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十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5)

1. 腹癰

腹癰者,患於臍下或傍二寸許屬脾經,近脅屬膽經。蓋因脾經陰虛,氣滯血凝,或因脾虛,飲食積熱所患。若焮腫作痛者,瀉黃散。堅硬腫痛者,清胃散。腫痛便秘者,清涼飲。如此而仍痛者,瘀血凝滯也,活命飲。既用此藥而不消,則內欲作膿也,用托裡消毒散。若膿出而痛不減者,毒未解也,亦用前藥。

白話文:

腹癰

發生在臍下或旁邊約二寸的地方,屬於脾經;靠近脅肋的地方,屬於膽經。大都是因為脾經陰虛,氣血凝滯,或因為脾虛,飲食積熱所引起的。

症狀和治療方法:

  • 如果腫脹疼痛,使用瀉黃散。
  • 如果堅硬腫痛,使用清胃散。
  • 如果腫痛便祕,使用清涼飲。
  • 如果用以上方法治療後仍然疼痛,是瘀血凝滯,使用活命飲。
  • 如果用藥後不消腫,是膿正在形成,使用託裡消毒散。
  • 如果膿已經排出,但疼痛不減,是毒素沒有完全消除,也使用託裡消毒散。

若膿出而反加痛,及膿水清稀者,氣血虛也,用參耆托裡散。若食少體倦者,脾氣虛也,用五味異功散當歸柴胡升麻。哺熱內熱者,脾血虛也,用四君、當歸、丹皮。如有他症,當隨症治之。

白話文:

如果膿液排出後反而疼痛加劇,以及膿水清稀者,這是氣血虛弱導致的,應使用參耆託裡散。如果食慾不佳,身體疲倦者,這是脾氣虛弱導致的,應使用五味異功散,並加入當歸、柴胡、升麻。午後身體發熱,內部也發熱者,這是脾血虛弱導致的,應使用四君湯、當歸、丹皮。如果有其他症狀,應根據症狀進行治療。

一小兒患此,漫腫微痛,肉色不變,面色痿黃,飲食少思,此脾氣虛而食積內熱也。用五味異功散加升麻、當歸,及如聖餅,其腫漸消;又用托裡散而愈。

白話文:

某個小孩患此(不明疾病),全身浮腫和略微疼痛,皮膚沒有變色,臉色萎黃,飲食少思(食慾不佳),這是由於脾氣虛而食物積滯體內,產生熱。用五味異功散加入升麻、當歸,以及如聖餅,浮腫逐漸消退;再用託裡散而治癒 。

一小兒患此,腫痛寒熱,活命飲未二服腫痛頓止,用托裡散、如聖餅,而腫漸消,又用神效散及托裡消毒散,數劑而痊。

白話文:

一個小兒患了這種病,腫痛和寒熱。服用了兩劑活命飲後,腫痛頓時停止。又使用了託裡散,就像聖餅,腫脹逐漸消退。又使用神效散和託裡消毒散,幾劑後就痊癒了。

一小兒患之,內潰作渴,飲食少思,屬元氣虛弱,先用托裡消毒散,四劑膿潰,而發熱惡寒,肢體倦怠,此邪氣去而真氣虛也。用八珍、升麻補之稍愈,又用托裡散、異功散,間服而痊。

白話文:

一個小兒感染了疾病,腹中化膿導致口渴,飲食減少且食慾不振,屬於元氣虛弱。首先使用託裡消毒散,服用四劑後膿瘡化膿,並出現發熱惡寒、四肢倦怠的症狀,這是邪氣消除而正氣虛弱的表現。使用八珍、升麻等藥物進行補充,病情稍有好轉。之後又使用託裡散、異功散,交替服用後痊癒。

一小兒腹瘡,大便秘結,發熱飲冷,此熱蓄於裡也,用內疏黃連湯一劑,大便通而痛止;又用清熱消毒散,內熱退而瘡愈。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患有腹瘡,大便幹結,發燒、想喝冷飲,這是熱邪蓄積在體內所致,我用內疏黃連湯一劑,病人的大便通暢了,疼痛也止住了;又用清熱消毒散,病人的內熱消除了,腹瘡也就痊癒了。

