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德

《專治麻痧初編》~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麻疹避忌(附)

避穢氣,婦女月經氣,房幃淫液氣,新產血汙氣,遠行勞汗氣,腋下狐騷氣,瘡毒膿腥氣,酒醉口臭氣,衣褲汗酸氣,誤燒毛骨氣,吹滅燈燭氣,牛油羊臊氣,芸香燥烈氣,菸火蚊煙氣,硫黃火油氣,煤炭焦烘氣,煎焰油熬氣,韭蒜熏辣氣,溝而穢濁氣,新屋油漆灰土氣,空房潮濕黴蒸氣。

白話文:

在保持禁忌期間,睡覺時不要大聲呼喊,禁止陌生人來往,忌諱大聲呼喊,不要對著梳妝臺,不要抓癢,不要讓尼姑、巫師或穿著喪服的人進房,不要唱歌、哭泣、大聲罵人或喝酒吃肉,不要說話慌張,不要翻牀掃地,不要在牀前放便壺或馬桶,禁止喧鬧、敲鑼打鼓、燃放鞭炮或讓雞犬發出刺耳的聲音。以上所有禁忌,謹慎遵守,則嚴重的病症可以轉輕,不謹慎則輕症會加重,加重則會變成危重症。

守禁忌,睡中勿高聲叫喚,禁生人往來,忌厲色呼喊,勿對梳頭,勿對搔癢,勿使尼僧師巫凶服進房,勿對歌哭怒罵飲酒食肉,勿言語驚慌,勿翻床掃地,勿於臥榻前列便壺馬桶,禁止鬨鬧鑼鼓花爆雞犬惡聲。以上諸避忌,謹之則重可變輕,不謹則輕變重,重變危矣。

2. 翁氏《痘疹金鏡綠》(許宣治註釋)

麻疹附余

翁氏仲仁曰:夫麻疹之與痘瘡始似而終殊,原同而證異,痘瘡發於五臟,麻疹出於六腑。然麻疹一證先動陽分而後歸於陰經,故標屬陰而本屬陽。其熱也,氣與血分相搏,故血多虛耗。其治也先發散行氣,而後滋陰補血。凡動氣燥悍之藥皆不可用也。(許注:所以要養陰)

白話文:

翁氏仲仁說:麻疹和痘瘡雖然一開始時看起來相似,但最終卻完全不同,雖然病因相同,但症狀卻不同。痘瘡發於五臟,麻疹則出於六腑。然而,麻疹這一證狀先是影響陽氣,然後歸於陰經,因此症狀表現為陰性,但病根卻屬陽性。麻疹產生的熱,是由氣血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因此會造成血虛。治療麻疹應先發散行氣,然後滋陰補血。凡是能導致氣燥血悍的藥物皆不可使用。(許注:所以要養陰)

發熱之初,憎寒壯熱,鼻流清涕,身體疼痛,嘔吐泄瀉,咳嗽氣急,腮紅眼倦,多是麻候,宜服升麻葛根湯。表之得汗,則皮膚通暢,腠理開豁,而麻疹易出也。於發散藥中加蔥白生薑,使孔竅中微汗潤澤,免熱閉發搐之證。

白話文:

發燒剛開始時,會畏寒、高燒,鼻涕清澈,身體疼痛、嘔吐腹瀉、咳嗽氣急,臉頰紅潤、眼睛疲倦,這些大多是麻疹的前兆,應服用升麻葛根湯。使身體發汗,皮膚通暢,毛孔疏通,麻疹便容易出現了。在發散藥中加入蔥白生薑,在毛孔中留有微微汗液,潤澤,避免熱閉導致抽搐的症狀。

發熱咳嗽之時既明麻疹有出不快者,用麻黃湯羌活湯消毒飲,發散解毒之劑,外以芫荽酒糟蒸熱擦之,自頭上至足為齊,頭面愈多者為佳。

白話文:

如果患有發熱咳嗽,而且麻疹遲遲不發出的時候,可以使用麻黃湯、羌活湯以及消毒飲等發散解毒的藥方,另外,也可以在外敷芫荽酒糟,從頭部一直敷到腳底。頭部和臉上的麻疹越多越好。

凡看麻疹之法,多於耳後項上腰眼先見,其頂大而不長,其形小而勻淨,既出之時,如色紫紅,乾燥暗晦乃火盛毒熾,宜用六一散解之,四物湯換生地加柴胡黃芩乾葛紅花牛蒡連翹之類,滋陰涼血而熱自除,所謂養陰退陽之義也。如麻疹出後見風沒早,未清爽者,宜消毒飲加發散之藥,雖不復出亦尋愈矣。

白話文:

凡是觀察麻疹的方法,大多先在耳後、項上和腰眼處見到疹子。疹子頂部大而短,形狀小而均勻,剛出現的時候,如果顏色是紫紅色的,乾燥暗淡,那是火氣旺、毒性強的表現,應該服用六一散來解毒,四物湯換成生地,再加上柴胡、黃芩、乾葛、紅花、牛蒡、連翹等藥材,滋陰涼血,把熱氣去除,這就是所謂的「養陰退陽」的道理。如果麻疹出現後見風就馬上消失,而且沒有清爽的感覺,則應服用消毒飲,並加入發散的藥物,即使疹子不再出現,也會很快痊癒。

有麻出三日不沒者,乃內有實熱,宜四物湯加清利之藥,則熱自解而麻自消矣。麻後瀉痢者乃積熱移於大腸,宜四苓散木通芩連白芍藥或香連丸之類。

白話文:

麻疹出現三日不消退,說明體內有實熱,應當服用四物湯加清利之藥,那麼熱就能自行消散,麻疹也能自行消退。麻疹後出現腹瀉,這是因為積熱移到了大腸,應當服用四苓散加木通、黃芩、連翹、白芍藥或香連丸之類的藥物。

麻後痰嗽不止,四物合二陳加栝蔞桔梗五味子,渴加麥冬枳殼,喘加蘇子桑皮。(火剋金者不必降氣)

白話文:

麻醉術後咳嗽不停,可以使用四物湯合二陳湯,再加栝蔞、桔梗、五味子。如果口渴,可以再加麥冬、枳殼。如果喘鳴,可以再加蘇子、桑皮。(火氣剋制金氣的人,不必再使用降氣的藥物)

麻後牙疳紅腫者,清胃湯甘桔湯加牛蒡荊芥元參,(便閉者急下之)胃爛者不治之證也。(德按:清胃湯用升麻當歸黃連丹皮生地)

白話文:

麻疹後牙牀紅腫的患者,用清胃湯合甘桔湯再加牛蒡、荊芥、元參,如果大便不通就趕快瀉下。胃潰爛的患者,則是不治之症。(德按:清胃湯的方劑為升麻、當歸、黃連、丹皮、生地黃。)

孕婦出麻,以四物湯加白朮條芩艾葉砂仁,以安胎清熱為主,則胎不動而麻自愈矣。(麻證多熱,砂仁艾葉恐非所宜)麻疹正出之時不進飲食者,但得麻色淡紅潤澤亦無害也,乃熱毒未解內蘊實熱,故不食耳,麻退不食者,用四物湯加神麯砂仁,一二帖自然能食矣。(麻退不食,肺胃有熱者多,溫燥之劑未可概施)

白話文:

孕婦如果出現麻疹,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白朮、條芩、艾葉、砂仁,以安胎清熱為主,這樣胎兒就不會受到影響,麻疹也會自然痊癒。(麻疹大多屬於熱證,砂仁、艾葉恐怕不太合適)麻疹正在發作的時候,如果病人不想吃東西,只要麻疹的顏色是淡紅色且看起來有光澤,就沒有什麼害處,那是因為熱毒還沒有完全消除,體內還蘊藏著實熱,所以不想吃東西;麻疹退了以後不想吃東西,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神麯、砂仁,一、兩劑藥自然就能吃東西了。(麻疹退了以後不想吃東西,大多是肺胃有熱,使用溫燥的藥物不能一概而論)

