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八·脾臟部(下) (37)

回本書目錄

集之八·脾臟部(下) (37)

1. 虛熱

《聖惠》,蘆根散,治小兒壯熱不止。

蘆根黃耆人參甘草(炙),麥門冬知母(各半兩)

白話文:

蘆根、黃耆、人參、炙甘草、麥門冬、知母(各半兩)

上件,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竹葉七片、粟米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渣,不計時候溫服,量兒之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上藥材,將粗羅磨製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取一小盞水,放入七片竹葉、一百粒粟米,煎至水量減少五分之一,去除渣滓,不拘時間溫熱服用。依照兒童的大小,酌量增減藥量。

《嬰孺》,麥門冬湯,治小兒夏天服藥大下後,胃中虛熱,渴欲飲水。

麥門冬,甘草,龍骨(各四分),枳實黃芩茯苓,人參(各三分)

白話文:

麥門冬、甘草、龍骨(各12克),枳實、黃芩、茯苓、人參(各9克)

上,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為三服。服此湯後渴不瘥,取水芹煮濃汁飲之,間湯服之,甚者、恣意與之服。

蘆根飲子,治小兒壯熱,渴兼吐不止。

生蘆根(切,五合),淡竹青皮,人參(各八分),桔梗(五分),知母(十分),粟米(三合)

白話文:

新鮮蘆根(切片,五合),淡竹的青皮,人參(各八分),桔梗(五分),知母(十分),小米(三合)

上,以水五升,煮之一升半,量兒大小,與之服。

栝蔞湯,治小兒熱渴,或吐下後虛熱渴。

栝蔞(五分),黃芩(三分),知母,蘆根(各二分),生米(二合),麥門冬(三合)

上切,以水五升,煮二升,如飲漿水度服之。

2. 脾虛

錢氏白朮散

人參(切去頭),白朮木香,白茯苓(去皮),甘草(銼,炒),藿香葉(各一兩),乾葛(二兩,銼)

白話文:

人參(切掉根部),白朮,木香,白茯苓(去除外皮),甘草(切碎,炒過),藿香葉(各一兩),乾葛(二兩,切碎)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至二錢,水一盞,煎至五分溫服,如飲水者,多煎與之,無時。

海藏云,治發渴四君子加乾葛、枇杷葉(先以棗湯煮過,炙乾用)各等分,入木瓜少許,同煎服,亦治虛渴法也。

白話文:

海藏說,治療口渴,可用四君子湯加上乾葛、枇杷葉(先用酸棗湯煮過,曬乾後使用),各等分,加入少許木瓜,一起煎服。這個方子也適用於治療虛證口渴。

3. 濕熱

五苓散(方見驚)

《小方脈論》小兒渴病,吃水太多,腹脹泄瀉。此病得之心藏熱,心與小腸合,小腸亦受熱,小腸既熱,其氣上行奔胃口,致孩子吃水,其水待奔小腸,被小腸氣熱滲泄,不及轉入大腸,如治之,先下淋藥,後下涼心藏藥,然後止渴,乃效。

白話文:

《小方脈論》中提到,小兒患有口渴症,喝了很多水,導致腹脹腹瀉。這種情況是因為心臟太過熱,而心臟與小腸相連,因此小腸也跟著過熱。小腸過熱後,氣往上衝到胃和口腔,導致孩子一直喝水,但這些水到了小腸後,又被小腸的熱氣滲透和排泄,根本來不及進入大腸。要治療這種情況,首先要服用利尿藥,然後服用清涼心臟的藥物,才能止渴,並且有效治療。

按:此亦五苓散證也。

《小方脈論》治渴先下淋藥方

鬱金滑石(各一兩),旱蓮子(半兩)

白話文:

鬱金、滑石(各6克),旱蓮子(3克)

上件為末。每服半錢,煎蔥湯調下。急進三服涼心藥。

《小方脈論》欲止渴,次涼心藏藥方

烏賊魚骨,海浮石(各一兩),蒲黃(炒,半兩)

白話文:

烏賊魚骨,海浮石各一兩;蒲黃,炒後,半兩。

上末。每半錢,用枇杷葉煎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