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卿子

《張卿子傷寒論》~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小陷胸湯方第五十一

黃連(一兩苦寒),半夏(半升洗辛溫),栝蔞實(大者一個味苦寒),

白話文:

  • 黃連:一兩,性味苦寒。

  • 半夏:半升,洗淨後用於辛溫。

  • 栝蔞實:一個大個的,味道苦寒。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苦以泄之。辛以散之。黃連、栝蔞實。苦寒以泄熱。半夏之辛以散結。

王海藏云。大陷胸治熱實。大陷胸丸兼喘。小陷胸治痞。

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下之。此作協熱利也。

白話文:

太陽病。得病後二、三天都不能躺下來睡覺。只想要坐起來,心窩部位一定會感覺鬱結。脈搏細微無力的人,這是本來就有寒氣鬱結在體內啊!如果再用攻下的方法來治療,如果拉肚子停止,那麼一定會形成結胸。拉肚子沒有停止的人,四天後再用攻下的方法來治療。這是由於邪熱瘀結於腸胃之間所造成的拉肚子。

太陽病。二三日邪在表也。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者。以心下結滿。臥則氣壅而愈甚。故不能臥。而但欲起也。心下結滿。有水分。有寒分。有氣分。今脈微弱。知本有寒分醫見心下結而反下之。則太陽表邪。乘虛入里。利止則邪氣留結。為結胸。利不止。至次日。復如前下利不止者。是邪熱下攻腸胃。為挾熱利也。

白話文:

太陽病的病邪在表,二、三天內不能平臥,只想起牀,心下必定有結塊。因為心下結滿,平臥則氣機壅塞,病情會加重,所以不能平臥,而只想起牀。心下結滿有水分、寒分和氣分。現在脈象微弱,知道本就有寒分。醫生看到心下有結塊,反而用瀉下的方法治療,這就會使太陽表的邪氣趁虛進入裏部,瀉下停止後,邪氣留結,形成結胸。瀉下不停,到第二天,又像前一天那樣瀉下不止,這是邪熱下攻腸胃,成為挾熱利。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也。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嘔。脈沉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

白話文:

太陽病症候,需要服用瀉藥。病人脈搏急促。沒有胸中鬱結的症狀。這是即將解除病情的徵兆。脈浮的人,一定有胸中鬱結的症狀。脈緊的人,一定有咽喉疼痛的症狀。脈弦的人,一定有兩脅拘急的症狀。脈細數的人,頭痛的症狀沒有消失。脈沉緊的人,一定想要嘔吐。脈沉滑的人,腹中協熱,大便泄瀉。脈浮滑的人,一定會下血。

此太陽病。下之後。邪氣傳變。其脈促者。為陽。若下後脈促。為陽勝陰也。故不作結胸。為欲解。下後脈浮。為上焦陽邪結而為結胸也。經曰。結胸者。寸脈浮。關脈沉下後脈緊。則太陽之邪。傳於少陰。經曰。脈緊者。屬少陰。內經曰。邪客於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內食。

白話文:

這是太陽病,服藥好轉卻又變壞了。脈搏跳得快是陽氣旺盛,如果服藥後脈搏跳得快,那是陽氣勝過了陰氣,所以不會形成結胸,因為即將要痊癒了。服藥後脈搏浮動不沈,這是上焦的陽邪凝聚成了結胸。經上說:結胸的症狀是,寸脈浮動,關脈沉緩,服藥後脈搏緊,這是太陽病的病邪傳變到了少陰經。經上說:脈搏緊澀,屬於少陰經。內經說:邪氣侵犯了少陰經的絡脈,就會令人咽喉疼痛,不能進食。

所以脈緊者。必咽痛。脈弦。則太陽之邪。傳於少陽。經曰。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其脈循脅絡於耳。所以脈弦者。必兩脅俱急。下後邪氣傳裡。則頭痛當止。脈細數。為邪未傳裡。而傷氣也。細為氣少。數為在表。故頭痛未止。脈沉緊。則太陽之邪。傳於陽明。為裡實也。

白話文:

因此脈搏緊的人,一定會喉嚨痛。脈搏弦的人,則太陽經的邪熱傳到了少陽經。經書上說,寸口脈和尺澤脈都弦緊的人,是少陽經受病了,而少陽經的脈絡循著脅肋,絡於耳部。所以脈弦的人,一定兩脅都急痛。太陽經的邪氣傳到裡部之後,頭痛就應該停止了。脈搏細小而數快,是因為邪氣還未傳到裡部,而傷及了元氣的緣故。脈細是因為元氣不足,脈數是因為邪氣在表。所以頭痛還沒有停止。脈搏沉緊的人,是太陽經的邪氣傳到了陽明經,是小腸受邪氣影響了陽明經,為裡實的證候。

