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石部第十一卷 (11)

回本書目錄

石部第十一卷 (11)

1. 硇砂

(硇,音鐃。《唐本草》)

白話文:

硇(音鐃。《唐本草》)

【釋名】䃩砂(音硇)、狄鹽(《日華》)、北庭砂(《四聲》)、氣砂(《圖經》)、透骨將軍(《土宿》)。

白話文:

【釋名】

・䃩砂(讀音同“硇”):

・狄鹽(《日華本草》):

・北庭砂(《四聲篇海》):

・氣砂(《圖經本草》):

・透骨將軍(《土宿本草》):

時珍曰:硇砂性毒。服之使人硇亂,故曰硇砂。狄人以當鹽食。土宿本草云:硇性透物,五金借之以為先鋒,故號為透骨將軍。

白話文:

李時珍說:硇砂有毒。服用硇砂會讓人中毒發狂,因此又被稱為「硇亂」。狄人用硇砂來代替鹽食用。《土宿本草》中說:硇砂具有穿透性,金屬都要藉助它作為先鋒,因此被稱為「透骨將軍」。

炳曰:生北庭者為上,人呼為北庭砂。

【集解】恭曰:硇砂出西戎,形如牙硝,光淨者良。

白話文:

產於北庭者為上品,人們稱之為北庭砂。

【集解】恭說:砂礞出產於西戎,形狀像牙硝,光亮乾淨者為佳品。

頌曰:今西涼夏國及河東、陝西近邊州郡亦有之。然西戎來者顆塊光明,大者有如拳,重三、五兩,小者如指面,入藥最緊。邊界出者,雜碎如麻豆粒,又夾砂石,用之須水飛澄去土石訖,亦無力,彼人謂之氣砂。

白話文:

如今的西涼、夏國、以及河東、陝西靠近邊境的州郡也都有松石。然而從西戎進口來的松石顆粒大而晶瑩光亮,大的有拳頭那麼大,重三、五兩,小的像手指頭那麼大,入藥最為緊要。邊界出產的松石,顆粒細小如麻豆,還夾雜著沙石,使用前必須用水漂淨,以去除泥土和石礫,即使這樣處理過,藥效也不強,當地人稱之為「氣砂」。

時珍曰:硇砂亦硝石之類,乃滷液所結,出於青海,與月華相射而生,附鹽而成質,虜人採取淋煉而成。狀如鹽塊,以白淨者為良。其性至透,用黝罐盛懸火上則常干,或加乾薑同收亦良。若近冷及得濕,即化為水或滲失也。《一統志》云:臨洮蘭縣有洞出硇砂。張匡鄴《行程記》云:高昌北庭山中,常有煙氣湧起而無雲霧,至夕光焰若炬火,照見禽鼠皆赤色,謂之火焰山。採硇砂者,乘木屐取之,若皮底即焦矣。

白話文:

李時珍說:硇砂也是硝石之類,是鹽滷液結晶而成的,產於青海。它是與月華相射而生成的,附著在鹽上形成的。藏族人採集這種礦物,經過淋煉之後製成。它狀如鹽塊,以白色乾淨的為上品。它的性質非常透徹。可以用黑色陶罐盛裝著它,懸掛在火上,使它保持乾燥。或者加入乾薑一起收貯也是好的。如果接近寒冷的地方或受潮,它就會化成水或滲失。《一統志》中說:臨洮蘭縣有一個山洞裡產出硇砂。張匡鄴在《行程記》中說:高昌北庭的山中,經常有煙霧升起,卻沒有雲霧。到了晚上,光焰像火炬一樣,照得鳥獸都呈現出紅色。這個地方被稱為火焰山。採集硇砂的人,都穿著木屐去採集,如果穿著皮底的鞋子,就會被燒焦。

北庭,即今西域火州也。

【修治】宗奭曰:凡用須水飛過,去塵穢,入瓷器中,重湯煮乾,則殺其毒。

時珍曰:今時人多用水飛淨,醋煮乾如霜,刮下用之。

【氣味】咸、苦、辛,溫,有毒。

恭曰:不宜多服。柔金銀,可為焊藥。

白話文:

處理方法:

宗奭說:凡是使用硃砂,必須先經過水飛去雜質,放進瓷器中,用熱湯煮乾,這樣才能去除它的毒性。

李時珍說:現在人們大多先用水飛乾淨,再用醋煮乾成霜狀,刮下來使用。

功效:

鹹、苦、辛,性溫,有毒。

恭輔說:不宜多服。能軟化金銀,可用作焊藥。

權曰:酸、咸,有大毒。能消五金八石,腐壞人腸胃。生食之,化人心為血。中其毒者,生綠豆研汁,飲一、二升解之。畏漿水,忌羊血

白話文:

權說:酸、鹹,有很大的毒性。能夠消化五金八石,腐壞人的腸胃。生吃酸、鹹的東西,會把人的心變成血。中毒的人,可以用綠豆研磨成汁,喝一、兩升來解毒。酸、鹹怕漿水,忌諱羊血。

大明曰:辛、酸,暖,無毒。畏一切酸。凡修治,用黃丹、石灰作櫃,煅赤使用,並無毒。世人自疑爛肉,而人被刀刃所傷,以之罨敷,當時生痂。

白話文:

大明說:辛、酸,溫熱,沒有毒性。但是它會畏懼一切酸性的事物。所有加工、製造的器具,要用黃丹、石灰做成器具,經過煉製之後便可使用,而且沒有毒。世人自己猜測爛肉會被腐蝕,但是人被刀刃割傷之後,用大明敷在傷口上,可以馬上結痂。

藏器曰:其性大熱,服之有暴熱損發,云溫者誤也。

白話文:

藏器曰:它的藥性大熱,服用後有發生暴熱、損傷頭髮的現象,所謂溫和的說法是錯誤的。

《抱朴子》曰:伏硇藥甚多:牡蠣海螵蛸、晚蠶砂、羊𩩅骨、河豚魚膠、魚腥草、蘿蔔、獨帚、卷柏羊蹄商陸冬瓜、羊躑躅、蒼耳烏梅

白話文:

《抱朴子》說:可以研磨成藥的礦石藥物有很多:牡蠣、海螵蛸、晚蠶的砂石,羊的骨頭、河豚的魚膠、魚腥草、蘿蔔、獨帚、卷柏、羊蹄、商陸、冬瓜、羊躑躅、蒼耳、烏梅。

斆曰:硇遇赤須,汞留金鼎。

白話文:

金丹遇見赤色的鬚,汞就會留在金鼎中。

【主治】積聚,破結血,止痛下氣,療咳嗽宿冷,去惡肉,生好肌,爛胎。亦入驢馬藥用(《唐本》)。主婦人丈夫羸瘦積病,血氣不調,腸鳴,食飲不消,腰腳痛冷,痃癖痰飲,喉中結氣,反胃吐水。令人能食肥健(藏器)。除冷病,大益陽事(甄權)。補水臟,暖子宮,消瘀血,宿食不消,食肉飽脹,夜多小便,丈夫腰胯酸重,四肢不任,婦人血氣心疼,氣塊痃癖,及血崩帶下,惡瘡息肉。敷金瘡生肉(大明)。

白話文:

【主治功效】積聚、破血結、止痛順氣、治療咳嗽宿疾、消除惡肉、生長好肉、治療腐爛的胎兒。也用於驢馬的藥物中(《唐本》)。主治婦人丈夫體弱瘦弱、積疾、血氣不調、腸鳴、飲食不消化、腰腳疼痛、冷痛、痃癖痰飲、喉中結氣、反胃吐水。讓人能吃好、身體健壯(藏器)。去除寒病,大益陽事(甄權)。補益腎臟,溫暖子宮,消散淤血,宿食不消化,吃肉飽脹,夜間小便多,丈夫腰胯酸重,四肢乏力,婦女血氣心疼,氣塊痃癖,以及血崩帶下,惡瘡息肉。敷金瘡生肉(大明)。

