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景明

《症因脈治》~ 卷首 (6)

回本書目錄

卷首 (6)

1. 論《內經》膈氣嘔吐噎隔嘔吐症因各別治法不同

方書所謂膈氣嘔吐者,此即《內經》氣為上膈之一條也。所謂噎隔嘔吐者,即《內經》三陽結為隔之一條也。仲景《金匱》書,以生薑半夏湯治痰嘔,此治膈氣方也;又以甘草大黃湯治嘔吐便結者,此治噎隔方也。潔古《家珍》以嘔吐分上中下三條,而以氣積寒主治;東垣以辛香溫胃立法。

白話文:

方書上所說的「膈氣嘔吐」,就是《內經》中「氣為上膈」這一條所說的病證。方書上所說的「噎隔嘔吐」,就是《內經》中「三陽結為隔」這一條所說的病證。仲景的《金匱要略》一書中,用生薑半夏湯來治療痰嘔,這就是治療膈氣的方劑;又用甘草大黃湯來治療嘔吐兼有大便不通的病證,這就是治療噎隔的方劑。潔古的《家珍方論》中,把嘔吐分為上中下三條,以氣積寒為主要病因,用辛溫之藥以溫胃為治法。

此乃膈氣嘔吐方書,非噎隔嘔吐之症也。河間以《內經》諸逆衝上,諸嘔吐酸,諸痿喘嘔,正合三陽結熱之義,發明氣鬱不利,胃火上炎,故嘔湧溢食不下,而以三乙承氣等方為治。

白話文:

這是一本關於胃氣嘔吐的方書,而不是關於噎嗝嘔吐的疾病。河間根據《內經》中的記載,諸逆衝上、諸嘔吐酸、諸痿喘嘔,都是符合三陽結熱的徵狀,他推斷是氣鬱不利,胃火上炎,所以嘔吐湧溢,食不下嚥,因此用三乙承氣等方來治療。

丹溪亦謂噎隔之症,火熱上炎,多升少降,更發內傷真陰不足,津液枯涸,而以四物湯中多加竹瀝、荊瀝、牛羊乳等為治;又著《局方發揮》,力辨《和劑》之非,此噎隔嘔吐方書,非膈氣嘔吐胃寒之症也。《內經》明明各是一條,前賢亦各開一面,今因二者症名相似,膈隔易訛,嘔吐難別,遂至輾轉差誤。不知同一嘔吐也,而有熱吐寒吐之分;同一痰涎也,而有濕痰燥痰之別。

白話文:

丹溪也說,噎膈是由於火熱上炎,升多降少,進一步導致內傷真陰不足,津液枯竭,因此在四物湯中加入大量竹瀝、荊瀝、牛羊乳等成分來治療。又著有《局方發揮》,力辯《和劑》的錯誤,認為噎膈嘔吐是和劑中所提的膈氣嘔吐胃寒證狀。但《內經》中明確指出,噎隔嘔吐和膈氣嘔吐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前人也有不同的看法。現在由於兩種疾病的症狀相似,噎膈容易被誤診為膈氣嘔吐,嘔吐難以區分,導致輾轉誤診。不知道的是,嘔吐分為熱吐和寒吐;痰涎也有濕痰和燥痰之分。

考之方書,同是治隔也,而有膈氣噎隔二條之分。按之《內經》,同有似論也。而有氣為上膈,三陽結為隔之異。夫膈氣嘔吐者,言飲食之時,並無阻礙,但食後時或作脹,時或氣逆,時或嘔吐,然亦時作時止,不比噎隔之症,飲食之際,即有拒隔不下之患,下咽之後,少頃直湧而上也。《內經》云:三陽結為隔。

白話文:

根據醫書記載,治療隔症的方法相同,但區分為「膈氣」和「噎隔」兩種。查閱《內經》,也有類似的論述。但有「氣為上膈」、「三陽結為隔」的不同。膈氣嘔吐是指在進食時,並無阻礙,但飯後有時會脹氣、有時有氣逆、有時嘔吐,但這些症狀有時發作,有時停止,不像噎隔症那樣,在進食時就有阻隔不下之苦,下嚥後不久就直衝而上。《內經》說:「三陽結為膈」。