沉為在裡。緊為裡實。陽明裡實。故必欲嘔。脈滑則太陽之邪。傳於腸胃。以滑為陰氣有餘。知邪氣入里。干於下焦也。沉為血勝氣虛。是為協熱利。浮為氣勝血虛。是知必下血。經曰。不宜下而便攻之諸變不可勝數此之謂也。

白話文:

沉症是邪氣在裡。緊症是裡實。陽明經是裡實,所以一定會想吐。脈滑是太陽經的邪氣傳到腸胃。以滑為陰氣有餘,知道邪氣入裡,侵犯下焦。沉脈是血盛氣虛,這是協熱利。浮脈是氣盛血虛,知道一定會下血。經典上說,不適合瀉下反而攻伐它,各種變症多到數不清,就是指這種情況。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熱被卻。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白話文:

如果疾病發生在陽氣盛旺的季節,應該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但反而用冷水灌溉的治療方式,就好像把疾病的熱度激回來,無法散去。並且變得更加煩躁,皮膚的汗毛孔豎起,很想喝水,反而不覺得口渴,服用文蛤湯治療。如果還治不好,服用五苓散。如果寒氣積聚在胸部,並且不發熱,服用三物小陷胸湯可以治療。也可以服用白散。

病在陽。為邪在表也。法當汗出而解。反以冷水噀之。灌洗。熱被寒水。外不得出。則反攻其里彌更益煩。肉上粟起者水寒之氣。客於皮膚也。意欲飲水者。里有熱也反不渴者。寒在表也。與文蛤散。以散表中水寒之氣。若不瘥。是水熱相搏。欲傳於裡。與五苓散。發汗以和之。

白話文:

疾病在陽,那是因為邪氣在表,治療方法應當發汗而解熱。卻用冷水餵他喝,使他喝得飽肚,又不斷地用冷水沖洗他。熱的身體突然接觸到冰水,表邪無法出去,反而回攻到身體裡面,使病情更加嚴重。肉上起粟粒狀的小疹子,是水寒之氣停留在皮膚所致。有意想喝水,是因為體內有熱;但相反地,卻不口渴,這是寒在表面的緣故。服用文蛤散,以散表中的水寒之氣。如果治不好,是水熱互相搏擊,想要傳到裡頭。服用五苓散,發汗以調和水熱。

始熱在表。因水寒制之。不得外泄。內攻於裡。結於胸膈。心下硬痛本是水寒伏熱為實。故謂之寒實結胸。無熱證者。外無熱而熱悉收斂於裡也。與小陷胸湯以下逐之。白散下熱。故亦可攻。

白話文:

開始發熱在表皮,因為水寒被抑制,無法向外發散,向內攻到裡面,積結成胸膈。心窩部位疼痛,本質是水寒掩藏著熱在作祟,因此稱為寒實結胸。沒有熱證的人,是因為外面沒有熱,而熱全都收斂到裡面了。用小陷胸湯等來攻下它。白散能下熱,因此也可以攻。

2. 文蛤散方第五十二

文蛤(五兩味鹹寒),

上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錢匕。服、湯用五合。

咸走腎邪。可以勝水氣。

3. 白散方第五十三

桔梗(三分味辛苦微溫),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平溫),貝母(三分味辛苦平),

白話文:

桔梗(三分。味辛、苦。微溫。)

巴豆(一半分。去除外殼和種子,烤焦後研磨成脂狀。性平。)

貝母(三分。味辛、苦。性平。)

上件三味為末。內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以水噀之洗之。益令熱卻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白話文:

把前面說到的三味藥,研成粉末。再在臼中把巴豆搗碎,用米湯混合服用。強壯的人用半錢,體弱的人酌量減少。病在膈上一定吐出來,病在膈下一定拉肚子。如果不拉肚子,就喝一杯熱粥。如果拉肚子不止,就喝一杯冷粥。如果身熱,皮膚起粟粒般的紅疹熱度不退,想要拉衣服蓋上的人,如果用水噴灑或擦洗,更加讓熱度退不掉。本來應該出汗,卻不出汗就煩躁不安。假如已經出汗了,但是腹中又痛,可以加上三錢芍藥,用法同前。

辛散而苦泄。桔梗貝母之苦辛。用以下氣。巴豆之辛。用以散實。

王宇泰云。右熱實結胸及寒實結胸。活人不拘寒熱。但用陷胸湯不瘥者。用枳實理中丸。應手而愈。

白話文:

王宇泰說:無論是熱實結胸還是寒實結胸,活人不管寒熱,只用陷胸湯治不好的,用枳實理中丸,應手而愈。

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六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白話文:

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患病。頭和脖子僵硬疼痛。或眩暈頭暈。有時像胸部堵塞。心窩部痞硬者。應針刺大椎第一椎間。肺俞、肝俞穴。要小心不要使用發汗法治療。發汗則會導致說出荒謬的話語。脈搏弦硬。五六天。說出荒謬的話語不止。應針刺期門穴。

太陽之脈。絡頭。下項。頭項強痛者。太陽表病也。少陽之脈。循胸絡脅。如結胸。心下痞硬者。少陽里病也。太陽少陽。相併為病。不純在表。故頭項不但強痛。而或眩冒。亦未全入里。故時如結胸。心下硬痞。此邪在半表半裡之間也。刺大椎第一間肺俞。以瀉太陽之邪。

白話文:

太陽經的脈絡,聯繫著頭部。下頜和頸項疼痛的,是太陽表症。

少陽經的脈絡,循著胸部,聯繫著脅部。像胸悶,心下痞硬的,是少陽裡症。

太陽和少陽經的病邪,互相併合發病,不純粹在表,所以頭頸不但疼痛,而且時常頭暈目眩;還沒有完全入裡,所以時常像胸悶,心下痞硬。這是邪氣在半表半裡之間。

刺入大椎穴第一間隙的肺俞穴,來瀉除太陽經的邪氣。

刺肝俞。以瀉少陽之邪。邪在表。則可發汗。邪在半表半裡。則不可發汗。發汗則亡津液。損動胃氣。少陽之邪。因干於胃。土為木刑。必發譫語。脈弦。至五六日。傳經盡。邪熱去。而譫語當止。若復不止。為少陽邪熱甚也。刺期門以瀉肝膽之氣。

白話文:

刺激肝俞穴。以瀉少陽的邪氣。邪氣在表。則可以發汗。邪氣在半表半裡。則不可以發汗。發汗則會喪失津液。損害動搖胃氣。少陽的邪氣。侵擾胃。土是木的刑剋之物。一定會導致胡言亂語。脈搏弦緊。到五六天。經絡傳布完畢。邪熱消退。而胡言亂語應當停止。如果還不停止。是少陽邪熱很嚴重。刺激期門穴以瀉肝膽之氣。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白話文:

婦女中風,發燒怕冷,月經剛來。七、八天後,熱退了,但脈搏遲緩,身體發涼,胸脅以下脹滿,好像胸中堵塞一樣,還說胡話。這是熱氣進入血室所致。應該刺期門穴,根據實際情況而放血。

中風發熱惡寒。表病也。若經水不來。表邪傳裡。則入腑而不入血室也。因經水適來。血室空虛。至七八日邪氣傳裡之時。更不入腑。乘虛而入於血室。熱除。脈遲。身涼者。邪氣內陷而表證罷也。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熱入血室而裡實。期門者。肝之募。肝主血。刺期門者。瀉血室之熱審看何經氣實。更隨其實而瀉之。

白話文:

中風(中暑)發熱怕冷。這是表證。如果月經未來,表邪傳裡,就會進入腑中而不進入血室。因為月經恰好來潮,血室空虛,到了七、八天邪氣傳裡的時候,就不再進入腑中,乘虛進入血室。熱退了,脈搏遲緩,身體發涼,是邪氣內陷而表證消失的緣故。胸脅以下脹滿,像結胸狀,說胡話的,是熱入血室而裡熱。期門穴是肝的募穴,肝主血,刺期門穴,是瀉血室的熱。審看哪個經脈的氣實,再根據實證而瀉之。

華學士云。婦人平居。水當養於木。血當養於肝。方未受孕。則下行以為月水。既妊。則中蓄以養胎。及已產。則上壅以為乳。皆此血也。今邪氣蓄血。並歸肝經。聚於膻中。結於乳下。故手觸之則痛。非湯劑可及。故當刺期門。

白話文:

華學士說,婦女在平日,水應該滋養木,血應該滋養肝。沒有懷孕時,則月經由下行而排出。懷孕時,則將血蓄積於中間來滋養胎兒。生產後,則往上湧升而成為乳汁。這都是由血而來。現在邪氣蓄積血液,都歸入肝經,聚集在膻中,結成於乳房之下,所以手觸摸到就會疼痛。這不是湯藥所能及的。因此應該刺期門穴。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白話文:

婦人因中風。七八天後,又得了寒熱病。發病有時候。經水剛斷的。這是因為熱邪進入血室。血一定會凝結。所以,症狀就像瘧疾一樣。發作有時。用小柴胡湯治療。

中風七八日。邪氣傳裡之時。本無寒熱。而續得寒熱。經水適斷者。此為表邪乘血室虛。入於血室。與血相搏。而血結不行。經水所以斷也。血氣與邪分爭。致寒熱如瘧。而發作有時。與小柴胡湯。以解傳經之邪。

