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雍

《仲景傷寒補亡論》~ 卷十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八 (1)

1. 傷寒溫疫論一條

雍曰。傷寒時氣。症類亦多。或名傷寒。或名溫病。或曰時行。或曰溫疫。或曰溫毒。或以為輕。或以為重。論說不一。益令人惑。大抵其病往往有一種即時發者。必輕。經時而發者。必重也。且如傷寒一病。仲景以為冬傷於寒。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蓋初感即發。無蘊積之毒氣。雖為傷寒。而其病亦輕。

白話文:

雍氏說:傷寒時疫,症狀類別很多。有的稱為傷寒,有的稱為溫病,有的稱為時行,有的稱為溫疫,有的稱為溫毒。有的認為輕,有的認為重,議論紛紛,不一致,更加讓人迷惑。大體來說,這種病往往有一種立即發病的,一定輕。經過一段時間而發病的,一定重。就如傷寒這種病,仲景認為在冬天受寒而立即發病的,叫做傷寒。因為最初受感即發病,沒有積聚的毒氣,雖然是傷寒,但它的病勢也很輕。

仲景又曰。不即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熱病。是則既傷於寒。又感於溫。兩邪相搏。合為一病。如人遇盜。又有同惡濟之者。何可支也。故傷寒冬不即發。遇春而發者。比於冬之傷寒為重也。又有夏至而發者。蓋寒毒淺近在膚腠。正氣易勝。故難久留。

白話文:

仲景還說,如果沒有馬上生病,寒毒就會藏在肌膚裡。到了春天就會變成溫病,到了夏天就會變成熱病。這是因為既傷於寒,又感受到了溫邪。兩種邪氣互相交搏,合成了 一種疾病。就像一個人遇到強盜,又有一個惡人來幫助強盜。怎麼能承受得住呢?所以,傷寒在冬天不馬上發作,到了春天發作的人,比冬天傷寒的人病情更嚴重。還有一些人在夏至發病,這是 因為寒毒淺近在皮膚表面,正氣容易勝過它,所以很難長期停留。

是以即發。其毒稍深。則入於肌肉。正氣不能勝。必假春溫之氣開疏腠理。而後可發。是以出為溫病。又其毒之盛者。經時既久。深入骨髓。非假大暑消爍。則其毒不可動。此冬傷於寒。至夏為熱病者。所以又重於溫也。故古人謂冬傷於寒。輕者夏至以前發為溫病。甚者夏至以後發為暑病也。

白話文:

因此,這種疾病會很快發作。如果毒性稍深,就會進入肌肉。正氣不能戰勝邪氣,必須藉助春天溫暖的氣候來疏通腠理,然後才能發病。因此,這種疾病被稱為“溫病”。另外,如果毒性很盛,經過很長時間,深入骨髓,如果不藉助大暑天來消滅這種毒性,那麼這種毒性就無法消除。這就是冬天受寒,到夏天發熱病的原因,所以比溫病更嚴重。所以古人說:冬天受寒,輕者在夏至之前發作為溫病,重的在夏至之後發作為暑病。

此三者。其為傷寒。本一也。惟有即發不即發之異。隨脈變動。遂大不同。又有冬不傷寒。至春感不正之氣而病。其病無寒毒之氣為之根。雖名溫病。又比冬傷於寒。至春再感溫氣為病輕。然春溫冬寒之病。乃由自感自致之病也。若夫一鄉一邦一家皆同息者。是則溫之為疫者然也。

白話文:

以上三種情況,都是傷寒,但有著痊癒時間不同的差異。隨脈搏的變化,病情也會大不相同。還有一種情況,是冬天沒有傷寒,但到了春天,卻感染了不正之氣而生病。這種病沒有寒毒之氣作為根源,雖然稱為溫病,但與冬天傷寒相比,到了春天再感染溫氣導致的病情較輕。然而,春天的溫病和冬天的傷寒,都是由於自己感應自己造成的疾病。至於一鄉、一邦、一家人都同時患病的情況,則是溫疫所致。

非冬傷於寒自感自致之病也。蓋以春時應暖而反寒。夏熱反涼。秋涼反熱。冬寒反暖。氣候不正。盛強者感之必輕。衰弱者得之必重。故名溫疫。亦曰天行時行也。設在冬寒之日。而一方一鄉一家皆同此病者。亦時行之寒疫也。大抵冬傷於寒。經時而後發者。有寒毒為之根。

白話文:

非冬傷於寒自感自致之病也。蓋以春時應暖而反寒。夏熱反涼。秋涼反熱。冬寒反暖。氣候不正。盛強者感之必輕。衰弱者得之必重。故名溫疫。亦曰天行時行也。設在冬寒之日。而一方一鄉一家皆同此病者。亦時行之寒疫也。大抵冬傷於寒。經時而後發者。有寒毒為之根。

