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醫理真傳》~ (12)

回本書目錄

(12)

1. 太陰經證解

按太陰一經,以濕為本**(太陰之上,濕氣主之,故也),陽明為中氣(胃與脾為表裡),太陰為標(主外,是本經之標、本、中三氣也)。有經症,有五飲症,有著痹、行痹症,有陽黃、陰黃症(本經恆有之病),不可不知也。(以下承接少陽經)**如少陽之邪未罷,勢必傳入太陰,則治太陰,必兼治少陽。

白話文:

根據太陰經,濕氣是根本**(太陰經中,濕氣主事),陽明經是中氣(胃和脾是表裡關係),太陰經為表(主外,是本經的標本中三種氣中的標)。有經絡症狀,有五種飲病症狀,有各種痹症狀、遊走痹症狀,有陽黃病、陰黃病症狀(這些病經常在太陰經中出現),必須瞭解。(以下承接少陽經)**如果少陽經的邪氣還沒有完全消除,肯定會傳入太陰經,那麼治療太陰經時,必須兼顧治療少陽經。

若全不見少陽之經腑證,則專治太陰,方為合法。經症者何?腹滿而吐,食不下,時腹自痛,自利益甚,手足自溫是也。夫太陰主濕而惡濕**(太陰為陰經,與陽經有別。寒邪由太陽、陽明、少陽,此際寒邪全化為熱,並無寒邪之形,即有寒者,皆由太陽誤下,而寒陷於內者有之。

白話文:

如果沒有發現少陽經絡和臟腑的病症,那就專門治療太陰經絡,纔是符合醫理的方法。太陰經絡的病症是什麼呢?肚子脹滿且嘔吐,吃不下東西,有時肚子自己疼痛,自己利便很多,手腳自己感到溫暖。因為太陰經絡主濕,而厭惡濕氣**(太陰經絡是陰經,與陽經區別開來。寒邪是由太陽、陽明、少陽經絡傳導過來的,此時寒邪全部轉化為熱,沒有寒邪的徵兆。如果有寒邪,都是因為太陽經絡誤治,而使寒邪深入腹中的緣故)。

務要知得少陽火邪,傳至太陰,即從太陰濕而化為濕邪,為傳經病機主腦)**,少陽之熱邪入而附之,即從濕化,濕氣太甚,阻滯中脘。邪乘於上,則腹滿而吐;邪乘於下,則腹痛自利。四肢察氣於胃,邪犯脾未犯胃,故雖有吐利,而手足尚溫也。主以理中湯,直守其中,上下自定,乃握要之道也。

白話文:

必須瞭解少陽火邪會傳到太陰,並且從太陰的濕氣轉化為濕邪,這是傳經病機中的主要機制。此時,少陽的熱邪進入太陰,與濕邪相結合,濕氣過盛,會阻滯中脘。邪氣在上面,就會導致腹脹嘔吐;邪氣在下面,就會導致腹痛腹瀉。四肢的氣血與胃相通,邪氣侵犯了脾卻還沒侵犯到胃,所以即使有嘔吐腹瀉,手腳還是溫暖的。治療方法主要使用理中湯,直接守住中焦,讓上下失衡狀況自動調整,這是治療的關鍵。

桂枝芍藥湯,是太陽經症誤下,而寒邪陷入太陰之內也**(三陰症,原不在發汗之例,不應用桂枝。若此方而用桂枝者,仍是復還太陽之表也,須知)**。至於五飲症者何?夫飲者,水之別名也,即以一水字括之,不必另分名目。名目愈多,旨歸即晦,學者更無從下手,故仲景列於太陰。

白話文:

如果使用桂枝倍芍藥湯,是因為太陽經的病症被誤下,導致寒邪深入太陰經。

至於五飲症,"飲"是水的別名,用"水"字統括,不必再另外區分名目。名目越多,主旨就越不明確,學習者更難以理解,因此仲景將五飲症歸類於太陰經。

太陰主濕,濕即水也**(本經是水,復得外來之客水)**,水盛則土衰,土衰即不能制水,以致寒水泛溢,或流於左,或流於右,或犯心下,或直下趨,或化為痰,種種不一,故有五飲之說焉。經雲:“脾無濕不生痰。”即此一語,便得治五飲之提綱也。治法總不外健脾、溫中、除濕、行水、燥脾為主,因其勢,隨其機而導之利之,即得步步立法之道也。所謂著痹行痹者何?夫痹者,不通之謂也。

