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醫門法律》~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辨息論(附律一條)

喻昌曰:息出於鼻,其氣布於膻中。膻中宗氣,主上焦息道,恆與肺胃關通,或清而徐,或短而促,咸足以占宗氣之盛衰。所以《經》云: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人顧可奔迫無度,令宗氣盛喘數急,有餘反成不足耶?此指呼出為息之一端也。其謂起居如故而息有音,此肺之絡脈逆也。

白話文:

喻昌說:呼吸從鼻子出來,它的氣息分佈在膻中。膻中是宗氣所在,掌控上焦的呼吸道,始終與肺胃保持通暢,呼吸有時緩慢而長、有時急促而短,都可以用來推斷宗氣的盛衰。所以《黃帝內經》說:胸部的下方,呼吸的動作會隨著衣服起伏,這是宗氣洩漏的徵兆。人們應該注意,不要過度勞累和奔波,以免宗氣大喘氣數增多,有餘反而變成不足了。這句話指的是吐氣是呼吸的一種表現。所謂起居跟平常一樣,但呼吸有聲音,這是肺的絡脈逆亂了。

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益見布息之氣,關通肺胃,又指呼出為息之一端也。呼出心肺主之;吸入腎肝主之;呼吸之中,脾胃主之。故惟脾胃所主中焦,為呼吸之總持。設氣積賁門不散,而阻其出入,則危急存亡非常之候。善養生者,俾賁門之氣,傳入幽門,幽門之氣,傳二陰之竅而出,乃不為害。

白話文:

無法躺下休息,而且有喘鳴聲的,這是陽明之氣逆亂的緣故。胸中喘鳴之氣,貫通肺胃,而呼吸出為喘鳴之氣的一端。呼出是由心肺主導;吸入是由腎肝主導;呼吸之間,是由脾胃來主導。因此,唯有由脾胃所主導的中焦,為呼吸的總持。如果氣積在賁門而無法散發,阻礙氣的出入,則危急存亡是非常時期。善於養生的人,使賁門之氣,傳入幽門,幽門之氣,傳至二陰竅道而出,那就無害了。

其上焦下焦,各分呼出吸入,未可以息之一字,統言其病矣。此義惟仲景知之,謂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咳,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唾沫。分其息顓主乎呼,而不與吸並言,似乎創說。不知仲景以述為作,無不本之《內經》,昌前所擬呼出為息二端,不足盡之。蓋心火乘肺,呼氣奔促,勢有必至。

白話文:

肺部的上焦和下焦分別可以呼氣和吸氣,不能用「息」一字概括所有相關的病症。只有仲景懂得這個道理,他認為「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咳」,「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唾沫」,並將「息」一字專指呼氣,而沒有提到吸氣,這似乎是他的創見。但是,其實仲景只是在闡述《內經》的理論,而不是自己創造新的理論。張仲景所列的三種症狀都與呼氣有關,而沒有提到吸氣,這是因為心火乘肺,導致呼氣奔促,必然會出現這些症狀。

呼出為心肺之陽,自不得以肝腎之陰混之耳。息搖肩者,肩隨息動,惟火故動也。息引胸中上氣咳者,肺金收降之令不行,上逆而咳,惟火故咳也。張口短氣,肺痿唾沫,又金受火形不治之證,均以出氣之粗,名為息耳。然則曷不徑以呼名之耶?曰:呼中有吸,吸中有呼,剖而中分,聖神所不出也。

白話文:

呼出是屬於心肺之陽氣,不可能將肝腎之陰氣混雜在裡面。搖動肩膀的人,肩膀跟著呼吸而動,只有火才會動。吸入胸中的氣而咳嗽的人,是肺金收斂降下的命令不行,往上逆而咳嗽,只有火才會咳嗽。張口喘不過氣,肺部萎縮而有唾沫,又是金受火刑而無法治好的證據,都因為出氣粗重而稱之為「息」。那麼為什麼不直接稱呼為「呼」呢?其中有吸有呼,剖開分成一半,是聖人也做不到的。