注曰:三陽者,大小腸、膀胱也。結者,結熱也。小腸結熱則血脈燥,大腸結熱則後不通,膀胱結熱則津液乾涸。三陽下結,食必上潮,此陽火上逆,推而不下也。楨細玩之,曰三陽則與陰經無與,曰結熱,則非陰寒可知。夫《千金》諸方,治反胃噎隔而用薑桂,因氣滯清道,用大黃芒硝石膏、竹瀝、蘆根、生地黃汁等一派苦寒,略用薑桂以為嚮導,非因胃寒而用也。

白話文:

註解說:三陽是指大腸、小腸和膀胱。結熱是指結熱。小腸結熱則血脈乾燥,大腸結熱則不通暢,膀胱結熱則津液乾涸。三陽在下焦結熱,食物必然會反胃上逆,這是因為陽火上逆,推不下去的緣故。我仔細思考後,認為三陽與陰經無關,結熱則不是陰寒可知。在《千金要方》中,治療反胃噎隔的方劑使用了薑桂,因為氣滯清道,使用大黃、芒硝、石膏、竹瀝、蘆根、生地黃汁等一派苦寒藥物,略用薑桂作為嚮導,並不是因為胃寒而使用。

又按方約之《附余心法》曰:噎隔之症,因火而成,病源不一,有因思慮過度而動脾火者;有因忿怒過度而動肝火者;有因飲食太過而生胃火者;有因淫欲過度而起腎火者。蓋火氣火上,熏蒸結聚,津液乾燥,飲食不得流利,為噎為隔,久則胃脘結斷,飲食雖進,停滯隔間,反而上逆,為嘔為吐,此症切不可用香燥之藥,若服之必死,夫證屬熱燥,又用香燥之藥,散氣消陰,則助火而爍津矣。

白話文:

中醫古文:

又根據方約的《附餘心法》中說:噎隔症是由火引起的,病因不一,有因思慮過度而導致脾火旺盛的;有因忿怒過度而導致肝火旺盛的;有因飲食過度而導致胃火旺盛的;有因淫慾過度而導致腎火旺盛的。因為火氣上升,燻蒸結聚,津液乾燥,飲食無法順利流動,就會導致噎隔,時間久了,胃脘就會結斷,飲食即使進入了胃中,也會停滯在隔間,反而會逆流而上,就會出現嘔吐的症狀。患有此症千萬不可服用具有香燥之性的藥物,如果服用,則必死無疑。因為此症屬於熱燥之證,如果再服用香燥之藥,就會散氣消陰,從而助火而爍津。

噎隔症是由火引起的,病因有很多種,有的因為思慮過度而導致脾火旺盛,有的因為忿怒過度而導致肝火旺盛,有的因為飲食過度而導致胃火旺盛,有的因為淫慾過度而導致腎火旺盛。火氣上升,燻蒸結聚,津液乾燥,飲食無法順利流動,就會導致噎隔。時間久了,胃脘就會結斷,飲食即使進入了胃中,也會停滯在隔間,反而會逆流而上,就會出現嘔吐的症狀。患有此症千萬不可服用具有香燥之性的藥物,因為這些藥物會散氣消陰,從而助火而爍津,加重病情。

又考王宇泰《準繩》書,謂溢食一症,或傷於酒,或傷於食,或胃風而吐,或胃熱而吐,醫者不察,火里燒姜,湯中煮桂,沉香未已,豆蔻繼之,砂仁未已,胡椒繼之,竟將熱藥妄施。素熱之人,三陽既結,食必上潮。倉公治用下劑。劉河間治嘔吐噎食,遵仲景嘔吐門甘草大黃湯,及三乙承氣等,獨超近代,但用藥之時,累累加服,慎勿頓攻。若咽喉痰阻,微用若酸,輕輕湧出,因而治下。

白話文:

另外檢閱王宇泰所著的《準繩》一書,他提到溢食這症狀,可能是因過量飲酒所致,或是過量飲食所致,或是胃部因風氣上逆而嘔吐,或是胃部因過於燥熱所導致的嘔吐,醫生若不仔細辨別病因,使用辛熱藥物如:生薑、肉桂、沉香、豆蔻、砂仁或胡椒,反而會使熱性體質的人,三陽經絡鬱結,且容易發生食道逆流。因此倉公主張採用瀉法治療。而劉河間治療嘔吐噎食的方法,採用的是遵從仲景《傷寒論》的甘草大黃湯及三乙承氣湯等方法,在近代獨樹一幟,但用藥時一定要慎重,不可一下子施用過多的藥物。而如果是咽喉有痰阻塞,只要稍微用一點酸性的藥物,讓痰液輕輕湧出,就能有效治療。

設或不行,蜜鹽下道,始終勾引,兩道相通,結散陽消,飲食自順。余今分別發明曰,膈氣嘔吐,與噎隔嘔吐,各是一條。膈氣嘔吐,有寒有熱,有痰有氣,有燥有濕;噎隔嘔吐,則但熱無寒,但燥無濕,惟是三陽結熱。《金匱》、《千金》、潔古、東垣之方,治膈氣嘔吐者,不可治噎隔症;河間、丹溪之方,治噎隔法也,不可治胃寒膈氣。

白話文:

如果患有胸膈氣症,便服用蜜鹽來通便,將上焦與下焦相通,使結胸散解,陽氣漸消,飲食就能順利進行。我如今詳細說明,吐氣嘔吐和膈肌痰涎阻隔引起的嘔吐,是兩個不同的病症。吐氣嘔吐分為寒熱之別,痰氣之別,燥濕之別;膈肌痰涎阻隔引起的嘔吐,只有熱而沒有寒,只有燥而沒有濕,是典型的三陽結熱。即使在《金匱要略》、《千金方》、《潔古方·、東垣古方》上面治療吐氣嘔吐的方法,都不能用來治療膈肌痰涎阻隔引起的嘔吐;河間派和丹溪派的治療方法纔是治療膈肌痰涎阻隔引起嘔吐的方法,卻不能用來治療胃寒引起的吐氣嘔吐。

仲景小半夏湯,治濕痰嘔吐者也;大黃甘草湯,治大便燥結,食已即吐者也;其小柴胡湯,治運氣外來,少陽所勝之嘔吐也;後潔古加青黛治嘔苦,亦同是義。東垣之丁香茱萸湯,治胃寒嘔吐者也;《三因方》麥門冬湯內用竹茹、蘆根汁,治燥熱漏氣嘔吐也;河間用承氣等下藥,治熱淫所勝,膏粱積熱,外感有餘之噎隔也;丹溪以四物湯加羊牛乳等滋陰,治津竭血燥,內傷不足之噎隔也;趙氏書獨主滋陰而重地黃丸,此治精竭陰耗,腎經真水不足,內傷噎隔之法也。至於東垣所論噎塞,又有不同。

白話文:

仲景的小半夏湯,治療因濕痰引起的嘔吐;大黃甘草湯,治療大便乾燥結塊,吃什麼吐什麼的這種情況;小柴胡湯,治療因外感運氣而引起的嘔吐,這是少陽經被病邪侵犯引起的嘔吐;後人潔古在小柴胡湯中添加青黛,用於治療因胃氣上逆引起的嘔吐,也是同一個道理。東垣的丁香茱萸湯,用於治療因胃寒而引起的嘔吐;《三因方》中的麥門冬湯,在湯藥中添加竹茹、蘆根汁,用於治療因燥熱漏氣而引起的嘔吐;河間用的承氣等下藥的方法,用於治療因熱淫侵犯、膏粱積熱、外感有餘而引起的噎膈;丹溪用四物湯添加羊牛乳等滋陰的藥物,用於治療因津液耗竭、血燥、內傷不足而引起的噎膈;趙氏的書中專門介紹滋陰的治療方法,而重用地黃丸,這是治療因精液耗竭、陰液虧損、腎經真水不足、內傷噎膈的方法。至於東垣所論述的噎塞,又有不同。

夫曰堵塞喉嚨,陽氣不得出曰塞,陰氣不得降曰噎。夫氣逆咽喉,諸經不行,口開目瞪,氣欲絕,當用氣味俱陽之藥,引胃氣以治其本。楨細玩之,詞中並不言及拒格飲食等語,下文反言食消服之,更以美食壓之。夫噎塞直至口開氣絕,尚能待食消,更以美食壓之乎?此之噎塞,又言膈氣不通,陰寒氣窒之症,另是氣噎一門之症,非言噎隔溢食,格食不下,三陽結熱之噎矣。

