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卿子

《張卿子傷寒論》~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傷寒例第三

陰陽大論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

春夏為陽。春溫夏熱者。陽之動。始於溫。盛於暑。故也。秋冬為陰。秋涼而冬寒者。以陰之動。始於清。盛於寒。故也。

白話文:

春天和夏天屬於陽。春天溫暖、夏天炎熱,這是因為陽氣的運動,從溫和開始,到酷熱達到頂點。秋天和冬天屬於陰。秋天涼爽、冬天寒冷,這是因為陰氣的運動,從涼爽開始,到寒冷達到頂點。

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

冬三月。純陰用事。陽乃伏藏。水冰地坼。寒氣嚴凝。當是之時。善攝生者。出處固密。去寒就溫。則不傷於寒。其涉寒冷。觸冒霜雪。為病者。謂之傷寒也。

白話文:

冬季的三個月,是陰氣最興的季節,陽氣潛藏,所以水結成了冰,地面裂開,寒氣十分凝重。這個季節,善於養生的人,無論在室外或室內,都要嚴密封閉,避開寒冷,親近溫暖,那麼就不至於受到寒冷的傷害。如果冒著風寒,接觸冰霜雪水而引發疾病的,叫做傷寒。

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

春風、夏暑、秋濕、冬寒。謂之四時之氣。

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

熱為陽。陽主生。寒為陰。陰主殺。陰寒為病。最為肅殺毒厲之氣。

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

內經曰。先夏至日為溫病。後夏至日為暑病。溫暑之病。本傷於寒而得之。故太醫均謂之傷寒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復大寒。夏時應大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白話文:

因此,辛苦勞累的人們,在春夏季容易得溫熱病。這都是因為在冬季受了寒氣引起的,而不是時令流行的病氣。凡是時令流行的病氣,都是因為氣候反常造成的。比如,春季應暖和,但卻突然變得很冷;夏季應炎熱,但卻突然變得很涼爽;秋季應涼爽,但卻突然變得很炎熱;冬季應寒冷,但卻突然變得很溫暖。這些都是不符合時令的氣候,所以會導致生病。因此,一年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這都是時令流行的病氣造成的。

四時氣候不正為病。謂之時行之氣。時氣所行為病。非暴厲之氣。感受必同。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也。

白話文:

四季氣候不正常就會導致疾病,這種疾病被稱為時行病。時行病是因時氣所致,並不是暴厲之氣。感受時行病的人,其症狀必定相同。所以一年當中,長幼患的疾病往往相似。

王宇泰云。以上辨傷寒時氣之異。

夫欲候知四時正氣為病。及時行疫氣之法。皆當按鬥歷占之。

四時正氣者。春風、夏暑、秋濕、冬寒、是也。時行者。時行之氣是也。溫者。冬時感寒。至春發者是也。疫者。暴厲之氣是也。占前鬥建。審其時候之寒溫。察其邪氣之輕重而治之。故下文曰。

白話文:

四時正氣是指春天的風、夏天的暑熱、秋天的濕氣、冬天的寒冷。時行者是指時行之氣。溫病是指冬天感染寒冷之氣,到了春天發作的疾病。疫病是指暴厲之氣引起的疾病。占卜前一個鬥建所對應的節氣,來判斷當時節氣的寒溫,並觀察邪氣的輕重來進行治療。所以下文說:

九月霜降節後。宜漸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節後宜解也。所以謂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為雨水故也。至驚蟄二月節後。氣漸和暖。向夏大熱。至秋便涼。

白話文:

九月是霜降節氣後。天氣逐漸轉涼。一直到冬天最寒冷的時期。正月雨水節氣後,天氣逐漸轉暖。之所以稱為雨水,是因為冰雪融化而形成雨水。到了驚蟄二月節氣後,天氣漸漸溫暖。夏天最炎熱的時候,到了秋天就會轉涼。

冬寒、春溫、夏熱、秋涼、為四時之正氣也。

從霜降以後。至春分以前。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即病者。謂之傷寒也。

九月、十月。寒氣尚微。為病則輕。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嚴。為病則重。正月、二月。寒漸將解。為病亦輕。此以冬時不調。適有傷寒之人。即為病也。此為四時正氣。中而即病者也。

白話文:

九月、十月:寒氣還不算太嚴重,如果因此生病也比較輕微。十一月、十二月:寒氣已經很嚴厲了,如果因此生病也比較嚴重。正月、二月:寒氣逐漸消解,如果因此生病也比較輕微。以上是冬季不注意養生,導致患上傷寒的例子,也是四季的正氣,正當季節,就生病的例子。

其冬有非節之暖者。名曰冬溫。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冬溫復有先後。更相重沓。亦有輕重。為治不同。證如後章。

白話文:

在冬天有季節之外的溫暖,稱之為「冬溫」。冬溫的毒性與傷寒有很大的不同。冬溫又有先後之分,相互重疊,也有輕重之分,治療的方法也不同,證候如下一章所述。

此為時行之氣。前云冬時應寒。而反大溫者是也。

從立春節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壯熱為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於冬時。伏寒變為溫病。

此為溫病也。內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者。皆為時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其病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白話文:

從春分之後,到秋分節氣之前,如果天氣突然變得非常寒冷,這通常被認為是時疫寒疫引起的。三月、四月,有時會出現突然的寒冷天氣。這個時候,陽氣還比較弱,容易被寒邪折斷,因此發熱的症狀比較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經很旺盛了,如果被寒邪折斷,發熱的症狀就會比較重。七月、八月,陽氣已經開始衰退,如果被寒邪折斷,發熱的症狀也比較輕微。這種疾病與溫病和暑病的症狀很相似,但治療的方法卻有所不同。

此為疫氣也。是數者。以明前鬥歷之法。占其隨時氣候。發病寒熱輕重不同耳。

王宇泰云。此辨時行與傷寒相似。治法不同。要在辨其病原。寒、熱、溫、三者之異。則用藥冷熱之品味判然矣。

白話文:

王宇泰說,辨證時行病和傷寒相似,但治療方法不同。重點在於辨別其病因,寒、熱、溫三者不同,則用藥的冷熱品味自然判然不同。

王履云。即病謂之傷寒。不即病謂之溫暑。其原不殊。故一以傷寒為稱。其類各別。故施治不得以相混。今人以傷寒法治溫暑。亦不過借用耳。非仲景立法之本意也。或用辛涼解散。庶為得宜。苟不慎而輕用之。誠不免夫狂躁斑黃衄血之變也。

白話文:

王履說:出現病症的就稱作傷寒。沒有出現病症的就叫做溫病。它們的根源其實是相同的,所以都用傷寒一名來概括。但是它們的種類各不相同,所以治療方法不能混淆。現在有些人用治療傷寒的方法來治療溫病,這不過是借用而已。這不是仲景立法時的本意。有的人用辛涼藥來解散,這樣做可能比較合適,但如果不慎重而輕易使用,很可能會造成狂躁、斑黃、衄血等變證。

王宇泰云。傷寒即發於天令寒冷之時。而寒邪在表。閉其腠理。故非辛甘溫之劑。不足以散之。此仲景桂枝麻黃等湯之所以必用也。溫病、熱病。後發於天令暄熱之時。怫熱自內而達於外。郁其腠理。無寒在表。故非辛涼。或苦寒。或酸苦之劑。不足以解之。

白話文:

王宇泰說:傷寒是指在天氣寒冷的時候發作的疾病。這時,寒邪在體表,閉塞了人體的腠理,所以不使用辛甘溫的藥物,不足以驅散寒邪。這就是仲景使用桂枝、麻黃等藥製成的湯劑的原因。溫病、熱病是指在天氣炎熱的時候發作的疾病。這時,熱邪從體內傳到體表,鬱結在腠理之中,沒有寒邪在表。因此,不使用辛涼、苦寒或酸苦的藥物,不足以解除熱邪。

