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醫門法律》~ 卷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

1. 問病論(附律一條)

喻昌曰:醫仁術也,仁人君子,必篤於情。篤於情,則視人猶己,問其所苦,自無不到之處。古人閉戶塞牖,系之病者,數問其情,以從其意,誠以得其歡心。則問者不覺煩,病者不覺厭,庶可詳求本末,而治無誤也。如嘗貴後賤,病名脫營。嘗富後貧,病名失精。

白話文:

喻昌說:醫術是仁慈的技術,仁慈的人和君子,必定對感情很篤實。篤實於感情,就會把別人視為自己,詢問別人的痛苦,自然沒有不到的地方。古人閉門塞窗,和病人聯繫,多次詢問他們的情況,以符合他們的意願,真誠地獲得他們的歡心。那麼,詢問的人不會感到煩,病人也不會感到厭煩,這樣纔可以詳細地探求病情的根本和末端,而治療不會有差錯。曾經尊貴後變卑賤,這個病症叫「脫營」。曾經富裕後變貧窮,這個病症叫「失精」。

以及形志苦樂,病同法異;飲食起居,失時過節;憂愁恐懼,蕩志離魂;所喜所惡,氣味偏殊;所宜所忌,稟性迥異;不問何以相體裁方耶?所以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臨病人問所便。便者,問其居處動靜陰陽寒熱性情之宜。如問其為病熱,則便於用寒;問其為病寒,則便於用熱之類,所謂順而施之也。

白話文:

各種人的體形、情志和精神狀態不同,同樣的病,治療方法也不同;飲食起居不適時宜,容易生病;憂愁和恐懼,會使精神恍惚;喜怒無常,會使氣味偏頗;宜忌不同,稟性迥異;不考慮這些具體情況,怎麼能根據病情來調整治療方案呢?所以到一個地方,要先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到一戶人家,要先了解他們有什麼禁忌;上堂拜訪,要先了解禮節;面對病人,要先了解他們的狀況。所謂「便」,就是指詢問病人的居住環境、日常活動、陰陽寒熱以及性格等,以便對症下藥。比如,如果詢問病人的病情是熱證,那麼就適合用寒涼藥物治療;如果詢問病人的病情是寒證,那麼就適合用溫熱藥物,這就是所謂的「順應而為」 。

人多偏執己見,逆之則拂其意,順之則加其病,莫如之何。然苟設誠致問,明告以如此則善,如彼則敗,誰甘死亡,而不降心以從耶?至於受病情形,百端難盡。如初病口大渴,久病口中和,若不問而概以常法治之,寧不傷人乎?如未病素脾約,才病忽便利,若不問而計日以施治,寧不傷人乎,如未病先有錮疾,已病重添新患,若不問而概守成法治之,寧不傷人乎?如疑難證,著意對問,不得其情,他事間言,反呈真面。若不細問,而急遽妄投,寧不傷人乎?病形篇謂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

白話文:

許多人固執己見,如果逆著他們的意願,就會惹惱他們,順著他們的意願,就會加重病情,不知道怎麼辦。然而,如果誠懇地詢問病情,並明確地告訴他們,這麼做是有利的,而那樣做是有害的,誰會願意死而不肯放下心來聽從呢?要談到具體病情的情況,各種各樣的事情真是說也說不完。比如,剛得病時,口很渴,但病久了,口中就感到溫和舒適。如果不詢問病情,而一概用通常的方法治療,難道不會傷害人嗎?比如,未病時脾胃虛弱,剛得病時忽然拉肚子,如果不詢問具體情況,而按照一定的時間來治療,難道不會傷害人嗎?比如,未病時先有隱疾,得病後又添上新的疾病,如果不詢問具體情況,而一概按照原來的治療方法來治療,難道不會傷害人嗎?比如,遇到疑難雜症,專心地對病人進行詢問,還是不得要領,但詢問他事,卻反倒說出真情實況。如果不細細詢問,而匆忙草率地用藥,難道不會傷害人嗎?《病形篇》說:詢問病情,找出病因所在,稱之為高明。

今之稱為工者,問非所問。諛佞其間,病者欣然樂從。及病增更醫,亦復如是。乃至徬徨醫藥,偶遇明者,仍復不投。此宜委曲開導,如對君父,未可飄然自外也。更可怪者,無知戚友探問,忘其愚陋,強逞明能,言虛道實,指火稱痰,抑孰知其無責而易言耶?坐令依傍迎合,釀成末流,無所底止,良足悼矣。吾徒其明以律己,誠以動人,共砥狂瀾乎。

白話文:

如今稱為醫生的,問診的方向常常不對。奉承逢迎在其中,病人卻很樂意聽從。等到病情加重,更換醫生,也是如此。以至於徘徊在不同的醫生之間,偶爾遇到明智的醫生,卻還是不願意接受治療。這種情況應該委婉地勸說、引導,如同面對君王、父輩一樣,不能輕視對方。此外,還有一種更令人驚訝的情況,就是一些無知的親友前來探望,忘記了自己的愚昧,硬要逞能賣弄聰明,說一些虛假的話,裝出一副很懂的樣子,把火氣誤認為痰。難道他們不知道自己沒有責任,說的話很容易讓人信服嗎?這使得病人依賴並迎合這些人,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沒有盡頭,真是令人遺憾。我們醫生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用誠意感動他人,共同阻止這種不良風氣的蔓延。

【律一條】

凡治病,不問病人所便,不得其情,草草診過,用藥無據,多所傷殘,醫之過也。

2. 切脈論(附律一條)

喻昌曰:脈者,開天闢地,生人之總司有常,而不間斷者也。是故天有三垣九道,而七政並行於其間,若運璇璣者,天之脈也。地有九州四海,而經脈會通於其間,若施八索者,地之脈也。人有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而營衛充灌於其間,若環轉者,人之脈也。上古聖神,首重切脈,雖精微要渺,莫不顯傳。

白話文:

喻昌說:脈搏,是從開天闢地以來,就存在於人體內,控制著人體的生命活動,而且是連續不斷的。所以天上有三垣九道,七政星體在其中運行,就像轉動著璇璣輪一樣,這是天的脈搏。地上有九州四海,經脈會通於其間,就像遍佈著八條索帶一樣,這是地的脈搏。人體有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和十五條絡脈,營氣和衛氣在其中充盈,就像環繞著身體旋轉一樣,這是人的脈搏。上古聖賢非常重視切脈,即使脈搏很微弱、難以察覺,他們也能清晰地辨別出來。

然以其精微要渺也,後人轉摹轉失,竟成不傳之絕學。有志於切脈者,必先凝神不分,如學射者先學不瞬,自為深造,庶乎得心應手,通於神明。夫豈一蹴可幾,然必下指部位分明,盡破紛紜,坦然由之無疑,乃有豁然貫通之日。否則童而習之,白首不得。徒以三指一按,虛應故事,可鄙孰甚。

白話文:

然而由於它細微精妙,難以捉摸,後人不斷地摹仿、失傳,最終成為失傳的絕學。有志於把脈的人,必須先凝神不分心,就像學習射箭先要學會不眨眼一樣,自己下功夫鑽研,才能做到隨心所欲,通達神妙。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必須把指位分明,打破紛繁複雜的印象,坦然從之,毫不懷疑,纔能有豁然貫通的一天。否則,即使從小學習,到老也不得要領。只用三根手指按一按,虛應故事,實在可恥。

且如心與小腸同診,肺與大腸同診,有識者咸共非之。只以指授無人,未免姑仍其陋。毋亦謂心之脈絡小腸,小腸之脈絡心;肺之脈絡大腸,大腸之脈絡肺,較他府之不相絡者,此為近之耶。不知此可以論病機,如心移熱於小腸,肺移熱於大腸之類,不可以定部位也。部位之分,當求詳於《素問》。

白話文:

像心臟和小腸共同診斷、肺和大腸共同診斷,這種說法有識之士都普遍反對。只是因為沒有人指正,所以暫時姑且遵循這種陳規。還是說,心臟的經絡通往小腸,小腸的經絡通往心臟;肺的經絡通往大腸,大腸的經絡通往肺,與其他不相通的臟腑相比,它們比較接近。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否可以根據病因機制,比如心臟把熱移到小腸,肺把熱移到大腸之類的,但絕對不能用來確定臟腑的位置。臟腑位置的劃分,應該詳細考究《素問》中的記載。

而參合於《靈樞》。部位一定,胸中茅塞頓開,指下精微畢透,何快如之。《素問》謂尺內兩傍,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是從《靈樞》中摘錄而來的。它講述瞭如何通過正確的指法來診斷疾病。

「部位一定」是指在進行診斷時,必須要先確定病人的病位,也就是疾病的部位。「胸中茅塞頓開」是指當醫生正確地找到了病位之後,就會茅塞頓開,一下子就能明白病人的病情。「指下精微畢透」是指醫生的手指在病人身上觸診時,能夠細微地感覺到病人的脈搏和肌肉的變化,從而判斷病人的病情。「何快如之」是指醫生在正確診斷出病人的病情之後,會感到非常高興和滿足。

「尺內兩傍,則季脅也」是指在病人尺骨內側的兩旁,是季脅的部位。「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是指在病人尺骨的外側,是腎臟的部位,在尺骨的內側,是腹部的部位。「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是指在病人中指的部位,左外側是肝臟的部位,內側是膈膜的部位,右外側是胃臟的部位,內側是脾臟的部位。「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是指在病人食指的部位,右外側是肺臟的部位,內側是胸中的部位,左外側是心臟的部位,內側是膻中的部位。「前以候前,後以候後」是指在病人前面的部位,是前面的部位,在病人後面的部位,是後面的部位。「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是指在病人上部的部位,是胸喉中的部位,在下部的部位,是少腹腰股膝脛足中的部位。

