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景明

《症因脈治》~ 卷首 (5)

回本書目錄

卷首 (5)

1. 論《內經》《金匱》水腫腹脹症因各別治法不同

腫脹之原,《內經》、《金匱》辨別分悉。但其中節目,隱而未彰。前代諸賢,皆未發明,後人不察,往往以虛腫之法,施之實脹之人,實脹之法,施之虛腫之症。不知腫脹二病,皆有虛實。腫浮於外,病在經絡,表也;脹滿於中,病在腸胃,里也。賴許學士分明四肢腫為水,但腹脹,四肢不甚腫為脹,發《金匱》腫脹分治之旨。

白話文:

古籍《內經》、《金匱》對於腫脹的病源有所論述,但是其中許多內容還是隱晦不明。前世的諸位醫家,都沒有解釋清楚,後人也沒有理解,經常使用治療虛腫的方法,來治療實脹的病人;使用治療實脹的方法,來治療虛腫的症狀。不知道腫脹這兩種疾病,都有虛實之分。腫浮在體外,是經絡出了問題,屬於表證;脹滿在體內,是腸胃出了問題,屬於裏證。許學士明確區分四肢腫是水腫,隻有腹部脹滿,四肢沒有明顯腫脹的是脹氣,從而彰顯了《金匱》中,腫脹應分治的方針。

後丹溪書,以腫脹二症,各立一門。王宇泰以水腫脹滿,分立治法,皆有至理;但脹滿症中,分明虛實寒熱諸條,而水腫門,未詳《內經》何條是虛,何條是實,何條是脹,何條是腫,又不發明《內經》風水與《金匱》風水,各自一症,余心未慊。《靈樞·津液篇》曰:陰陽氣道不清,水穀並於腸胃之中,不得滲入膀胱,則為水脹。

白話文:

在後丹溪的書中,將腫脹二症分立為兩個門類。王宇泰以水腫脹滿,分立治法,皆有至理;但脹滿症中,分明有虛實寒熱諸條,而水腫門,並沒有詳述《內經》中哪一條是虛,哪一條是實,哪一條是脹,哪一條是腫,也沒有說明《內經》中的風水與《金匱》中的風水是各自一個症狀,我心裡不滿足。《靈樞·津液篇》說:陰陽氣道不清,水穀並於腸胃之中,不得滲入膀胱,則為水脹。

此總論水脹之原也。《水脹篇》曰:水始起也,目窠下微腫,腹乃大。膚脹者,腹大,身盡腫,皮厚;鼓腫者,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腸覃者,寒氣客於腸外,大如雞卵,稍益大,如懷子之狀,月事以時下;石瘕生於胞中,子門閉塞,月事不以時下。此分論腫脹之二症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總論水腫的原因。《水腫篇》說:水腫一開始的時候,眼眶下部微微腫脹,然後腹部才腫大。膚脹是指腹部腫大,全身都腫脹,皮膚也變厚;鼓脹是指腹部脹滿,身體也都變大,與膚脹的程度相同;腸覃是指寒氣停留在腸的外面,形成一個像雞蛋一樣大的腫塊,逐漸增大,就像懷孕的樣子,但月經仍然按時來潮;石瘕是指長在子宮裡的腫塊,子宮口閉塞,月經不按時來潮。這段文字分別討論了水腫的兩種病症。

《脹論》曰:心脹者,煩心短氣;肺脹者,虛滿喘咳;肝脹者,脅下滿,痛引小腹;脾脹者,善噦,體重;腎脹者,腹滿,引背腰髀痛;胃脹者,胃脘痛,妨於食;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有聲;小腸脹者,小腹䐜脹;膀胱脹者,小腹滿而氣癃;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膽脹者,脅痛,口苦太息。此分論五臟六腑脹病,各經之見症也。

白話文:

《脹論》中說:心臟脹滿,會出現煩躁、心慌、氣短;肺臟脹滿,會出現虛胖、氣喘咳嗽;肝臟脹滿,會出現右肋下脹滿,疼痛並延伸到小腹;脾臟脹滿,會經常打嗝,身體肥重;腎臟脹滿,會出現腹部脹滿,並延伸到背部、腰部和大腿疼痛;胃脹滿,會出現胃脘疼痛,影響進食;大腸脹滿,會出現腸鳴不止,並伴有噗噗的聲音;小腸脹滿,會出現小腹脹痛;膀胱脹滿,會出現小腹脹滿、小便不利;三焦脹滿,會出現皮膚脹滿;膽囊脹滿,會出現右肋疼痛、口苦、嘆息。這是將五臟六腑的脹病分門別類,並列舉出各經絡的症狀。

《水脹篇》又曰:腹脹、鼓脹可刺乎?曰先瀉其脹之血絡,後調其經。《腹中論》曰:心腹滿,旦食不能暮食,名為臌脹,治以雞矢醴。王宇泰因見同曰鼓脹也,而治法有表裡不同,乃分一以氣聚之病,一以氣停與血相搏之病,而楨以為未然。夫《水脹篇》曰: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則知腫於遍身,非脹於內,在表不在裡,故曰先泄其脹之血絡,後調其經。此與《脹論篇》所謂營氣循脈,衛氣逆,並循分肉,為膚脹,三里而瀉,同一法門也。

白話文:

《水脹篇》中又說:腹部脹大、腫脹,可以用針刺來治療嗎?回答說,先瀉出血脈中脹滿的血液,然後調理經絡。《腹中論》中說:心腹滿脹,早上吃的食物到晚上還沒消化,叫做臌脹,可以用雞矢醴來治療。王宇泰發現它們同樣是脹大,但是治療方法有表裡不同,於是把這兩種狀況分開,一種是由氣體積聚引起的疾病,一種是由氣體停滯與血液相搏引起的疾病,而楨認為這種說法不對。在《水脹篇》中說:腹部脹大,身體其他部位也跟著腫大,腫脹的程度與皮膚脹滿相同,由此可知,腫脹遍佈全身,而不是在體內,在表不在裡,所以說先瀉出血脈中脹滿的血液,然後調理經絡。這與《脹論篇》中所說的營氣循著脈絡,衛氣逆行,並循著肌肉,導致皮膚脹滿,在三里穴進行瀉針,是一樣的治療方法。

《腹中論》,但曰心腹滿,旦食不能暮食,則遍身未皆大,在裡不在表,故用雞矢以下,此即《內經》所謂「中滿者瀉之,泄之則脹已」,是也。《湯液篇》曰:平治極衡,去菀陳莝,開鬼門,潔淨府。此因氣拒於內,形施於外,形不與衣相保,表裡俱病,故兼用發汗利小便二法也。

白話文:

《腹中論》中提到,如果感覺心腹脹滿,早上吃不下,晚上也吃不下,這時整個身體都還沒有發胖,說明病在體內而不在體外,所以用雞矢等藥物瀉下,這就符合《內經》中說的「中滿者瀉之,瀉之則脹已」。《湯液篇》中說:調理平和四平八穩,去除衰敗之氣和陳舊積留之氣,打開鬼門關,潔淨臟腑。這是因為氣體阻滯於體內,形體表現在體外,形體無法與衣物相容,內外都出現了病情,所以同時採用發汗和利小便兩種方法。

《評熱論》曰:有病腎水者,面胕龐然壅,害於言,虛不當刺,名曰風水。又曰:肝腎並浮為風水。夫肝火曰雷火,腎火曰龍火,肝腎之脈本沉,今並浮則雷火動而疾風暴雨,龍火動而水附波揚,此二條言肝腎之相火太過,氾濫其水而上浮也。《靈樞·本輸篇》曰:少陰者屬腎;三焦者,決瀆之腑也。

白話文:

《評熱論》說:有腎水疾病的人,面部浮腫肥大,說話困難,虛弱不應針刺,這叫做風水。又說:肝腎同時浮腫,這也叫做風水。肝火叫做雷火,腎火叫做龍火,肝腎的經脈本來是沉降的,現在同時浮起,就像雷火移動而疾風暴雨,龍火移動而水波揚起。這兩條都說的是肝腎相火太過,泛濫其水而上浮。《靈樞·本輸篇》說:少陰經屬腎;三焦是決瀆之腑。

