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金匱要略心典》~ 卷中 (5)

回本書目錄

卷中 (5)

1.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治第十三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此邪熱入厥陰而成消渴。成氏所謂邪愈深者熱愈甚也。氣上衝心。心中疼熱者。火生於木。肝氣通心也。飢而不欲食者。木喜攻土。胃虛求食。而客熱復不能消穀也。食即吐蛔者。蛔無食而動。聞食臭而出也。下之利不止者。胃氣重傷。而邪熱下注也。夫厥陰風木之氣。能生陽火而爍陰津。

津虛火實。臟燥無液。求救於水。則為消渴。消渴者。水入不足以制火。而反為火所消也。

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為虛。遲即為勞。虛則衛氣不足。勞則營氣竭。趺陽脈浮而數。浮即為氣。數即消穀而大堅。氣盛則溲數。溲數則堅。堅數相搏。即為消渴。

診寸口而知營衛之並虛。診趺陽而知胃氣之獨盛。合而觀之。知為虛勞內熱而成消渴也。夫所謂氣盛者。非胃氣盛也。胃中之火盛也。火盛則水穀去而胃乃堅。如土被火燒而堅硬如石也。故曰數即消穀而大堅。胃既堅硬。水入不能浸潤。但從旁下轉。而又為火氣所迫而不留。故曰氣盛則溲數。溲數則堅。愈數愈堅。愈堅愈數。是以飲水多而渴不解也。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亦一斗。腎氣丸主之。

男子以腎為事。腎中有氣。所以主氣化。行津液。而潤心肺者也。此氣既虛。則不能上至。氣不至。則水亦不至。而心肺失其潤矣。蓋水液屬陰。非氣不至。氣雖屬陽。中實含水。水之與氣。未嘗相離也。腎氣丸中有桂、附。所以斡旋腎中頹墮之氣。而使上行心肺之分。故名曰腎氣。

不然。則滋陰潤燥之品。同於飲水無濟。但益下趨之勢而已。馴至陽氣全消。有降無升。飲一溲二而死不治。夫豈知飲入於胃。非得腎中真陽。焉能遊溢精氣。而上輸脾肺耶。

按、消渴證。有太陰、厥陰、陽明、少陰之異。系太陰者。心熱移肺也。系厥陰者。風勝則干。抑火從木出也。系陽明者。火燔而土燥也。系少陰者。水虛不能制火也。然此不言水虛不能制火。而言火虛不能化水。則法之變而論之精也。惟火不化水。故飲一斗。水亦一斗。不然。

未有不為火所消者矣。推而言之。厥陰內熱之渴。水為熱所消。其小便必不多。陽明內堅之渴。水入不能內潤而從旁轉。其小便雖數。而出亦必少也。

腎氣丸方(見婦人雜病)

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汗。五苓散主之。

熱渴飲水。水入不能已其熱。而熱亦不能消其水。於是水與熱結。而熱浮水外。故小便不利。而微熱消渴也。五苓散利其與熱俱結之水。兼多飲暖水取汗。以去其水外浮溢之熱。熱除水去。渴當自止。

五苓散方(見痰飲)

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熱渴飲水。熱已消而水不行。則逆而成嘔。乃消渴之變證。曰水逆者。明非消渴而為水逆也。故亦宜五苓散。去其停水。

渴欲飲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熱渴飲水。水入不能消其熱。而反為熱所消。故渴不止。文蛤味鹹性寒。寒能除熱。咸能潤下。用以折炎上之勢。而除熱渴之疾也。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

上一味。杵為散。以沸湯五合。和服方寸匕。

淋之為病。小便如粟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

淋病有數證。云小便如粟狀者。即後世所謂石淋是也。乃膀胱為火熱燔灼。水液結為滓質。猶海水煎熬而成咸鹼也。小腹弦急。痛引臍中者。病在腎與膀胱也。按巢氏云。淋之為病。由腎虛而膀胱熱也。腎氣通於陰。陰、水液下流之道也。膀胱為津液之府。腎虛則小便數。膀胱熱則水下澀。

數而且澀。淋瀝不宣。故謂之淋。其狀小便出少起多。小腹弦急。痛引於臍。又有石淋、勞淋、血淋、氣淋、膏淋之異。詳見本論。其言頗為明晰。可補仲景之未備。

趺陽脈數。胃中有熱。即消穀引飲。大便必堅。小便則數。

胃中有熱。消穀引飲。即後世所謂消穀善飢。為中消者是也。胃熱則液干。故大便堅。便堅則水液獨走前陰。故小便數。亦即前條消渴胃堅之證。而列於淋病之下。疑錯簡也。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則便血。

