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金石部第八卷 (7)

回本書目錄

金石部第八卷 (7)

1. 鉛霜

(《日華》)

【釋名】鉛白霜。

白話文:

釋名:鉛白霜。

【修治】頌曰:鉛霜,用鉛雜水銀十五分之一合煉作片,置醋甕中密封,經久成霜。

白話文:

【修治】頌曰:鉛霜,是用鉛和水銀按十五分之一的比例混合煉製成片狀,然後放入醋罈中密封,經過很長時間就會變成霜。

時珍曰:以鉛打成錢,穿成串,瓦盆盛生醋,以串橫盆中,離醋三寸,仍以瓦盆覆之,置陰處,候生霜刷下,仍合住。

白話文:

李時珍說:用鉛打造成錢幣,穿成一串,用瓦盆盛裝生醋,然後將鉛錢串橫放在瓦盆中,使其距離醋三寸,再用另一個瓦盆倒蓋在上面,最後將其放置在陰涼處。等瓦盆上生出霜後,就把霜刷下來,然後再將瓦盆蓋上。

【氣味】甘、酸,冷,無毒。

宗奭曰:鉛霜塗木瓜,即失酸味,金剋木也。

白話文:

味道:甘、酸,性質寒涼,無毒。

宗奭說:用鉛霜塗抹於木瓜上,木瓜就會失去酸味,這是因為金剋木的緣故。

【主治】消痰,止驚悸,解酒毒,去胸膈煩悶,中風痰實,止渴(大明)。去膈熱涎塞(宗奭)。治吐逆,鎮驚去怯,黑鬚發(時珍)。

白話文:

【治療效果】消除痰液、鎮靜安神、解除酒毒、緩解胸悶、因中風引起的痰多、止渴(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去除胸隔之間淤積的熱痰(危亦林所著《世醫得效方》)。治療嘔吐、腹瀉、驚悸、膽怯,使頭髮胡須變黑(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

【發明】頌曰:鉛霜性極冷,治風痰及嬰孺驚滯藥,今醫家用之尤多。

白話文:

發明(中藥)頌曰:鉛霜性質極為寒冷,用於治療風痰、以及嬰幼兒的驚嚇停滯症狀。現今的醫家使用鉛霜的頻率尤其多。

時珍曰:鉛霜乃鉛汞之氣交感英華所結,道家謂之神符白雪,其墜痰去熱,定驚止瀉,蓋有奇效,但非久服常用之物爾。病在上焦者,宜此清鎮。

白話文:

李時珍說:鉛霜是鉛和汞的氣體交感後形成的純潔精華,道家稱之為神符白雪,它可以祛痰降熱,鎮靜止瀉,效果奇特,但不能長期服用或經常使用。對於上焦的疾病,可以用鉛霜來治療。

【附方】舊二,新九。

白話文:

附方:舊處方二張,新處方九張。

小兒驚熱,心肺積熱,夜臥多驚:鉛霜、牛黃各半分,鐵粉一分。研勻。每服一字,竹瀝調下。(《聖濟錄》)

白話文:

小兒驚熱,心肺積熱,夜臥多驚:鉛霜、牛黃各半份,鐵粉一份。研勻。每次服用一字分量的藥粉,用水調下服用。(出自《聖濟錄》)

驚風癇疾,喉閉牙緊:鉛白霜一字,蟾酥少許。為末,烏梅肉蘸藥於齦上揩之,仍吹通關藥,良久便開。(《普濟方》)

白話文:

驚風癲癇,喉嚨緊閉,牙齒緊閉:鉛粉一錢,蟾酥少許。研成粉末,用烏梅肉蘸藥末於牙齦上塗擦,再用開通關竅的藥物吹入,長時間以後就能打開。

消渴煩熱:鉛白霜、枯白礬等分。為末,蜜丸芡子大。綿裹,含化咽汁。又方:鉛白霜一兩,根黃、硝石各一兩。為末。每冷水服一錢。(《聖濟錄》)

白話文:

消渴煩熱:鉛白霜、枯白礬等分。研磨成粉末,加蜜製成芡子大小的丸劑。用棉布包好,含服,慢慢嚥下藥汁。另一種方法:鉛白霜一兩,根黃、硝石各一兩。研磨成粉末。每次用冷水送服一錢。(《聖濟錄》)

喉痹腫痛:鉛白霜、甘草半兩,青黛一兩,為末,醋糊丸芡子大。每含咽一丸,立效。(《聖濟錄》)

白話文:

喉嚨腫痛:鉛白霜、甘草半兩、青黛一兩,磨成粉末後,用醋做成芡子大小的藥丸。每次含一丸在喉嚨裡,馬上見效。(《聖濟錄》)

懸癰腫痛:鉛白霜一分,甘草(半生半炙)一分。為末。綿裹含咽。(《聖惠方》)

白話文:

**繁體中文:**鉛白霜一分、甘草(半生半炙)一分。為末。綿裹含咽。(《聖惠方》)

使用鉛白霜一錢、甘草(一半生用、一半烤用)一錢。研成細末。用棉花包起來含在口中吞嚥。(出自《聖惠方》)

口疳齦爛,氣臭血出,不拘大人小兒。鉛白霜、銅綠各二錢,白礬豆許。為末掃之。(《宣明方》)

白話文:

口腔有瘡,牙齦潰爛,口氣腥臭,出血不止,無論大人小孩都適用。用鉛白霜、銅綠各二錢,白礬少許。將藥物研成細末,塗於患處。

鼻衄不止:鉛白霜末。新汲水服一字。(《十全博救方》)

痔瘡腫痛:鉛白霜、白片腦各半字。酒調塗之,隨手見效。(《嬰童百問》)

白話文:

鼻衄不止:

鉛白霜研成粉末,用新汲取的井水服下一拇指許的量。(出自《十全博救方》)

痔瘡腫痛:

鉛白霜、白片腦各半拇指許的量,用酒調和塗抹,馬上見效。(出自《嬰童百問》)

室女經閉,恍惚煩熱:鉛霜半兩,生地黃汁一合。調下,日三服。(《聖惠方》)梳髮令黑:鉛霜包梳,日日梳之,勝於染者。(《普濟方》)

白話文:

  1. 處女經期不來,精神恍惚且煩熱:使用半兩的鉛霜,加上生地黃汁一合。攪拌後服用,每天三次。(出自《聖惠方》)

  2. 使頭髮變黑:將鉛霜包在梳子上,每天梳頭,比染髮效果更好。(出自《普濟方》)

2. 粉錫

(《本經》下品)

白話文:

《本經》下品

蜀漆

古文:味辛平。主治久風,濕痹,四肢拘攣,不能屈伸,漆瘡。

白話文:味道辛辣,性質平緩。主治長年風濕,寒濕痹痛,四肢拘攣,不能彎曲伸展,以及漆瘡。

芒硝

古文:味苦寒。主治實熱,發斑,丹毒,黃疸,內熱夜不得臥,赤白痢,泄瀉腹痛,驚狂妄語。

白話文:味道苦寒。主治實熱證,發斑疹,丹毒,黃疸,內熱導致夜不能寐,赤痢、白痢,洩瀉腹痛,驚狂妄言。

蜘蛛

古文:味甘寒。主治休息不眠,喘急鼻塞,虛勞咳嗽,血淋。

白話文:味道甘甜,性質寒涼。主治失眠,喘息急促鼻塞,虛勞咳嗽,血淋。

蜜丸

古文:味甘平。主治久痢,腸鳴泄瀉。

白話文:味道甘甜,性質平緩。主治久痢,腸鳴洩瀉。

馬刀

古文:味甘平。主治大小便淋痛,肺痿咳嗽,咯血,吐膿,久瘧,勞疸發黃,泄瀉腸鳴,虛勞不足,女子血崩,虛寒。

白話文:味道甘甜,性質平緩。主治小便淋痛、大便不通,肺癆咳嗽,咯血,吐膿,久瘧,勞病導致發黃,洩瀉腸鳴,虛勞不足,女子血崩,虛寒。

花蕊石

古文:味甘平。主治心腹痞滿,腫脹,伏熱,男子遺精,婦人血暈。

白話文:味道甘甜,性質平緩。主治心腹脹滿,腫脹,鬱熱,男子遺精,婦人月經過多或不規律。

丹砂

古文:味辛寒。主治發狂妄語,驚癇,顛狂,神志不安,虛損勞熱,服之輕身益氣。

白話文:味道辛辣,性質寒涼。主治發狂妄言,癲癇,精神錯亂,神志不安,虛勞發熱,服用後可減輕體重,增強氣力。

石脂

古文:味苦寒。主治隔氣,痞硬,腸鳴腹痛,泄瀉。

白話文:味道苦寒。主治呃逆,痞塊堅硬,腸鳴腹痛,洩瀉。

雄黃

古文:味辛甘寒。主治霍亂,泄瀉,發狂,驚癇,面部瘡瘍,惡瘡,蛇蟲咬傷,服之破血逐積。

白話文:味道辛辣甘甜,性質寒涼。主治霍亂,洩瀉,發狂,癲癇,面部瘡瘍,惡瘡,蛇蟲咬傷,服用後可破血逐積。

半夏

古文:味甘辛溫。主治嘔吐,呃逆,泄瀉,內傷發熱。

白話文:味道甘甜辛辣,性質溫暖。主治嘔吐,呃逆,洩瀉,內傷發熱。

【釋名】解錫(《本經》)、鉛粉(《綱目》)、鉛華(《綱目》)、胡粉(弘景)、定粉(《藥性》)、瓦粉(《湯液》)、光粉(《日華》)、白粉(《湯液》)、水粉(《綱目》)、官粉。

白話文:

【別名】解錫(《本經》)、鉛粉(《綱目》)、鉛華(《綱目》)、胡粉(弘景)、定粉(《藥性》)、瓦粉(《湯液》)、光粉(《日華》)、白粉(《湯液》)、水粉(《綱目》)、官粉。

弘景曰:即今化鉛所作胡粉也,而謂之粉錫,以與今乖。

時珍曰:鉛、錫一類也,古人名鉛為黑錫,故名粉錫。《釋名》曰:胡者,糊也,和脂以糊面也。

定、瓦言其形,光、白言其色。俗呼吳越者,為官粉;韶州者,為韶粉;辰州者,為辰粉。

【正誤】恭曰:鉛丹、胡粉,實用炒錫造,陶言化鉛誤矣。

震亨曰:胡粉是錫粉,非鉛粉也。古人以錫為粉,婦人用以附面者,其色類肌肉,不可入藥。

白話文:

弘景說:現在用煉化的鉛製成的胡粉,卻稱之為粉錫,與現在的用法不同。

時珍說:鉛和錫同類,古人稱鉛為黑錫,因此稱粉錫。《釋名》中說:胡,糊也,用油脂糊在臉上。

定、瓦指的是它的形狀,光、白指的是它的顏色。一般人常稱吳越產的為官粉,韶州產的為韶粉,辰州產的為辰粉。

【正誤】

恭曰:鉛丹和胡粉,實際上是用炒過的錫製造,陶弘景說用煉化的鉛是錯誤的。

震亨說:胡粉是錫粉,不是鉛粉。古人用錫粉,婦女用來塗抹臉部,其顏色與肉色相近,不可入藥。

弘景說:現在煉鉛所製成的胡粉,卻被稱為粉錫,與現在的用法不同。

時珍說:鉛和錫是同類的,古人把鉛叫做黑錫,所以把胡粉叫做粉錫。《釋名》中記載:胡,就是糊的意思,是用油脂糊在臉上。

定、瓦指的是胡粉的形狀,光、白指的是它的顏色。民間一般把吳越產的胡粉叫做官粉,韶州產的叫做韶粉,辰州產的叫做辰粉。

【正誤】

恭曰:紅土(丹砂)和胡粉,實際是用炒過的錫來製造的,陶弘景說用煉化的鉛是錯誤的。

震亨說:胡粉是錫粉,不是鉛粉。古人用錫粉做成粉,婦女用來塗抹臉部,它的顏色與肉色相近,不能用作藥物。

志曰:粉錫、黃丹二物,俱是化鉛為之。英公李勣序云鉛錫莫辨者,謂此也。按李含光《音義》云:黃丹、胡粉皆是化鉛,未聞用錫者。《參同契》云:胡粉投炭中,色壞,還為鉛。《抱朴子·內篇》云:愚人不信黃丹、胡粉是化鉛所作。蘇恭以二物俱炒錫作,大誤矣。