水道出焉。《宣明五氣篇》曰:三焦病氣滿,小腹尤堅。又云:水留即為脹。此二條言肝腎之相火不及,不能蒸動其水而下積也。《水熱篇》曰:腎者至陰也,至陰盛水也,肺者太陰也,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此言腎水為病,上連於肺也。又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

白話文:

中醫將身體內的水液運行稱之為水道,宣明五氣篇中說道,如果三焦因為病氣而水氣蓄積,會導致小腹非常堅硬。又提到,身體內的水氣積聚就會形成脹氣。這兩句話描述的是肝臟和腎臟中的相火不足,無法促進水氣下行所造成的。水熱篇中說,腎臟是陰性之極,所以很容易積水,肺臟是太陰,因此腎臟是水的根本,肺臟是水的末端,這些都是水濕積聚在體內的表現,說明腎臟的水液過多,會影響到肺臟。另有記載提到,腎臟是胃的關門,如果這個關門的功能失常,就會讓體內的水份聚集在一起,形成病態。

此言腎水為病,上連於胃也。又曰:勇而勞腎,腎汗客於玄府,傳為胕腫,此內傷腎水,外受風邪之風水也。《陰陽別論》曰:陰陽結邪,多陰少陽,名曰石水。又曰:三陰結為水。又曰:肝腎並沉為石水。此言寒結水邪,後世所名陰水之寒症也。《經脈篇》曰:胃所生病,大腹水腫,膝臏腫痛。

白話文:

這句話是說,腎水為病,會與胃相連接。又說,如果勇猛而勞累腎臟,腎水流汗就會跑到玄府(肝),傳導給胕(小腿),形成胕腫,這是內傷腎水,外受風邪的風水。

《陰陽別論》說,陰陽結邪,多陰少陽,叫做石水。又說,三陰結為水。又說,肝腎並虛為石水。這些話都是在說,寒邪凝結水邪,後世稱為陰水之寒症。

《經脈篇》說,胃生病引起的病症,是大腹水腫,膝臏腫痛。

又曰:諸胕腫,皆屬於火;諸水腫者,濕熱相兼也。此言熱結水邪,後世所名陽水之熱症也。《至真要大論》: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又濕勝則水閉胕腫,此言濕土主脾,而為脾經水腫之症也。又云:太陰所至為胕腫。又太陰所至為中滿。此言濕土司天,濕淫所勝之腫脹也。

白話文:

另外也說:各個部位的腫脹,都是屬於火熱造成的;各種水腫,濕熱同時存在。這裡說的熱邪凝聚著水邪,就是後世所稱的「陽水」的熱性病症。《至真要大論》裡說:各種濕腫滿脹,都歸屬於脾;另外濕邪過盛就會閉阻水液,導致肢體腫脹,這是說濕土主脾,而為脾經的水腫症狀。另外又說:太陰所到達的地方就會出現肢體腫脹。另外太陰所到達的地方就會出現腹部腫脹。這裡說的濕土主管於天,濕邪過多所勝的腫脹。

又云:太陽司天,寒勝則浮,此言寒淫所勝之腫脹也。又云:少陰司天,少陽勝復。少陽司天,少陰勝復;又云:熱勝則腫。此言君相二火司天,熱淫所勝之腫脹也。又按:《本神篇》曰:脾氣實則腹脹。《調經篇》曰:形有餘則腹脹。《脈要篇》曰:胃脈實則脹。此言脾胃壅滯而為脹病之實症也。

白話文:

另有說法:太陽主宰天體、寒邪過盛則會浮現,這是在說寒邪過盛所致的腫脹。又說:少陰主宰天體,少陽則會反過來過盛。少陽主宰天體,少陰則會反過來過盛;又說:熱邪過盛就會腫脹。這是在說君火和相火主宰天體,熱邪過盛所致的腫脹。另外根據《本神篇》說:脾氣過盛則會腹脹。《調經篇》說:形體過多則會腹脹。《脈要篇》說:胃脈過盛則會腹脹。這是在說脾胃運行不暢而成為脹病的實際症狀。

