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敏

《本草綱目拾遺》~ 卷七 (27)

回本書目錄

卷七 (27)

1. 山棗

廣西肇慶府,葉如梅,果似荔枝,九月熟可食。柳貫打棗譜:山棗狀如棗而圓,色青黃而味甘酸。出廣州。

白話文:

在廣西肇慶府生長著一種果樹,叫葉如梅,它的葉子像梅花,果實像荔枝,在九月的時候成熟,可以食用。

柳貫的《打棗譜》中記載:山棗的形狀像棗子,但它是圓形的,顏色是青黃色,味道甘酸。這種山棗生長在廣州。

甘溫無毒,生和脾胃,益血壯神。

白話文:

甘溫無毒,生養脾胃,益氣壯神。

2. 藏棗

朱排山柑園小識:藏棗來自西藏,實產於天竺,大者長二寸許,形味絕似南棗,能補氣,功同人參,藏中亦不易得,其核似蠶蛹形,而無仁。

白話文:

朱排山柑園小知識:藏棗來自西藏,實際上產於天竺(印度),大的長約二寸,形狀和味道極像南棗,能補氣,功效和人參一樣,在藏地也不容易獲得,它的果核像蠶蛹的形狀,但沒有果仁。

補虛勞,定神志,治怯如神。

白話文:

補益虛弱勞損,安定神志,治療怯懦症狀如神助。

3. 落花生

白話文:

油是土行的氣,質地厚重、黏膩、滑潤,能滋潤萬物,滋養身體各部分,適合用於塗抹或潤澤。

一名長生果。福清縣誌:出外國,昔年無之,蔓生園中,花謝時,其中心有絲垂入地結實,故名。一房可二、三粒,炒食味甚香美。康熙初年,僧應元往扶桑覓種寄回,亦可壓油。今閩省產者出興化為第一,名黃土,味甜而粒滿;出臺灣,名白土,味澀而粒細,其油煎之不熟,食之令人瀉,一名土豆。

白話文:

長生果。福清縣誌記載:長生果原產國外,以前沒有,後來蔓延生長在園中。花謝後,中央有絲垂入地結實,因此而得此名字。一個果莢可結二、三粒,炒食後味道非常香美。康熙初年,僧人應元去扶桑國尋找種子寄回,可用於榨油。如今,福建省的產量以興化的長生果為第一,稱作黃土,味道香甜且果粒飽滿;臺灣產的長生果稱作白土,味道澀而且果粒細小,果油煎後不熟,食用後令人腹瀉,別名為土豆。

,匯書近時有一種名落生花者,莖葉俱類豆,其花亦似豆花而色黃,枝上不結實,其花落地即結實於泥土中,亦奇物也。實亦似豆莢而稍堅硬,炒熟食之,作松子之味,此種皆自閩中來。物理小識:番豆名落花生,土露子,二、三月種之,一畦不過數子。行枝如蕹菜虎耳藤,橫枝取土壓之,藤上開花,絲落土成實,冬後掘土取之。

白話文:

近來有一種名為落生花的花卉,它擁有豆類植物一般的莖葉,以及像豆花般的外觀,但花朵的顏色卻是黃色。枝上不會結實,但當花朵掉到泥土中時,就會在那裡結出種子,真是奇妙。種子看起來很像豆莢,但質地略硬。經過炒熟後食用時,嚐起來有松子的味道。這種花卉原產於福建。

在《物理小識》中,有關於落花生更詳細的解說。落花生在二、三月時種植,一塊田地最多隻種幾株。它的枝條猶如蕹菜虎耳藤一樣匍匐在地,橫向延伸的枝條會在靠近泥土的地方紮根,並在藤上開花。等到種子的莖線掉落到泥土中後,種子便會在那裡結實。在冬季後可以挖掘土壤來收穫落花生。

殼有紋豆,黃白色,炒熟甘香似松子味。又云,番豆花透空入土結豆,當通潤臟腑。酉陽雜俎:又有一種形如香芋,蔓生,藝者架小棚使蔓之,花開亦落土,結子如香芋,亦名花生。花鏡:落花生一名香芋。引藤蔓而生,葉椏,開小白花,花落於地,根即生實,連絲牽引,土中累累不斷,冬盡掘取煮食,香甜可口,南浙多產之。萬曆仙居縣誌:落花生原出福建,近得其種植之。

白話文:

  1. 殼上有紋路,黃白色,炒熟後味道甘甜香氣,像松子。也有人說,花生花透空入土後能長出豆子,能通潤臟腑。
  2. 《酉陽雜俎》裡還有一種花生,形狀像芋頭,蔓生,種植花生的人會架設小棚子讓花生藤蔓生長,花開後落到土裡,長出的果實也像芋頭,也叫花生。
  3. 《花鏡》裡提到落花生又名香芋,引藤蔓生長,葉子有分叉,開白色小花,花落到地上後,根部就開始長出果實,果實由絲牽連在一起,在土壤中連續不斷地生長,冬天結束的時候把花生挖出來煮著吃,味道香甜可口,浙江南部產量很多。
  4. 《萬曆仙居縣誌》裡說落花生原產於福建,最近才引進當地種植。

,嶺南隨筆:花與葉不相見,為換錦花;莢與蒂不相見,為落花生。種法:以沙壓橫枝則蔓生,花不生莢,其莢別在根莖間,亦稱落花生。逢原云:長生果產閩地,花落土中即生,從古無此,近始有之。味甘氣香,能健脾胃,飲食難消運者宜之。或云,與黃瓜相反,予曾二者並食,未蒙其害,因表出之。