十五日得一氣於四時之中。一時有六氣。四六名為二十四氣也。

節氣十二。中氣十二。共二十四。內經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

然氣候亦有應至而不至。或有未應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過者。皆成病氣也。

疑漏或有至而不去。此一句。按金匱要略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故也。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溫和。此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此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

白話文:

懷疑有到而不離這句話,參考金匱要略的說法,有不到而到,有到了還不到的,有到了而不離,有到了而太過。這是爲什麼呢?老師說,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開始生起,少陽之時,陽氣開始生長,天氣變得溫和,因爲還沒有到達甲子,天氣就已經變得溫和了,這就是不到而到了。因爲到達了甲子,而天氣還沒有變得溫和,這就是到了還不到了。因爲到達了甲子,而天氣已經變得溫和,但是陽氣太過,這就是到了而太過。

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內經曰。至而和則平。至而甚則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即是觀之。脫漏明矣。

白話文:

天氣非常寒冷,而且長時間沒有暖和。這是因為寒氣已經到達極限,無法再散去了。但如果突然得到甲子日,天氣就變得像盛夏的五、六月一樣溫暖。這是因為寒氣過度而導致的。內經中說:寒氣到達極限,如果與其他因素協調平衡,那麼身體就會健康;如果寒氣過度,就會導致疾病;如果寒氣反常,也會導致疾病;如果寒氣還沒到達極限就已經出現了,也會導致疾病;如果寒氣還沒有到達極限,就已經過去了,也會導致疾病。從這些情況來看,寒氣的脫漏是非常明顯的。

但天地動靜。陰陽鼓擊者。各正一氣耳。

內經曰。陰陽者。天地之道。清陽為天。動而不息。濁陰為地。靜而不移。天地陰陽之氣。鼓擊而生。春夏秋冬。寒熱溫涼各正一氣也。

白話文:

《內經》說:陰陽是天地的法則。清陽是天,動而不停息。濁陰是地,靜而不移動。天地陰陽之氣,鼓動碰撞而生。春夏秋冬,寒暑溫涼各主導而成。

是以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

春暖為夏暑。從生而至長也。秋忿為冬怒。從肅而至殺也。

是故冬至之後。一陽爻升一陰爻降也。夏至之後。一陽氣下。一陰氣上也。

十月六爻皆陰。坤卦為用。陰極陽來。陽生於子。冬至之後。一陽爻升。一陰爻降。於卦為復。言陽氣得復也。四月六爻皆陽。乾卦為用。陽極陰來。陰生於午。夏至之後。一陽氣下。一陰氣上。於卦為姤。言陰得遇陽也。內經曰。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

白話文:

十月,六個爻都是陰爻,坤卦最當用。陰氣達到極點,陽氣就會產生。陽氣產生於子月,冬至之後,一個陽爻上升,一個陰爻下降,坤卦變成復卦。這說明陽氣得以恢復。

四月,六個爻都是陽爻,乾卦最當用。陽氣達到極點,陰氣就會產生。陰氣產生於午月,夏至之後,一個陽爻下降,一個陰爻上升,乾卦變成姤卦。這說明陰氣得到陽氣的滋生。

《內經》說:冬至後四十五天,陽氣稍微上升,陰氣稍微下降。夏至後四十五天,陰氣稍微上升,陽氣稍微下降。

斯則冬夏二至。陰陽合也。春秋二分。陰陽離也。

陽生於子。陰生於午。是陰陽相接。故曰合。陽退於酉。陰退於卯。是陰陽相背。故曰離。內經曰。氣至之謂至。氣分之謂分。至則氣同。分則氣異。

白話文:

陰陽相生的道理:

陽氣起始於冬至這天(子)。陰氣起始於夏至這天(午)。這是陰陽相互相接。因此也就是所謂的「合」。陽氣結束於秋分這天(酉)。陰氣結束於春分這天(卯)。這是陰陽互相背離。因此也就是所謂的「離」。《內經》說:「氣的到達就叫做『至』,氣的分散就叫做『分』」。「至」就氣合,氣合則氣同;「分」就氣離,氣離則氣異。

陰陽交易。人變病焉。

天地陰陽之氣。既交錯而不正。人所以變病。內經曰。陰陽相錯。而變由生也。

此君子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天地之剛柔也。

內經曰。養生者。必順於時。春夏養陽。以涼以寒。秋冬養陰。以溫以熱。所以然者。從其根故也。

小人觸冒必嬰暴疹。須知毒烈之氣。留在何經。而發何病。詳而取之。

不能順四時調養。觸冒寒溫者。必成暴病。醫者當在意審詳而治之。

是以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病瘧。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此必然之道。可不審明之。

白話文:

所以,春天如果感染了風邪,夏天肯定會得腹瀉。夏天如果受到暑氣的傷害,秋天肯定會得瘧疾。秋天如果感染了濕氣,冬天肯定會咳嗽。冬天如果受到寒氣的傷害,春天肯定會得溫病。這是必然的道理啊!難道不能慎重地弄清楚嗎?

當春之時。風氣大行。春傷於風。風氣通於肝。肝以春適王。風雖入之。不能即發。至夏肝衰。然後始動。風淫末疾。則當發於四肢。夏以陽氣外盛。風不能外發。故攻內而為飧泄。飧泄者。下利米穀不化而色黃。當秋之時。濕氣大行。秋傷於濕。濕則干於肺。肺以秋適王。

白話文:

在春天的時候,風的氣勢盛行。春天受到風的傷害,風的氣勢與肝是相通的。肝臟在春天適合主導身體,風雖然進入人體,卻不能立即發病。等到夏天肝臟衰弱,風的病症才開始發作。風邪的淫盛導致的疾病不嚴重,則會發病在四肢。夏天是陽氣向外盛行的季節,風邪不能向外發散,所以攻擊到身體的內部而引起飧泄。飧泄的症狀是腹瀉、大便稀薄、夾雜未消化的食物且顏色發黃。在秋天的時候,濕氣盛行。秋天受到濕邪的傷害,濕邪會影響肺臟。肺臟在秋天適合主導身體。

濕雖入之。不能即發。至冬肺衰。然後濕始動也。雨淫腹疾。則當發為下利。冬以陽氣內固。濕氣不能下行。故上逆而為咳嗽。當夏之時。暑氣大行。夏傷於暑。夏以陰為主內。暑雖入之。勢未能動。及秋陰出而陽為內主。然後暑動傳陰而為痎瘧。痎者、二日一發。瘧者、一日一發。

白話文:

雖然在夏季濕邪侵入人體,但不能立刻發作。直到冬季肺氣虛弱時,濕邪才會開始活動起來。颱風來襲時,腹疾就會發生,則立刻會引發腹瀉。冬季陽氣固守在體內,濕氣不能向下運行,所以向上逆行而引發咳嗽。夏季的時候,暑氣盛行。夏天因暑而受傷。夏季以陰為主,藏於體內。暑邪雖然侵入人體,但力量還不能發揮作用。等到秋季陰氣出現,陽氣成為內在的主導因素。然後暑邪才開始活動,傳到陰氣處而引發痎瘧。痎症,隔日發作一次。瘧症,每天發作一次。

當冬之時。寒氣大行。冬傷於寒。冬以陽為主內寒雖入之。勢未能動及春陽出而陰為內主。然後寒動傳陽而為溫病。是感冒四時正氣為病。必然之道。

白話文:

在冬季,寒冷的天氣盛行,冬季最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襲。冬季以陽氣為主,但是寒氣雖然進入體內,但是還不能夠影響到陽氣。等到春季陽氣生發,陰氣成為內在的主導力量。然後寒氣就會被激發出來,傳染給陽氣而形成溫病。感冒是四時正氣受到侵襲而引起的疾病,這是自然規律。