去目翳弩肉(宗奭)。消內積(好古)。治噎膈癥瘕,積痢骨哽,除痣黶疣贅(時珍)。

【發明】藏器曰:一飛為酸砂,二飛為伏翼,三飛為定精,色如鵝兒黃。入諸補藥為丸服之,有暴熱。

白話文:

去目翳、弩肉(宗奭):

消除內積(好古):

治療噎膈、癥瘕、積痢、骨哽、去除痣、斑、疣、贅(李時珍):

發明: 藏器論說:一飛是酸砂,二飛是伏翼,三飛是定精,顏色像鵝蛋黃。加入各種補藥製成丸子服用,有祛除暴熱之效。

頌曰:此藥近出唐世,而方書著古人單服一味伏火作丸子,亦有兼硫黃、馬牙硝輩合餌者,不知方出何時?殊非古法。此物本攻積聚,熱而有毒,多服腐壞人腸胃,生用又能化人心為血,固非平居可餌者。而西土人用淹肉,炙以當鹽,食之無害,蓋積習之久,自不毒也。

白話文:

稱頌道:這種藥物是近期唐朝時纔出現的,而一些藥典記載了古人單獨服用一種藥物,叫做「伏火丸」,也有添加硫磺、馬牙硝等藥物一起服用的,不知道這個方劑是哪個時代出現的,這並不是古法。這種藥物本來就可以攻克積聚的膿液,具有熱性和毒性,服用多了會腐壞人的腸胃,生用時還能把人的心化成血,所以它平時不能服用。但西域人用它來醃肉,烤熟了當成鹽來使用,吃起來也沒有危害,可能是因為長期習慣了,所以沒有毒性了。

宗奭曰:金銀有偽,投硇砂鍋中,偽物盡消化,況人腹中有久積,豈不腐潰?

元素曰:硇砂破堅癖,不可獨用,須入群隊藥中用之。

白話文:

宗奭說:金銀可能作偽,放入硇砂的鍋中,作偽的東西會完全溶化,何況人體內有長期堆積的東西,難道不會腐潰嗎?

元素說:硇砂能夠破除堅硬的症狀,但不能單獨使用,必須加入其他藥材中使用。

時珍曰:硇砂大熱有毒之物,噎膈反胃積塊內症之病,用之則有神功。蓋此疾皆起於七情飲食所致,痰氣鬱結,遂成有形,妨礙道路,吐食痛脹,非此物化消,豈能去之?其性善爛金銀銅錫,庖人煮硬肉,入硇砂少許即爛,可以類推矣。所謂化人心為血者,亦甚言其不可多服爾。

白話文:

李時珍說:硃砂是大熱大毒之物,但是對於噎膈反胃積塊的內科疾病,卻有奇效。這些疾病都是由七情飲食引起的,痰氣鬱結,形成有形之物,阻塞了道路,引起吐食痛脹的症狀。非此物化消,豈能去之?硃砂的性質是善於腐爛金銀銅錫等金屬,廚師煮硬肉時,放入少量硃砂,肉就會很快煮爛,由此可以推知硃砂的化消作用。所謂「化人心為血」,也是強調硃砂不可多服。

張果《玉洞要訣》云:北庭砂秉陰石之氣,含陽毒之精,能化五金八石,去穢益陽,其功甚著,力並硫黃。獨孤滔《丹房鏡源》云:硇砂性有大毒,為五金之賊,有沉冷之疾,則可服之,疾減便止,多服則成擁塞癰腫。二說甚明,而唐宋醫方乃有單服之法,蓋欲得其助陽以縱欲,而不虞其損陰以發禍也。

白話文:

張果的《玉洞要訣》說:北庭砂吸收了陰石的氣,含有陽毒之精,能夠化解五金八石,去除穢氣益陽之功非常顯著,效用和硫磺相當。獨孤滔的《丹房鏡源》說:硇砂性有大毒,是五金的剋星,有沉冷的疾病,那麼可以服用硇砂,疾病減輕就停止服用,服用過多則會變成癤腫。這兩種說法都很明確,但唐朝、宋朝的醫方卻有單獨服用硇砂的方法,恐怕是想通過硇砂的助陽作用,以縱欲,卻沒有考慮到硇砂損陰而引發禍患。

