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九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九 (5)

1. 頭多生蝨第九

(身有蝨附)

《巢氏病源》小兒頭多蝨生瘡候:蝨者,按九蟲論云,蟯蟲多所變化,亦變為蝨,而小兒頭櫛沐不時,則蝨生滋長偏多,齧頭遂至生瘡,瘡處蝨聚也,謂之蝨巢。然人體性自有偏多蝨者。

白話文:

《巢氏病源》中說,小兒頭上生瘡,是因為蝨子太多了。根據《九蟲論》的說法,蟯蟲可以變化成各種各樣的蟲子,其中一種就是蝨子。小兒頭部沒有及時梳洗,蝨子就會滋生蔓延,咬小兒的頭皮,導致頭上生瘡。瘡口處聚集了大量的蝨子,所以又稱之為「蝨巢」。不過,有些人天生就容易生蝨子。

《嬰孺》治小兒頭中蝨方

水銀(一黑豆大,油一棗大。)

上掌中唾和研,塗頭皮,令薄遍,帛裹,半日蝨除。

《王氏手集》治小兒頭並身多有蝨者方。

上以百部爛嚼於頭上身邊搽之,其蝨自乾死落地。或焙乾,水調塗之。或乾摻之皆妙。

白話文:

取百部藥材,將其搗爛,塗抹在頭上和身上,蝨子會自然風乾死亡並掉落。也可以將百部曬乾,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塗抹,或直接將粉末撒在患處,效果都很好。

2. 攧撲損瘀第十

《巢氏病源》小兒落床損瘀候:血之在身,隨氣而行,常無停積。若因墮落損傷,即血行失度,隨傷損之處即停。若流入腹內,亦積聚不散,皆成瘀血。凡瘀血在內,顏色痿黃,氣息微喘,澀澀小寒,嗡嗡微熱,或時刺痛也。

白話文:

《巢氏病源》中記載的小兒落牀損瘀候:血液在人體內,隨著氣血而運行,通常不會停積。如果因為跌落而造成損傷,就會導致血行失常,在受傷的地方停滯。如果流入腹內,也會積聚不散,都變成瘀血。凡是瘀血在體內,就會出現面色萎黃、氣息微喘、皮膚乾燥微冷、身體發熱等症狀,有時還會伴有刺痛。

《葛氏肘後》若墮落有血壯熱,不食乳哺者方。

大黃黃連蒲黃(各二分),芒硝(一分半)

白話文:

大黃、黃連、蒲黃(各兩錢),芒硝(一錢半)

上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分二服,大小便並即愈。

《千金》治小兒落床墮地,如有瘀血腹中陰陰寒熱,不肯乳哺,但啼哭叫喚。蒲黃湯,方

白話文:

《千金方》記載治療小兒從牀上或地面上摔下來,若有瘀血在腹中,時而陰時而熱,不肯吃奶,只是啼哭叫喚。

蒲黃湯,藥方如下:

蒲黃四錢,皁角皮(去刺)二錢,橘皮五分。

水煎服,每日一、二次。

蒲黃,大黃,黃芩麥門冬(各十銖),甘草(炙,八銖),芒硝(七銖),黃連(十二銖)

白話文:

蒲黃、大黃、黃芩、麥門冬各10克,甘草(炒)8克,芒硝7克,黃連12克。

上七味㕮咀,以水二升煮去一升去滓,內芒硝,分三服消息。視兒羸瘦半之,大小便血即愈,忌冷食。

《千金》,當歸散,主落馬墮車諸傷,腕折臂腳痛不止方。

當歸,桂心,蜀椒,附子(炮,去皮臍。各二分),芎藭(六分),甘草(五分,炙),澤蘭(一分)

白話文:

當歸、桂心、蜀椒、附子(去皮臍,炮製,各二分)、芎藭(六分)、甘草(炙,五分)、澤蘭(一分)

上七味並熬令香,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凡是傷損皆服之,十日愈。小兒亦同。《救急方》云:治墮馬落車,被打傷腕折臂,叫痛喚聲不絕,服此散,呼吸之間不復大痛,十三日筋骨相連。