傷寒之病。逐日淺深。以施方治。

內經曰。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

今世人傷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對病。或日數久淹。困乃告醫。醫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則不中病。皆宜臨時消息制方。無不效也。今搜採仲景舊論。錄其證候。診脈聲色。對病真方。有神驗者。擬防世急也。

白話文:

現今患上傷寒的人,有的人開始時沒有及早治療,有的人治療方法不對,有的拖延日久,困窘之後纔去看醫生。醫生又不能依照步驟去治療,那麼就不能對症下藥。以上情況都應該根據當時的病情變化,及時制訂治療方案,沒有什麼不能奏效的。現在蒐集整理仲景的舊論,記錄其證候,診脈聲音、顏色這些方面,相對應的治療真正有效的方法,有奇特療效的藥方,以便防備世上的急症。

仲景之書。逮今千年。而顯用於世者。王叔和之力也。

又土地溫涼高下不同。物性剛柔餐居亦異。是黃帝興四方之問。岐伯舉四治之能。以訓後賢。開其未悟者。臨病之工。宜須兩審也。

白話文:

不同的土地有溫暖涼爽、高低不同的特徵。生產的動植物性味也會有所不同。所以黃帝提出了各地物產的差異,岐伯舉出四種治療方法。以此教育後人,啟發他們沒有領悟的地方。治療疾病的醫生,應該仔細審察這兩種情況。

東方地氣溫。南方地氣熱。西方地氣涼。北方地氣寒。西北方高。東南方下。是土地溫涼高下不同也。東方安居食魚。西方陵居華食。南方濕處而嗜酸。北方野處而食乳。是餐居之異也。東方治宜砭石。西方治宜毒藥。南方治宜微針。北方治宜灸焫。是四方醫治不同也。醫之治病。當審其土地所宜。

白話文:

東方地域氣候溫暖。南方地域氣候炎熱。西方地域氣候涼爽。北方地域氣候寒冷。西北方地域比較高,東南方地域比較低。這是因為地域環境的溫度、涼爽、高低不同造成的。東方地域的人安居樂業,喜歡吃魚。西方地域的人居處險峻,喜歡吃美酒佳餚。南方地域潮濕,人們喜歡吃酸味食物。北方地域荒野廣闊,人們喜歡吃奶製品。這是飲食居處的差異。東方地域的醫治宜用砭石。西方地域的醫治宜用毒藥。南方地域的醫治宜用微針。北方地域的醫治宜用艾灸灼燒。這是四方醫治的不同之處。醫生的醫治疾病,應該審查其土地性狀所適宜的治療方法。

龐安時云。一州之內。有山居者。為居積陰之所。盛夏冰雪。其氣寒。腠理閉。難傷於邪。其人壽。其有病者。多中風中寒之疾也。有平澤居者。為居積陽之所。嚴冬生草。其氣溫。腠理疏。易傷於邪。其人夭。其有病者。多中溫中暑之疾也。

白話文:

龐安時說:同一個州的範圍中,有人住在山區,是居住在陰涼的地方,盛夏時節仍然可以看見積雪,那裏的氣候寒冷,人的皮膚腠理閉合,不易受到邪氣侵害,所以那裏的人長壽。如果那裏有人生病,大多是中風、中寒引起的疾病。還有人住在平原,是居住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嚴冬時還能看見花草生長,氣候溫暖,人的皮膚腠理疏鬆,容易受到邪氣侵害,所以那裏的人短命。如果那裏有人生病,大多是中溫、中暑引起的疾病。

凡傷於寒。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

內經曰。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是傷寒為病熱也。針經曰。多熱者易已。多寒者難已。是熱雖甚。不死。

白話文:

《內經》說,風寒侵襲人體,會使人的汗毛豎起,皮膚閉塞而發熱,這就是傷寒導致的發燒。針經說,多熱的人容易好轉,多寒的人難以好轉。也就是說,熱症雖然嚴重,但不會致命。

若兩感於寒而病者。必死。

表裡俱病者。謂之兩感。

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

太陽為三陽之長。其氣浮於外。故尺寸俱浮。是邪氣初入皮膚。外在表也。當一二日發。風府。穴名也。項中央。太陽之脈。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是以上連風府。其經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故病頭項痛。腰脊強。

白話文:

太陽是三陽經之首,它的氣浮在體表,所以脈搏尺部和寸部都浮起來。這是邪氣剛剛侵入皮膚,在體表發病的證象,一兩天就會發病。風府是穴位名,位於項部中央。太陽經的經脈從頭頂進入,絡於腦中,再從項部出來。所以太陽經的上部與風府穴相連接。太陽經的經脈沿著肩部和上臂內側,經過脊柱兩旁,到達腰部中央,所以太陽經病變時,會出現頭痛、項痛、腰脊酸強的症狀。

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

陽明血氣俱多。尺寸俱長者。邪並陽明。而血氣淖溢也。太陽受邪不已。傳於陽明。是當二三日發。其脈俠鼻者。陽明脈起於鼻。交頸中。絡於目。陽明之脈。正上䪼頞。還出系目系。身熱者。陽明主身之肌肉。針經曰。陽明氣盛。則身以前皆熱。目疼鼻乾者。經中客邪也。不得臥者。胃氣逆。不得從其道也。內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

白話文:

陽明經絡中血氣都很旺盛的人,寸口脈和尺澤脈都很長的人,邪氣侵襲陽明經絡,血氣壅盛,就像溢出來了一樣。太陽經絡受到邪氣侵襲後,繼續傳給陽明經絡,這種情況通常在二、三天後發病。脈搏在鼻子旁邊出現的人,是陽明經絡的脈搏,它起源於鼻子,經過頸部和眼睛,陽明經脈正常地向上經過咽喉,再分出分支連接眼睛。身體發熱的人,是陽明經絡主宰著身體的肌肉,針灸經書中說:陽明經絡的氣血旺盛,那麼身體的前部都會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的人,是經絡中受到了邪氣的侵襲。不能睡覺的人,是胃氣逆亂,不能正常運行。內經中說:胃的機能不正常,就會睡不安穩。

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內經曰。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春脈弦。尺寸俱弦者。知少陽受邪也。二三日。陽明之邪不已。傳於少陽。是當三四日發。胸脅痛而耳聾者。經壅而不利也。

白話文:

《內經》說:陽氣中屬少的陽氣,與春季相通。春季脈象為弦脈。寸口脈和尺脈都呈現弦脈的,知道少陽經受到邪氣侵襲。二、三天後,陽明經的邪氣沒有消退,傳給了少陽經。所以,應該在三四天後發病。胸脅疼痛,同時耳聾的,是經脈壅塞不通暢引起的。

此三經皆受病。未入於腑者。可汗而已。

三陽受邪。為病在表。法當汗解。然三陽亦有便入腑者。入腑則宜下。故云未入於腑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陽極則陰受之。邪傳三陽既遍。次乃傳於陰經。在陽為表。在陰為里。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裡則見陰脈。陽邪傳陰。邪氣內陷。故太陰受病。而脈尺寸俱沉細也。自三陽傳於太陰。是當四五日發也。邪入於陰。則漸成熱。腹滿而嗌乾者。脾經壅而成熱也。

白話文:

當陽氣達到極盛的時候,陰氣就開始接受陽氣,邪氣遍傳到三陽經之後,接著就傳到陰經。在陽經,邪氣在體表;在陰經,邪氣在體內。邪氣在體表,就會表現出陽經的脈象;邪氣在體內,就會表現出陰經的脈象。陽經的邪氣傳到陰經,邪氣就會深入體內,所以太陰經受到病邪的侵犯,脈寸、脈尺的脈象都表現為沉細。邪氣從三陽經傳到太陰經,一般會在四五天後發病。邪氣進入陰經,就會慢慢化熱。腹部脹滿,咽喉乾燥是脾經鬱熱造成的。