但以息之出者主呼之病,而息之入者主吸之病,不待言矣。《經》謂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以及息有音者,不一而足。惟其不與吸並言,而吸之病轉易辨識,然尚恐後人未悉,復補其義云: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即愈,虛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遲,此皆難治。

白話文:

但以呼出之氣為主導呼氣之病症,而吸入之氣為主導吸氣之病症,這是不用多說的。《黃帝內經》說,乳兒因中風熱引起的喘鳴和肩息,以及呼吸有聲音的現象,不一而足。正因為它沒有和吸氣一起談及,而吸氣的症狀比較容易辨別,但仍擔心後人不懂,因此補充說明一下:吸氣時微弱而數次,其病症在中焦實熱,應立即瀉下即可痊癒,虛弱的人不治。在上焦的人吸氣促迫,在下焦的人吸氣緩慢,這都是難以治療的。

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見吸微且數,吸氣之往返於中焦者速,此必實者下之,通其中焦之壅而即愈。若虛則肝腎之本不固,其氣輕浮脫之於陽,不可治矣。昌前所指賁門幽門不下通,為危急存亡非常之候者此也。在上焦者其吸促,以心肺之道近其真陰之虛者,則從陽火而升,不入於下。

白話文:

呼吸動搖振振而消除不治了,見到呼吸微弱、急促,呼吸在中焦的往返迅速,這是實證。必須用瀉下法治療,使中焦的壅滯通常就會治癒。如果是虛證,那是指肝腎的本體不固,它的氣輕浮脫離而見於陽,就不能治癒了。昌以前所指的賁門幽門不向下貫通,是危急存亡的非常徵候也是如此。在於上焦的就是它呼吸短促,因為心肺之道接近真陰虛的人,會順著陽火上升,不進入下部。

故吸促,是上焦未嘗不可候其吸也。下焦者其吸遲,肝腎之道遠其元陽之衰者,則困於陰邪所伏,卒難升上,故吸遲。此真陰元陽受病,故皆難治。若呼吸往來,振振動搖,則營衛往返之氣已索,所存呼吸一線耳,尚可為哉?學者先分息之出入,以求病情,既得其情,合之愈益不爽。若但統論呼吸,其何以分上中下三焦所主乎?噫!微矣。

白話文:

因此,呼吸短促,是上焦還沒到不能夠等待他的呼吸的程度。呼吸遲緩的,是下焦肝腎這一條經絡,遠離元陽的衰弱,因此被陰邪所控制,突然難以上升,所以呼吸遲緩。這是真陰元陽受到疾病,所以都很難治療。如果呼吸往來,搖動顫動,那麼營衛相往復的氣已經枯竭,現在剩下的呼吸只有一線,哪還能做什麼?學醫的人先分清呼吸的出入,以尋找病情,既然得到了病情,結合起來治療更不會有差錯。如果只是空談呼吸,那麼根據它怎麼能夠分出上、中、下三焦的各自主導呢?唉!微妙啊。

【律一條】

凡辨息,不分呼出吸入以求病情,毫釐千里,醫之過也。

2. 大氣論(附律一條)

喻昌曰:天積氣耳,地積形耳,人氣以成形耳。惟氣以成形,氣聚則形存,氣散則形亡。氣之關於形也,豈不巨哉?然而身形之中,有營氣、有衛氣、有宗氣、有臟腑之氣、有經絡之氣,各為區分。其所以統攝營衛、臟腑、經絡,而令充周無間,環流不息,通體節節皆靈者,全賴胸中大氣,為之主持。

白話文:

喻昌說:天積聚的是氣,地積聚的是形,人靠氣來形成形。只有氣才能形成形,氣聚合形體就存在,氣分散形體就消亡。氣對於形體,難道不重要嗎?然而身形之中,有營氣、有衛氣、有宗氣、有臟腑之氣、有經絡之氣,各自有區別。之所以統攝營衛、臟腑、經絡,而使之充滿周遍而沒有間隙,環流不斷,通體節節都靈活,全靠胸中的大氣主持。