白話文:

將以上七種藥物一起熬製,直到香味濃鬱。把混合好的藥粉過篩,用酒服下一小匙,每天三次。凡是受傷損害的人都可服用,十天後就會痊癒。小兒也適用。《救急方》說:治療從馬上摔下來、從車上摔下來,被人打傷、手腕骨折、手臂斷裂,疼痛呼叫不停的人,服用這種藥粉,在呼吸之間疼痛就會減輕,十三天後筋骨就會連接起來。

《千金翼》,馬蹄散,主被打腸中瘀血方。

上白馬蹄燒令煙盡,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亦主女人病,血消之為水。

《千金翼》,蒲黃散,主被打腹中有瘀血方。

蒲黃(一升),當歸,桂心(各二兩)

上三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聖惠》治小兒落床墮地如有瘀血腹中痛。蒲黃散,方

蒲黃,川大黃(銼,微炒),當歸(炒),琥珀,生乾地黃赤芍藥(各半兩),桂心(一分)

白話文:

蒲黃、四川大黃(切碎,微炒)、當歸(炒)、琥珀、生乾地黃、赤芍藥(各半兩)、桂心(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落床傷於肢節青瘀疼痛。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半兩),川大黃,當歸(二味各銼炒),桂心,赤芍藥,蒲黃,甜瓜子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以上各一分)

白話文:

乾燥的地黃(半兩),川大黃,當歸(兩種都切碎後炒),桂心,赤芍藥,蒲黃,甜瓜子,桃仁(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去除尖端和雙仁,用麩子炒至微黃,以上各一錢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用酒半合,生地黃汁半合相合暖,令溫,調下半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將上等藥品搗碎,細羅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半杯酒,半杯生地黃汁混合,加熱到溫熱,調整為一半的服量。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增減服用量。

《聖惠》治小兒落床體熱疼痛。犀角散,方

犀角(屑),赤芍藥,芎藭,當歸(銼,微炒),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分),川大黃(半兩,銼,微炒)

白話文:

  • 犀角(削成屑)

  • 赤芍藥

  • 芎藭

  • 當歸(切碎,微炒)

  • 甘草(烤至微紅,切碎,各一份)

  • 川大黃(半兩,切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細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落床體熱驚悸。茯神散,方

茯神(半兩),龍膽,人參,子芩,犀角(屑),麥門冬(去心,焙),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分)

白話文:

  • 茯神(半兩):用半兩的茯神。

  • 龍膽:用適量的龍膽。

  • 人參:用適量的黨參。

  • 子芩:用適量的車前子。

  • 犀角(屑):用犀角屑,用量適當。

  • 麥門冬(去心,焙):用去心焙製的麥門冬,用量適當。

  • 甘草(炙微赤,銼):用炙微赤切碎的甘草,用量適當。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嬰孺》治小兒墮地有瘀血在腹中,天陰則翕翕寒熱,不肯乳哺但呼啼方。

蒲黃,大黃,甘草(各十銖),麥門冬(十五銖),黃連(十二銖)

上以水二升煮一升,為三服。量兒大小與之。忌生冷、菘菜、冷水。

張渙,蒲黃湯,方,治打撲或落床墮地至損吐氣羸瘦痿黃,或時刺痛遊走不定。

蒲黃,生乾地黃,當歸(洗炒。各一兩),赤芍藥,琥珀,桂心(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又方,茯神丹

茯神,麥門冬(湯浸去心),當歸(洗焙乾。各一兩),人參(去蘆頭),黃芩,龍膽草(各半兩)

白話文:

茯苓、麥門冬(用湯浸泡除去中心),當歸(洗淨並烘乾,各一兩),人參(去掉鬚根),黃芩、龍膽草(各半兩)

以上為細末,次用:桃仁(湯浸去皮尖,炒香熟,半兩)

上件同再細研,拌勻煉蜜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用生地黃汁少許同酒下。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前面提到的各味藥物再詳細研磨一次,拌勻後煉蜜和丸,丸子的大小如黍米。每次服用十粒,用少量生地黃汁和酒送服。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