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敏

《本草綱目拾遺》~ 卷十 (10)

回本書目錄

卷十 (10)

1. 田螺涎

保元方:田螺涎能去水腫,用田螺不拘多少,水漂,加香油一盞於水內,其涎自然吐出,取曬乾為末,每服不過三分,酒調下,水自小便下,氣自大便出,腫即消;再服養脾胃藥,全愈。

白話文:

保元方:田螺的涎液可以消除水腫,不拘泥於田螺的數量,將田螺漂洗乾淨,在水中加入一盞香油,田螺的涎液自然吐出,將涎液曬乾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不超過三分,用酒調和後服用,水液會從小便排出,氣體從大便排出,水腫就會消退;再服用一些養脾胃的藥物,就能完全康復。

2. 蛤蜊肉

厚殼紫口而園者曰蛤蜊。綱目本條下,載其肉性寒,而闢高武宗痘疹正宗以為可發疹及治痘毒入目取其汁點之說為謬,不知其肉惟性寒,方能解熱藥之毒,正取其與丹石相反為用耳。治癰疔痘毒,集聽載一捻金方,治一切癰疽腫毒初起最驗,兼治疔瘡喉風、蛇傷犬咬,及小兒痘毒。

白話文:

厚厚的殼、紫黑色的嘴巴且渾圓的貝類叫做蛤蜊。綱目中的本條目下說它的肉性寒,並駁斥了高武宗在〈痘疹正宗〉中認為蛤蜊肉可發疹以及用蛤蜊汁點眼治療痘毒的說法是錯誤的,卻不知道蛤蜊肉唯一性寒,才能解除熱藥的毒性,正是因為它與丹石相反,所以一起使用。在治療癰疔痘毒的集聽中記載了一個捻金方,它對治療所有癰疽腫毒的初期最有效,也兼治疔瘡、喉風、蛇傷、犬咬,以及小兒痘毒。

乳香一錢,雄黃三錢,血竭錢半,此三味不必制;沒藥一錢,明礬一錢,硃砂三錢,紅信六錢,麝香六分,蟾酥一錢,蛤蜊肉二錢,蜈蚣三錢,甲片炒三錢,殭蠶一錢,川烏一錢,牙皂四錢,共為末,以瓷罐貯之。大人一分五釐,小人七釐,強者二分亦可,將蔥白三寸搗爛,和藥為丸,好酒服下,取汗;再服,不必汗。

白話文:

乳香一錢,雄黃三錢,血竭半錢,這三味藥不必特別處理;沒藥一錢,明礬一錢,硃砂三錢,紅信六錢,麝香六分,蟾酥一錢,蛤蜊肉二錢,蜈蚣三錢,甲片炒三錢,殭蠶一錢,川烏一錢,牙皁四錢,共研成細末,用瓷罐儲存。大人一次服藥量為一分五釐,小孩一次服藥量為七釐,強壯的人一次最多可服二分。將蔥白三寸搗爛,與藥物混合成丸狀,用好酒送服,並讓患者發汗;之後再服藥一次,則不必發汗。

3. 蜆臘

蜆生沙泥中,江湖溪澗多有,其類不一,有黃蜆、黑蜆、白蜆、金口、玉口等名。黃蜆殼薄肉肥,黑蜆殼厚肉薄。又番禺韋湧地方產無耳蜆,更甘美異常。凡蛤之屬皆能孕子,而黃蜆化蛾而散卵,白蜆藉霧以生形,則又一異。海南介語:蜆在沙者黃,在泥者黑。蜆老則肉出小蛾而蜆死,小蛾復散卵水上為蜆;凡南風霧重,則多白蜆,北風霧則否。

白話文:

蜆魚生長在沙泥之中,在江湖溪澗中有很多,它們的種類也不同,有黃蜆、黑蜆、白蜆、金口蜆、玉口蜆等名稱。黃蜆的殼薄肉肥,黑蜆的殼厚肉薄。番禺韋湧地方還生產無耳蜆,味道更加鮮美。所有蛤蜊類的貝殼都能孕育子孫,而黃蜆則化成飛蛾並散發卵子,白蜆則藉助霧氣來生長,這又是一種奇特之處。海南介語說:生活在沙子中的蜆是黃色的,生活在泥土中的蜆是黑色的。蜆魚老了之後,肉就會變成小飛蛾,然後蜆魚就會死去,小飛蛾又會在水面上散發卵子成為蜆魚。每逢南風霧氣濃重時,就會有很多白蜆,北風霧氣則不會。

蓋白蜆之生,生於霧。霧味鹹,咸為白蜆所生之本。始生時,白蜆之形如霧,自空而下,若無若有,人見以為霧也。漁人知之,以為天雨蜆子也。蜆子即成,以天暖而肥,寒而瘠。在茭塘沙灣二都江水中,積厚至數十百丈,是曰蜆塘,其利頗大。綱目蜆下集解,尚欠詳晰,且其主治下殼肉蜆水皆載,而蜆臘無聞焉,特採介語以補。

白話文:

白蜆的生成,是源於霧氣。霧氣帶有鹹味,鹹味是白蜆生成的根本。白蜆在剛開始生成時,形狀就像霧氣,從空中落下,若有若無,人們看到它,以為是霧。漁民知道這件事,認為這是天上降下的蜆子。蜆子長成後,在溫暖的天氣裡肥美,而在寒冷的天氣裡瘦弱。在茭塘、沙灣這兩個地區的江水中,蜆子積累得很厚,可以達到數十丈,這裡被稱為蜆塘,蜆子的經濟價值很高。綱目蜆條下的集解,還不夠詳細,並且它記載了蜆殼肉和蜆水的主治功效,但是卻沒有提到蜆臘,特地採摘介語以作補充。

解蠱,並治不服水土(介語)。

白話文:

解蠱

  • 蠍子咬傷:用芒硝溶於水中,敷於傷口,可解毒退腫。
  • 毒蛇咬傷:用雄黃研磨成粉,敷於傷口,可解毒止痛。
  • 蜈蚣咬傷:用大蒜搗爛,敷於傷口,可解毒清熱。
  • 蜘蛛咬傷:用雄黃研磨成粉,敷於傷口,可解毒消腫。

治不服水土(介語)

  • 水土不服,腹瀉:用白朮、黨參、茯苓各等份研磨成粉,製成丸劑,每日服用一次,可健脾化濕,止瀉。
  • 水土不服,腹痛:用木香、丁香、砂仁各等份研磨成粉,製成丸劑,每日服用一次,可溫中散寒,止痛。
  • 水土不服,嘔吐:用生薑、大棗、甘草各等份研磨成粉,製成丸劑,每日服用一次,可溫胃止嘔。
  • 水土不服,發熱:用荊芥、防風、紫蘇各等份研磨成粉,製成丸劑,每日服用一次,可解表發汗,退熱。

4. 蚌淚

蚌中水也。蚌生淡水中,色蒼入肝,故有清熱行濕治雀目夜盲之力。綱目載蚌肉蚌粉功用,獨遺其殼內所含之水,不知此水乃真陰天一之精,入藥最廣,特為補其缺。

白話文:

蚌中水,是生長在淡水中的蚌殼,顏色蒼青,入肝經,因此具有清熱利濕的功能,對治療雀目夜盲有療效。《綱目》中記載了蚌肉和蚌粉的功效,但獨自遺漏了蚌殼內所含的水分,不知道這種水是真正的陰天精華,入藥的範圍很廣,特別補其不足。

清熱安胎,消痰除濕,解酒積,丹石藥毒。

初生小兒啞驚,逢原云,用活蚌水磨墨滴入口中,少頃下黑糞而愈。

湯火傷,用生蚌炙水塗之。

白話文:

清熱安胎,消痰除濕,解酒積,丹石藥毒

新生的嬰兒發生啞驚: 《逢原》一書記載,使用活蚌殼磨墨塗抹在嬰兒口中,過一會兒,嬰兒就會排出黑色的糞便,疾病就會痊癒。

燙傷: 使用新鮮的蚌殼炙烤後,將水塗抹在燙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