其方唐慎微已收附本草後,今亦存之,以備考者知警。

白話文:

此方唐慎微已收載於《本草綱目》中,現今亦存世,以供後人警示。

【附方】舊四,新二十三。服食法:硇砂丸:硇砂不計多少,入罐子內,上面更坐罐子一個,紙筋白土上下通泥了,曬乾。上面罐子內盛水,以蒼耳干葉為末,鋪頭蓋底,以火燒之。火盡旋添火,水盡旋添水,從辰初起至戌一伏時,住火勿動。次日取出研,米醋麵糊和丸梧子大。每服四、五丸,溫酒或米飲下,並無忌。久服進食無痰。(《經驗方》)

白話文:

【附方】舊方四種,新方二十三種。服食方法:硇砂丸:硇砂不限數量,放入罐子內,上面再放一個罐子,用紙筋和白土將上下罐子封嚴,曬乾。上面罐子內盛水,用蒼耳幹葉研成末,鋪在罐子底部,用火燒。火燒盡了就立即再添火,水燒乾了就立即再添水,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七點,停止燒火不動罐子。第二天取出硇砂研磨成粉,用米醋和麵粉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四、五丸,用溫酒或米湯送服,沒有忌諱。長期服用可以去除痰飲。(《經驗方》)

元臟虛冷,氣攻臍腹疼痛:用硇砂一兩,以纖霞草末二兩和勻,用小砂罐不固濟,慢火燒赤,乃入硇在罐內,不蓋口,加頂火一秤,待火盡爐寒取出。用川烏頭(去皮臍,生研末)二兩,和勻,湯浸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三丸,木香湯、醋湯任下,日一服。(陳巽方)

白話文:

臟腑虛弱導致腹痛:取硇砂一兩,研成細末,再加纖霞草末二兩均勻混合。使用小砂罐,不加蓋。用慢火將砂罐燒至通紅,然後將硇砂放入罐內,不要蓋上蓋子。繼續添加一磅的頂火,待火完全燃盡,爐子冷卻後取出。另外取川烏頭二兩,去皮、去臍,研成細末,與硇砂-纖霞草末均勻混合,再以湯水浸泡蒸餅,丸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丸,可搭配木香湯或醋湯服用,每日服用一次。(陳巽方)

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面青足冷:硇砂二兩,桃仁一兩(去皮)。酒一小盞,煎硇十餘沸,去砂石,入桃仁泥,旋旋煎成膏,蒸餅和丸梧子大。每熱酒下二十丸。(《聖惠方》)

白話文:

如果腎臟積有寒氣,而寒氣上衝到心腹引起疼痛,而出現臉色青、足部冰涼的症狀,可用以下方法治療:

用硇砂二兩,桃仁一兩(去皮)。將桃仁研成泥,硇砂煎水多次,去掉砂石後,加入桃仁泥,攪拌均勻,煎成膏狀,加入蒸熟的餅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用熱酒送服二十丸。(《聖惠方》)

積年氣塊,臍腹痛疼:硇砂(醋煮)二兩,木瓜三枚(切,須去瓤)。入硇在內,碗盛,於日中曬至瓜爛,研勻,以米醋五升,煎如稀餳,密收。用時旋以附子末和丸梧子大。熱酒化下一丸。(《聖惠方》)

白話文:

多年的氣塊積聚,臍腹疼痛:硇砂(用醋煮過)二兩,木瓜三枚(切碎,須去除瓜瓤)。將硇砂放入木瓜中,用碗盛好,在日中暴曬至木瓜腐爛,研磨均勻,用米醋五升,煎至稀粥狀,密封收好。服用時,旋即加入附子末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用熱酒送下一丸。(《聖惠方》)

痃癖症塊,硇砂丸:治痃癖症塊,暖水臟,殺三蟲,婦人血氣,子宮冷。臘月收桑條灰,淋去苦汁,日乾。每硇砂一兩,用灰三兩,以水化硇,拌灰乾溼得所。以瓶盛灰半寸,入硇於內,以灰填蓋固濟,文武火煅赤,冷定取出,研。以箕鋪紙三重,安藥於上,以熱水淋之,直待硇味盡即止。