淋家熱結在下。而反發其汗。熱氣乘心之虛而內擾其陰。則必便血。

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若渴。栝蔞瞿麥丸主之。

此下焦陽弱氣冷。而水氣不行之證。故以附子益陽氣。茯苓瞿麥行水氣。觀方後云。腹中溫為知。可以推矣。其人若渴。則是水寒偏結於下。而燥火獨聚於上。故更以薯蕷、栝蔞根。除熱生津液也。夫上浮之焰。非滋不熄。下積之陰。非暖不消。而寒潤辛溫。並行不悖。此方為良法矣。欲求變通者。須於此三複焉。

栝蔞瞿麥丸方

薯蕷,茯苓(各三兩),栝蔞根(二兩),附子(一枚炮),瞿麥(一兩),

上五味末之。煉蜜丸如梧子大。飲服二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溫為知。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魚散茯苓戎鹽湯。並主之。

蒲、香蒲也。寧原云。香蒲去濕熱。利小便。合滑石為清利小便之正法也。別錄云。白魚開胃下氣。去水氣。血餘療轉胞。小便不通。合滑石為滋陰益氣。以利其小便者也。綱目戎鹽即青鹽。鹹寒入腎。以潤下之性。而就滲利之職。為驅除陰分水濕之法也。仲景不詳見證。而並出三方。以聽人之隨證審用。殆所謂引而不發者歟。

蒲灰散方

蒲灰(半分),滑石(三分),

上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滑石白魚散方

滑石,亂髮(燒),白魚(各二分),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茯苓戎鹽湯

茯苓(半斤),白朮(二兩),戎鹽(彈丸大一枚),

上三味。先將茯苓、白朮煎成。入戎鹽再煎。分溫三服。

渴欲飲水。口乾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此肺胃熱盛傷津。故以白虎清熱。人參生津止渴。蓋即所謂上消膈消之證。疑亦錯簡於此也。

白虎加人參湯(見暍病)

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此與前五苓散病證同。而藥則異。五苓散行陽之化。熱初入者宜之。豬苓湯行陰之化。熱入久而陰傷者宜之也。

按、渴欲飲水。本文共有五條。而脈浮發熱。小便不利者。一用五苓。為其水與熱結故也。一用豬苓。為其水與熱結。而陰氣復傷也。其水入則吐者。亦用五苓。為其熱消而水停也。渴不止者。則用文蛤。為其水消而熱在也。其口乾燥者。則用白虎加人參。為其熱甚而津傷也。此為同源而異流者。治法亦因之各異如此。學者所當細審也。

豬苓湯方

豬苓(去皮),茯苓,阿膠,滑石,澤瀉(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話文:

厥陰為病

症狀:

  1. 消渴
  2. 氣衝心頭
  3. 胸中灼熱疼痛
  4. 饑不欲食
  5. 食後吐蛔蟲
  6. 下痢不止

病因:

此邪熱進入厥陰而導致消渴。成氏所說:「邪氣愈深,熱氣愈烈。」氣衝心頭、胸中灼熱疼痛,是因為肝氣通於心臟,木生火所致。饑不欲食,是因為木克土,胃氣虛弱求食,但客邪熱又無法消化食物。食後吐蛔蟲,是因為蛔蟲無食可動,聞到食物氣味而出來。下痢不止,是因為胃氣受損,邪熱下陷所致。

病理:

厥陰風木之氣,能生陽火,焚爍陰津。津液不足,火氣旺盛,臟腑乾燥無液,只好求救於水,因此產生消渴。消渴者,水液不足以制約火氣,反而被火氣所消耗。

脈象:

寸口脈浮遲。浮主虛,遲主勞。虛則衛氣不足,勞則營氣耗竭。趺陽脈浮數。浮主氣,數主消穀而成堅。氣盛則小便頻數,小便頻數則成堅。堅數相搏,即為消渴。

診斷:

診寸口脈可知營衛兩虛,診趺陽脈可知胃氣獨盛。綜合觀之,可知是虛勞內熱導致消渴。所謂氣盛者,並非胃氣盛,而是胃中火盛。火盛則水穀離開,胃部堅硬。猶如泥土被火燒成堅硬的石頭一般。因此說「數則消穀而成堅」。胃既堅硬,水液無法滋潤,只能從旁邊下轉。又被火氣所迫,無法停留在胃部。因此說「氣盛則溲數,溲數則堅」。愈頻數愈堅,愈堅愈頻數。所以飲水很多,但仍無法解渴。

男子消渴

男子消渴,小便反而增多。若飲一斗水,小便也排出一斗。可以用腎氣丸治療。

病因:

男子腎主水液代謝,腎中有氣,所以能主導氣化,運行津液,滋潤心肺。此氣既虛,則無法上行。氣不至,則水也不至,而心肺失去滋潤。水液屬陰,若非氣至,則水無法至。氣雖屬陽,但其中實含水。水與氣本是一體,不會分離。腎氣丸中含有桂枝和附子,用來鼓勵腎中虛弱之氣,讓其上行滋潤心肺,故名為「腎氣丸」。

病理:

若不使用腎氣丸,則滋陰潤燥的藥物就像飲水一樣無濟於事,只會加重小便頻數的狀況。最後陽氣完全消失,只剩下下降,沒有上升。若飲下一升水,排出兩升小便,此時無法治療,將會死亡。難道不知道飲水進入胃部,若非得腎中真陽,如何能化生精氣,上昇輸送到脾肺呢?