《師傳篇》曰:足太陰之公孫虛則脹。《太陰陽明篇》曰:飲食起居失節,入五臟則䐜滿閉塞,此言脾胃不足而為脹病之虛症也。《方宜論》曰:藏寒生滿病。又胃中寒則脹滿,此言臟腑陽虛而為脹病之寒症也。《至真要大論》:諸脹腹大,皆屬於熱。又曰,腹滿大便不利,取足少陰。

白話文:

《師傳篇》說:足太陰的公孫穴虛弱就會脹氣。《太陰陽明篇》說:飲食起居沒有節制,進入五臟就會堵塞不通,這是脾胃虛弱而導致的脹病的虛症。《方宜論》說:內有寒氣會導致脹滿病。又說胃中寒冷就會脹滿,這是臟腑陽氣虛弱而導致的脹病的寒症。《至真要大論》說:各種腹脹、腹部變大,都屬於熱證。又說,腹脹大便不通,取足少陰穴。

又曰:脹取三陽。此言臟腑鬱熱而為脹病之熱症也。以上,乃《內經》之論腫脹二症也。至《金匱》則曰:風水脈浮,骨節疼痛惡風;又云: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又云: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細玩《金匱》,以脈浮主表,皆從太陽經主治,此必是外感門另是太陽之風水,非《內經》肝腎並浮,及勇而勞腎,而胕龐然,內傷風水也。又云:皮水其脈亦浮,外症胕腫不渴,當發其汗。

白話文:

古文中說,脹病是三陽之氣鬱結造成的。以上是《內經》中關於腫脹的論述。到了《金匱要略》中說:風水脈浮,骨節疼痛怕風;又說:風水脈浮、身體沉重、出汗怕風,則用防己黃耆湯主治。又說:風水惡風,全身腫脹,脈浮但不口渴,不斷出汗,沒有高熱,則用越婢湯主治。仔細研讀《金匱要略》,脈浮是表證,都由太陽經主治,這一定是外感疾病,也就是太陽經的風水,而不是《內經》中所說的肝腎同時脈浮,又勞倦腎氣,而小腿浮腫,屬於內傷風水。又說:患有皮水病的人,脈搏也浮,症狀是腿腫但不口渴,應當發汗治療。

夫曰發其汗,直與太陽經傷寒同茲治法矣。豈可以此法而治肝腎並浮,勇而勞腎,而胕龐然,虛不當刺之內傷症乎。若云肝腎不足,火衰水泛,則以腎氣丸攝服之可也,未宜以太陽經表藥升散之;若以為面胕龐然壅,害於言,宜發其汗也,則經文明有不當刺之戒,溫衣謬刺。同是發汗,今刺尚不可,汗豈所宜乎。

白話文:

古人說,發汗治療法,和太陽表症的傷寒是一樣的治法。難道可以這樣治療肝腎皆浮,又勇猛勞腎,面部、腹部腫脹,虛弱不適合針刺的內傷證候嗎?如果說肝腎不足,虛火亢盛,水液泛濫,那麼服用腎氣丸來收攝腎氣就可以了,不適合用太陽經的表證藥物來升散;如果認為面部、腹部腫脹,妨礙說話,應該發散汗液,那麼在經文中明確記載了不適合針刺的禁忌,溫衣謬刺。同樣是發汗治療法,如今刺針尚且不可,發汗治療又怎麼可以呢?