翻譯:

溫疫不是冬天因受寒而引起的疾病,而是由於春天應暖而反寒,夏天應熱而反涼,秋天應涼而反熱,冬天應寒而反暖,氣候不正所致。強壯的人感染後通常症狀較輕,虛弱的人感染後通常症狀較重。所以稱這種病為溫疫,也稱作天行或時行。如果在寒冷的冬天,一方一鄉或一家的人都染上相同的疾病,那也是時行的寒疫。一般來說,冬天因受寒而引起的疾病,經過一段時間後才發作,是由於寒毒在體內作祟。

再感四時不正之氣而病。則其病安得不重。如冬病傷寒。春病溫氣。與夫時行瘟疫之類。皆無根本蘊積之類。才感即發。中人淺薄。不得與寒毒蘊蓄有時而發者同論也。惟溫毒一病。既非傷寒。又非溫病。乃在冬時表嘗感寒。先感冬溫不正之毒。後復為寒所折。膚腠閉密。其毒進不得入。

白話文:

再次感受四時不正之氣而生病。那麼,他的病怎能不嚴重。例如冬季患傷寒,春季患溫熱病,以及當時流行的瘟疫之類。這些病症都無根本原因,也沒有蘊積很久,才感受即發病。中醫認為這些病是淺薄的,不能與寒毒潛伏體內很久才發作的病相比。只有溫毒這一種疾病,既不是傷寒,也不是溫病。它是因為在冬季表面上曾經感受過寒邪,先感受冬季溫熱不正的毒邪,後來又復感寒邪,皮膚腠理閉塞緻密,毒邪無法進入。

退不得泄。必假天氣暄熱。去其外寒。而後溫氣得通。鬱積既久。毒傷肌膚。故斑如錦文。或爛為瘡。而後可出。仲景曰。其冬有非節之暖。名為冬溫。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謂此溫毒也。亦有所感輕淺則易出。所感深重。則非節之暖。人人皆感。故每為疫。其實先溫後寒。

白話文:

退不得發散。一定要藉助天氣溫暖炎熱,去除體外的寒氣,然後溫暖的氣才能通暢。鬱積的時間久了,毒素就會損傷皮膚,所以皮膚上的斑點像錦緞上的花紋一樣。或者皮膚潰爛成為瘡,然後毒素才能排出體外。仲景說,冬天有反常的溫暖,叫做冬溫。冬溫的毒和傷寒的毒非常不一樣,這就是所謂的溫毒。感染輕微的溫毒,毒素容易排出體外。感染嚴重的溫毒,反常的溫暖人人皆感,所以常常造成疫病。其實是先溫後寒。

所以與傷寒大異。然而時之氣有正有不正。何也。大論曰。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秋氣冰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所謂四時正氣之病也。

白話文:

(霍亂)因此與傷寒有很大的區別。不過,天時氣候有正的和邪的。為什麼呢?《傷寒論》中說:春季氣候溫和,夏季氣候炎熱,秋季氣候清涼,冬季氣候寒冷。這就是四季正常氣候的順序,也就是所謂的「四時正氣之病」。

又曰。春時應暖而反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是謂不正之氣毒傷人者也。雍論傷寒名例。已見於初卷。今辨析時行溫疫。詳言著於篇下。

白話文:

又說:春天應該溫暖,卻反而大寒;夏天的天氣應該熱,卻反而大涼;秋天應該涼爽,卻反而大熱;冬天的天氣應該寒冷,卻反而很溫暖。這不是在正確的時間,卻有相應的氣候。因此,一年之中,長幼疾病的病症,多種相似。這就是流行的氣候,是所謂的不正之氣毒害了人。傷寒的名稱一說,已在第一章中介紹過。現在詳細辨析流行溫疫,詳盡地記載如下。

2. 溫病六條

雍曰。醫家論溫病多誤者。蓋以溫為別一種病。不思冬傷於寒。至春發者。謂之溫病。冬不傷寒。而春自感風寒溫氣而病者。亦謂之溫。及春有非節之氣。中人為疫者。亦謂之溫。三者之溫。自不同也。素問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白話文:

雍正皇帝說:「醫家在討論溫病時,很多都是誤解的。這是因為他們把溫病當作一種獨立的疾病。但是他們沒有考慮到,在冬天受到寒氣的傷害,到了春天就會發病,這種情況稱之為溫病。還有一種情況,在冬天沒有受到寒氣的傷害,但在春天感受了風寒溫氣而生病,這種情況也被稱之為溫病。還有一種情況,在春天出現了違反時令的氣候,侵襲人體而導致的疾病,也被稱之為溫病。這三種溫病,情況是不同的。正如《素問》中所說:『冬天受到寒氣的傷害,春天必定會得溫病。』」