大氣之說,《內經》嘗一言之,黃帝問地之為下否乎?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曰:馮乎,曰:大氣舉之也。可見太虛寥廓而其氣充周磅礴,足以包舉地之積形而四虛無著,然後寒、暑、燥、濕、風、火之氣,六入地中而生其化。設非大氣足以苞地於無外,地之震崩墜陷,且不可言。

白話文:

《內經》曾經提過關於大氣的說法,黃帝問道:地是不是在最下面的位置呢?岐伯回答說:地是人所處的下方,同時也是存在於太虛之中的。黃帝又問道:地是懸浮著嗎?岐伯回答說:是大氣將地舉起來的。由此可見,太虛是廣闊無垠的,其氣息充盈周遍磅礴,足以包容地面的積聚形體,而四面八方都沒有依附之處,然後寒、暑、燥、濕、風、火之氣,六種氣息進入地中,產生了變化。如果沒有大氣能夠將地包容在無限的範圍中,那麼地就會震動、崩塌和陷落,這甚至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胡以巍然中處而永生其化耶?人身亦然,五臟六腑,大經小絡,晝夜循環不息,必賴胸中大氣,斡旋其間。大氣一衰,則出入廢,升降息,神機化滅,氣立孤危矣。如之何其可哉,《金匱》亦常一言之,曰:營衛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見營衛兩不和諧,氣即痹而難通。

白話文:

胡中醫為什麼能泰然自若地身處其中,並使這種變化永遠延續下去呢?人體也是如此,五臟六腑、大經小絡,晝夜循環不息,一定依賴胸中的大氣,在其中斡旋運轉。大氣一旦衰弱,則呼吸停止,升降作用停止,神機化滅,氣也就只能孤獨地危急了。像這樣的情況怎麼能夠可以呢?《金匱要略》中也常常一言以蔽之,說:營衛相得,其氣才能運行;大氣一轉,營衛之氣才能散佈。看見營衛兩者不和諧,氣就閉塞而難以通達。

必先令營衛相得,其氣並行不悖,後乃俟胸中大氣一轉,其久病駁劣之氣始散。然則大氣之關於病機若此,後人不一表章,非缺典乎?或謂大氣即膻中之氣,所以膻中為心,主宣布政令,臣使之官。然而參之天運膻中臣使,但可盡寒暑燥濕風火六入之職,必如太虛中,空洞沕穆,無可名象,包舉地形,永奠厥中,始為大氣。膻中既為臣使之官,有其職位矣,是未可言大氣也。

白話文:

胸中的營氣和衛氣必須相得益彰,相互協調,才能保持氣機運行通暢,然後才能等待胸中的大氣轉動,積存已久的疾病污濁之氣才能開始消散。由此可見,大氣和疾病的關聯如此緊密功至深,後世之人卻沒有充分地予以闡述,豈不是缺失典故嗎?有人認為大氣就是膻中的氣,所以膻中主宰心臟,負責發佈政令,是眾官之首。然而參考天運膻中的臣使,只能執行寒、暑、燥、濕、風、火這六種外邪的職責,必須像太虛中的空洞、深遂、無以言表的境界,包羅大地形勢,永世定居其中,這纔是大氣。膻中既是五臟和內臟的官府,有它特定的職責,所以它不能稱之為大氣。

或謂大氣即宗氣之別名,宗者尊也主也,十二經脈,奉之為尊主也。詎知宗氣與營氣、衛氣,分為三隧,既有隧之可言,即同六入地中之氣,而非空洞無著之比矣。膻中之診,即心包絡。宗氣之診在左乳下,原不與大氣混診也。然則大氣於何而診之?《內經》明明指出,而讀者不察耳。

白話文:

有人說大氣就是宗氣的別名,宗字的意思是尊貴和主導,十二條經脈尊奉它為主導。但宗氣與營氣、衛氣分為三種管道,既然有管道的說法,那它就跟六種能進入人體的氣之一樣,而非是沒有實際存在的空洞之氣。膻中的診斷部位是心包絡,宗氣的診斷部位在左乳下,根本與大氣不一樣。那大氣是在哪裡診斷呢?《內經》明明指出,但是讀者卻疏忽了。