若以勇而勞腎,腎汗客於玄府而當發也,則傷寒少陰症,又有強發厥竭之戒。夫傷寒少陰外感症,尚有不應汗之戒,今太陽昇散之藥,反為勞腎內傷症所宜乎,以此論之,則《金匱》之風水,乃是太陽之外感,實非《內經》肝腎之內傷。夫仲景之書,往往補《內經》之缺,如溫瘧論《內經》之溫瘧,一主少陰,然二者皆先熱後寒;《金匱》之論溫瘧,則但熱不寒。《內經》之論溫病曰:冬不藏精,春必溫病。

白話文:

如果憑藉勇猛而勞累腎臟,腎臟汗液停留在玄府而應該發散,那麼傷寒少陰症,又會有強發厥竭的戒條。傷寒少陰外感症尚有不應出汗的戒條,現在太陽昇散的藥物,反倒適合勞腎內傷症嗎,以此論之,《金匱》的風水,乃是太陽之外感,實際上不是《內經》肝腎的內傷。仲景的書,常常補充《內經》的缺漏,比如溫瘧論《內經》的溫瘧,一主少陰,可兩者都先熱後寒;《金匱》論溫瘧,則只有熱沒有寒。《內經》論溫病說:冬天不儲藏精氣,春天一定會得溫病。

仲景之論風溫,則曰太陽病發汗已,身灼熱,名風溫。即此二症,仲景之論,與《內經》之論,各自一條。《金匱》又曰:皮水四肢腫,水在皮膚中,聶聶動,防己茯苓湯。此亦與上章脈浮風水,以三陽主表而立陽經治法者也。又曰:正水,其脈沉遲,外症自喘;石水其脈自沉,外症腹滿不喘,二症同是脈沉,而以自喘主肺,不喘主肝腎,《金匱》以三陰主裡而立陰經治法者也。又云:黃汗,其脈沉遲,身發熱,久不愈,必致癰膿。

白話文:

仲景在論述風溫時說,太陽病發汗後,身體灼熱,稱為風溫。這兩種症狀,仲景的論述與《內經》的論述是分開的。《金匱》又說,皮水四肢腫脹,水在皮膚中,聶聶動,用防己茯苓湯治療。這也與上章脈浮風水的論述相呼應,都是以三陽主表而立陽經治法。又說,正水的脈沉遲,外症自喘;石水的脈也沉,外症腹滿不喘,兩種症狀都是脈沉,但以自喘主肺,不喘主肝腎,《金匱》以三陰主裡而立陰經治法。還說,黃汗的脈沉遲,身體發熱,長久不癒,必定會化膿。

又云: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此二條,《金匱》以脈沉主表,立從症不從脈之法也。又云: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浮者為風,無水而虛脹者為氣,水發其汗即已。此又以脈沉脈浮,以分太陽少陰表裡主治,而總結上文三陽三陰水腫治法也。又云心水少氣不得臥,肝水腹大脅下痛,肺水小便難,脾水四肢苦重,腎水腰痛不得溺。

白話文:

另外又說:裏水者,全身面目浮腫,脈象沉弱,小便不利。這兩條,《金匱》以脈沉為表證,確立從症狀而不是從脈象判斷的治療方法。又說:水氣為病,其脈象沉弱,屬少陰,浮者為風,沒有水而虛脹的為氣,用發汗法即可治癒。這又是以脈沉脈浮,來區分太陽少陰表裡的主治,而總結上文三陽三陰水腫的治療方法。又說:心水少氣不能平臥,肝水腹大兩脅下痛,肺水小便困難,脾水四肢沉重,腎水腰痛不能排尿。

此以《內經》有五臟之脹,《金匱》復補出五臟之水也。《金匱》又曰:寸口脈沉而緊,沉為水,緊為寒,趺陽之脈當伏,今反緊,本有寒疝。又曰:趺陽之脈當伏,今反數,本自有熱。此以肺主通調水道,胃主出納水穀,而以肺胃兩家為診治也。又曰:腰以上腫者,宜發汗;腰以下腫者,宜利小便。

白話文:

《內經》記載了五臟脹滿的症狀,而《金匱》則補充了五臟之水的概念。《金匱》又說:寸口脈沉而緊,沉脈主水,緊脈主寒,趺陽脈本該伏而不見,現在卻反而是緊的,說明患者本來就有寒疝。又說:趺陽脈本該伏而不見,現在卻反而數脈,說明患者本來就有熱症。這是因為肺主通調水道,胃主出納水穀,所以肺與胃兩臟是診治水腫的主要依據。又說:腰以上腫脹的,宜發汗治療;腰以下腫脹的,宜利小便治療。