又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此皆謂傷寒而成溫者。比之傷寒熱病為輕。而比之春溫之疾為重也。其治法與傷寒皆不同。或有冬不傷寒。至春自傷風寒而病者。初無寒毒為之根源。不得謂之傷寒。第可名曰溫病也。又或有春天行非節之氣中人。長幼病狀相似者。

白話文:

另外說,凡是生病,由傷寒轉變成溫病的。在夏至日之前就生病的,稱為病溫,這都是指傷寒轉變成溫病的。與傷寒、熱病相比,病情較輕,但與春溫的疾病相比,病情較重。治療方法與傷寒完全不同。或者有的人在冬天沒有傷寒,到了春天自己受風寒而生病的,起初沒有寒毒作為根源,不能稱為傷寒,只能稱為溫病。還有的人在春天遇到不正常的氣候而生病,無論老小,病狀相似。

此則溫氣成疫也。故謂之瘟疫。瘟疫之病。多不傳經。故不拘日數。治之發汗吐下。隨症可施行。其不傷寒。至春觸冒自感之溫。治與疫同。又輕於疫也。或曰。春時觸冒自感之溫。古無其名。何也。曰。假令春時有觸冒自感風寒而病。發熱惡寒。頭疼身體痛者。既非傷寒。

白話文:

這是溫熱之氣演變成疫病的情況。所以稱之為瘟疫。瘟疫這種疾病,大多不會按照經絡傳播。因此不拘泥於特定的發病日數。治療時,可以根據症狀採用發汗、催吐或瀉下的方法。這種瘟疫並非傷寒,而是到了春天被風寒侵襲後自然形成的溫熱病。治療方法與瘟疫相同,但病情通常比瘟疫輕。有人說,春天被風寒侵襲後自然形成的溫熱病,在古籍中並沒有名稱。為什麼會這樣呢?回答是假如春天有人被風寒侵襲後生病,出現發熱、畏寒、頭痛、身體疼痛等症狀,這種情況既不是傷寒,

又非疫氣。不因春時溫氣而名溫病。當何名也。如夏月之疾。由冬感者為熱病。不由冬感者為暑為暍。春時亦如此也。活人書葳蕤湯方云。治風溫。兼療冬溫。及春月中風傷寒。即其藥也。曰。何以辨其冬感春感之異。曰。但傳經。皆冬感也。皆以傷寒治。不傳經者。皆春感也。

白話文:

但這也不是瘟疫。它也不是因為春天的溫暖氣候而被稱為溫病。那應該叫什麼呢?就好像夏季的疾病,是由於冬天受到寒氣引起的,叫做熱病。不是因為冬天造成的就叫做暑病或是暍病。春天也是如此。活人書葳蕤湯方說,用來治療風溫,還可以兼治冬天的溫病和春天中風感冒的疾病。這就是治療這種疾病的藥方。說:怎麼區分是冬天傷寒還是春天傷寒的差別呢?說:只要傳到經絡的,都是冬天感寒的,都用傷寒來治療。沒有傳到經絡的,都是春天感寒的。

皆以溫氣治之。今於諸家方論下別而言之。庶幾易明。然春溫之病。古無專治之法。溫疫之法兼之也。

活人書曰。春月傷寒。謂之溫病。冬傷於寒。輕者夏至以前發者。為溫病。蓋由春溫暖之氣而發也。雍曰。此謂傷寒之溫也。即素問所謂凡病傷寒而成溫病者是也。其治與傷寒同。故朱氏自注曰。非徒溫疫也。

白話文:

《活人書》中說,春天感染風寒,這種病叫做溫病。冬天感染風寒,症狀輕微的,在夏至之前發病的,是溫病。這都是由於春天的溫暖之氣引起的。《雍氏醫案》中說,這種病叫做傷寒引起的溫病。就是《素問》中所說的凡是傷寒病變成了溫病的,便是這種病。治療方法與傷寒相同。所以朱丹溪自己注釋說,溫病不僅僅是溫疫。

又曰。治溫病。與冬月傷寒夏月熱病不同。蓋熱輕故也。雍曰。此謂春溫非傷寒者。若傷寒成溫。則其熱輕於熱病。而重於冬月傷寒也。蓋冬月傷寒。為輕。至春發為溫病。為重。夏月熱病。為尤重也。朱氏注曰。春秋初末。陽氣在裡。其病稍輕。縱不用藥治之。五六日亦自安。即此推之。則此春溫之病。乃謂非傷寒成溫者。