又謂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胃,人以候脾胃之氣。中部之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上部之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後人誰不讀之?只以六腑茫無所屬,不如叔和之《脈經》顯明,是以有晉至今,幾千年江河不返也。

白話文:

也有說法是,下部的天象對應肝臟,地象對應胃,人體則對應脾胃之氣。中部的的天象對應肺臟,地象對應胸中之氣,人體則對應心臟。上部的的天象對應頭痛和兩角之氣,地象對應口齒之氣,人體則對應耳朵和眼睛之氣,後代的人有誰不讀這本書呢?只是因為六腑沒有明確的歸屬,不如叔和的《脈經》明顯,所以從晉朝到今天,幾千年來一直都是這樣。

不知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二語己盡其義,何自昔相傳之誤耶?參之《靈樞》面部所主,五臟六腑,兼統無遺,更何疑哉?黃帝授雷公察色之訣,謂庭者首面也;(庭者,顏也、額也、天庭也、位最高,色見於此者,上應首面之疾)。闕上者咽喉也;(闕在眉心,眉心之上,其位亦高,故應咽喉。

白話文:

不知道尺外候腎, 尺裡候腹, 這兩句話已盡其意,為何自古流傳以來會有這麼錯誤呢?參照《靈樞》面部所主的內容,五臟六腑,兼統無遺,還有什麼可以懷疑的呢?黃帝傳授雷公觀察臉色的訣竅,說庭就是頭面部。(庭,是指顏面、額頭、天庭,位置最高,顏色在此顯現的,在上面對應頭面部的疾病。)闕上是指咽喉。(闕在眉心,眉心之上,位置也很高,所以對應咽喉。)

)闕中者肺也;(眉心中部之最高者,故應肺。)下極者心也;(山根也。兩目之間,心居肺之下,故下極應心。)直下者肝也;(下極之下為鼻柱,即年壽也。肝在心之下,故直下應肝。)肝左者膽也;(膽附子肝之短葉,故肝左應膽,在年壽左右)下者脾也;(年壽之下準頭,是為面王,亦曰明堂。準頭屬土,居面之中央,故以應脾。

白話文:

  1. 闕中:是指印堂,即眉毛中間的最高處,對應的是肺。

  2. 下極:是指山根,即兩眼之間,對應的是心。

  3. 直下:是指鼻柱,即年壽,對應的是肝。

  4. 肝左:是指膽,膽附屬於肝的短葉,因此肝的左側對應的是膽。

  5. 下者:是指準頭,即面王或明堂,對應的是脾。

)方上者胃也;(準頭兩旁,迎香之上,鼻隧是也。脾與胃為表裡,脾居中而胃居外,故方上應胃。)中央者大腸也;(面肉之中央,迎香之外,顴骨之下,大腸之應也。)挾大腸者腎也;(挾大腸者頰之上也,四藏皆一,惟腎有兩。四藏居腹,惟腎附脊。故四藏次於中央,而腎獨應於兩頰。

白話文:

(臉頰的中上位置)部位代表胃;(準頭兩側,迎香穴上方,是鼻子的通路。脾與胃是表裡關係,脾在裡面而胃在外面,所以這部位應該對應胃。)臉頰的中間部位代表大腸;(臉部正中央,迎香穴外,顴骨下方,是大腸的對應。)夾在大腸左右兩側的是腎;(夾在大腸兩側的是臉頰上方。四臟都是一個,但是腎有兩個。四臟位於腹中,但腎則依附在脊椎骨上。所以四臟位於臉頰中間,腎則獨佔了兩頰的位置。)

)當腎者臍也;(腎與臍對,故當腎之下應臍。)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鼻準也,小腸為府,應挾兩顴,故面王之上,兩顴之內,小腸之應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面王以下者人中也,是為膀胱子處之應。)觀面色五臟六腑之應,迎香外,顴骨下,為大腸之應。

白話文:

腎臟的部位相當於肚臍。

面王以上(鼻尖往上,也就是額頭部位)對應小腸。

面王以下(鼻尖往下,也就是人中部位)對應膀胱。

觀察臉部的氣色可以瞭解五臟六腑的狀況,迎香穴的外側、顴骨下方,是和大腸相應應的部位。

面王以上,為小腸之應。面王以下,為膀胱子戶之應。合之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推論其位置,一一可得指明之矣。左尺為天一所生之水,水生肝木,木生君火,君火生右尺相火,相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五臟定位原不殊,但小腸當候之於右尺,以火從火也。大腸當候之於左尺,以金從水也。