白話文:

古文中說,堵塞喉嚨,陽氣不能上升就叫做塞,陰氣不能下降就叫做噎。氣逆咽喉,各種經絡都不能通行,嘴巴張開、眼睛瞪大,氣快要斷了,應該用氣味都很溫熱的藥,引導胃中的氣來治療根本原因。我仔細的研究,文中並沒有提到拒絕吃東西等話,反而在後文說要吃下去就會消散,並用美食來壓制它。當噎塞到嘴巴張開、氣都斷了,還能夠等食物消散,再用美食壓制它嗎?這種噎塞,更像是隔氣不通、陰寒氣阻滯的症狀,那是屬於氣噎這一類的疾病,並不是指噎隔溢食、食物梗阻不能下嚥,三陽結熱的噎。

余讀《準繩》書,見以膈氣嘔吐敘於噎隔嘔吐之上,另立一門,又以噎塞之症,敘於噎隔之下,亦另立一門,則知古人原有分別也。是以一症之中,亦要分析寒熱燥濕諸條。即如《內經》諸嘔吐酸,同言熱嘔也,而為濕熱之嘔,諸痿喘嘔。同言熱嘔也,而為燥熱之嘔,二熱同源,濕與燥又分天壤。

白話文:

我讀了《準繩》這本書,發現書中將「膈氣嘔吐」與「噎隔嘔吐」分門別類,另外又將「噎塞之症」與「噎隔」分門別類,由此可知古人對這些症狀有不同的區分。因此,在診斷一個症狀的時候,也需要分析寒熱燥濕等各種因素。就比如《內經》中所說的「諸嘔吐酸」,雖然都屬於熱嘔,但「濕熱之嘔」和「燥熱之嘔」是有區別的,兩者雖然同源,但濕與燥卻有天壤之別。

方書以食久而吐屬寒,名曰翻胃;以食入即吐為熱,名曰反胃,不知反與翻同,皆是形容嘔吐之義,未可以食入即吐、食久而吐,以定寒熱。王太僕雖有此論,亦言其理之常,難必其症之變也。余常見暴吐多熱,即久吐中亦有熱者。脾胃濕熱,食久不化,熏蒸結聚,痰涎裹住不消,亦令上逆而吐,如夏月人感濕熱,則食不消化而吐是也。

白話文:

醫書中記載食後不久就嘔吐,屬於虛寒,稱為翻胃;吃進食物後馬上嘔吐,屬於虛熱,稱為反胃。不知道反胃和翻胃是一樣的,都是形容嘔吐的意義,不能以食物一吃馬上吐出或吃很久才吐出來,來判斷寒症或熱症。王太僕雖然有這樣的論述,但也只是說出一般情況的道理,很難確定病情的變化。我常常看到暴吐大多數是熱症,即使是久吐的病人,其中也有熱症的。脾胃濕熱,食物長期消化不良,熱氣上蒸導致結塊凝聚,痰液包裹其中無法消散,也會導致嘔吐反酸,就像夏天人感受濕熱,食物消化不良而嘔吐一樣。

是以噎隔之症,千無一寒,萬無一寒,從古到今,亦無一寒也;嘔吐之症,亦止寒熱各半耳。余今以下噎食不下,隔食嘔吐之症,直以有熱無寒施治,以嘔吐之症,不論食久食已,惟以酸不酸,臭不臭,分別寒熱。嘔而酸餿,夏熱之化,主火;嘔而不酸不臭,冬寒之象,主寒。

白話文:

因此噎食不下的癥狀,從古至今沒有一例是寒症。嘔吐的癥狀,也是寒熱各半。我現在根據以下噎食不下的食積,隔食嘔吐的癥狀,直接以有熱無寒來治療,根據嘔吐的癥狀,不論食久食已,只有以酸不酸,臭不臭,分別寒熱。嘔吐酸餿,是夏季的炎熱變化,主火;嘔吐不酸不臭,是冬季的寒冷徵兆,主寒。

如造酒者然,熱者主酸主臭,冷者不腐不臭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