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少陰。腎水也。性趨下。少陰受病。脈尺寸俱沉也。四五日。太陰之邪不已。至五六日。則傳於少陰也。是少陰病當五六日發。人傷於寒。則為病熱。謂始為寒而終成熱也。少陰為病。口燥舌乾而渴。邪傳入里。熱氣漸深也。

白話文:

少陰。指的是腎水。它的秉性是往下流。少陰受到病邪侵犯,脈象尺寸都是沉的。四五天之內,太陰的病邪沒有痊癒,到了五六天,就傳到少陰了。所以少陰病應該在五六天發作。人受到寒氣侵襲,就會得熱病。這種病的開始是寒邪,最終會變成熱邪。少陰生病,口乾舌燥而口渴。這是病邪傳入體內,熱氣逐漸加重。

活人云。經云一二日少陰者。謂初中病時。便入少陰。不經三陽也。大抵傷寒發於陽。則太陽也。發於陰。則少陰也。凡病一日至十二三日太陽證不能罷者。俱治太陽。有初得病。便見少陰證者。宜攻少陰。亦不必先自巨陽。蓋寒入太陽。即發熱而惡寒。入少陰。即惡寒而不熱。

白話文:

《活人書》中說:《黃帝內經》上說,一二天就出現了少陰證的,是指在疾病的早期,就進入了少陰階段,沒有經過三陽階段。一般來說,寒邪傷表,表現為太陽病;寒邪傷裡,表現為少陰病。凡是病了一天到十二天,太陽病的證狀一直沒有退的,都按照太陽病治療。有的人一發病,就出現少陰病的證狀,應當治療少陰病,也不一定先從太陽病治起。這是因為寒邪進入太陽,就會發熱惡寒;進入少陰,就會惡寒而不發熱。

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緩者。風脈也。厥陰脈微緩者。邪傳厥陰。熱氣已劇。近於風也。當六七日發。以少陰邪傳於厥陰。煩滿而囊縮者。熱氣聚於內也。

白話文:

緩脈:它是風氣的脈象。厥陰脈如果出現微緩的脈象,說明邪氣已經傳變到了厥陰經。熱邪已經非常嚴重,已經接近風邪的脈象。這種情況下,通常會在六七天後發病。這是因為少陰經的邪氣傳變到了厥陰經,導致煩躁、胸悶、腹脹等症狀,這是由於熱邪聚集在體內的緣故。

王三陽云。厥陰風脈固當緩。但緩脈多是胃氣和。脈有胃氣。乃欲愈之候。病傳厥陰。亦甚危篤矣。豈有胃氣乎。必緩中帶弦直而無神氣。方是病傳厥陰之惡候也。若只是緩脈。傳經已盡。火氣已去。吉兆也。

白話文:

王三陽說:厥陰氣脈固然是遲緩的。但遲緩的脈搏大多是胃氣平和。脈中有胃氣,纔是想要治癒的徵兆。疾病傳至厥陰,也是非常危急的。難道會有胃氣嗎?一定是緩脈中帶著脈搏弦緊挺直而缺乏精神。這纔是疾病傳至厥陰的壞徵兆。如果只是脈搏緩慢,說明經絡之氣已經耗盡,邪火已經去除。這是好兆頭。

此三經皆受病。已入於腑。可下而已。

三陰受邪。為病在裡。於法當下。然三陰亦有在經者。在經則宜汗。故云已入於腑者。可下而已。經曰。臨病之工。宜須兩審。

白話文:

三陰受邪氣,導致病症停留在體內,按照治療法則,應立即使用峻下之法。但是,三陰受邪氣也有停留在經絡的情況。邪氣在經絡,則宜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因此,古書上說,邪氣已經進入腑臟的,宜用峻下之法治療,邪氣還在經絡的,宜用發汗的方法治療。經書上說,醫生在診療疾病時,應該認真審察,辨別清楚。

王三陽云。成云三陰亦有在經。正陰證亦有在經在腑之謂也。經不云三經皆受病。可下而已。而必增已入於腑四字。亦以別直中陰經者。則當發汗。非謂陽證傳到陰經。尚有可汗者在也。若陽證傳到陰經。縱有未盡入腑者。當用大柴胡湯之時也。豈可再言發汗哉。

白話文:

王三陽說,成無己說三陰也有在經絡上的。正陰證也有在經絡和在臟腑之中的區別。經文沒有說三條經絡都已經受到病邪,所以只能用下法。而一定要加上已經進入臟腑四個字,也是為了區別正中陰經。正中陰經的證狀應當發汗。並不是說陽證傳到陰經,還有可發汗的證狀。如果陽證傳到陰經,即使有尚未完全進入臟腑的,也應當使用大柴胡湯。怎麼可能再說發汗呢?

若兩感於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而渴。二日陽明受之。即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則榮衛不行。腑臟不通。則死矣。

白話文:

如果同時受到寒冷侵襲,第一天太陽經受之,就會與少陰經一起得病,那麼就會出現頭痛、口乾、煩躁、口渴的症狀。第二天陽明經受之,就會與太陰經一起得病,那麼就會出現腹滿、發熱、不想吃飯、胡言亂語的症狀。第三天少陽經受之,就會與厥陰經一起得病,那麼就會出現耳聾、囊腫而厥倒、不能進食、神志不清的症狀,六天後死亡。如果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受到病邪侵襲,那麼榮衛之氣運行不暢,腑臟不通暢,就會死亡。

陰陽俱病。表裡俱傷者。為兩感。以其陰陽兩感。病則兩證俱見。至於傳經。則亦陰陽兩經俱傳也。始得一日。頭痛者。太陽、口乾、煩滿而渴者。少陰至二日。則太陽傳於陽明。而少陰亦傳於太陰。身熱譫語者。陽明。腹滿不欲食者。太陰。至三日。陽明傳於少陽。而太陰又傳於厥陰。

白話文:

當陰陽同時發病,表裡俱傷時,稱之為兩感。由於陰陽同時感受,所以症狀也同時出現。至於病氣的傳經,也是陰陽兩經同時傳佈。開始發病時,頭痛是太陽經症狀,口乾、胸悶而口渴是少陰經症狀。到第二天,太陽經傳給陽明經,少陰經傳給太陰經,因此出現身熱神昏、胡言亂語的陽明經症狀,以及腹脹不思飲食的太陰經症狀。到了第三天,陽明經傳給少陽經,太陰經傳給厥陰經。

耳聾者。少陽。囊縮而厥者。厥陰。水漿不入。不知人者。胃氣不通也。內經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云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謂三日。六經俱病。榮衛之氣。不得行於內外。

白話文:

耳聾的人。是少陽經氣所致。口脣內縮而昏厥的人。是厥陰經氣所致。不能吃不能喝。不知道眼前的人是誰。是胃氣不通的緣故。內經說。五臟受到損傷。六腑不通暢。氣血運行不暢。出現以上的症狀後。三天就會死亡。為什麼呢。岐伯說。陽明經是大腸經,十二經脈之長。其氣血最為充盛。所以說不知道眼前的人,三天後其氣血才消耗殆盡。所以死亡。之所以說三天,是因為六經同時發病。氣血不能在體內體外運行。

腑臟之氣。不得通於上下。至六日。腑臟之氣俱盡。榮衛之氣俱絕。則死矣。

王三陽云。二三日內。譫語囊縮。水漿不入。不知人者。此真兩感也。其死必矣。太陽經。少陰經頭痛。口乾、煩滿、而口渴者。有似於暑病熱病。宜仔細辨之。且太陽證。人本亦作渴。不可便斷是兩感病也。然兩感先少陰。傳經先太陰者。何也。蓋兩感太陽與少陰俱病者。

白話文:

王三陽說:患者在二、三天內出現胡言亂語、小便短少、水和稀飯都喝不進去、不認識人等症狀,這就真是暑病與濕病同時感染。患者必定會死亡。太陽經和少陰經同時出現頭痛、口乾、煩躁、胸悶和口渴等症狀,與暑熱病的症狀十分相似,應該仔細辨別。而且太陽經證的患者本身也會感到口渴,不能簡單地斷定是暑病與濕病同時感染。然而,暑病與濕病同時感染的患者,為什麼會先出現少陰經證,再傳變到太陰經證呢?這是因為,暑病與濕病同時感染,太陽經和少陰經都出現病症。

太陽。膀胱也。少陰。腎也。腎與膀胱為表裡。表裡同病也。陽證傳經先入太陰者。陽邪內陷。脾胃為倉廩之官也。況木來剋土。勢易侵也。

白話文:

太陽經屬於膀胱,少陰經屬於腎臟。腎與膀胱為表裡關係,表裡之間互相影響,如有疾病則同時發病。表證傳變入裡先傳入太陰經,陽邪內陷。脾胃是人體的倉庫,木來剋土,脾胃容易受邪氣侵襲。

王宇泰云。太陽為膀胱。少陰為腎。腎與膀胱為合。太陰為脾。陽明為胃。胃與脾合少陽為膽。厥陰為肝。肝與膽合。陰道從陽。譬之妯娌。但以夫年為次。不以已齒為序也。

白話文:

王宇泰說:太陽膀胱經。少陰腎經。腎與膀胱為表裡。太陰脾經。陽明胃經。胃與脾為表裡。少陽膽經。厥陰肝經。肝與膽為表裡。陰道從陽。比喻妯娌。但以丈夫的年齡為次序。不以自己的年齡為序。

其不兩感於寒。更不傳經。不加異氣者。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也。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歇也。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也。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乾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

白話文:

12種脈象發展到第7天時,太陽病衰退,頭痛好轉。第8天時,陽明病衰退,身熱稍退。第9天時,少陽病衰退,耳聾的症狀有所改善。第10天時,太陰病衰退,腹脹如故,但此時開始想吃東西。第11天時,少陰病衰退,口渴停止,舌頭上的白苔乾了,開始打噴嚏。第12天時,厥陰病衰退,大便通暢,小腹稍有下陷,宿氣全部消去,病人神智清醒,思維敏捷。

六日傳遍。三陰三陽之氣皆和。大邪之氣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

若過十三日以上。不間。尺寸陷者。大危。

間者。瘳也十二日傳經盡。則當瘳愈。若過十三日以上。不瘳。尺寸之脈沉陷者。即正氣內衰。邪氣獨勝故云大危。

白話文:

前一天。已經康復十二天了。傳經已經完成了。應該已經康復了。如果超過十三天以上。仍然沒有康復。寸脈和尺脈沉降虛弱的。 就是正氣已經虛弱了。邪氣獨勝所以說很危險。

戴元禮云。傷寒先犯太陽。以次而傳。此特言其概耳。然其中變證不一。有發於陽。即少陰受之者。有夾食傷寒。食動脾。脾太陰之經。一得病。即腹滿痛者。亦有不循經而入。如初得病。徑犯陽明之類。不皆始於太陽也。亦有首尾止在一經。不傳他經。亦有止傳一二經而止者。

白話文:

戴元禮說:傷寒先侵犯太陽經,然後依次傳變到其他經絡。這只是概括地說,但其中變證很多。有些從陽經發病,卻是少陰經受到侵襲;有些夾雜飲食傷寒,食物傷害脾,脾太陰經一發病,就會腹滿疼痛。也有不循經絡而傳變的,比如一開始發病,就侵犯陽明經的。不都始於太陽經。也有首尾只在一經發病,不傳變到其他經絡的。也有隻傳變到一兩個經絡就停止的。

不必盡傳諸經也。至如病之逾越。不可泥於次序。當隨證施治。所以傷寒得外證為多。

活人書云凡寒邪自背而入者。或中太陽。或中少陰。自面而入者。則中陽明之類。亦不專主於太陽也。

王宇泰云。有寒客三陰。極而生熱。則傳陽明。凡邪初中三陰則寒。故宜溫藥發汗。及寒極變熱。則復宜寒藥下之。蓋三陰三陽。皆能自受邪。不止自太陽經傳也。

白話文:

王宇泰說:有寒邪客於三陰,寒邪盛極而生熱,則傳於陽明。凡邪氣初入三陰,則寒,所以宜用溫藥發汗。等到寒邪盛極變為熱邪,則又應使用寒藥攻下。這是因為三陰三陽都可直接受到邪氣侵犯,不止從太陽經傳入。

若更感異氣。變為他病者。當依舊壞證病而治之。若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者。變為溫瘧。

異氣者。為先病未已。又感別異之氣也。兩邪相合。變為他病。脈陰陽俱盛者。傷寒之脈也。難經曰。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經曰。脈盛身寒。得之傷寒。則為前病熱未已。再感於寒。寒熱相搏。變為溫瘧。

白話文:

異氣:指先前疾病尚未痊癒,又受到其他不同病邪的侵襲。兩種病邪相互作用,導致病情發生變化,形成新的疾病。

脈陰陽俱盛:是指脈象同時出現陰盛和陽盛的表現,即脈搏又快又強勁。這種脈象在傷寒病中常見。

《難經》中說:傷寒病的脈象,陰脈和陽脈都盛而緊澀。

《傷寒論》中也提到:脈搏盛而身體寒冷,多是由於傷寒所致。

如果患者在先前熱性疾病未痊癒的情況下,再次受到寒邪的侵襲,寒熱相搏,就會演變成溫瘧。

王三陽云。陰陽俱盛者。傷寒脈也。十三日以上。脈已傳裡。變為熱病矣。脈當沉數。今復見傷寒脈。豈非重感於外寒乎。寒熱相搏。故曰變為溫瘧。

白話文:

王三陽說,陰陽俱盛的脈象是傷寒的脈象。患病超過十三天後,脈象已經傳裡,變成了熱性病。脈象應當是沉數的,現在又呈現出傷寒的脈象,難道不是又感染了外寒嗎?寒熱交搏,所以說變成了溫瘧。

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更遇於風。變為風溫。

此前熱未歇。又感於風者也。難經曰。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風來乘熱。故變風溫。

陽脈洪數。陰脈實大者。遇溫熱變為溫毒。溫毒為病最重也。

此前熱未已。又感溫熱者也。陽主表。陰主裡。洪數、實大、皆熱也。兩熱相合。變為溫毒。以其表裡俱熱。故為病最重。

白話文:

此前發熱的症狀尚未解除,又再次感受到溫熱。陽氣主外,陰氣主內。脈搏洪實而強大,都是熱症。兩熱相合,變成溫毒。由於表裡俱熱,所以病情最嚴重。

陽脈濡弱。陰脈弦緊者。更遇溫氣。變為溫疫。以此冬傷於寒。發為溫病。脈之變症。方治如說。

此前熱未已。又感溫氣者也。溫熱相合。變為溫疫。王宇泰云。按活人所云。溫病有二。其用升麻解肌者。乃正傷寒太陽證。惡寒而不渴者。特以其發於溫暖之時。故謂之溫病爾。其用竹葉石膏湯者。乃仲景所謂渴不惡寒之溫病也。要須細別。勿令誤也。然不惡寒而渴之溫病。四時皆有之。不獨春時而已。

白話文:

在夏季熱病還沒有好的時候,又感覺到熱空氣,溫熱之氣結合在一起,轉變成為溫疫。王宇泰說,根據《活人書》的說法,溫病有兩種。使用升麻來解肌的,是正傷寒太陽證,惡寒又不渴的,只是因為它發生在溫暖的時候,所以稱為溫病。使用竹葉石膏湯的,則是仲景所說的渴而不惡寒的溫病。一定要細心地分別,不要搞錯了。然而,不惡寒而口渴的溫病,一年四季都有,不只限於春季。