凡出麻證之時大忌葷腥生冷,宜避風寒水濕,苟有不謹,最為深患,戒之慎之。

3. 麻疹辯疑賦

麻雖胎毒多帶時行氣候,暄熱傳染而成其發也,與痘相類,其變也比痘匪輕。先起於陽,後歸於陰,毒盛於脾,熱流於心,臟腑之傷,肺則尤甚,始終之變,腎則無證。初則發熱,有類傷寒。眼胞因倦而難起,鼻流清涕而不幹。咳嗽少食,煩渴難安。斜目視之隱隱皮膚之下,以手摸之磊磊肌肉之間。

白話文:

麻疹很容易受到季節氣候的影響,由於夏季天氣炎熱而引起傳染,其發病徵狀與痘瘡類似,但是其變化比痘瘡更嚴重。麻疹首先從陽症開始,後來轉變為陰症,毒素集中在脾臟,熱流傳到心臟,臟腑受到很大的傷害,尤其是肺臟,開始到結束的變化,腎臟沒有徵兆。麻疹初期會發熱,類似傷寒的徵狀。眼皮因倦怠而難以睜開,鼻子流清涕且不乾燥。咳嗽、食慾不振,煩渴難安。斜眼看時,皮膚下隱隱約約有疹子,用手摸時,肌肉之間有凸起的疹子。

其形若疥,其色若丹。出見三日,漸沒為安;隨出隨沒,喘急防端。根窠若腫兮疹而兼癮,皮膚加赤兮疹尤夾斑,似錦而明兮不藥而愈,如煤而黑兮百無一痊。麻疹既出,調理甚難,坐臥欲暖,飲食宜淡,咳唾涎沫,不禁酸鹹;忽生喘急,肺受風寒,心脾火灼,口舌生疳,肺胃蘊熱,津液常干;有此變證,治法不同,微汗毒解,熱勢少凶,二便清調,氣行無壅。腠理拂鬱兮即當發散,腸胃秘結兮急與疏通。

白話文:

這種痘痘的形狀像疥瘡,顏色像硃砂。發出後三天,會逐漸消失而痊癒;新的痘痘陸續發出並消失,要小心注意出現喘急的情況。痘瘡的根部像腫瘤,既有疹子的特徵,又有膿瘡的特性,皮膚變得更加紅赤,疹子裡還夾雜著斑點,像錦緞一樣鮮明,不需用藥就會痊癒;像煤炭一樣發黑,百個裡沒有一個能治癒。麻疹發出後,調理起來非常困難,要讓病人坐臥時感到溫暖,飲食要清淡,咳嗽、唾液和涎沫,禁止吃酸的和鹹的;如果突然出現喘急,是肺受到風寒,心脾火熱,口舌生瘡,肺胃蘊熱,津液經常乾枯;有這些變證,治療方法不同,出微汗就能解毒,熱勢稍微減弱,大小便通暢,氣運行暢通。皮膚腠理鬱悶,就要發散治療;腸胃不通暢,就要緊急疏通。

鼻衄者不必憂治,邪從衄解;自利者不必遽止,毒以利松。麻後多利兮熱毒移於大腸,咳嗽喉痛兮痰氣滯於心胸。口渴心煩法在生津養液,飲食減少治宜調胃和中。餘證無常,臨時變通。此則麻之大旨,妙用存乎一心。

白話文:

流鼻血的人不用擔心需要治療,因為邪氣會隨著流鼻血而消失;自然排便的人不用急著停止,因為毒素會隨著排便而緩解。麻醉後大便增多是熱毒轉移到結腸;咳嗽、喉嚨痛是痰氣滯留在心肺。口渴、心煩的治療方法是生津養液,飲食減少應治療以調理胃氣,恢復脾胃功能。其餘的症狀沒有固定規則,應該根據當時情況靈活變通。這就是麻醉藥的主要原則,妙用在於醫師臨機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