此以經文面腫為風,腳腫為水,而以身之上下,以分表裡,推廣於脈沉脈浮之外也。然此乃同傷寒太陽經麻黃治標,五苓治本之法;不然,則面胕龐然,虛不當刺等症,腰以上雖腫,而發汗在所不取,肝腎並沉,真陰虛涸之症,腰以下雖腫,利小便又所不用也。以上諸條,乃《金匱》專論水腫之一症也。

白話文:

原文中的「面腫為風,腳腫為水」是將水腫分為風水和水腫兩種。風水是由於風邪侵襲引起的,而水腫則是由於水濕內停引起的。而「身之上下」是指人體的半身,上半身是表,下半身是裡。

「脈沉脈浮」是指脈象的沉浮,脈沉是陰盛陽衰,脈浮是陽盛陰衰。

「麻黃治標,五苓治本」是指麻黃可以緩解風水的表證,五苓可以去除水腫的本證。

「面胕龐然,虛不當刺等症」是指面部和四肢腫脹,身體虛弱,不適合針刺。

「腰以上雖腫,而發汗在所不取」是指腰以上雖然腫脹,但不能發汗。

「肝腎並沉,真陰虛涸之症」是指肝腎陰虛,真陰耗損。

「腰以下雖腫,利小便又所不用也」是指腰以下雖然腫脹,但不能利小便。以上幾條,都是《金匱》中專門討論水腫的一種疾病。

至於後代節齋、丹溪、張三錫,皆以《內經》「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獨指足太陰一經立論,不及乎諸條者也。何柏齋獨指《內經》肝腎石水,發金匱腎氣丸為治,又單主足少陰一經者也。薛新甫、趙養葵以補腎補脾為腫脹統治,而以脾腎二經為法者也。丹溪又曰:濕熱氣盛,則肺郁成水,此言《內經》諸氣膹郁,濕熱乘肺作腫一門也。

白話文:

至於後代的節齋、丹溪、張三錫,都根據《內經》「所有的濕腫滿都屬於脾」,獨指足太陰經來立論,沒有涉及其他經絡。何柏齋獨指《內經》所說的肝腎石水,發明金匱腎氣丸來治療,又單獨以足少陰經為主要依據。薛新甫、趙養葵以補腎補脾為腫脹的統治原則,而以脾腎二經為法。丹溪又說:濕熱氣盛,則肺鬱而成水,這句話出自《內經》,指諸氣鬱結,濕熱乘肺而發作腫脹。

河間又云:燥邪干肺,絕水之源,則小便不利而為腫。此因《內經》獨缺燥淫一條,千古從未發明,而特補燥熱乘肺作腫一門也。奈後代名賢,厭煩喜簡,欲將一二經絡,印定治法,以為易便,不知此症門路甚多,斷難以一二臟為總括者也。但當認明何經所主,何經兼見,五臟中何臟有傷,六腑中何腑受病,三因中何因起症,六脈中何部應診。因病治之,無不中病。

白話文:

河間又說:燥邪侵犯肺臟,阻斷了水液的來源,就會導致小便不利而出現水腫。這是因為《內經》中獨獨缺少了「燥淫」這一條,千百年來從未有人發現,而特別補充了燥熱之邪侵犯肺臟而引起的腫脹這一條。但是,後代的名醫們,厭煩繁瑣且喜愛簡便,想要將一兩種經絡,印上確定的治療方法,以為這樣簡單方便,卻不知道這種病症的途徑有很多,很難用一兩個臟器來概括。但是,當辨明哪條經絡為主,哪條經絡兼見,五臟中哪個臟器有損傷,六腑中哪個腑臟受病,三因中哪個原因引起症狀,六脈中哪一部位應診。根據病情進行治療,無不符合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