白話文:

史書上說:粉錫、黃丹這兩種東西,都是把鉛變化而成的。唐朝名將李勣說:「鉛錫混雜在一起,無法辨別。」指的是這兩種東西。我考據李含光的《音義》記載:黃丹、胡粉都是把鉛變化而來的,沒有聽說用錫製作的。古書《參同契》上說:把胡粉投入到炭火中,顏色就會消失,又變成了鉛。《抱朴子·內篇》上說:愚蠢的人不相信黃丹、胡粉是用鉛製造的。蘇恭用這兩種東西和錫一起炒製,實在是大錯特錯了。

時珍曰:錫炒則成黑灰,豈有白粉。蘇恭已誤,而朱震亨復踵其誤,何哉?

白話文:

李時珍說:錫加熱炒過後會變成黑色的灰,哪有白色的粉末?所以蘇恭的說法是錯誤的,而朱震亨又重複了他的錯誤,為什麼會這樣呢?

【集解】時珍曰:按《墨子》云:禹造粉。張華《博物志》云:紂燒鉛錫作粉。則粉之來亦遠矣。今金陵、杭州、韶州、辰州皆造之,而辰粉尤真,其色帶青。彼人言造法:每鉛百斤,熔化,削成薄片,卷作筒,安木甑內,甑下、甑中各安醋一瓶,外以鹽泥固濟,紙封甑縫。風爐安火四兩,養一七,便掃入水缸內,依舊封養,次次如此,鉛盡為度。

白話文:

譯文:

時珍說:根據《墨子》記載,禹發明瞭粉。張華的《博物志》說,紂王用鉛錫燒製了粉。可見粉的由來是很久遠的了。現在金陵、杭州、韶州、辰州都在製作粉,而辰州的粉尤為純正,它的顏色帶青。當地人說它的製作方法是:每100斤鉛,熔化後削成薄片,捲成筒狀,放在木甑內,甑下、甑中各放一瓶醋,外面用鹽泥封固,用紙封住甑縫。風爐上放四兩火,養護17天,然後掃入水缸內,依舊封存養護,依次如此,直到鉛全部變成粉為止。

不盡者,留炒作黃丹。每粉一斤,入豆粉二兩,蛤粉四兩,水內攪勻,澄去清水。用細灰按成溝,紙隔數層,置粉於上,將干,截成瓦定形,待乾收起,而范成大《虞衡志》言:桂林所作鉛粉最有名,謂之桂粉,以黑鉛著糟甕中罨化之。《何孟春余冬錄》云:嵩陽產鉛,居民多造胡粉。

白話文:

沒有用完的,留著炒製黃丹。每攪拌一斤鉛粉,加入兩兩豆粉,四兩蛤粉,再以水內攪拌均勻,澄去清水。用細灰按成溝,紙隔數層,將粉置於上,等粉將要乾的時候,截成瓦釘的形狀,待乾後收起。范成大《虞衡志》裡說:桂林所做的鉛粉最有名,稱為桂粉,用黑鉛放在糟甕中發酵腐熟而成。《何孟春餘冬錄》裡說:嵩陽產鉛礦,居民多製作鉛粉。

其法:鉛塊懸酒缸內,封閉四十九日,開之則化為粉矣。化不白者,炒為黃丹。黃丹滓為密陀僧。三物收利甚博。其鉛氣有毒,工人必食肥豬犬肉、飲酒及鐵漿以厭之。枵腹中其毒,輒病至死。長幼為毒熏蒸,多痿黃癱攣而斃。其法略皆不同,蓋巧者時出新意,以速化為利故爾。