白話文:

面王以上,是反映小腸的部位。面王以下,是反映膀胱子戶的部位。把尺脈的寸口外側用來診候腎,把尺脈的寸口內側用來診候腹部,推論其部位位置,一個一個都可以清楚地指出。左尺是天一所生的水,水生肝木,木生君火,君火生右尺相火,相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五臟的定位本來是相同的,但小腸應當診候於右尺,這是因為火從火。大腸應當診候於左尺,這是因為金從水。

三焦屬火,亦候於右腎。膀胱屬水,亦候於左腎。一尺而水火兩分,一藏而四府兼屬,乃天然不易之至道。蓋胸中屬陽,腹中屬陰,大腸、小腸、膀胱、三焦所傳渣滓水液濁氣皆陰,惟腹中可以位置。非若胃為水穀之海,清氣在上;膽為決斷之官,靜藏於肝,可得位之於中焦也。

白話文:

三焦屬火,也與右腎相關。膀胱屬水,也與左腎相關。一尺之隔,水火分居,一個臟器卻與四個腑臟相關,這是自然法則,不可更改。胸部屬陽,腹部屬陰,大腸、小腸、膀胱、三焦輸送過來的渣滓水液濁氣都屬陰,只有腹部可以容納。胃是水穀之海,清氣在上;膽是決斷之官,與肝臟息息相關,只能佔據中焦的位置。

至於上焦,重重膈膜,遮蔽清虛之宇,蓮花之藏,惟心肺得以居之,而諸府不預焉。所謂膈肓之上,中有父母者是也。心為陽,父也。肺為陰,母也。心主血,肺主氣,共營衛於周身,非父母而何?然心君無為而治,肺為相搏,華蓋而復於心上,以布胸中之氣,而變理其陰陽。

白話文:

至於上焦,重重膈膜,遮蔽清虛之宇,蓮花之藏,惟有心肺能夠居住,而諸府不參與其中。所謂膈肓之上,中有父母者是也。心為陽,如父親。肺為陰,如母親。心主血,肺主氣,共同營運衛氣於周身,不是父母而是什麼?但心君無為而治,肺為相搏,華蓋而復於心上,以布胸中之氣,而變理其陰陽。

膻中為臣,使包裹而絡於心下,以寄喉舌之司,而宣布其政令,是心包為包裹心君之膜,而非府矣。第心火寂然不動,動而傳之心包,即合相火。設君火不動,不過為相火之虛位而已,三焦之火,傳入心包,即為相火。設三焦之火不上,亦不過為相火之虛位而已。《素問》謂手少陽與心主為表裡,《靈樞》謂手厥陰之脈,出屬心包絡,下鬲歷絡三焦。

白話文:

膻中為臣,負責包裹並連接到心下,以寄託喉舌的作用,並宣佈其政令,所以心包是包裹心君的膜,而不是府啊。只有心火寂然不動,動而傳之心包,這就是相火。假如君火不動,不過是相火的虛位而已,三焦之火,傳入心包,就是相火。假如三焦之火不上,也不過是相火的虛位而已。《素問》說手少陽與心主是表裡,《靈樞》說手厥陰之脈,出屬心包絡,下鬲歷絡三焦。

手少陽之脈,散絡心包,合心主,正見心包相火,與手少陽相火為表裡,故歷絡於上下而兩相輸應也。心君太寧,則相火安然不動,而膻中喜樂出焉。心君擾亂,則相火翕然從之,而百度改其常焉。心包所主二火之出入。關係之重如此,是以亦得分手經之一,而可稱為府耳。

白話文:

手少陽經的脈絡,散佈於心包,與心裏相通,明顯地可以看到心包的相火,與手少陽的相火為表裡關係,所以通過經絡而相連,彼此相輔相成。心神安寧,相火則平靜不動,胸中就會感到喜悅快樂。心神煩亂,相火就會隨之而躁動,使得人體的各個方面都發生變化。心包所主宰的兩把火,出入關係十分重要,所以也得到手經之一,可以稱之為府。

夫豈六腑之外,更添一府哉?至若大腸小腸,濁陰之最者,乃與心肺同列,混地獄於天堂。安乎?不安乎?豈有濁氣上干,三焦交亂,尚可稱為平人乎?敢著之為法,一洗從前之陋。

白話文:

難道六腑之外,再增加一個腑嗎?至於大腸、小腸,是濁陰之最,卻與心、肺並列,簡直是把地獄混在天堂裡。這樣合適嗎?不合適嗎?難道濁氣上升,三焦交亂,還可以用普通人來稱呼嗎?我敢把這作為治療方法,徹底洗刷以往的弊病。

【律一條】

凡診脈,不求明師傳授,徒遵往法,圖一弋獲,以病試手,醫之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