按語:

消渴症有太陰、厥陰、陽明、少陰之分。屬於太陰者,是心熱轉移到肺部所致。屬於厥陰者,是風勝則燥,抑火從肝出所致。屬於陽明者,是火灼傷土氣乾燥所致。屬於少陰者,是水液不足無法制約火氣所致。然而此文不說水液不足無法制約火氣,而說火氣無法化解水液,因此治療方法有所不同。只有火不能化解水液,所以飲一斗水,排出一斗水。否則,沒有不被火氣消耗的水液。推而廣之,厥陰內熱引起的消渴,水液被熱氣消耗,其小便必定不多。陽明內堅引起的消渴,水液無法內潤,只能從旁邊下轉,其小便雖然頻數,但排出量也必定很少。

腎氣丸方(見婦人雜病)

脈象:

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宜利小便發汗。可以用五苓散治療。

病因:

熱渴飲水,水液無法解除熱氣,熱氣也無法消解水液。於是水與熱結合,熱氣浮於水之上,因此小便不利,而產生微熱消渴。五苓散能利尿,祛除水與熱相互結合的狀態。再搭配多喝溫水發汗,去掉浮於水錶面的熱氣。熱氣去除,水液流通,消渴自然會停止。

五苓散方(見痰飲)

渴欲飲水,飲水即吐

稱為水逆。可以用五苓散治療。

病因:

熱渴飲水,熱氣已消,但水液無法流通,逆而導致嘔吐。這是消渴的變證。之所以稱為水逆,是因為它並非消渴,而是水逆。因此也適合用五苓散,去除停積的水液。

渴欲飲水不止

可以用文蛤散治療。

病因:

熱渴飲水,水液無法消解熱氣,反而被熱氣所消耗。因此渴意不止。文蛤味鹹性寒,寒能除熱,鹹能潤下。用來抑止上浮的熱氣,消除熱渴之疾。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

上味,搗成散。用沸水五合和服方寸匙。

淋病

症狀:

小便如米粒狀,小腹緊繃,疼痛引至臍中。

病因:

淋病有許多證狀。將小便形容如米粒狀,就是後世所說的石淋。這是膀胱被火熱灼傷,水液凝結成物質。猶如海水經過煎熬,形成鹽鹼。小腹緊繃,疼痛引至臍中,是因為病在腎與膀胱。按巢氏雲:「淋之為病,由腎虛而膀胱熱也。」腎氣通於陰,陰為水液下流的通道。膀胱為津液之府。腎虛則小便頻數,膀胱熱則小便澀不利。頻數且澀,淋漓不宣,因此稱為淋。其狀為小便排出少,但頻繁。小腹緊繃,疼痛引至臍中。又有石淋、勞淋、血淋、氣淋、膏淋之分。詳見本論,其論述頗為清楚,可補仲景之不足。

脈象:

趺陽脈數,胃中有熱,就會消穀引飲,大便必定堅結,小便則會頻繁。

病因:

胃中有熱,消穀引飲,就是後世所說的消穀善飢,屬於中消。胃熱則津液乾燥,因此大便堅結。大便堅結則水液獨行於下陰,因此小便頻繁。也就是前條消渴胃堅的證狀,卻列於淋病之下。懷疑是錯簡所致。

注意事項:

淋病不可發汗,發汗則會便血。

病因:

淋病是熱結在下,若再發其汗,熱氣上升侵犯心之虛,內擾其陰,必定便血。

小便不利

有水氣,其人若渴,可以用栝蔞瞿麥丸治療。

病因:

這是下焦陽氣虛弱,而水氣無法流通的證狀。因此用附子益陽氣,茯苓瞿麥行水氣。觀方後雲:「腹中溫為知。」可以推知。其人若渴,則水寒偏結於下,而燥火獨聚於上。因此再用薯蕷、栝蔞根去除熱氣,生津液。上浮的火氣,若不滋潤則無法熄滅。下積的寒氣,若不溫暖則無法消散。而寒潤辛溫,並行不悖。此方為良法。若想求變通,須反覆鑽研此方。

栝蔞瞿麥丸方

薯蕷、茯苓(各三兩),栝蔞根(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