一小兒腹患瘡,敷寒涼之藥,其腫益甚,腹中陰痛,手足並冷,此陽氣虛寒之症也,余用回陽湯抑陰散,而腫漸消,毒漸散;又用托裡散而斂。

白話文:

有個小孩肚子上長了瘡,用了一堆冰冷的藥去敷,結果腫得更嚴重,肚子裡隱隱作痛,手腳都變得很冷,這分明是陽氣虛寒的症狀。我開了回陽湯、抑陰散來讓他服用,腫脹逐漸消退,毒素漸漸消散;最後再用託裡散來收斂瘡口,終於痊癒了。

一小兒患此,膿成不潰,面色黃白,噁心少食,發熱惡寒,大便不實,此脾胃虛弱也,先用六君、升麻、柴胡,諸症漸退,飲食漸進;又朝用益氣湯,夕用異功散而潰,又用八珍湯而愈。

白話文:

一個小孩得了這個病,膿腫不成瘡,面色黃白,噁心不想吃東西,發燒怕冷,大便成形不好,這是脾胃虛弱所導致,先用六君、升麻、柴胡治療,諸多症狀漸漸消失,飲食漸漸恢復正常;又早上用益氣湯,晚上用異功散而膿腫潰破了,又用八珍湯治癒。

一小兒腹中作痛,肉色不變三月矣,診其脈滑數而有力,此腹癰內潰也,用托裡散,大便出膿甚多,乃用薏苡仁湯及托裡散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小兒腹中疼痛,皮膚顏色不變,已經持續了三個月的時間。診斷其脈象為滑數有力,這是腹中癰瘡內部潰爛的徵兆,並給小兒使用了託裡散,在治療後大便中排出了大量的膿液,再使用了薏苡仁湯和託裡散,最後痊癒了。

一小兒小腹赤腫,服流氣敗毒等藥,肉色如故,食少體倦,余謂此肝脾氣血虛而藥傷之也,用六君、肉桂,及蔥熨之法,飲食漸進,其腫漸消,又佐以八珍湯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小腹紅腫, 服用瞭解表化濕的藥物,但膚色依舊不好,食量少,身體倦怠,我認為這是肝脾氣血虛弱並被藥物所傷,於是採用了六君子湯、肉桂,以及以蔥來溫熨的方法,病人的食量逐漸恢復,腫脹也逐漸消除,之後再輔以八珍湯,最後治癒了。

一小兒患此而潰,腫不消,恪服敗毒之藥,飲食少思,膿清發熱,余謂脾胃之氣復傷,不信,仍行氣清熱,腫痛益甚,服消導化痰之藥,腹脹作瀉,余先用異功散加升麻、柴胡、木香,佐以二神丸,二十餘劑,諸症漸愈;乃用異功散加當歸、黃耆,元氣漸復;卻用八珍湯,內芍藥炒黃數劑,改用托裡散而愈。次年,因勞心發熱作渴,用當歸補血湯而安。

白話文:

一個小孩得了這個病形成了膿塊後破潰,腫脹不消退,用盡了治療毒瘡敗毒的藥物,飲食減少,不想進食,膿清稀發熱,我認為脾胃之氣又受傷了,他不相信,仍然服用行氣清熱的藥物,腫痛更加嚴重,服用消導化痰的藥物,腹脹腹瀉,我首先用異功散合升麻、柴胡、木香,佐以二神丸,服用二十多劑,各種症狀逐漸好轉;然後使用異功散合當歸、黃耆,元氣逐漸恢復;最後使用八珍湯,內加炒芍藥數劑,改用託裡散而痊癒。第二年,因為勞心而發熱口渴,用當歸補血湯而安。

畢姻後,寒熱往來,患處作癢,用十全大補湯六味地黃丸而愈。

白話文:

結婚後,時常感到忽冷忽熱,患處發癢,使用十全大補湯、六味地黃丸後痊癒。

四君子湯陳皮半夏(即六君子湯),治脾胃虛弱,或因寒涼傷胃,致腫不能消,或潰而不能斂者,但以此藥溫補脾胃,諸症自退。如誤用攻伐,則七惡隨至矣。若脾胃氣虛,瘡口出血,或吐血便血,則加當歸,脾胃充健,則血自歸經。若脾虛血弱不生肌,或晡熱內熱者,更加熟地黃,不可投四物沉陰之劑,能傷脾胃也。若胃氣虛弱,克伐傷脾,飲食少思,或食而難化,若作嘔作泄者,尤宜用之。如兼痰嗽氣逆,肢體倦怠,面目浮腫者,亦因脾虛不能生肺而然也,最宜用之。