白話文:

方法是:將鉛塊懸掛在酒缸裡,密封四十九天,打開後就變成粉末了。如果沒有變成白色,就要炒成黃丹。黃丹的沉澱物就是密陀僧。三種東西都有很高的利潤。但是鉛氣有毒,工人必須吃肥豬肉、狗肉、喝酒和喝鐵漿來抵消鉛毒。空腹的人接觸到這種毒,就會生病至死。成年人和小孩受到有毒氣體的燻蒸,大多會因痿黃癱瘓而死亡。以上提到的方法略有不同,但都是聰明的人為了快速化鉛、以獲利而想出的新方法。

又可見昔人炒錫之謬。《相感志》云:韶粉蒸之不白,以蘿蔔甕子蒸之則白。

【氣味】辛,寒,無毒。權曰:甘、辛,涼。

時珍曰:胡粉能制硫黃。又雌黃得胡粉而失色,胡粉得雌黃而色黑,蓋相惡也。又入酒中去酸味,收蟹不沙。

白話文:

《相感志》上說:韶粉蒸製不白,用蘿蔔甕子蒸製就會變白。

韶粉蒸製後顏色不夠白,如果用蘿蔔甕子蒸製,就會變白。

藥性:

辛味,寒涼,無毒。權德輿說:甘、辛味,涼性。

李時珍說:胡粉可以制衡硫黃。雌黃遇到胡粉會褪色,胡粉遇到雌黃會變黑,這是因為它們相剋。另外,胡粉放入酒中可以去除酸味,並且可以讓螃蟹不會發沙。

【主治】伏屍毒螫,殺三蟲(《本經》)。去鱉瘕,療惡瘡,止小便利,墮胎(《別錄》)。治積聚不消。炒焦,止小兒疳痢(甄權)。治癰腫瘻爛,嘔逆,療癥瘕,小兒疳氣(大明)。止泄痢、久積痢(宗奭)。治食復勞復,墜痰消脹,治疥癬狐臭,黑鬚發(時珍)。

白話文:

【主治】治療屍體中毒、蟲咬,殺死體內的寄生蟲(《本經》)。去除鱉瘕,治療惡性瘡癤,止小便頻數和腹瀉,墮胎(《別錄》)。治療積聚不消。炒焦後,可以止小兒疳痢(甄權)。治療癰腫、瘻管腫瘤、嘔吐和腹瀉,治療癥瘕,小兒疳氣(大明)。止泄痢、久積痢(宗奭)。治療食復勞復,消除痰濕,治療疥癬、狐臭,黑鬚發(時珍)。

【發明】弘景曰:胡粉金色者,療屍蟲彌良。

藏器曰:久痢成疳者,胡粉和水及雞子白服,以糞黑為度,為其殺蟲而止痢也。

白話文:

【用藥發明】陶弘景說:金色胡粉用來治療屍蟲效果很好。

王叔和說:長年痢疾,變成疳病的,用胡粉加水和雞蛋清服用,以大便變黑為準,這是因為它能殺蟲止痢。

時珍曰:胡粉,即鉛之變黑為白者也。其體用雖與鉛及黃丹同,而無硝鹽火燒之性,內有豆粉、蛤粉雜之,只能入氣分,不能入血分,此為稍異。人服食之,則大便色黑者,此乃還其本質,所謂色壞還為鉛也。亦可入膏藥代黃丹用。

白話文:

李時珍說:胡粉,就是鉛變成黑色的東西變白色的。雖然它的本質和鉛和黃丹相同,但沒有硝石和火燒的毒性,裡面含有豆粉和蛤粉,只能進入氣分,不能進入血液,這裡稍有不同。人服用後,大便呈黑色,這是本質的恢復,所謂「色壞還為鉛」。也可以加入膏藥中,代替使用黃丹。

【附方】舊十四,新三十。

勞復食復欲死者:水服胡粉少許。(《肘後方》)

白話文:

【附方】從前有十四個,現在有三十個。

勞累過度後吃飽飯想死的人:用水服下少量胡粉。(見《肘後方》)

小兒脾泄不止:紅棗二十個去核,將官粉入內,以陰陽瓦焙乾,去棗研粉。每服三分,米湯下。(孫真人《集效方》)

白話文:

嬰兒脾泄不止:紅棗二十顆,去除棗核,在棗核內放入官粉,用陰陽瓦焙乾,取出棗肉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分,用米湯送服。(出自孫真人《集效方》)

赤白痢下頻數,腸痛:定粉一兩,雞子清和,炙焦為末。冷水服一錢。(《肘後方》)

白話文:

對於頻繁排泄紅色或白色的痢疾,並伴有腹痛:使用一兩的滑石粉,與雞蛋清混合,然後烘烤並磨成粉末。用冷水送服一錢。(《肘後備急方》)

小兒無辜疳,下痢赤白:胡粉熟蒸,熬令色變,以飲服半錢。(《子母秘錄》)

小兒腹脹:胡粉、鹽熬色變,以摩腹上。(《子母秘錄》)

腹皮青色,不速治,須臾死。方同上。

小兒夜啼:水服胡粉三豆大,日三服。(《子母秘錄》)

身熱多汗:胡粉半斤,雷丸四兩,為末粉身。(《千金方》)

白話文:

小兒無辜疳,下痢赤白: 胡粉(滑石粉)蒸熟,加熱至顏色改變,服用半錢。

小兒腹脹: 胡粉、鹽加熱至顏色改變,塗抹在腹部上。

腹皮青色,不速治,須臾死。方同上。 腹部皮膚青色,不立即治療,很快會死亡。治療方法同上。

小兒夜啼: 用開水服用三顆豆大的胡粉,每天三次。

身熱多汗: 胡粉半斤,雷丸四兩,磨成細粉,撲在身上。

婦人心痛急者:好官粉為末,蔥汁和丸小豆大。每服七丸,黃酒送下即止。粉能殺蟲,蔥能透氣故也。(邵真人方)

白話文:

若婦人心痛很急的時候:將上好的官粉磨成粉末,用蔥汁和成小豆那麼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七丸,用黃酒送服,即可止痛。因為官粉可以殺滅體內的寄生蟲,而蔥可以疏通氣血,所以能起到止痛的效果。(這是邵真人驗方)

寸白蛔蟲:胡粉炒燥,方寸匕,入肉臛中,空心服,大效。(張文仲《備急方》)

服藥過劑悶亂者。水和胡粉服之。(《千金方》)

鼻衄不止:胡粉炒黑,醋服一錢,即止(《聖惠方》)

齒縫出血:胡粉半兩,麝香半錢,為末。臥時揩牙。(《聖濟錄》)

墜撲瘀血,從高落下,瘀血搶心,面青氣短欲死。胡粉一錢,和水服即安。(《肘後方》)

白話文:

寸白蛔蟲:

將胡粉炒乾,取一茶匙分量,混入豬肉末中,空腹服用。效果顯著。(張文仲《備急方》)

服藥過量感到悶亂:

用水分服胡粉。(《千金方》)

鼻血不止:

將胡粉炒黑,用醋送服一錢,立止。(《聖惠方》)

齒縫出血:

胡粉半兩,麝香半錢,研為細末。睡前用來擦拭牙齒。(《聖濟錄》)

墜落瘀血:

從高處墜落,瘀血衝向心臟,導致面色青紫、氣短欲死。服胡粉一錢,用水送服,可得安寧。(《肘後方》)

折傷接骨:官粉、硼砂等分,為末。每服一錢,蘇木湯調下,仍頻飲蘇木湯,大效。(《接骨方》)

白話文:

接骨續筋:生粉、硼砂等量,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重,用蘇木煎成的湯送服,另要頻頻飲用蘇木煎成的湯,效果很好。(《接骨方》)

杖瘡腫痛:水粉一兩,赤石脂(生)一錢,水銀一分,以麻油成膏,攤油紙貼之。肉消者,填滿緊縛。(《救急方》)

白話文:

治療局部紅腫疼痛:水粉一兩,生赤石脂一錢,水銀一分,用麻油搗成糊狀,塗抹在油紙上,貼在患處。如果肌肉萎縮,則在患處填滿藥膏並緊緊地包紮。(《救急方》)

抓傷麵皮:香油調鉛粉搽之,一夕愈。(《集簡方》)

食梅牙齼:韶粉揩之。(《相感志》)

白話文:

香油調鉛粉搽之,一夕愈。 (《集簡方》) 將香油和鉛粉調和後塗抹在抓傷患處,塗抹一晚即可痊癒。

食梅牙齼:韶粉揩之。(《相感志》) 如果吃梅子牙齼(梅子核),則可以用韶粉(一種由菊科植物製成的粉末)擦拭患處。

染白鬚發:胡粉、石灰等分,水和塗之,以油紙包,烘令溫暖,候未燥間洗去,以油潤之,黑如漆也。(《博物志》)

白話文:

染白鬍鬚和頭髮:將胡粉和石灰等分混和,加水調和後塗抹上去,再用油紙包住,放在溫暖處烘烤,等到還沒有完全乾燥時沖洗掉,最後塗抹油,就會變得烏黑光亮如新。(《博物志》)

腋下胡臭:胡粉常粉之。或以胡粉三合,和牛脂煎稠塗之。(《千金方》)

陰股常濕:胡粉粉之。(《備急方》)

乾溼癬瘡:方同上。

白話文:

腋下狐臭:

經常使用胡粉或滑石粉敷擦。或者使用三份胡粉和一份牛脂混合,加熱至稠狀後塗抹。(出自《千金方》)

陰股部經常潮濕:

經常使用胡粉粉末敷擦。(出自《備急方》)

乾癬:

使用與上同的胡粉敷擦。

黃水膿瘡:官粉(煅黃)、松香各三錢,黃丹一錢,飛礬二錢。為末,香油二兩,熬膏敷之。(邵真人方)

白話文:

黃水膿瘡:官粉(煅黃)、松香各3錢,黃丹1錢,飛礬2錢。磨成粉末,香油2兩,熬製成膏狀塗抹。(邵真人方)

小兒耳瘡月蝕:胡粉,和土塗之。(《子母秘錄》)

小兒疳瘡:熬胡粉,豬脂和塗。(張文仲方)

小兒舌瘡:胡粉,和豬𩩅骨中髓,日三敷之。(《食醫心鏡》)

燕口吻瘡:胡粉(炒)一分,黃連半兩,為末,敷之。(《普濟方》)

痘瘡瘢痕,或凸或凹。韶粉一兩,輕粉一定,和研,豬脂調敷。(陳文中小兒方)

白話文:

小兒耳瘡因月蝕所致: 用胡粉(貝殼粉)和泥土塗抹。

小兒疳瘡: 將胡粉熬製,與豬脂混合塗抹。

小兒舌瘡: 將胡粉與豬骨髓混合,每天敷三次。

燕口吻瘡: 將胡粉炒過,與黃連粉末混合,敷抹於患處。

痘瘡瘢痕(凸或凹): 將韶粉一兩、輕粉一定混合研磨,用豬脂調和後敷抹。

妒精陰瘡:鉛粉二錢,銀杏仁七個,銅銚內炒至杏黃,去杏取粉,出火毒,研搽效。(《集簡方》)

白話文:

治療陰精瘡:將鉛粉二錢、銀杏仁七個一起放入銅銚內,炒至銀杏仁變成杏黃色,去除杏仁,取粉,以去除火毒,將其研磨並塗抹在患處即可見效。(《集簡方》)

反花惡瘡:胡粉一兩,胭脂一兩。為末。鹽湯洗淨敷之,日五次。(《聖惠方》)

瘡似蜂窠,愈而復發。胡粉、硃砂等分。為末,蜜和塗之。(《聖濟錄》)

白話文:

反花惡瘡

配方一:

  • 胡粉一兩
  • 胭脂一兩

用法:

  • 將胡粉和胭脂研磨成細末。
  • 用鹽水清洗患處後,敷上藥末。
  • 每日敷藥五次。(出自《聖惠方》)

配方二:

**症狀:**瘡口像蜂窩一樣,癒合後還會復發。

配方:

  • 胡粉和硃砂等量。

用法:

  • 將胡粉和硃砂研磨成細末。
  • 用蜂蜜調和藥末,塗抹於患處。(出自《聖濟錄》)

血風臁瘡:《孫氏集效方》:用官粉四兩,水調入碗內,以蘄州艾葉燒煙燻干,入乳香少許同研,香油調作隔紙膏,反復貼之。《楊氏簡便方》:用官粉炒過,桐油調作隔紙貼之。

白話文:

血風臁瘡:《孫氏集效方》:使用四兩官粉,加水調入碗內,用蘄州艾葉燒煙燻乾,加入少許乳香研磨均勻,再用香油調成藥膏,貼上紗布後反復塗抹。

《楊氏簡便方》:使用官粉炒過,再用桐油調成藥膏,貼上紗布後塗抹。

小兒丹毒:唾和胡粉,從外至內敷之良。(《千金方》)

湯火燒瘡:胡粉,羊髓和,塗之。(孫真人方)

瘡傷水濕:胡粉、炭灰等分,脂和塗孔上,水即出也。(《千金方》)

蠼螋尿瘡:酢和胡粉塗之。(《千金方》)

諸蛇螫傷:胡粉和大蒜搗塗。(《千金方》)

誤吞金銀及錢:胡粉一兩,豬脂調,分再服,令消烊出也。(《外臺秘要》)

三年目翳:胡粉塗之。(《聖惠方》)

白話文:

小兒丹毒: 唾液和滑石粉,用於由外向內敷貼,是效果最好的方法。(出自《千金方》)

湯火燒傷: 滑石粉和羊骨髓混合,塗抹於患處。(出自孫思邈的方劑)

瘡傷化膿: 滑石粉和炭灰等量,用油脂調和後塗抹於傷口上,膿水即可排出。(出自《千金方》)

蠼螋尿瘡: 用醋和滑石粉混合後塗抹。(出自《千金方》)

蛇咬傷: 將滑石粉和大蒜搗碎後混合塗抹。(出自《千金方》)

誤吞金屬或錢幣: 一兩滑石粉,用豬脂調和後,分兩次服用,幫助溶解異物並排出體外。(出自《外臺祕要》)

三年眼翳: 滑石粉塗抹於患處。(出自《聖惠方》)

口中乾燥,煩渴無津。雄豬膽五枚,酒煮皮爛,入定粉一兩研勻,丸芡子大,每含化一丸咽汁。(《太平聖惠方》)

白話文:

嘴巴乾燥,口渴卻沒有口水。取五個雄豬膽,用酒煮到皮爛,加入一兩定粉研勻成糊,製成芡子大小的丸劑,每次含化一丸,將口水吞下。(《太平聖惠方》)

腹中鱉症:胡粉、黍米,淋汁溫服,大效。(《衛生易簡方》)

白話文:

腹中有鱉症:胡粉和黍米,加水熬煮後溫服,效果極佳。(《衛生易簡方》)

接骨續筋,止痛活血。定粉、當歸各一錢,硼砂一錢半。為末。每服一錢,蘇木煎湯調下,仍頻飲湯。(同上)發背惡瘡,諸癰疽。好光粉二兩,真麻油三兩。慢火熬,以柳枝急攪,至滴水成珠,入白膠末少許,入器,水浸兩日,油紙攤貼,名神應膏。(《直指方》)

白話文:

接骨續筋,止痛活血。定粉、當歸各一錢,硼砂一錢半。磨成粉末,每次服一錢,用蘇木湯送服,並頻頻飲用蘇木湯。(同上)發背惡瘡,各種癰疽。好光粉二兩,真麻油三兩。用慢火熬煮,用柳枝快速攪拌,直到滴下的油珠成珠狀加入少許白膠末,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兩天,用油紙攤開貼敷,名字叫做神應膏。(《直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