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九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九 (6)

1. 誤吞銅鐵等物第十一

《外臺》:《小品》論療小兒誤吞鐵珠子如貍豆大者,經年不以為害,後病瘦瘠,食不生肌膚,時下痢,或寒熱,服諸藥自療來反劇不效。有師診之云:是吞物不消作,法服眾藥所吞物不去,終不瘥。今其家中察之云:兒近歲常弄十六具鐵珠,覺失一顆,慮是吞之,從來積歲實不以為疑。

白話文:

《外臺》: 《小品》裡面曾有位師父談論一位誤食類似狸豆大小的鐵珠的小童,吃了好幾年都沒有造成困擾,但是後來開始消瘦,吃飯也無法讓皮膚長肉,還伴隨著拉肚子、寒熱交替,服用了各種藥物來自療,反而讓情況更嚴重。有一位師父診斷後說:那是因為吞下去的東西沒有消化,用藥也沒有把吞下去的鐵珠取出,所以吃再多藥也不會痊癒。這位師父在小孩家中仔細尋找,發現小孩最近總是玩著十六顆鐵珠,結果發現少了一顆,猜測小孩是誤吞了,從小到大都沒有懷疑過。

師出診,乃信是故令病矣,為處湯藥,所患即瘥。復與將療,其兒肌膚充悅,而忘說其方,且記之。又有一家女子六七歲許,患腹痛,其母與摩按之,覺手下有一橫物在兒肉裡正平橫爾,問兒曰:那得針在肉中。大驚怪,脫衣看之,肉全淨無有刺處,按之兒亦不患針痛,惟覺腹裡痛耳,其母即以爪用重重介之,乃橫物折爪下兩段,亦不偏痛。迎師診之,共察。

白話文:

那位醫生出診,正直相信是針的緣故才使小孩生病了,就開給他湯藥喝,病人當下就痊癒了。再給他針灸治療,幾次之後,小孩的皮膚就變得豐滿光澤了。那時卻忘記了所用的針灸方案,連忙把它記了下來。又有一家人,有個六七歲的女孩,患有腹痛症,她的母親用手指按壓她的小腹,發現在她皮膚下面有個橫著的東西,好像深深扎進肉裡,就像是一根針橫著刺進她體內一樣。她問小孩:你在哪裡被針刺到了?小孩聽了嚇了一大跳,趕緊脫去衣服給她母親看,可是小孩的皮膚表面卻十分乾淨,沒有任何被刺過的痕跡。再按壓小孩的肚子,她也不說痛,只有說肚子裡痛罷了。女孩的母親於是用指甲用力地刮小孩的腹部,竟然把那橫著的東西刮斷成兩截,而且小女孩也不覺得疼痛。這時她才把醫生請來診斷,醫生跟她母親一起察看。

若吞鐵刺物者,其嬰兒不經鯁礙。惟恐養兒時,母常帶針身抱兒體,針入兒肌膚中,兒縱覺痛啼呼,與乳臥息便止,遂成不覺,今因腹痛摩之知耳。鐵得土木濕皆生屑易朽,針在人肉中,經數歲,因得血氣,皆朽也,故介之即折,令患腹痛不安。但療腹痛,服溫中湯下,心腹痛瘥。

白話文:

如果吞下鐵刺等物的人,他的孩子出生後就不會因為魚刺而卡住喉嚨。只擔心在養兒時,母親經常帶著針在身上抱著孩子,針刺入孩子的皮膚中,孩子雖然覺得疼痛而哭喊,但只要餵奶讓孩子睡著後,疼痛就會停止,因此就沒有感覺了,現在是因為腹痛才用手摸到才知道。鐵器遇到泥土、木頭、潮濕的環境都會生鏽而容易腐朽,針在人的肉中,經過幾年,因為吸收了血氣,所以都腐朽了,因此輕輕一夾就斷了,導致患上腹痛不安。只要治療腹痛,服用溫中湯,心腹疼痛就會痊癒。

後長大嫁,因產乳不聞道針處為患,故記之。

《千金》治小兒誤吞針。

上取磁石如棗核大,吞之及含之,其針立出。《聖惠》磨磁石如棗核大鑽竅,以絲線穿,令吞之吸出。

白話文:

取一塊棗核大小的磁石,吞下去或含在嘴裡,針就會立刻出來。《聖惠方》還記載一種方法:將棗核大小的磁石磨成一個小孔,用絲線穿過磁石,讓患者吞下去,針就會被磁石吸出來。

《千金》治小兒誤吞鐵等物方。

上用艾蒿一把銼,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服之即下。

《千金》治吞錢方。

上以艾蒿五兩,以水五升,煮取一升,頓服之即下。

《千金》又方

上末木炭,酒服方寸匕,水服亦得。

《千金》又方

上服蜜二升即出。

《千金》治吞金銀環及釵方。

上以白糖二斤,一頓漸漸食之,多食益佳也。

《千金》又方

上吞水銀一兩,再服之。

《千金》誤吞環及指驅方。

上燒雁毛二、七枚末服之。鵝羽亦得。《聖惠》用粥飲調服半錢。

《千金》誤吞釵方。

上曝韭令萎,蒸熟勿切,食一束即出。或生麥葉筋縷如薤法皆可用,但立意多食自消。

《千金》誤吞銅鐵而哽者方。

上燒銅弩牙令赤,內酒中,飲之立愈。(《嬰孺》用水中滓飲之。)

《千金》誤吞釘針及箭鏃等方。

上但多食脂肥肉令飽,自裹出。

《千金》治誤吞針方。

上取懸針磁石末,飲服方寸匕即下。(古本《錄驗》云:今吞針在喉中而服磁石末入腹,即含碎石口中或吸針出耳。)

白話文:

用懸針磁石的粉末,喝一個方寸匕的量立刻就會排出體外。(古書《錄驗》說:現在如果吞下的針卡在喉嚨裡,服用磁石粉末後進入肚子裡,那麼在口中含碎石子,就能用磁力將針吸出來。)

《外臺》:《肘臺》療小兒誤吞梅李方。

上以少水灌小兒,頭盛其水與飲之即出,良。

《外臺》:《近效》療小兒誤吞錢在喉中不出方。

上取麩炭末,以指彈入喉中,其兒當便咯出如。

日華子治小兒誤吞針錢等方。

上末磁石同筋膜肉,莫令抹斷,與磁石少許同下之。

《藥性論》治惡瘡小兒吞錢不出方。

上煮冬葵根飲之即出,神妙。

《聖惠》治小兒誤吞嚥銅鐵物在喉內不下方。

上取南燭根,燒灰細研,以熟水調下一錢瘥。

《聖惠》又方

上用貘齒骨燒灰,細研如粉,每服以磨刀水調服一錢止。

《聖惠》治小兒誤食發繞咽喉方。

上用梳頭梳燒灰,細研如粉,以粥飲調下半錢。

《聖惠》治小兒誤吞鉤繩方。

上凡小兒若誤吞鉤繩,繩猶在手中者,莫引之,但以珠當若穿了薏苡子之輩就貫著繩,稍稍令推至鉤處,小小引之則出。

白話文:

如果小兒不小心吞下了魚鈎和魚線,魚線還在手中,不要拉扯魚線,而是用一顆珠子,像穿薏苡仁一樣串在魚線上,然後慢慢地將珠子推到魚鈎處,然後輕輕地拉出魚鈎即可。

《聖惠》又方

上以常思草頭一把,水一大盞,搗絞取汁,分三、四遍飲之即效。

《聖惠》治小兒誤吞鉤方。

上以琥珀珠穿貫鉤繩上,推令前入至鉤所,又復推以牽引出矣。

《靈苑》,玉錯散,治大人小兒一切骨鯁或竹木簽刺喉中不下方。

蓖麻(一兩,去殼),寒水石(細研如粉)

上入蓖麻乳缽內,研如膏,旋入石末同研,但旋添入石末袞得幹成粉即止,不拘分兩也。有被鯁者,只取一捻致舌根深處,以冷水咽之,其鯁物自然不見,可用竹木片於舌深處用藥試之,立驗。

白話文:

將蓖麻子放在研缽中,研磨成膏狀,然後加入石末一起研磨,邊研邊加石末,直到研磨成幹粉為止,不需要計量。如果有異物卡住喉嚨,只要取一小撮藥粉放在舌根深處,再喝一口冷水吞下,卡住的異物就會自然消失。也可以用竹木片將藥粉送入舌根深處,效果立竿見影。

《嬰孺》治小兒吞下錢方。

上取枲頭一把,水二升,灌水中十餘度,飲之立下。

《嬰孺》治小兒吞針方。

上以炭末水服立出。

《嬰孺》治小兒鯁若吞錢不下。半夏散

半夏(二分,洗),白蘞(一分)

上為末,酒或薑汁服方寸匕,再服立下。

《嬰孺》治小兒食飲發繞咽喉方。

上取梳頭髮燒灰,服之一錢瘥。

張渙,通氣散方,治誤吞銅錢物及鉤繩之類在咽喉不下方。

象牙(末,燒存性),鵝毛(燒灰。各一錢),磁石(一皂皂大,燒灰)

白話文:

象牙(磨成粉末,燒製後留下藥性),鵝毛(燒成灰。各一錢),磁石(一皁皁大小,燒成灰)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半錢,新汲水調下。

《莊氏家傳》誤吞錢方。

上用石灰為末,酒調服。

《莊氏家傳》治小兒誤吞錢。神應丸,方

硃砂(三錢精研),半夏(大者三枚,以漿水煮過,研),石腦油(真者須小,但斟量稀稠抹和得硃砂、半夏二味為度,切勿令稀,旋旋滴少許在乳缽內,研拌二味藥。)

白話文:

硃砂(研成三錢的粉末),半夏(三個大的,用漿水煮過,研磨),石腦油(真的石腦油應該很稀,但要仔細斟酌稀稠度,才能和硃砂、半夏這兩種藥粉混合均勻,切勿太稀,慢慢滴幾滴在乳缽內,研磨這兩種藥粉。)

上三件同入乳缽內研令勻膩,丸如豌豆大。每服三丸,空心並食前以酒吞下,一日之間吃三服,不過一、二日或三、四日內自然隨大便下來,此藥大有神效。不取轉,不搜覺,但趁逐錢下來。

白話文:

將以上三種藥材同時放入乳缽中研磨至均勻細膩,搓成豌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丸,空腹且飯前服用,用酒吞下,一天服用三付,通常一到兩天或三到四天內,會自然隨著大便排出,此藥效用很大。無需再次服用,也不必尋找藥效,只需注意隨著大便排出的情況即可。

《莊氏家傳》又方(此與次方吃了,令咽喉並胸中不噎悶,便吃得物。)

上羊脛炭不計多少,搗、羅極細,再於乳缽內研令極勻膩。每服三滿大錢,以砂糖溫水調下,不計時候,日五服,臨睡更一服。

白話文:

把羊脛骨燒成的炭末,不限數量,搗碎再過篩。再在乳缽中研磨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三滿大錢的劑量,用砂糖和溫水調和服用,一天五次,睡前另外服用一次。

《莊氏家傳》又方

上以舊經穿錢者麻索子二十對(須是元金者,逐旋討得旋燒旋用。)於熨斗內,以精炭火些小,吹去灰,燒麻索子作灰,乳缽內研令極細,只以砂糖溫水調三大錢,不拘時,一日五服,錢索若帶青色者為上。

白話文:

先用二十對以舊錢穿過的麻繩(必須是黃金的,逐漸取得並逐漸燃燒使用。)放入熨斗中,用精炭火點燃,吹去灰燼,將麻繩燒成灰燼,在乳缽中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只用砂糖和溫水混合三錢,不拘時令,一天服用五次,麻繩如果帶有青色為上品。

《玉氏手集》治小兒誤吞錢在腹方。

上用榆白皮濕者,搗爛如泥,用新水調打半匙許,服之自下。或乾者,搗、羅亦得。

白話文:

把上等的榆白皮弄濕,搗成泥狀,用新水調成半匙左右,服用後可以瀉下。或者用乾榆白皮,搗碎、過篩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