白話文:

四君子湯加上陳皮、半夏(即六君子湯),治療脾胃虛弱,或者因為寒涼傷了胃,導致腫脹不能消散,或者潰爛而不能收斂的狀況。但只能用這個藥溫補脾胃,諸症才能自行退散。如果錯誤地使用攻伐的藥物,那麼七種邪惡的症狀就會隨之而來。如果脾胃氣虛,瘡口出血,或者吐血便血,那麼就加入當歸。脾胃充健,則血自然歸經。如果脾虛血弱不生肌,或者黃昏時發熱、內熱的狀況,就再加入熟地黃。不能投放四物沉陰的藥劑,會傷及脾胃。如果胃氣虛弱,克伐傷了脾,飲食減少且思考不佳,或者吃了難以消化,甚至嘔吐、腹瀉,就尤其適合用這個藥。如果兼有痰嗽氣逆、肢體倦怠、面目浮腫的狀況,也是因為脾虛不能生肺而引起的,最適合用這個藥。

人參白朮(炒),茯苓甘草(各等分)

白話文:

人參、白朮(炒過)、茯苓、甘草(各等份)

上每服二錢,薑棗水煎

清胃散,治脾胃有熱生瘡,或胃火牙痛,或連頭面。

升麻(五分),生地黃牡丹皮黃連(炒),當歸(各三分)

白話文:

升麻(0.9克),生地黃、丹皮、黃連(炒過)、當歸(各0.5克)

上水煎服,加柴胡、山梔即加味清胃散

君子湯,治瘡瘍,脾胃虛弱,腫痛不消,或不潰斂,宜用此藥,以壯營氣,諸症自愈。即四君加半夏、陳皮。

白話文:

六君子湯,治療瘡瘍、脾胃虛弱、腫痛不消,或不潰斂閉,適用這種藥方,以增強營氣,諸症狀自然就會痊癒。即四君子湯加上半夏、陳皮。

清涼飲,治瘡瘍,脾胃實熱,煩躁飲食,焮痛脈實,大便秘結,小便赤澀。

赤芍藥,當歸,甘草,大黃(各等分)

上每服一錢,水煎。

當歸補血湯,治瘡瘍,肌熱面赤煩渴,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血虛脈也。誤服白虎湯必死。(方見發熱不止)

白話文:

當歸補血湯,用於治療瘡瘍,身體發熱、臉部發紅、口乾口渴,脈搏洪大卻無力,用力按壓則完全沒有脈搏,這是血虛的脈相。如果誤服白虎湯,很有可能會死亡。(方見發熱不停)

益氣養榮湯,治氣血損傷,四肢頸項等處患腫,不問堅軟赤白痛否,日晡發熱,或潰而不斂者。(方見鶴膝風)

白話文:

益氣養榮湯,用於治療氣血受損,四肢、頸項等部位出現腫脹,不論腫塊是堅硬、柔軟、發紅、發白,或者是有沒有疼痛,在傍晚時分發燒,有的還會潰爛而不收斂。 (處方請參考_鶴膝風_)

十全大補湯,治諸瘡,血氣虛不能潰腐收斂;或膿出,發熱惡寒,汗出煩眩,口眼歪斜;或肌瘦少食,發熱口乾等症,須多服之為善。(方見便癰)

白話文:

十全大補湯,用於治療各種瘡瘍,患處因氣血虛弱不能潰腐收斂;或膿液外流,發熱惡寒,汗出頭暈,口眼歪斜;或肌肉消瘦,食慾不振,發熱口乾等症狀,服用此方,效果良好。(詳情請參考便癰方)

參耆托裡散(方見痘癰)

補中益氣湯(方見肌肉不止)

托裡消毒散

托裡散(二方見熱毒瘡瘍)

五味異功散(方見用敗毒之藥)

如聖餅(方見流注)

神效散(方見胎毒發丹)

八珍湯(方見發熱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