白話文:

太陰脾主濕,濕就是水(本經本來有水,又受到外來的水),水多就會導致脾土虛弱,脾土虛弱就無法控制水,從而導致寒水氾濫,或流向左側,或流向右側,或侵犯心腹以下,或直接向下流,或轉化為痰,情況各不相同,所以有五種飲症的說法。經書上說:“脾沒有濕氣就不會生痰。”這句話就是治療五種飲症的綱領。治療方法總離不開健脾、溫中、除濕、行水、燥脾,根據病情,隨機應變,逐步制定治療方法。所謂著痹和行痹是什麼呢?痹就是不通的意思。

經雲:“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風勝為行痹,寒勝為著痹**(行痹流走作痛,著痹痛在一處)**,風為陽而主動,風行而寒濕隨之,故流走作痛;寒為陰而主靜,寒停不行,風濕附之,故痛處有定。風寒濕三氣,閉寒經絡,往往從本經中氣化為熱邪,熱盛則陰虧而火旺,濕熱薰蒸,結於經隧,往往赤熱腫痛,手不可近,法宜清熱潤燥。若忽突起,不赤不痛,則為溢飲所致,又當溫中除濕,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風、寒、濕三種邪氣,結合在一起就會形成痹症。」風氣盛行就會導致流走的疼痛(行痹),寒氣盛行就會導致固定不移的疼痛(著痹)。風氣屬陽且會主動發作,風氣流動時寒氣和濕氣就會隨之而來,所以會引起流動性的疼痛;寒氣屬陰且會保持靜止,寒氣停滯不動,風氣和濕氣就會附著在寒氣上,所以疼痛會固定在某個部位。風、寒、濕三種邪氣,會閉塞經絡寒氣,往往會從經絡本身化生為熱邪,熱氣盛行就會陰液不足而火氣旺盛,濕熱之氣蒸燻,聚集在經絡中,往往會出現赤熱腫痛,手無法靠近,治療方法應當清熱潤燥。如果突然發作,不紅不痛,那麼是由於水液溢出所致,此時應當溫中祛濕,這一點不可不知。

所謂陽黃陰黃者何?夫黃者,土之色也,今為濕熱蒸動,土象外呈,故周身皮膚盡黃。陽者,邪從中化**(中者,胃也。少陽之熱,不從太陰之濕化,而從中化,胃火與濕合,薰蒸而色黃)**;陰者,邪從濕化。陽主有餘,陰主不足,陽者主以茵陳五苓散,陰者主以附子理中湯加茵陳。

白話文:

所謂「陽黃」和「陰黃」是什麼意思?黃色是土的顏色,現在因為濕熱的蒸發而導致土的特性外顯,所以全身皮膚都變黃。

「陽黃」是邪氣在胃中化生的,因為太陰濕氣化不了少陽熱氣,所以濕熱在胃中匯合,燻蒸皮膚而變黃。

「陰黃」是邪氣由濕氣化生的。陽黃代表體內邪氣過盛,陰黃代表體內邪氣不足。陽黃主要用茵陳五苓散治療,陰黃主要用附子理中湯加上茵陳治療。

立法總在濕熱、陰陽二字分途,外驗看病人之有神無神、脈之有力無力、聲之微厲,則二症之盛衰立決矣。

白話文:

制定治療方針總是以濕熱、陰陽這兩個層面分別考慮。通過觀察病人的神態、脈象的強弱、聲音的微弱或洪亮,就可以判定這兩症狀的盛衰程度。

附解:夫人身立命,全賴這一團真氣流行於六步耳(真氣乃人立命之根,先天種子也,如天日之流行,起於子宮。子為一,乃數之首也。六步即三陽經、三陰經也)。以六步合而觀之,即乾坤兩卦也**(三陽即乾卦,三陰即坤卦)。真氣初生,行於太陽經,五日而一陽氣足(五日為一候,又為一元),真氣行於陽明經,又五日而二陽氣足(此際真氣漸甚),真氣行於少陽經,又五日而三陽氣足(合之三五得十五日,陽氣盈,月亦圓滿。月本無光,借日之光以為光,三陽氣足,故月亦圓也),此際真氣旺極,極則生一陰,真氣行於太陰經,五日而真氣衰一分,陰氣便旺一分也。真氣行於少陰經,又五日而真氣衰二分,陰氣便旺二分也。真氣行於厥陰經,又五日而真氣衰極,陰氣旺極也(三陽十五日,三陰十五日,合之共三十日,為一月。一月為一小周天,一歲為一大周天。一日為一小候。古人積日成月,積月成歲,乃不易之至理。一歲之中,上半歲屬三陽,下半歲屬三陰;一月之內,上半月屬三陽,下半月屬三陰;一日之內,上半日屬三陽,下半日屬三陰。一年之氣機,即在一月盡之;一月之氣機,又可以一日括之。三五而盈,三五而縮,盛衰循環不已,人身氣機亦然)。陰極復生一陽,真氣由盛而衰,由衰而復盛,乃人身一付全龍也(人活一口氣,即此真氣也)。須知天地以日月往來為功用,人身以氣血往來為功用(氣即火也、日也,血即水也、月也)。人活天地之氣,天道有恆,故不朽;人心無恆,損傷真氣,故病故死。惟仲景一人,明得陰陽這點真機,指出三陰三陽界限,提綱挈(“挈”:原書為“絜”)** 領,開創渡世法門,為群生司命之主。後代註家,專在病形上論三陰三陽固是,究未領悟氣機,指出所以然之故,以致後學無從下手,雖記得三陽三陰,而終莫明其妙也。餘故不憚煩,特為指出。

白話文:

解釋: 人的生命,完全依賴於體內的一團真氣在六條經絡中運行。(真氣是人立命的根本,是天生的種子,就像天空中太陽的運行,始於子宮。子是一,是數字之首。六步指三條陽經和三條陰經。) 如果將六條經絡合而觀之,就是《易經》中的乾坤兩卦。(三條陽經是乾卦,三條陰經是坤卦。) 真氣剛開始運行時,在太陽經中運行,五天後,陽氣充足。(五天是一個候,也是一個元。)真氣運行到陽明經,又五天,兩股陽氣充足。(此時真氣逐漸增強。)真氣運行到少陽經,又五天,三股陽氣充足。(加起來是三十天,陽氣盈滿,月亮也圓滿。月亮本身沒有光,借太陽的光發光,三股陽氣充足,所以月亮也圓。) 此時真氣旺盛極了,極盛之後就會生出一陰,真氣運行到太陰經,五天後,真氣衰弱一分,陰氣就旺盛一分。真氣運行到少陰經,又五天,真氣衰弱兩分,陰氣就旺盛兩分。真氣運行到厥陰經,又五天,真氣衰弱到極點,陰氣旺盛到極點。(三條陽經十五天,三條陰經十五天,加起來一共三十天,為一個月。一個月是一個小周天,一年是一個大周天。一天是一個小候。古人積日成月,積月成歲,這是不可改變的真理。一年之中,上半年屬於三陽經,下半年屬於三陰經;一月之內,上半月屬於三陽經,下半月屬於三陰經;一日之內,上半日屬於三陽經,下半日屬於三陰經。一年之中的氣機,在一個月內可以完成;一個月之中的氣機,又可以在一天內觀察。十五天增長,十五天減少,盛衰循環往復,人體的氣機也如此。) 陰氣極盛後又生出一陽,真氣從旺盛到衰弱,從衰弱到又旺盛,這就像人體中一條完整的龍。(人靠一口氣活著,就是指這種真氣。) 須知天地靠日月運行來維持運作,人體靠氣血運行來維持運作。(氣就是火,陽,日;血就是水,陰,月。) 人活著是靠天地的氣,天道的運行有規律,所以不朽;人的心思沒有規律,會損傷真氣,所以會生病死亡。只有仲景一人,明白陰陽這一點真機,指出了三陰三陽的界限,提綱挈領,開創了拯救世人的法門,是眾生司命的主人。後代的醫家,只在病症上論三陰三陽,固然沒錯,但究未領悟氣機,指出為什麼的道理,導致後輩學者無從下手,雖然記住了三陽三陰,但始終沒有明白其中的奧妙。所以我纔不厭其煩,特地指出來。