凡人有疾。不時即病。隱忍冀瘥。以成痼疾。

凡覺不佳。急須求治。苟延時日。則邪氣入深。難可複製。千金曰。凡有少苦。以不如平常。即須早道。若隱忍不治。冀望自瘥。須臾之間。以成痼疾。此之謂也。

白話文:

「腠理」是指人體表面的細微孔穴,是津液和汗液排泄、吸收的通道,也是皮膚組織和內臟之間的縫隙。根據中醫《金匱要略》的記載,「腠」是三焦通會、元真之氣聚集的地方,而「理」是指皮膚和臟腑的紋理。當病邪侵犯皮膚時,邪氣會浮於淺表,容易發散。如果及時治療,很少有不治癒的。根據中醫《金匱玉函》的記載,如果病人的精神狀態良好,形體顏色沒有異常,病邪還沒有深入腠理,此時以針灸和藥物及時治療,就可以調整身體的機能,如果委託給良醫治療,那麼疾病沒有治不好的。

小兒女子。益以滋甚。

小兒氣血未全。女子血室多病。凡所受邪。易於滋蔓。

時氣不和。便當早言。尋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時治之。罕有不愈者。

腠理者。津液腠泄之所。文理縫會之中也。金匱要略曰。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臟腑之文理也。邪客於皮膚。則邪氣浮淺。易為散發。若以時治之。罕有不愈者矣。金匱玉函曰。主候長存。形色未病。未入腠理。針藥及時。服將調節。委以良醫。病無不愈。

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入臟。則難可制。此為家有患備慮之要。

邪在皮膚。則外屬陽而易治。邪傳入里。則內屬陰而難治。內經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昔桓侯怠於皮膚之微疾。以至骨髓之病。家有患者。可不備慮。

白話文:

邪氣在皮膚上的話,就屬於陽症,容易治療。邪氣傳入體內的話,就屬於陰症,很難治療。內經說,高明的醫生治療皮膚上的疾病,其次是治療肌肉上的疾病,再次是治療筋脈上的疾病,再次是治療六腑的疾病,最次纔是治療五臟的疾病。治療五臟疾病的,病人有一半會死亡,一半會活下來。從前桓侯輕視皮膚上微小的疾病,以至於發展成骨髓的疾病。家中有人生病,不可不加以防範。

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

千金曰。凡始覺不佳。即須治療。迄至於病。湯食競進。折其毒勢。自然而瘥。

若或瘥遲。病即傳變。雖欲除治。必難為力。

傳。有常也。變、無常也。傳為循經而傳。如太陽傳陽明是也。變為不常之變。如陽證變陰證是也。邪既傳變。病勢深也。本草曰。病勢已成。可得半愈。病勢已過。命將難全。

白話文:

傳:是有規律的。變:是不規律的。傳是循著經絡而傳播。比如太陽經傳到陽明經。變是不規則的變化。比如陽證變為陰證。邪氣既傳變。病情就深重了。本草說:病情已經形成。可以治癒一半。病情已經超過了。生命就難以保全。

服藥不如方法。縱意違師。不須治之。

內經曰。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

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

凡中風與傷寒為病。自古通謂之傷寒。千金曰。夫傷寒病者。起自風寒。入於腠理。與精氣分爭。榮衛偏隔。周身不通而病。

白話文:

凡是中風和傷寒引起的疾病,從古至今都統稱為傷寒。千金要方說,傷寒病是由風寒引起的,進入肌肉、皮膚和經脈,與精氣發生爭鬥,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全身不通而發病。

始表中風寒。入里則不消矣。

始自皮膚。入於經絡。傳於臟腑。是也。

未有溫覆而當。不消散者。

風寒初客於皮膚。便投湯藥。溫暖發散而當者。則無不消散之邪。

不在證治。擬欲攻之。尤當先解表。乃可下之。

先解表而後下之。則無復傳之邪也。

若表已解而內不消。非大滿。尤生寒熱。則病不除。

表症雖罷。里不至大堅滿者。亦未可下之。是邪未收斂成實。下之。則裡虛而邪復不除。尤生寒熱也。

若表已解而內不消。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除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為禍也。

外無表症。里有堅滿。為下症悉具。外臺云。表和里病。下之則愈。下症既具。則不必拘於日數。

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熱入。協熱遂利。煩躁諸變。不可勝數。輕者困篤。重者必死矣。

下之不當。病輕者。症尤變易而難治。又矧重者乎。

夫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

表為陽。里為陰。陰虛者。陽必湊之。陽盛之邪。乘其裡虛而入於腑者。為陽盛陰虛也。經曰。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者是矣。下之。除其內熱而愈。若反汗之。則竭其津液而死。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陰邪乘其表虛。客於榮衛之中者。

白話文:

表為陽,裏為陰。陰虛的人,陽氣必定會聚集而致病。陽盛之邪,乘著體內虛弱而入侵五臟,這就叫做陽盛陰虛。經書上說,尺脈虛弱,稱為陰不足。陽氣下陷進入陰中,就會發熱。這時應該用下法,去除體內的熱,就會痊癒。如果反而用發汗法,就會耗盡體內的津液而死亡。陰脈不足,陽氣就會前去依附它。陽脈不足,陰邪就會前去乘襲它。陰邪乘著體表虛弱,客居在營氣和衛氣之中。

為陽虛陰盛也。經曰。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者是矣。汗之。散其表寒則愈。若反下之。則脫其正氣而死。經曰。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

白話文:

為陽虛陰盛。經典中說假如寸口脈搏微弱,稱作陽氣不足。陰氣上升進入陽中,就會出現灑淅惡寒的現象,以發汗法去除表寒就可以好了。如果反用下法,就會使正氣脫離而死。經典中說。本應發汗卻又用下法,這叫逆。本應先下後發汗,卻又先發汗後下法,也是逆。

夫如是。則神丹安可以誤發。甘遂何可以妄攻。虛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機。應若影響。豈容易哉。

白話文:

如果這樣,那麼神丹怎麼能隨意開立呢?甘遂又怎麼能隨便使用呢?虛證和實證的治療方法,相差千里。吉凶的徵兆,應驗得像影子跟著身體一樣。豈是容易的事啊。

神丹者。發汗之藥也。甘遂者。下藥也。若汗下當則吉。汗下不當則凶。其應如影隨形。如響應聲。

況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

桂枝者。發汗藥也。承氣湯者。下藥也。金匱玉函曰。不當汗而強與汗之者。令人奪其津液。枯槁而死。不當下而強與下之者。令人開腸洞泄。便溺不禁而死。

白話文:

桂枝:是一種發汗藥。承氣湯:是一種瀉藥。金匱玉函經中說:不該發汗卻勉強發汗的,會讓人體失去津液,乾燥枯槁而死。不該瀉下卻勉強瀉下的,會讓人腸胃穿破,大小便失禁而死。

死生之要。在乎須臾。視身之盡。不暇計日。

投湯不當。則災禍立見。豈暇計其日數哉。

此陰陽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而醫術淺狹。懵然不知病源。為治乃誤。使病者殞歿。自謂其分。至今冤魂塞於冥路。死屍盈於曠野。仁者鑑此。豈不痛歟。凡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發表攻裡。本自不同。而執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飲之。

白話文:

這種陰陽虛實的交錯。其中的警兆非常微妙。發汗與攻下的方法相反。它所造成的禍害極其迅速。而醫術淺薄狹隘的人。懵懵懂懂,不知道病的根源。治病反而錯了。使病人死亡。自以為是命運。至今冤魂阻塞了冥路。死屍充滿了曠野。仁慈的人看到這些,難道不感到痛心嗎?凡是兩種疾病同時發作時。治療是有一定的先後次序。發汗法和攻裡法。本來是不同的。但那些執迷而意圖錯誤的人。就說神丹甘遂。合起來喝了。