其謂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者,正其診也。肺主一身之氣,而治節行焉。胸中包舉肺氣於無外,故分其診於右寸主氣之天部耳。《金匱》獨窺其微,舉胸痹心痛短氣,總髮其義於一門。有謂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形容水飲久積胸中不散,傷其絪縕之氣,乃至心下堅大如盤,遮蔽大氣不得透過,只從旁邊轆轉,如旋杯之狀,正舉空洞之位水飲佔據為言。

白話文:

所謂上面配上面,右外來診察肺,右內來診察胸中的,這就是正確的診斷。肺主管全身的氣,並調節運作。胸中所包含的肺氣沒有限制,所以按照診病的位置在右寸來主管氣的天部。《金匱要略》獨自觀察到其中的奧妙,將胸痹、心痛、短氣歸類於同一種疾病。有的人說氣的部分在心下堅硬而且大如盤子,邊緣像旋轉的杯子,皆為水飲所造成。形容水飲長期積在胸中不散,損傷了肺的條達之氣,以致於心下堅硬而且大如盤子,遮蔽了大氣的流通,只能從旁邊慢慢輪轉,就像旋轉杯子的狀態,正說明瞭空洞的位置被水飲所佔據。

其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以通胸中陽氣者,陽主開,陽盛則有開無塞,而水飲之陰可見晛耳。其治胸痹心痛諸方,率以薤白白酒為君,亦通陽之義也。若胸中之陽不虧,可損其有餘,則用枳朮湯足矣。用枳必與術各半,可過損乎?識此以治胸中之病,寧不思過半乎?人身神藏五,形藏四,合為九藏,而胸中居一焉。

白話文:

他用桂枝去芍藥,加上麻黃、附子,用以疏通胸中的陽氣,因為陽氣主開,陽氣旺盛則只有舒張沒有阻塞,而水飲的陰邪就會顯現出來。他治療胸痹心痛等病的方劑,大多以薤白白酒為君藥,也是疏通陽氣的意思。如果胸中的陽氣不虧,就可以損傷多餘的陽氣,那麼用枳朮湯就足夠了。用枳實一定要與白朮各佔一半,難道可以過分損傷陽氣嗎?懂得這個道理來治療胸中的疾病,還能不想到過半的問題嗎?人體有五個藏神之處,有四個藏形之處,合起來是九個藏腑,而胸部就佔據其中一個。

胸中雖不藏神,反為五神之主,孟子之善養浩然,原思之歌聲若出金石,其得全於天,不受人損為何如。今人多暴其氣而不顧,迨病成,復損其氣以求理。如本草云枳殼損胸中至高之氣,亦有明言,何乃恣行無忌耶?總由未識胸中為生死第一關耳。特於辨息之餘,補大氣論以明之。

白話文:

胸中雖然沒有藏神,卻是五臟神明的主人,孟子善於培養浩然正氣,原思之的歌聲就像從金石中發出,是他從上天獲得福氣,不受人損害。而今人大多放縱慾望而不加節制,等到生病了,又損害自己的元氣來求治癒。就如本草書上說的,枳殼損害胸中至高之氣,也有明確的說明,為什麼還任性妄為而不知節制呢?總的來說,都是由於不認識胸中是生死的第一道關口。因此,在辨析元氣的基礎上,補上大氣論來闡明它。

【律一條】

凡治病,傷其胸中正氣,致令痞塞痹痛者,此為醫咎。雖自昔通弊,限於不知,今特著為戒律,不可獲罪於冥冥矣。

白話文:

凡是治療疾病時,傷害了患者胸中的正氣,導致患者出現痞滿、阻塞、痹痛等症狀,這就是醫生的過錯。雖然過去也有這種通病,但都是因為醫生不知道,現在特別提出這條戒律,以便讓醫生引以為戒,不要再犯這種過錯,以避免冥冥之中受到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