白話文:

有人說,治療溫病不同於冬季的傷寒和夏季的熱病,因為溫病的熱度比較輕。雍氏說,這指的是春天的溫病,而不是由傷寒轉變而來的溫病。

如果傷寒轉變為溫病,則其熱度比熱病輕,但比冬季傷寒重。因為冬季傷寒比較輕,到了春天會發展為溫病,比較重;夏季熱病最重。

朱氏注說,春秋初末,陽氣在體內,其病情較輕。即使不用藥物治療,五六天後也會好轉。由此可見,這種春溫病是指不是由傷寒轉變而來的溫病。

又曰。升麻湯解肌湯最良。熱多者。小柴胡湯主之。不渴。外有微熱者。小柴胡桂枝也。嗽者。小柴胡加五味也。煩躁發渴。脈實。大便閉塞者。大柴胡微利也。虛煩者。竹葉湯。次第服之。此治春溫之法。其傷寒成溫者。並依傷寒治之。治溫疫之法。並同春溫。而加疫藥也。

白話文:

另外,升麻湯、解肌湯可以很好地讓身體出汗。高燒的,服用小柴胡湯。小柴胡湯加桂枝適合不口渴,但有微熱的人。加五味的,則適合有咳嗽的人。發燥、口渴,脈搏快速、便祕的,服用大柴胡以利通便。心中煩悶的,服用竹葉湯。依次服用,是治療春溫病的方法。若傷寒發展為溫病的,同樣按照治療傷寒的方式治療。治療溫、疫病的方法,與治療春溫病相同,但要加治疫的藥物。

又曰。一歲之中。長幼疾多相似。此溫疫也。四時皆有不正之氣。春夏亦有寒涼時。秋冬亦有暄暑時。人感疫癘之氣。故一歲之中。病無長幼。悉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俗謂之天行是也。老君神明散務成子螢火丸聖散子敗毒散主之。雍曰。此謂春溫成疫之治法也。若夏暑成疫。

白話文:

又說,在一年之中,大人小孩的疾病大多相似,這是由於溫疫造成的。四季都有不正之氣,春天和夏天也有寒冷涼爽的時候,秋天和冬天也有溫暖炎熱的時候。如果人們感受到了疫癘之氣,那麼在一整年之中,他們患的疾病就沒有老幼之分,所有疾病都相似,這就是時行之氣,俗稱「天行」。想要治療這種疾病,可以使用《老君神明散》、《務成子螢火丸》、《聖散子》和《敗毒散》。雍指,這是在講述春季溫熱所造成的疫病的治療方法,如果是夏季暑熱所造成的疫病。

秋瘟成疫。冬寒成疫。皆不得同治。各因其時而治之。況一歲之中。長幼疾狀相似者。即謂之疫。如瘧利相似。咽喉病相似。赤目相似。皆即疫也。皆謂非觸冒自取之。因時行之氣而得也。

白話文:

秋季的瘟疫形成流行。冬季的寒冷形成流行。這些疾病都不能用同樣的方法治療。應該根據不同的季節來治療。況且一年之內,長輩和小孩生的疾病症狀相似,就稱之為流行。比如瘧疾和痢疾的症狀相似,咽喉疾病的症狀相似,紅眼的症狀相似,這些都是流行。都說這些疾病不是自己引起的,而是因為時行的氣候造成的。

又曰。春應暖而涼氣折之。則責邪在肝。升麻解肌湯主之。夏應暑而寒氣折之。則責邪在心。射干湯、半夏桂枝甘草湯選用之。秋應涼而反大熱抑之。則責邪在肺。溫熱相搏。民多病瘧。宜白虎加蒼朮湯。煎茵陳湯調五苓散。冬應寒而反大溫抑之。則伏寒變為溫。宜葳蕤湯。土無正名。因火而名。當隨其經而取之。此又治四時溫氣之法。溫疫皆同治也。

白話文:

在春季,天氣應該溫暖,但如果突然變冷了,那就要注意「責邪在肝」。此時,可以使用升麻解肌湯來治療。在夏季,天氣應該 炎熱,但如果突然變冷了,那就要注意「責邪在心」。此時,可以使用射干湯或半夏桂枝甘草湯來治療。在秋季,天氣應該涼爽,但如果突然變熱了,那就要注意「責邪在肺」。此時,可以使用白虎加蒼朮湯、煎茵陳湯或五苓散來治療。在冬季,天氣應該寒冷,但如果突然變暖了,那就要注意「伏寒變為溫」。此時,可以使用葳蕤湯來治療。

「土」在中醫古文中並沒有明確的名稱,而是根據火的特性來命名。在治療時,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材。這四種湯藥都可以治療因溫疫造成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