白話文:

痃癖症塊,硇砂丸:治療痃癖症塊,溫暖臟器,殺死三蟲(蛔蟲、蟯蟲、絛蟲),治療婦女血氣不調,子宮寒冷。

臘月收集桑條灰,用水淋去苦汁,然後曬乾。每用硇砂一兩,用灰三兩,用水將硇砂化開,與桑條灰拌勻,使硇砂與桑條灰的乾溼程度合適。用瓶子盛放桑條灰,厚度為半寸,將硇砂放入瓶內,再用桑條灰填滿瓶口,蓋固實。用文火和武火煅燒硇砂,直到藥物變成赤色,然後冷卻取出,研磨成粉。

用篩子鋪三層紙,將硇砂藥粉放在紙上,用熱水淋洗,一直到硇砂的味道完全消失為止。

以缽盛汁,於熱灰火中養之,常令魚眼沸,待汁干入瓶,再煅一食頃,取出重研,以粟飯和丸綠豆大。每空心。酒下五丸,病去即止。(《聖惠方》)

白話文:

把藥汁盛在缽中,放在燒熱的灰燼中烘焙,使藥汁一直保持沸騰狀態,等藥汁幹了盛入瓶中,再烘焙一次,直到藥汁完全變幹,取出後研成粉末,用糯米飯和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服用五粒,用酒送服,病症消除後即可停止服用。(出自《聖惠方》)

噎膈反胃,鄧才清興:用北庭砂二錢,水和蕎麥麵包之,煅焦,待冷,取中間濕者,焙乾一錢,入檳榔二錢,丁香二個,研勻。每服七釐,燒酒送下,日三服,愈即止。後吃白粥半月,仍服助胃丸藥。《孫天仁集效方》:用北庭砂二兩(一兩,用人言末一兩,同入罐內,文武火升三炷香,取出,燈盞上末;一兩,以黃丹末一兩,同入罐內,如上法升過,取末),用桑灰霜一兩。研勻。

白話文:

遇到噎膈反胃的情況,可以使用鄧才清興的方法:

  1. 準備研磨好的北庭砂 2 錢、蕎麥麵包適量。

  2. 將北庭砂與蕎麥麵包混合,一起放在火上煅燒成焦灰。

  3. 等到煅燒後的東西冷卻後,取出中間比較潮濕的部分,焙乾到只剩下 1 錢的重量。

  4. 再加入研磨好的檳榔 2 錢、丁香 2 個,一起研磨至均勻。

  5. 每次服用約 7 釐(大約 0.07 克),用燒酒送服,每天服用 3 次,直到症狀改善後即停止服用。

  6. 之後,再服用白粥半個月,並繼續服用助胃丸來養胃。

《孫天仁集效方》記載另一個方法:

  1. 準備北庭砂 2 兩(其中 1 兩加入人言末 1 兩)、桑灰霜 1 兩。

  2. 將北庭砂與人言末混合,一起放入罐中,用文武火加熱到燃燒 3 柱香的時間,取出後研磨成粉末。

  3. 將另一部分的北庭砂與黃丹末 1 兩混合,也放入罐中,同樣用文武火加熱到燃燒 3 柱香的時間,取出後研磨成粉末。

  4. 將研磨好的北庭砂粉末與桑灰霜混合,研磨均勻。

每服三分,燒酒下,愈即止。又方:平胃散各一錢,入硇砂、生薑各五分,為末。沸湯點服二錢,當吐出黑物如石,屢驗。一切積痢:靈砂丹:用硇砂、硃砂各二錢半。為末。用黃蠟半兩,巴豆三七粒(去膜),同入石器內,重湯煮一伏時,候豆紫色為度。去二七粒,只將一七粒同二砂研勻,溶蠟和收。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三分,用燒酒送下,很快就能治癒。另外還有一個方子:平胃散各一份,加上硇砂、生薑各五分,搗碎。用沸騰的湯點服二錢,應該會吐出像石頭一樣的黑色物質,屢試不爽。

