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靈胎

《傷寒論類方》~ 卷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

1. 桂枝麻黃各半湯(十一)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生薑(切),甘草(炙),麻黃(去節,各一兩),大棗(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去皮及雙仁者),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欲去沫,故先煮。)納諸藥,煮取一升八合,減去三分之一。去渣,溫服六合。一云:桂枝三合,麻黃三合,併為六合。頓服將息如上法。

白話文: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除樹皮) 芍藥 生薑(切片) 炙甘草 麻黃(去除節,各一兩) 大棗(四枚,破開) 杏仁(二十四枚,去除表皮和雙仁)

將以上七味藥材,加入五升水,先煮麻黃一、兩分鐘,去除浮沫。(為了去除浮沫,所以先煮。)然後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沸至剩下一升八合,再減少三分之一。濾渣,取六合溫服。另有一種說法:桂枝三合,麻黃三合,共計六合,一次服下,靜養的方式與上述相同。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過經。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邪已漸輕。其人不嘔,非少陽。清便欲自可,無裡熱。一日二、三度發,非瘧象。脈微緩者,不浮不弦不大。為欲愈也。餘邪欲退之象。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此三句,申明上文欲愈之故。

白話文:

太陽病經過八、九天的發展,病邪已經開始減弱,症狀轉變為類似瘧疾,發熱惡寒,但發熱較多,惡寒較少。患者沒有嘔吐,所以不是少陽病。小便清利、通暢,沒有內熱。一天發作兩三次,不是瘧疾的表現。脈象微弱而緩和,既不浮也不弦也不大,這是病將要癒合的徵象。表示殘餘的病邪準備退去的現象。脈象微弱而仍然惡寒的,這是陰陽兩虛,不能再發汗、瀉下、催吐。這三句話是進一步說明前面所說的將要癒合的原因。

蓋由病氣雖除,而正氣亦衰,當靜以養之,使胃氣漸充,則榮衛自和,若更用汗、吐、下之法,益虛其氣,則病從藥增,醫者不審,誤人多矣。

白話文:

病氣雖然已經消除,但身體的正氣也衰弱了,應該靜養來恢復元氣,使胃氣逐漸恢復,身體的氣血就會自然平衡。如果還使用發汗、嘔吐、瀉下的方法,只會進一步虛耗正氣,反而會讓病情加重。如果醫生未能判斷清楚,誤用這些方法,將會導致患者病情惡化。

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面有熱色,則餘邪尚郁。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微邪已在皮膚中,欲自出不得,故身癢,以此湯取其小汗足矣。陽明篇云:身癢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的臉色還有紅熱色澤,表示病情尚未好轉。臉上發紅表示體內還有餘邪未散。因為邪氣無法以小的汗水排出,所以身體會發癢。應當用桂枝麻黃各半湯。輕微的邪氣已經在皮膚中,想要自動排出卻不得出,所以身體發癢。使用這帖藥方,只要能引發小汗水排出就足夠了。《陽明篇》中提到:「身體發癢就像有蟲子在皮膚中爬行一樣,這是因為身體虛弱已久的緣故。」

按此方分兩甚輕,計共約六兩,合今之秤,僅一兩三四錢,分三服,只服四錢零,乃治邪退後至輕之劑,猶勿藥也。

白話文:

按照這個方子,兩味藥加起來很輕,大約六兩,換算成現在的秤,只有1兩4錢,分三次服用,每次只服用4錢,是一種邪氣退去後治療的輕微藥方,甚至算不上是藥。

2. 桂枝二麻黃一湯(十二)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芍藥(一兩六銖),甘草(一兩二銖,炙),杏仁(十六枚,去皮尖),麻黃(十六銖,去節),生薑(一兩六銖),大棗(五枚,擘),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一升,日再服。一本云:桂枝二升,麻黃一升,合為三升,分再服,今合為一方,將息如前法。

白話文:

桂枝(30克,去皮),芍藥(22克),甘草(17克,炙用),杏仁(16枚,去皮尖),麻黃(3克,去節),生薑(22克),大棗(5枚,掰開)。以上七種藥材,用水5升,先煮麻黃一、兩次,去掉浮沫,加入其他藥材,煮取2升,去渣,趁溫熱服下1升,每天服兩次。另一本書記載:桂枝40克,麻黃20克,合用60克,分成兩次服完。現在將其合併為一方,服法與上述相同。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汗雖出而邪未盡。與桂枝湯,如前法。此所謂邪不盡,行復如法者也。

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主之。此與桂枝麻黃各半湯,意略同,但此因大汗出之後,故桂枝略重,而麻黃略輕。

白話文:

如果症狀類似瘧疾,每天發作兩次,出汗後就會緩解,宜用桂枝二錢、麻黃一錢的湯劑主治。這與桂枝麻黃各半的湯劑的意思基本相同,但由於本方在大量出汗後使用,所以桂枝用量略重,而麻黃用量略輕。

3. 桂枝二越婢一湯(十三)

桂枝麻黃石膏二味。

桂枝(去皮),芍藥,甘草(炙),麻黃(去節,各十八銖),大棗(四枚,擘),生薑(一兩二銖,切),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一升。

白話文:

桂枝(去掉樹皮)、芍藥、炒甘草、麻黃(去掉枝節,各取十八克)、大棗(四顆,掰開)、生薑(三十公克,切片)、生石膏(十二公克,用紗布包起來)。以上七種藥材,加入五升水,先煮沸麻黃一到兩次,去除浮沫後,加入其他藥材,再煮到只剩下二升,濾掉藥渣,溫熱後喝一升。

附:越婢方(麻黃六兩,甘草二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大棗十五枚。)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更汗。此無陽與亡陽不同,並與他處之陽虛亦別,蓋其人本非壯盛,而邪氣亦輕,故身有寒熱而脈微弱。若發其汗。必至有叉手冒心,臍下悸等症,故以此湯清疏營衛,令得似汗而解。況熱多寒少,熱在氣分,尤與石膏為宜。古聖用藥之審如此。

白話文:

陽氣偏勝的疾病,表現為發燒惡寒,發熱較明顯,惡寒較輕,脈搏微弱,這表明陽氣不足,不能再發汗治療。這種陽氣不足與陽氣耗盡的情況不同,也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陽虛不同。因為患者原本體質不強,邪氣較輕,所以身體會出現寒熱交替,但脈搏微弱。如果讓患者發汗,就會出現神志不清、心悸、臍下悸動等症狀,所以使用這種湯劑疏通營衛氣血,讓患者感覺像出汗一樣,從而解除病症。而且,這種情況下,發熱主要在氣分,所以使用石膏治療尤為合適。古人用藥如此精妙。

按以上三方,所謂一、二,各半之說,照方計算,並不對準,未知何說?或云:將本方各煎,或一分,或二分,相和服,此亦一法。但方中又各藥註明分兩,則何也?存考。

白話文:

根據上面提到的三方藥方,有些人說一、二方各取一半,但按照方劑計算,並不準確。不知該如何理解?還有人說:將原方藥材各煎,然後按照一分或二分比例混合服用,這也是一種方法。但方劑中又明確標示了各個藥材的分兩,這是為什麼?有待考證。

4.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十四)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切),茯苓白朮(各三兩),大棗(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此方專於利小便也。

白話文:

芍藥(150克),甘草(100克,用文火炙過),生薑(切片),茯苓,白朮(各150克),大棗(12枚,掰開)。以上六味藥材,用水八升煎煮,煮到剩三升,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一升,小便通利後即可痊癒。此方專門用於利尿。

桂枝,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頭痛發熱,桂枝症仍在也,以其無汗,則不宜更用桂枝。心下滿,則用白朮,小便不利,則用茯苓,此症乃亡津液而有停飲者也。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後,如果出現腹瀉、頭項強烈的疼痛、微微發熱、沒有汗水、心下隱隱作痛、小便不利的症狀,應改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頭痛發熱的症狀仍然存在,但由於沒有汗水,就不適合繼續使用桂枝。心下滿,則使用白朮;小便不利,則使用茯苓。這種症狀是因為津液耗盡,導致停飲。

凡方中有加減法,皆佐使之藥,若去其君藥,則另立方名,今去桂枝,而仍以桂枝為名,所不可解!殆以此方雖去桂枝而意仍不離乎桂枝也。

白話文:

在中醫方劑中,加減藥物是很常見的做法,這些藥物都是用來輔助主藥治療的。如果把主藥拿掉了,那麼這個方劑就應該改一個新的名字。但是這裡卻把桂枝拿掉了,還沿用「桂枝」這個名字,實在讓人費解!可能是因為這個方劑雖然去掉了桂枝,但治療的思路還是依循桂枝的理論。

5.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十五)

桂枝原方去芍藥,加蜀漆三兩(洗去腥),牡蠣五兩(熬),龍骨四兩。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

白話文:

桂枝湯的原始配方,去除芍藥,加入三兩蜀漆(洗去腥味)、五兩熬過的牡蠣、四兩龍骨。以上七種藥材,放入十二升的水中,先煮蜀漆,煮到剩十升,再放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三升,濾除藥渣,溫熱後分次服下。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以火劫其胸中之陽。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此與少陰汗出之亡陽迥別。蓋少陰之亡陽,乃亡陰中之陽,故用四逆輩回其陽於腎中,今乃以火遍汗,亡其陽中之陽,故用安神之品,鎮其陽於心中。各有至理,不可易也。

白話文:

原文:

傷寒脈象浮大,如果醫生用熱的方法逼迫它,就會耗盡陽氣而出現驚恐狂躁的症狀,因為熱藥會灼燒胸中的陽氣。如果患者起臥不安,可以使用桂枝去掉芍藥,加入蜀漆、龍骨、牡蠣,做成救逆湯治療。這種情況與少陰病出汗而亡陽的情況截然不同。少陰病的亡陽,是指陰中陽氣的耗損,所以使用四逆湯一類的藥物將陽氣引回腎中。而現在的情況是用熱藥遍發汗,導致陽中的陽氣耗損,所以要使用安神鎮靜的藥物,將陽氣鎮定在心中。這兩種治療方法各有其道理,不可混淆。

去芍藥,因陽虛不復助陰也;蜀漆去心腹邪積;龍骨、牡蠣治驚癇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