【闡釋】《傷寒論》太陰經症原文較簡,方藥亦少,歷代註家有的認為有錯簡脫誤,有的則多方為之解說。鄭氏仍本其貫解之旨,並參以《金匱》所言,分本經之症為經症、五飲症、著痹行痹症、陽黃陰黃症幾種,是有自己創見的。因太陰脾土主濕而惡濕,少陽熱邪至此即從濕化,原文提綱病情,又多屬虛寒,鄭氏謂宜以理中湯溫陽守中,桂枝倍芍藥湯以救客邪誤下而陷太陰之證,俱極明確。

白話文:

【解說】《傷寒論》中關於太陰經症狀的記載比較簡略,所列出的藥方也不多。歷代醫家對此有不同見解,有人認為經文有錯簡或脫漏,有人則進行了各種解釋。鄭氏依據其貫徹始終的解釋方法,參考《金匱要略》的相關內容,將本經的症狀分為經症、五飲症、著痹行痹症、陽黃陰黃症等幾種類型,這是一種創見。由於太陰脾土主濕而厭惡濕邪,少陽熱邪在此處會轉化為濕邪,原文簡要地概括了病情,而且大多屬於虛寒證候。鄭氏認為,宜用理中湯溫陽守中,桂枝倍芍藥湯治療客邪誤下陷於太陰的證候,這些論述都非常明確。

五飲症,《金匱》論述較詳,鄭氏以飲為水濕所化,列入太陰範圍,從水濕論治,並指出健脾、溫中、除濕、行水、燥脾為主的治法,是從《金匱》治五飲諸方概括而得的。至於風勝而走痛的行痹,與寒勝而定痛的著痹,皆合濕而益甚。從熱化者治宜清熱潤燥,不從熱化則為溢飲所致,又當溫中除濕。

白話文:

五飲症在《金匱要略》中探討得很詳細。鄭氏認為「飲」是水濕所化,屬於太陰症的範疇,因此治療時應從水濕著手,並指出以健脾、溫中、除濕、行水、燥脾為主的治法,這是從《金匱要略》中治療五飲症的各種方劑中總結出來的。

至於風盛而導致遊走性疼痛的行痹,以及寒盛而導致固定疼痛的著痹,都會因濕氣加重而症狀惡化。從熱象來看,治療應以清熱潤燥為主,如果不從熱象著手,則會導致溢飲,此時又應溫中除濕。

由於濕熱蒸動而周身發黃之症,從熱化之陽黃,主以茵陳五苓散,從濕化之陰黃,則主以附子理中湯加茵陳,俱屬切當治法。《金匱》黃疸症所列谷癉,自屬太陰範圍;其他諸黃,都由傷及少陽膽腑所致。少陽與太陰為表裡,故將發黃症列入太陰是合理的。

白話文:

由於濕熱蒸發導致身體發黃的疾病,如果是熱性引起,主要使用茵陳五苓散治療;如果是濕性引起,則主要使用附子理中湯加上茵陳。這兩種方法都是恰當的治療方法。

《金匱要略》中所列的黃疸病屬於太陰病的範疇;其他所有的黃疸,都是由損傷少陽膽腑所致。少陽與太陰是表裡關係,因此將發黃的疾病歸類到太陰病也是合理的。

附解說明三陰三陽不只是病形的分類,而是與天地陰陽氣機相通的。按醫《易》同源之理,三陽合而為乾,三陰合而為坤,陽極生陰,陰極生陽,人身之真氣,以氣血往來為功用,人身之陰陽,亦循年、月、日之運行,由生而盛而衰而復,與天道相通。從整體觀點及時間醫學著眼,亦有相當道理。

白話文:

三陰三陽不僅僅是疾病類型劃分,還與天地間的陰陽變化相呼應。根據中醫和《易經》的同源性,三陽合稱為「乾」,三陰合稱為「坤」,陰極會產生陽,陽極會產生陰,人體內的真氣,以氣血流動為作用機制,人體的陰陽,也會隨著一年四季的運行,由發生到旺盛再到衰弱,然後再次復甦,與天道的變化相一致。從整體觀點和時間醫學的角度來看,這也有其道理。

末謂唯仲景明得這點陰陽真機,故《傷寒論》三陰三陽分界立法垂方,能為群生司命之主,則未免推崇過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