對於一切積痢:靈砂丹:使用硇砂、硃砂各二錢半。搗碎。使用半兩黃蠟、巴豆仁三十七粒(去膜),一起放入石器皿中,隔水蒸煮一刻鐘,等到豆子變成紫色即可。去除三十六粒,只將一粒與二砂研勻,溶解蠟汁和收。

每旋丸綠豆大。或三丸、五丸,淡薑湯下。(《本事方》)月水不通:臍腹積聚疼痛。硇砂一兩,皂角五挺(去皮子)。銼為末,以頭醋一大盞,熬膏,入陳橘皮末三兩,搗三百杵,丸梧子大。每溫酒下五丸。(《聖惠方》)死胎不下:硇砂、當歸各半兩。為末。分作二服,溫酒調下,如人行五里,再一服。

白話文:

每粒藥丸的大小像綠豆。每次服用 3 粒或 5 粒,以清淡的薑湯送服。(出自《本事方》)。月經不通,臍腹積聚疼痛:硇砂 1 兩,皁角 5 個(去皮)。搗成粉末,以一杯頭醋熬製成膏狀,加入陳橘皮末 3 兩,研杵 300 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以溫酒送服 5 粒。(出自《聖惠方》)。死胎不下:硇砂、當歸各半兩。研磨成粉末。分成兩份服用,用溫酒調和服用。服用後如走五里路後,再服用一份。

(《瑞竹堂方》)喉痹口噤:硇砂、馬牙硝等分,研勻,點之。(《聖濟方》)懸癰猝腫:硇砂半兩,綿裹含之,咽津即安。(《聖惠方》)牙齒腫痛:老鼠一個去皮,以硇砂淹擦,三日肉爛化盡,取骨,瓦上焙乾,為末,入樟腦一錢,蟾酥二分。每以少許點牙根上,立止。

白話文:

(《瑞竹堂方》)喉嚨腫痛,張不開嘴:硇砂、馬牙硝等分,研磨均勻,點在喉嚨上。(《聖濟方》)懸雍垂突然腫大:硇砂半兩,用棉花包住含在嘴裡,嚥下唾液就能減輕不適。(《聖惠方》)牙齒腫痛:取一隻老鼠,剝皮後用硇砂塗抹,三天後老鼠肉腐爛化盡,取出骨頭,在瓦片上焙乾,研磨成粉末,加入一錢樟腦,二分蟾酥。每次取少量點在牙根上,疼痛立即停止。

(《孫氏集效方》)偏頭風痛:硇砂末一分,水潤豉心一分。搗丸皂子大。綿包露出一頭,隨左右內鼻中,立效。(《聖惠方》)損目生瘀,赤肉弩出不退:杏仁百個,蒸熟去皮尖研,濾取淨汁,入硇砂末一錢,水煮化。日點一、二次,自落。(《普濟方》)鼻中息肉:硇砂點之,即落。

白話文:

(《孫氏集效方》)偏頭痛:硇砂末一分,用水潤過的豆豉芯一分。搗成像皁果那麼大的丸子。用棉花包住,露出丸子的一頭,放進左右邊的鼻孔中,立馬見效。(《聖惠方》)傷害眼睛,有瘀血,血肉突起且不消退:杏仁一百個,蒸熟去皮研磨,過濾取乾淨的汁液,加入硇砂末一錢,加水煮化。每天點眼一到兩次,瘀血會自動脫落。(《普濟方》)鼻息肉:用硇砂點,息肉就會脫落。

(白飛霞方)鼻中毛出:晝夜可長一、二尺,漸漸粗圓如繩,痛不可忍,摘去復生,此因食豬羊血過多致生。用乳香、硇砂各一兩,為末,飯丸梧子大。每空心臨臥各服十丸,水下。自然退落。(夏子益《奇疾方》)魚骨哽咽:硇砂少許,嚼咽立下。(《外臺秘要》)蚰蜒入耳:硇砂、膽礬等分。

白話文:

(白飛霞方)鼻中毛髮生長:晝夜可長一、二尺,漸漸粗圓像繩子一樣,疼痛難忍,摘除後又會長出來,這是因為吃了豬羊血過多導致的。用乳香、硇砂各一兩,研成粉末,做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天空腹睡前各服十丸,用溫水送服,自然而然就會掉落。(夏子益《奇疾方》)魚刺哽咽:少許硇砂,嚼服後立刻下去。(《外臺祕要》)蚰蜒鑽入耳朵:硇砂、膽礬等分。

為末。每吹一字,蟲化為水。(《聖濟錄》)割甲侵肉久不瘥:硇砂、礬石,為末。裹之,以瘥為度。(《外臺秘要》)蠍蠆叮螫:水調硇砂塗之,立愈。(《千金方》)代指腫痛:唾和白硇砂,以面作碗子,套指入內,一日瘥。(《千金方》)面上疣目:硇砂、硼砂鐵鏽麝香等分研,搽三次自落。

白話文:

研磨成粉末。每次吹一個字,蟲就會化成水。(《聖濟錄》)割傷指甲侵犯血肉很久都好不了:硇砂、礬石,研磨成粉末,把藥末裹在傷口,直到傷口痊癒為止。(《外臺祕要》)蠍子、蠆蟓叮咬:用水調和硇砂塗抹,立馬痊癒。(《千金方》)代替手指腫痛:用唾液和白硇砂調和,用麵粉做成碗狀,把手指套進去,一天就會痊癒。(《千金方》)面部疣目:硇砂、硼砂、鐵鏽、麝香等分研磨,塗抹三次自然脫落。

(《集效方》)疔瘡腫毒:好硇砂、雄黃等分研。以銀篦刺破瘡口,擠去惡血,安藥一豆入內,紙花貼住即效。毒氣入腹嘔吐者,服護心散。(《瑞竹堂方》)疝氣卵腫,脹痛不可忍。念珠丸:用硇砂、乳香各二錢,黃蠟一兩。研溶和丸,分作一百單八丸,以綿縫,露一夜,次日取出,蛤粉為衣。

白話文:

《集效方》中記載治療疔瘡腫毒的方法:將好硇砂和雄黃等分研磨成粉末,用銀篦刺破瘡口,擠出壞血,再將藥粉一點點放入瘡口內,用紙花貼住即可生效。如果毒氣進入腹中引起嘔吐,則服用護心散。

《瑞竹堂方》中記載治療疝氣卵腫、疼痛難忍的方法:將硇砂、乳香各二錢,黃蠟一兩,研磨溶解後和成丸劑,分成一百零八丸,用棉線縫合起來,放在露水中浸泡一夜,取出後用蛤粉做外衣。

每用一丸,乳香湯吞下,日二服,取效。(《本事方》)諸勞久嗽:方見獸部下。

白話文:

每服一丸,用乳香湯送服,每天兩次,藥到病除。(《本事方》)各種勞累而引起的長久咳嗽:方子見動物部。

【附錄】石藥(拾遺。)〔藏器曰〕味苦,寒,無毒。主折傷內損瘀血煩悶欲死者,酒消服之。南人毒箭中人,及深山大蝮傷人,速將病者頂上十字釐之,出血水,藥末敷之,並敷傷處,當上下出黃水數升,則悶解。俚人重之,以竹筒盛,帶於腰,以防毒箭;亦主惡瘡、熱毒癰腫、赤白遊風、瘻蝕等瘡,並水和敷之。出賀州出內石上,似碎石、硇砂之類。

白話文:

【附錄】石藥(拾遺):

《藏器》說:石藥味苦,性寒,無毒。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內部損傷、瘀血鬱積、煩悶欲絕的人,用酒送服。在南方,如果中了毒箭或被深山中的大蝮蛇咬傷,應迅速在病人的頭頂十字形地劃破,放出出血水,然後敷上藥末,同時敷在傷口上,就會上下排出黃水數升,悶氣就會解除。民間非常重視這種藥,用竹筒盛裝,繫在腰間,以防毒箭;還可以用於治療惡瘡、熱毒癰腫、赤白遊風、瘻蝕等瘡,用水和藥混合後敷在患處。石藥產於賀州,出產在石頭上,形狀類似碎石或硇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