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球

《本草經解》~ 卷二 (1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7)

1. 【萆薢】

氣平。味苦。無毒。主腰脊痛強。骨節風寒濕周痹。惡瘡不瘳。熱氣。

萆薢氣平。稟天秋降之金氣。入手太陰肺經。味苦無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陰心經。氣味俱降。陰也。太陽寒水經。挾脊抵腰中。太陽有濕。則陽氣不布。腰脊強而痛矣。太陽經行身表附皮毛而為外衛者也。皮毛者肺之合。萆薢氣平入肺。味苦燥濕。肺之皮毛理而太陽之濕亦逐。

白話文:

萆薢性平,秉承秋季降臨的金氣,作用於手太陰肺經。味道苦澀,沒有毒性,得南方火氣,歸入手少陰心經。氣味都偏於下降,所以屬於陰。太陽經屬寒水,從背部沿脊柱到達腰部。若太陽經有濕邪,陽氣不能佈散,腰脊就會強直疼痛。太陽經運行於身體表面,附著於皮膚毛髮,是身體的衛外系統。皮膚毛髮與肺相合,萆薢性平,入肺,味苦,可以燥濕,使肺臟和皮膚毛髮調理好,從而消除太陽經的濕邪。

所以主腰脊強痛也。骨節者節犍之處也。亦屬太陽經。濕流孔竅。故風寒濕合而成痹。則周身麻木而骨節更甚也。其主之者。萆薢入肺。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可以去太陽之濕而理痹也。惡瘡熱氣。皆屬心火。萆薢味苦清心。心火退。則瘍瘡愈而熱氣解矣。

白話文:

所以主治腰脊強直疼痛。骨節是指關節的地方。也屬於太陽經。濕氣通過孔竅進入。所以風寒濕氣結合而成痹症。那麼全身麻木,而關節更加嚴重。治療它的是,萆薢進入肺部。肺部疏通調整水液的通路。向下輸送到膀胱。可以去除太陽經的濕氣而治療痹症。惡瘡熱氣。都屬於心火。萆薢味道苦澀,可以清心。心火去掉,那麼瘡瘍就會痊癒而熱氣也會消散。

制,方:

萆薢同蓮子、白茯、車前木通澤瀉、牛膝、甘草黃柏。可分清治濕。同杜仲。治腰腳痹耎。同菖蒲、益智、烏藥。治白濁。佐杜仲、肉蓯蓉、菟絲子、北味丸。名金剛丸。治筋痿足不能行。

白話文:

萆薢與蓮子、白茯苓、車前草、木通、澤瀉、牛膝、甘草、黃柏一起使用,可以區分清楚地治療濕氣。與杜仲一起使用,可以治療腰腿疼痛麻木。與菖蒲、益智仁、烏藥一起使用,可以治療白濁。與杜仲、肉蓯蓉、菟絲子一起使用,叫做金剛丸,可以治療筋骨痿軟、不能行走的疾病。

2. 【防己】

氣平。味辛。無毒。主風寒溫瘧熱氣諸癇。除邪。利大小便。

防己氣平。稟天秋降之金氣。味辛無毒。得地西方燥金之味。入手太陰肺經。氣味降多於升。陰也。風寒溫瘧者。感風寒而患但熱不寒之瘧也。諸癇熱氣者。心有熱而患一切風癇也。溫熱皆為陽邪。癇瘧皆屬風木。防己氣平可以清陽邪。味辛可以平風木。而消風痰也。除邪者辛平之品。

白話文:

防己的藥性平和。稟賦了秋天降下的金氣。味道辛辣,無毒。採集於西方乾燥金屬的氣味。與人體太陰肺經相應。藥物的氣味以下降居多。性屬陰。風寒溫瘧病:遭受風寒而患有感覺發熱但沒有寒感的瘧疾。諸癇熱氣病:心中有熱而發生各種風癇病。溫熱病都是陽邪引起的。癇癪瘧疾都屬於風木。防己藥性平和,可以清解陽邪。味道辛辣,可以平息風木。而消除風痰。所以辛辣平性的藥物可以削除病邪。

可除濕熱之邪也。小便出於膀胱。膀胱津液。肺氣化乃出。防己氣平可以化氣。故利小便。大便出於大腸。肺與大腸為表裡。味辛可以潤腸。故利大便也。但臭惡傷胃。宜慎用之。

白話文:

小便由膀胱排出,而防己氣平,可以調整氣的運化,使小便通暢,而達到除濕熱之邪的效果。大便由大腸排出,肺與大腸互為表裡,防己辛味可潤腸,所以也可以使大便通暢。但防己氣味臭惡,易傷胃,使用時應謹慎。

制,方:

防己同黃耆桂枝、白茯、甘草。治皮水。同黃耆、白朮、甘草、生薑大棗。治風水。惡風汗出。身重脈浮。

白話文:

防己、黃耆、桂枝、白茯苓、甘草。治療皮水病。與黃耆、白朮、甘草、生薑、大棗一起服用。治療風水。惡風畏寒汗出。身體沉重脈搏浮動。

3. 【大黃】

氣寒。味苦。無毒。主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盪滌腸胃。

推陳致新。通利水穀。調中化食。安和五臟。

大黃氣寒。稟天冬寒之水氣。入手太陽寒水小腸經。味苦無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陰心經、手少陽相火三焦經。氣味俱降。陰也。濁陰歸六腑。味厚則泄。兼入足陽明胃經、手陽明大腸經。為盪滌之品也。味厚為陰。則入陰分。血者陰也。心主者也。血凝則瘀。大黃入心。

白話文:

大黃性寒,它稟受天冬寒涼的水氣,所以歸屬於手太陽寒水小腸經。大黃味苦無毒,它得自南方火的滋味,所以歸屬手少陰心經、手少陽相火三焦經。大黃的氣味都向下,屬於陰性。濁陰歸屬於六腑,苦味厚重則會瀉下。大黃又歸屬於足陽明胃經、手陽明大腸經,是具有蕩滌作用的藥物。味厚屬於陰性,所以大黃歸屬於陰分。血屬於陰,心主血,血凝結則瘀滯,大黃能入心經。

味苦下泄。故下瘀血。血結則閉。陰不和陽。故寒熱生焉。大黃味苦下泄。則閉者通。陰和於陽而寒熱止矣。癥瘕積聚。皆有形之實邪。大黃所至蕩平。故能破之。小腸為受盛之官。無物不受。傳化失職。則飲留食積矣。大黃入小腸而下泄。所以主留飲宿食也。味厚則泄。濁陰歸腑。

白話文:

大黃的味道苦,有泄下的作用。因此可以排出瘀血。血液凝結成塊就會閉塞,陰陽不和諧,所以就會產生寒熱的症狀。大黃的味道苦,有泄下的作用,因此閉塞的地方就會疏通,陰和於陽,寒熱的症狀也就停止了。癥瘕積聚都是有形體的實邪,大黃所到之處蕩平一切,所以能夠破除癥瘕積聚。小腸是受納和盛裝的器官,沒有什麼東西它不接受。如果傳輸和轉化失常,就會導致飲留、食積。大黃進入小腸並向下泄,所以能夠治療飲留和宿食。藥味濃厚則有泄下的作用,濁陰歸於腑臟。

大黃味厚為陰。故入胃與大腸而有盪滌之功也。消積下血。則陳者去而新者進。所以又有推陳致新之功焉。其推陳致新者。以滑潤而能通利水穀。不使阻礙腸胃中也。腸胃無礙。則陽明胃與太陰脾調和。而食消化矣。飲食消化。則陰之所生。本自五味。五臟主藏陰。陰生而藏安和矣。

白話文:

大黃味道厚重,性屬陰寒。因此它能進入胃和大腸,發揮蕩滌的作用。大黃可以消積下血,清除陳舊的積滯,讓新的食物得以進來。所以它又有推陳致新的功效。大黃之所以能推陳致新,是因為它滑潤而能通利水穀,不讓水穀在腸胃中阻滯。腸胃通暢無阻,陽明胃與太陰脾就能調和,食物就能消化。飲食消化後,陰精得以生長。陰精本源於五味,五臟主藏陰精。陰精生長,臟腑安和。

制,方:

大黃同黃芩沉香礞石丸。名滾痰丸。治痰症。同當歸檳榔。治痢初起。同甘草。治胃火食入即吐。

白話文:

大黃與黃芩、沉香、礞石磨成藥丸。稱為滾痰丸。專治痰症。與當歸、檳榔一起服用。治療剛發生的痢疾。與甘草一起服用。治療吃東西就吐的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