白話文:

嶺南隨筆:花和葉分離,為換錦花;莢和蒂分開,是落花生。種植方法:用沙子壓住橫枝會蔓延生長,花不會長莢,莢別在根莖之間,也叫落花生。逢原說:長生果產地為閩地,花落入土中就會生長,從古以來沒有這個,現在纔有的。味道甘甜香氣撲鼻,可以健脾胃,飲食難以消化時可用。或雲,與黃瓜相反,我曾經將兩種一起吃,並沒有感到有什麼傷害,因此將這個說法記下來。

花生殼,韓柳生云,焙研極細末,著人身體,沾肉即生奇癢。敏按:劉啟堂經驗秘方:長生果一名落花生,又名落地生,不可與黃熟瓜同吃,吃則立死。黃熟瓜即香瓜,非長而白色可以醃吃之黃瓜也,始知俗傳之誤。雨蓑翁食物便覽:香芋一名落花生,久服多男。

白話文:

花生殼,韓柳生說,焙燒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塗在人體上,沾到肉就會產生奇癢。敏按:劉啟堂經驗祕方:長生果,又名落花生,又名落地生,不能與黃熟瓜同吃,吃則立死。黃熟瓜即香瓜,不是長而白色可以醃著吃的黃瓜,才知道俗傳的錯誤。雨蓑翁食物便覽:香芋一名落花生,久服多男。(落花生及香芋尚未獲得廣泛種植的年代,其價值會被誇大,所以出現誤解,但是現代營養學,沒有這方面的功能。)

多食治翻胃。然其性能動火生痰,常人只宜少吃。從新云:辛甘而香,潤肺補脾,和平可貴。食物宜忌云:性平,味甘,舒脾;廣志云:暖胃;藥性考云:生研用,下痰;炒熟用,開胃醒脾滑腸。干嗽者宜餐,滋燥潤火。

白話文:

多食生吃大蒜可以治療嘔吐。但它的性能會引動肝火,產生痰液,一般人只能少吃。從新說:「蒜味辛甘而香,能潤肺補脾,和平可貴。」《食物宜忌》說:「蒜性平,味甘,能舒脾。」《廣志》說:「蒜能暖胃。」《藥性考》說:「蒜生吃研磨使用,能下痰;炒熟後使用,能開胃醒脾滑腸。」乾咳的人適合食用大蒜,它能滋潤乾燥,緩解肝火。

按:落花生,乃花謝落土,感土氣而成實,故有入脾和胃之功,又能通肺氣。曾見興化令王翁一子,酷嗜此物,後患軟癱,豈非動火生痰之明驗歟。近見人以花生入糖湯煮,浸醬油入素供,更為生痰,老人尤不宜多食。俞友梁有烏須簡便方,止用落花生淨肉,炒極焦黑,研極細,捻鬚,一、二日後,色黑如漆。四日兩頭瘧,(即三陰瘧。

白話文:

花生,是開花後落入土中,吸收土氣而結出的果實,因此具有補脾和胃的功效,還能通肺氣。曾經見過興化令王翁的一個兒子,非常喜歡吃花生,後來患上了軟癱症,這難道不是動火生痰的明證嗎?最近看到有人用花生放入糖水中煮,浸泡醬油後作為素食供品,這更容易生痰,老人尤其不宜多吃。俞友梁有一個烏須簡便方,只用花生淨肉,炒至極焦黑,研磨至極細,塗抹在鬍鬚上,一、兩天后,鬍鬚顏色烏黑如漆。四日兩頭瘧疾(即三陰瘧)。

)安定臣云:昔曾患此,諸方莫療,有人教服炒熟花生,每日食一、二兩,不半月而愈。

白話文:

安定縣令安定臣說:我之前曾患此症,各路名醫都無法根治,有人教我服用炒熟的花生,每天吃一、二兩,不到半個月就好了。

玉神庵尼清慧言,花生人云服之生痰,有一大家婦咳嗽痰多,醫束手不治,庵尼云上勸服花生,每日食二、三兩,漸覺稀少,不半年,服花生二十餘斤,咳嗽與痰喘皆除,想亦從治之法也。童鹿葊言,花生本有滌痰之功,予家凡患咳嗽,止用生花生去殼膜,取淨肉沖湯服,咳嗽自安,豈非化痰之功,善於瓜蔞、貝母。世俗以火炒食,反能生痰。

白話文:

玉神庵的尼姑清慧說,花生有人說吃了會生痰。有一個大家婦咳嗽很多痰,醫生都束手無策。庵尼建議她吃花生,每天吃二三兩,痰漸漸變少。不到半年,吃了二十多斤花生,咳嗽和痰喘都好了,這大概也是治病的方法。童鹿葊說,花生本來就有化痰的作用。我家裡的人如果咳嗽,就用生花生去掉殼和膜,取乾淨的肉沖水喝,咳嗽就好了。這難道不是化痰的作用嗎?比絲瓜、貝母還好。世俗用火炒來吃,反而會生痰。

又凡被馬踢傷者,忌服花生,服之瘡愈增痛。

花生油,一名果油,色白,甘平氣腥,滑腸下積,膩膈生痰。

白話文:

凡是被馬踢傷者,忌諱服用花生,食用後傷口會更加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