能利腰劑?之死血,凡腰痛諸藥罔效者,用白朮兩許,少佐他藥,一服如神。《太平聖惠方》治風冷,寒痹,腰痛,用川草烏三個,生搗為末,少加鹽水,攤於紙上,貼痛處即愈。以腰為腎府,故列於裡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