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金匱翼》~ 卷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4)

1. 偏頭痛

偏頭痛者,由風邪客於陽經,其經偏虛者,邪氣湊於一邊,痛連額角,久而不已,故謂之偏頭痛也。

白話文:

偏頭痛是因風邪侵襲陽經,陽經氣虛的人,邪氣集中於身體的一側,疼痛連及額角,久治不癒,所以稱為偏頭痛。

王荊公患偏頭痛,裕陵傳禁中秘方,用生萊菔汁一蜆殼,仰臥注鼻中,左痛注右,右痛注左,或兩鼻皆注亦可,數十年患,皆一注而愈。

白話文:

王安石患有偏頭痛,宋神宗皇帝賜予他皇宮祕方,用一個蜆殼盛滿生蘿蔔汁,仰臥將汁液滴入鼻孔中。如果左側疼痛,就滴入右側鼻孔,右側疼痛就滴入左側鼻孔,如果兩側都疼,就雙鼻孔都滴入也可以。王安石患偏頭痛數十年,每次滴入汁液後都能立刻痊癒。

一婦人患偏頭痛,一邊鼻塞不聞香臭,常流清涕,或作臭氣一陣,遍治頭痛藥皆不效。一醫教服芎犀丸,不十數服,忽然嚏突出一鋌稠膿,其疾遂愈。

白話文:

有一位婦女患有偏頭痛,一邊鼻塞,聞不到香味和臭味,經常流清鼻涕,或者一陣陣發出臭味,遍尋頭痛藥都無效。一位醫生教她服用芎犀丸,不到十幾副藥,突然打了一個噴嚏,噴出一塊稠膿,她的疾病就痊癒了。

芎犀丸,此方兼祛風清熱之長,而得參、膠等安定氣血,雖虛人亦可用之。安內攘外,並行不悖也。

白話文:

芎犀丸

此方兼具祛風清熱之功效,且加入參、膠等安定氣血的成分,即使體質虛弱的人也能使用。既能調養內部,又能抵禦外部,並行不悖。

川芎硃砂(水飛,內一兩為衣),石膏,龍腦(各四兩),人參茯苓,炙草,細辛(各二兩),生犀角梔子(各一兩),阿膠(炒,一兩半),麥冬(三兩,去心)

白話文:

川芎、硃砂(用純水研磨,取一兩作為藥衣)、石膏、龍腦(各四兩)、人參、茯苓、甘草、細辛(各兩兩)、生犀角、梔子(各一兩)、阿膠(炒過,一兩半)、麥冬(三兩,去心)。

上為細末,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後細嚼,茶酒任下。

白話文:

細小如彈珠,每服一丸,服用後慢慢咀嚼,可配茶或酒。

節齋云:久病頭風,略感風寒,便發寒熱,頭須重綿厚帕包裹者,此屬本熱而標寒,世人不識,悉用辛溫散之。輕時得效,誤認為寒,殊不知其本有鬱熱,毛竅常疏,故風易入,外寒束其內熱,閉逆而為痛。辛熱之藥,雖能開通閉逆,散其表之寒邪,然以熱濟熱,病本益深,惡寒愈甚矣。惟當瀉火涼血,而佐以辛溫散表之劑,以從法治之,則病可愈而根可除也。

白話文:

節齋說:久病頭風的人,稍微受到風寒,就會發作寒熱,頭部需要用厚厚的棉被和毛毯包裹著。這是因為體內有鬱熱,毛孔經常疏鬆,所以風邪容易侵入,外來的寒邪束縛了體內的熱邪,閉塞不通而引起疼痛。辛熱的藥物,雖然能夠疏通閉塞不通,散去表面的寒邪,但是以熱濟熱,病的根源會越來越深,惡寒會更加嚴重。應該瀉火涼血,佐以辛溫散表的藥劑,這樣治療,疾病才能根治。

2. 雷頭風

雷頭風者,頭痛而起核塊,或頭中如雷之鳴。蓋為邪風所客,風動則有聲也。亦有因痰熱者,蓋痰生熱,熱生風也。其法輕則散之,甚則吐之下之。

白話文:

雷頭風:頭痛且有硬塊形成,或頭中像雷鳴一樣響。這可能是由於邪風侵襲,風動則有聲。也有可能是痰熱引起的,痰生熱,熱生風。治療方法分輕重兩種,輕的可以用驅散風、化痰、清熱藥物來治療,嚴重的可以用瀉吐藥物來治療。