白話文:

中風七八天時。病邪傳入裡面的時候。原本沒有感受到寒熱。卻持續出現寒熱。月經剛斷的病人。這是因為外表的邪氣乘虛侵入血室。進入血室,與血液相搏擊。血液凝結,無法流動。月經因此斷絕。血氣與邪氣相爭。導致寒熱像瘧疾一樣。而且發作有時間。用小柴胡湯。來解除傳入經絡的邪氣。

王三陽云。經水適來。血虛甚矣。而邪氣入之。熱除。身涼。胸滿、譫語者。則邪盡入里。里有實邪。又難下。故刺以瀉之。經水適斷。則血尚未盡。為邪熱相搏。而結之不行。續得寒熱發作有時。邪在半表半裡。故用小柴胡湯以徹其邪也。

白話文:

王三陽醫生說:月經剛剛來潮,體內的血液特別虛弱,邪氣會乘虛而入。但治療後,體溫正常,身體已涼爽下來了。但胸部還是滿滿的,還時常說胡話,那就是邪氣已經全部進入體內了,體內有邪存。邪氣難除,所以應該用針灸來治療。月經剛斷,體內的血液還沒有完全乾淨。邪熱相互搏擊,血液流通不暢。接著,會有寒熱發作,有時在體表出現,有時在體內出現。所以可以用小柴胡湯來徹底清除邪氣。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傷寒發熱者。寒已成熱也。經水適來。則血室虛空。邪熱乘虛入於血室。若晝日譫語為邪客於腑。與陽爭也。此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是邪不入腑。入於血室與陰爭也。陽盛譫語則宜下。此熱入血室。不可與下藥犯其胃氣。熱入血室。血結寒熱者。與小柴胡湯。散邪發汗。

白話文:

傷寒發熱的人。寒氣已經轉變為熱氣了。月經剛剛來潮。經血空虛。邪熱乘虛進入血室。如果一整天都在說胡話,是邪氣侵入腑。與陽氣爭鬥。這是白天清醒,暮則胡言亂語。像是看到鬼的樣子。這是邪氣未進入腑,而進入血室,才與陰氣爭鬥。陽氣盛而胡言亂語,宜用下法。此時熱氣進入血室。不可用下藥刺激胃氣。熱氣進入血室,血結寒熱,應使用小柴胡湯。散邪發汗。

此雖熱入血室而不留結。不可與發汗藥。犯其上焦熱入血室。胸脅滿。如結胸狀者可刺期門。此雖熱入血室。而無滿結。不可刺期門。犯其中焦。必自愈者。以經行則熱隨血去。血下也已。則邪熱悉除而愈矣。所為發汗為犯上焦者。發汗則動衛氣。衛氣出上焦故也。刺期門為犯中焦者。

白話文:

這種情況雖然有熱邪進入血室,但不會鬱結。不能使用發汗藥。如果侵犯到上焦,熱入血室。胸脅滿脹,出現類似結胸的症狀,可以刺期門穴。這種情況雖然有熱邪進入血室,但沒有滿結。不能刺期門穴。如果侵犯到中焦,一定會自行痊癒。這是因為經血運行,熱邪就會隨著經血排出。經血下行後,邪熱全部清除,疾病就會痊癒。發汗會動衛氣,衛氣出上焦,所以發汗就是侵犯上焦。刺期門穴會動中氣,所以刺期門穴就是侵犯中焦。

刺期門則動榮氣。榮氣出中焦故也。脈經曰。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豈謂藥不謂針耶。

王宇泰云。犯胃氣。謂下之。犯上二焦。謂發汗也。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湯主之。

白話文:

傷寒六、七天。發燒,微怕冷。四肢關節痠痛。輕微嘔吐。腹部硬結成塊。外證症狀尚未完全消失的患者。可以用柴胡加桂枝湯來治療。

傷寒六七日。邪當傳裡之時。支、散也。嘔而心下結者。里證也。法當攻裡。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為外證未去。不可攻裡。與柴胡桂枝湯以和解之。

白話文:

染上傷寒到了六、七日的時候,病邪正傳入裡。四肢拘急疼痛,惡寒、發熱,並且口渴。嘔吐而心腹部疼痛,這是裡證的表現。應該攻下裡實之邪。但是,仍然發熱、惡寒,四肢煩悶疼痛,這是外證未除的表現。不能攻裡,應該用柴胡桂枝湯調和解表。

王宇泰云。支節。猶云枝節。古字通也。支結。謂支撐而結。若訓作散。則不能結也。

南陽云。外證未解。心下煩悶者。非痞也。謂之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