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實違。夫智者之舉錯也。常審以慎。愚者之動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變。豈可詭哉。世上之士。但務彼翕習之榮。而莫見此傾危之敗。惟明者居然能護其本。近取諸身。夫何遠之有焉。

白話文:

趙嗣真說:醫經上說,邪氣盛了就叫實,精氣奪走了就叫虛,因為正氣先虛,以至於邪氣侵犯,就成為盛實。因此就有陰虛陽盛、陽虛陰盛兩種證候的區別。蓋凡是盛的,是指邪氣而言;虛的,是指正氣而言。並且正氣在人體內,陽主衛表而陰主裡部,邪氣侵襲人體,衛表為陰而裡部為陽。如果衛表的真陽先虛,所以陰邪侵犯陽氣而盛實,衛表受到邪氣侵襲的。

兩感病俱作。欲成不治之疾。醫者大宜消息。審其先後次第而治之。若妄意攻治。以求速效者。必致傾危之敗。

趙嗣真云。經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因正氣先虛。以致邪氣客之而為盛實。於是有陰虛陽盛。陽虛陰盛二證之別。蓋盛者。指邪氣而言。虛者。指正氣而言。且正氣在人。陽主表而陰主裡。邪氣中人。表為陰而里為陽。若夫表之真陽先虛。故陰邪乘陽而盛實。表受邪者。

陽虛也。脈浮緊者。陰邪盛於外也。是謂陽虛陰盛。所以用桂枝辛甘之溫劑。汗之則陰邪消。溫之則真陽長。使邪去正安故愈。又若里之真陰先虛。故陽邪入陰而盛實。里受邪者。陰虛也。脈沉實者。陽邪盛於內也。是謂陰虛陽盛。所以用承氣酸苦之寒劑。下之則陽邪消。寒之則真陰長。

白話文:

陽氣虛弱。脈搏浮動而緊繃,是因為陰寒邪氣盛行於體表。這是陽虛陰盛的證候。因此使用桂枝辛甘溫熱的藥劑治療。發汗則陰寒邪氣消除,溫補則真陽得以增長。使邪氣祛除,正氣恢復,所以才能痊癒。又若體內的真陰先虛,所以陽邪入侵陰分而盛實。體內受邪者,是陰虛。脈搏沉實,是因為陽邪盛行於體內。這是陰虛陽盛的證候。因此使用承氣酸苦寒冷的藥劑治療。瀉下則陽邪消除,寒補則真陰得以增長。

使邪去正安故愈。如其不然。陽盛而用桂枝。下咽即斃。陰盛而用承氣。入胃即亡。是皆盛盛虛虛。而致邪失正也。

白話文:

也就是驅走邪氣,安定正氣,所以疾病能痊癒。如果不能這樣做的話,陽氣過盛,卻用桂枝來治療,病人在服用這藥後就會立刻死亡。陰氣過盛,卻用承氣湯來治療,病人在吃了這藥後也會立刻死亡。這都是因為正氣過盛或是虛弱,而導致邪氣乘虛而入,正氣不勝負荷的緣故。

王履云。邪之傷於人也。有淺深焉。淺則居表。深則入里。居表。則閉腠理。發怫熱。見惡寒惡風頭痛等症。於斯時也。惟辛溫解散而可愈。入里。則為燥屎。作潮熱形。狂言譫語。大渴等症。於斯時也。惟鹹寒攻下而可平。夫寒邪外客。非陰盛而陽虛乎。熱邪內熾。非陽盛而陰虛乎。汗下一差。生死反掌。

白話文:

王履雲。邪氣傷害人體。有淺有深。淺的邪氣停留在表層。深的邪氣深入體內。邪氣停留在表層。就會閉塞腠理。發出惡寒惡風頭痛等症狀。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使用辛溫解散的方法才能治癒。邪氣深入體內。就會出現燥屎。潮熱形。狂言譫語。大渴等症狀。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使用鹹寒攻下的方法才能平息。寒邪外侵。不正是陰盛而陽虛嗎。熱邪內熾。不正是陽盛而陰虛嗎。出一身汗病情好轉一點。生死就在頃刻之間。

又云。所謂陽盛即斃者。是言表證已罷。而里證既全。可攻而不可汗。所謂陰盛以亡者。是言里證未形。而表證獨具。可汗而不可攻。

白話文:

另外說,所謂陽氣旺盛的人會突然死去,意思是說表證已經消除,而裡證已經完全產生,可以攻治,但不能發汗。所謂陰氣旺盛的人會慢慢死去,意思是說裡證尚未形成,而表證獨具,可以發汗,但不能攻治。

戴元禮云。傷寒要緊處。在分表裡而為汗下。有病人自汗自下者。有醫用藥汗之下之者。中間節目頗多。汗藥宜早。下藥宜遲。此亦大綱之論耳。

白話文:

戴元禮說:「傷寒最重要的是要分清表裡,決定用汗法或下法。有些病人自汗自下,有醫生用藥讓他們發汗或瀉下。當中的步驟很多,發汗藥宜早服,瀉下藥宜遲服。這是基本的大綱論述。」

王三陽云。表證急。先解表。後即治里。里證急。先治里。後即解表。此先後次第也。若欲作一湯治之。神丹甘遂。合飲之謂矣。雖然。大羌活湯。亦可用之。但必表裡齊等。不容先後治者。萬不得已而用也。

白話文:

王三陽說:表證來勢猛烈時,先治療表證,然後再治療裡證。裡證病情嚴重時,先治療裡證,然後再治療表證。這需要分清先後次序。如果想要用一劑藥治療,則可以使用神丹甘遂合劑。當然,大羌活湯也可以使用,但必須表證和裡證在同一時期發作,不分先後治療,萬不得已時才採用。

凡發汗。溫服湯藥。其方雖言日三服。若病劇不解。當促其間。可半日中盡三服。若與病相阻。即便有所覺。重病者。一日一夜。當晬時觀之。如服一劑。病證猶在。故當復作本湯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劑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白話文:

凡是讓病人發汗的方法,都要溫服湯藥。湯藥的方子上面雖然是寫在一天內服三劑,但如果病症非常嚴重沒有改善的話,應適當縮短服藥的時間間隔,可以中間休息半天的時間,將三劑藥都服完。如果藥效和病症相抵觸、相妨礙,那麼服完一劑之後就要觀察病人的情況。如果有重病的患者,在一天一夜的時間裡,於黃昏時間再觀察一次。如果服完一劑藥,病情症狀還存在。那麼應該再按照原來的方子煎湯服藥。如果服了三劑藥都還不出汗的話,那麼這個病已經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而如果不出汗,那麼這個病就是不治之症。

發汗藥。須溫暖服者。易為發散也。日三服者。藥勢續也。病勢稍重。當促急服之。以折盛熱。不可拘於本方。設藥病不相對。湯入即便知之。如陰多者。投以涼藥。即寒逆隨生。陽多者。飲以溫劑。則熱毒即起。是便有所覺。晬時者。周時也。一日一夜。服湯藥盡劑。更看其傳。

白話文:

發汗藥,要溫暖了以後服用,比較容易發散出去。一天服三劑,使藥效連續不斷。病情稍重,應當及時服藥,以減輕盛熱。不能死板地拘泥於原來方劑。如果藥性與病情不一致,服用湯藥後就會立即知道。比如陰盛的人喝了涼藥,就會立即產生寒逆;陽盛的人喝了溫劑,就會立即產生熱毒。這些情況是比較容易感覺出來的。晬時,就是一天一夜,把一副湯藥分多次服用,再觀察病情變化。

如病證猶在。當復作本湯。以發其汗。若服三劑不解。汗不出者。邪氣大甚。湯不能勝。必成大疾。千金曰。熱病。脈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

白話文:

王三陽說:也有使用黃耆建中補氣的藥,然後發汗的。如果服用三劑發汗藥之後,汗還是沒有流出來,那他(她)一定會死。應該仔細地觀察脈象的變化,不要亂治療。

王三陽云。亦有黃耆建中補之。而後汗出者。若服三劑發汗藥。汗復不出。其死必矣。宜仔細候脈消息之。毋妄治也。

凡得時氣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不當與也。何者。以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者。猶當依證與之。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言能飲一斗。與五升。若飲而腹滿。小便不利。若喘若噦。不可與之。忽然大汗出。是為自愈也。

白話文:

凡是患上時疾,到了五、六天就感覺口渴想喝水,但喝水不能多,此時不應給予太多水喝。為什麼呢?這是由於腹中的熱量還比較少,不能消化水液,喝多了反而容易引起腹瀉,使病情加重。到了七、八天時,如果口渴非常厲害,想喝很多水,還是應該根據具體情況給予適量的水。但不要讓病人喝得太飽,也不要儘量滿足他的願望。如果病人說能喝一斗,就只給他喝五升水。如果喝了水後出現腹脹、小便不利、氣喘或噁心,那就要停止給他喝水。如果病人突然出大汗,則提示病情好轉。

熱在上焦。則為消渴。言熱消津液。而上焦乾燥。則生渴也。大熱則能消水。熱少不能消之。若強飲。則停飲變為諸病。至七八日。陽勝氣溫。向解之時多。尚生大渴。亦須少少與之。以潤胃氣。不可極意飲也。若飲而腹滿。小便不利。若喘若噦者。為水飲內停而不散。不可更與之。忽然陽氣通。水氣散。先發於外。作大汗而解。

白話文:

上焦有熱:

  1. 會導致消渴。因為熱會消耗津液,使上焦乾燥,從而產生口渴。

  2. 大熱則能消水,而熱少不能消水。

  3. 如果勉強喝水,就會停留在體內變成各種疾病。

  4. 到了七八天,陽氣勝,氣溫上升,大多數情況下會好轉。

  5. 但仍會口渴,這時需要少量飲水,以潤胃氣,但不要過度飲水。

  6. 如果喝水後腹滿、小便不利,或喘息、嘔吐,則表明水飲停留在體內而沒有散發出去,這時不能再喝水。

  7. 如果忽然陽氣通暢,水氣散發,先從外部發作,出大汗而解。

凡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愈之病。其不曉病者。但聞病飲水自愈。小渴者。亦強與飲之。因成其禍。不可複數。

白話文:

無論出於什麼疾病,如果還能喝水,那就是希望痊癒的表現。

而不瞭解病情的人,只是聽說生病喝水能自愈,小口喝的人也強迫他喝,因此造成了禍患,這種事不可一再發生。

小渴者。為腹中熱少。若強與水。水飲不消。復為諸飲病也。

凡得病厥脈動數。服湯藥更遲。脈浮大減小。初躁後靜。此皆愈證也。

動數之脈。邪在陽也。湯入而變遲者。陽邪愈也。浮大之脈。邪在表也。而復減小者。表邪散也。病初躁亂者。邪所煩也。湯入而安靜者。藥勝病也。是皆為愈證。

白話文:

動數的脈象,表明邪氣在陽經。服湯後脈象變緩,說明陽邪漸漸減少。浮大的脈象,表明邪氣在體表。而後脈象逐漸變小,說明表邪漸漸散去。疾病初期煩躁不安,這是邪氣騷擾的緣故。服湯後安靜下來,說明藥物戰勝了疾病。以上這些都是疾病好轉的徵兆。

凡治溫病。可刺五十九穴。

五十九穴者。以瀉諸經之溫熱。針經曰。熱病取之諸陽五十九穴。刺以瀉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而補其不足。所謂五十九刺。兩手內外側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間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頭入髮際一寸旁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發三寸邊五。凡十痏。耳前後口下各一。

白話文:

五十九穴:用於治療各種經絡的溫熱病證。

針經:治療熱病時,取諸陽五十九穴,用針刺來發汗、清熱、滋陰、補虛。

所謂五十九刺:

  • 雙手內外側各三,共十二穴。
  • 五指間各一,共八穴。
  • 雙足同手。
  • 頭部進入髮際一寸,左右各三,共六穴。
  • 再入髮三寸,左右各五,共十穴。
  • 耳朵前後和口下各一,共三穴。

項中一穴。凡六痏。巔上一。囟會一。髮際一。廉泉一。風池二。天柱二。又內經曰。熱俞五十九。頭上五行。行五者。以瀉諸陽之熱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氣衝。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雲門。髃骨。委中。髓空。

白話文:

項部一穴。總共有六個。巔上一穴。囟會一穴。髮際一穴。廉泉一穴。風池左右兩穴。天柱左右兩穴。另外,內經說,熱俞有五十九穴。頭上五行。這五個穴位,用來去除諸陽之熱逆。大杼。膺俞。缺盆。背俞。這八個穴位,用來去除胸中之熱。氣衝。三里。巨虛。上下廉。這八個穴位,用來去除胃中之熱。雲門。髃骨。委中。髓空。

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五臟俞旁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

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九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為災。並中髓也。

穴有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其灸刺之禁。皆肉薄骨解之處。血脈虛少之分。針灸並中髓也。

凡脈四損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四損。脈五損。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脈一至。名曰五損。脈六損。一時死。平人六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六損。

白話文:

  • 脈搏四次虛弱,三日內死亡。健康人的呼吸四次,病人脈搏跳動一次,稱之為四損。

  • 脈搏五次虛弱,一日內死亡。健康人的呼吸五次,病人脈搏跳動一次,稱之為五損。

  • 脈搏六次虛弱,立即死亡。健康人的呼吸六次,病人脈搏跳動一次,稱之為六損。

四臟氣絕者。脈四損。五臟氣絕者。脈五損。五臟六腑俱絕者。脈六損。

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內經曰。脈者。血之府也。脈實血實。脈虛血虛。寒則傷血。邪並於血。則血盛而氣虛。故傷寒者。脈盛而身寒。熱則傷氣。邪並於氣。則氣盛而血虛。故傷暑者。脈虛而身熱。

白話文:

《內經》中記載:脈是血液的來源,脈實表示血液充足,脈虛則代表血液不足。假如寒邪入侵會損傷血液,邪氣聚集在血液中,就會造成血液旺盛而氣血虛弱的情況。所以傷寒患者,脈搏會很盛,但是身體卻很寒冷。如果熱邪入侵,則會損傷氣血,邪氣凝聚在氣血中,就會造成氣血旺盛而血液虛弱的現象。因此,患有暑熱症狀的人一般脈搏會很虛,容易感到身體發熱。

脈陰陽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脈陰陽俱盛。當汗出而解。若汗出不解。則邪氣內勝。正氣外脫。故死。內經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千金曰。熱病已得汗。脈尚躁盛。此陽脈之極也。死。

白話文:

胡言亂語。這是陽症。身體微熱。脈象浮大。手腳溫暖。這是脈象和病情相符。假如身體反而冰冷。脈象沉細。這是陽症見到陰脈。脈象和病情不相符。所以不超過一天則會死亡。《難經》說。脈象和病情不符。病情和脈象不相符。這稱為死症。

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

脈陰陽俱虛者。真氣弱也。熱不止者。邪氣勝也。內經曰。病溫。虛甚者。死。

脈至乍疏乍數者。死。

為天真榮衛之氣斷絕也。

脈至如轉索者。其日死。

為緊急而不軟。是中無胃氣。故不出其日而死。

譫言妄語。身微熱。脈浮大。手足溫者生。逆冷脈沉細者。不過一日死矣。

譫言妄語。陽病也。身微熱。脈浮大。手足溫。為脈病相應。若身逆冷。脈沉細。為陽病見陰脈。脈病不相應。故不過一日而死。難經曰。脈不應病。病不應脈。是為死病。

此以前。是傷寒熱病證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