(新定)消風散熱方

白話文:

(新訂)消風散 熱證方

薄荷(七分),連翹黃芩,黑山梔,犀角荊芥牛蒡子(各一錢),桔梗甘草(各五分)

白話文:

薄荷(七分):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燒、咽喉腫痛等疾病。

連翹: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常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發炎等疾病。

黃芩: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濕熱痢疾、黃疸、瘡瘍腫毒等疾病。

黑山梔:有清熱涼血、瀉火解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黃疸、尿路感染等疾病。

犀角:有清熱涼血、安神定驚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高熱驚厥、神志昏迷等疾病。

荊芥:有疏風解表、散寒止痛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關節疼痛等疾病。

牛蒡子:有清熱解毒、利尿通便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便祕等疾病。

桔梗:有宣肺止咳、祛痰化瘀的作用,常用於治療咳嗽、氣喘、胸悶等疾病。

甘草:有補氣健脾、緩急止痛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等疾病。

上作一服水煎。

白話文:

古代文字:

甘草甘寒,入脾肺心。清熱解毒,補中益氣。

生地黃苦甘寒,入肝腎心。涼血止血,滋陰補腎。

山茱萸酸澀微溫,入肝腎。補益肝腎,澀精固精。

車前子甘鹹涼,入腎膀胱。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澤瀉甘微寒,入腎膀胱。利尿通淋,清熱化濕。

組成:

  • 甘草:甘味、寒性,歸入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中益氣的功效。
  • 生地黃:苦味、甘味、寒性,歸入肝、腎、心經。具有涼血止血、滋陰補腎的功效。
  • 山茱萸:酸味、澀味、微溫性,歸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澀精固精的功效。
  • 車前子:甘味、鹹味、涼性,歸入腎、膀胱經。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
  • 澤瀉:甘味、微寒性,歸入腎、膀胱經。具有利尿通淋、清熱化濕的功效。

二仙散,子和云:雷頭風,每用此藥吐之,次用神芎丸下之,一名茶調散

白話文:

二仙散,子和雲:雷頭風,我常使用這個藥方讓患者吐出,然後再使用神芎丸讓患者拉肚子。這個藥方也稱為茶調散。

瓜蒂,好茶(等分)

上為末,每二錢,齏汁調,空心服之,取吐。

神芎丸(方見濕熱頭痛門。)

治痰火上升,壅於氣道,兼乎風火,頭中痛而有聲,輕如蟬鳴,重如雷響。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兩錢,用薑汁調和,在空腹時服用,以催吐。

神芎丸(詳細方劑請參閱「濕熱頭痛」章節。)

治療痰火上升,阻塞氣道,同時伴隨風熱,導致頭部疼痛並出現聲響,輕者如蟬鳴聲,重者如雷響。

半夏(一兩,牙皂薑汁煮),大黃(酒浸透,濕紙包煨,再浸再煨三次,二兩),天蟲,連翹,橘紅,桔梗,天麻(各五錢),片芩(七錢,酒炒),薄荷葉(三錢),香白芷,青礞石,粉草(各一錢)

白話文:

  • 半夏(一兩,用牙皁薑汁煮過)

  • 大黃(用酒浸透,用濕紙包起來煨熟,再浸再煨三次,共二兩)

  • 天蟲、連翹、橘紅、桔梗、天麻(各五錢)

  • 片芩(七錢,用酒炒過)

  • 薄荷葉(三錢)

  • 香白芷、青礞石、粉草(各一錢)

上為末,水浸蒸餅丸,如綠豆大,食後臨臥,茶吞二錢,以痰利為度。然後用清痰降火煎藥調理。

白話文:

把「上」藥磨成粉末,用水浸泡著蒸餅粉丸,大小如綠豆般,在飯後睡前服用,再用茶水吞服二錢重的「上」藥粉末。以痰液容易咳出為基準。然後利用清痰、降火的中藥煎劑來調理身體。

3. 大頭痛

大頭痛者,頭痛而腫大如斗,乃天行疫癘病也。

普濟消毒飲子

白話文:

普濟消毒飲子

此方用來治療嚴重頭痛,頭痛劇烈且頭部腫脹如鬥,是由天花等流行性傳染病所引起。

黃芩(酒炒),川連(各一兩,酒炒),薄荷(一錢),橘紅(二錢),元參(二錢),甘草(二錢,生),連翹(一錢),鼠黏子(一錢),板藍根(一錢),馬勃(一錢),天蟲(炒,七分),升麻(七分),柴胡桔梗(各二錢)

白話文:

  • 黃芩(用酒炒過)

  • 川連(各一兩,先炒後用酒炒)

  • 薄荷(一錢)

  • 橘紅(二錢)

  • 元參(二錢)

  • 甘草(二錢,生的)

  • 連翹(一錢)

  • 鼠黏子(一錢)

  • 板藍根(一錢)

  • 馬勃(一錢)

  • 天蟲(炒過,七分)

  • 升麻(七分)

  • 柴胡

  • 桔梗(各二錢)

上共為細末,用湯調,時時服。或拌蜜丸噙化,或加防風、薄荷、川芎當歸,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煎去渣,熱服之。食後時時服之,如大便硬,加酒煨大黃一錢,或二錢以利之。腫熱甚者,宜砭刺之。一方無薄荷,有人參三錢。

白話文:

把中藥打成細末,用湯水調和,隨時服用。或與蜂蜜混合做成丸藥含化,或加入防風、薄荷、川芎、當歸,搗碎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水煎後去掉藥渣,趁熱服用。飯後隨時服用,若大便硬結,可加入一錢或二錢的酒煨大黃,以通便。腫熱嚴重者,可適當針刺放血。另一種方劑不含薄荷,但加入三錢的人參。

東垣監濟源稅時,長夏多疫癘病,初覺憎寒體重,次傳頭面腫盛,目不能開,上氣喘急,咽喉不利,舌乾口燥,欲云大頭天行,親戚不相訪問,傳染多死。張縣丞亦患此,醫以承氣湯加藍根下之稍緩。翌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緩,莫能愈,漸至危篤。東垣診之,謂曰:夫身半以上,天之氣也,身半以下,地之氣也,此邪客於心肺之間,上攻頭目而腫痛,反以承氣下之,瀉胃中之實熱,是誅伐無過也。夫安知適其病所為故哉。

白話文:

宋朝末年,醫學家東垣李杲在任御醫期間,正值長夏酷熱之時,流行著一種瘟疫,發生在頭面部的疾病,患者起初感到惡寒怕冷,身體沉重,之後傳染到頭臉,腫脹嚴重,眼睛無法張開,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咽喉疼痛,舌頭乾裂,口鼻乾燥,如果說是大頭天行,親戚之間都不敢相互探望,傳染者大多死亡。張縣丞也患上了這種疾病,醫生用承氣湯加藍根給他服下,病情稍有緩解。第二天病情依然如故,又用承氣湯加藍根治療,但病情沒有好轉,逐漸危重。東垣李杲診治後對他說:人的身體從腰部以上,屬於天之氣;從腰部以下,屬於地之氣,這種邪氣侵犯心肺之間,向上攻犯頭目而腫痛,反而用承氣湯瀉下,只能瀉掉胃中實熱,這就錯誤地誅伐過當了。怎麼能恰好治到病的所在呢?

遂處方用黃連、黃芩味苦寒,瀉心肺間熱以為君,元參咸微寒,甘草甘寒,瀉火補氣以為臣,連翹、鼠黏子、薄荷苦辛平,板藍根味甘寒,馬勃、白殭蠶味苦平,散腫消毒,定喘以為佐,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陽、陽明二經,使氣得升,桔梗味苦辛溫,為舟楫不令下行,服之良愈。乃施其方,全活甚眾,名普濟消毒飲子。

白話文:

於是開立藥方,使用黃連、黃芩,它們性味苦寒,可以瀉除心肺之間的熱氣,作君藥。元參微寒,甘草甘寒,可以瀉火補氣,作臣藥。連翹、鼠黏子、薄荷,性味苦辛平。板藍根性味甘寒。馬勃、白殭蠶性味苦平,可以散腫消毒、平喘,做佐藥。升麻、柴胡性味苦平,可以通行少陽、陽明二經,使氣得以升發。桔梗性味苦辛溫,作舟楫,引導藥物不向下走。服用之後,病情大大好轉。因此將此方命名為普濟消毒飲子,它拯救無數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