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仙醫案》~ 十三、劉眉公治效

回本書目錄

十三、劉眉公治效

1. 十三、劉眉公治效

道光五年八月廿三日,予因宮保初服予方,已有大效,予心亦定。是日午後,因往城北張佑溪協臺處診病,往來遙遠,至起更方到察院,到則巡捕堂官群相問曰:「先生來何遲?日間監試錢道臺有條子來請先生,進貢院代內簾劉奉賢縣隔簾診脈,因先生不在,辭去。傍晚又具稟劉令病已垂危,求大人格外施恩,讓劉公出場就死,大人勉准,適已出場,大人意欲請先生去一診,或尚有救,連問數次矣。」予問:「究竟何如?」眾曰:「適伊家人亦來求請,據云僅一絲遊氣,半日不知人事矣。

」予至上房,宮保曰:「先生來耶,我今日甚好,惟有內簾劉令亦於初六日得病,今已垂危。因先生高明,或能起死回生,亦大陰德。且吾亦同病相憐之意也。」對曰:「聞其病實已不治,治之何益?徒損賤名。」宮保曰:「此等病治之不效,豈能歸過於先生。惟念此人乃吾所取簾官房首,其文甚佳,功夫尚在其房中,當可多幾本好卷子,不意如此,然其文不似要死者。」因命人將其文與予看,題乃「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

予看畢,曰:「此文果不似要死者。」宮保問:「何以見得?」對曰:「其文清華,其氣通暢,似有福澤之文,而又無發泄太盡之弊。且其書法端楷,到底不懈,未曾錯落。其精神必素能完足,故論文字皆不當死。」宮保曰:「所論甚是,看文章面上,請去一看何如?」對曰:「諾。

」時將二更,且大雨,予乘輿冒雨至承恩寺,曲折達僧舍。見旁空房一間,床架一張,堆草荐數條。床上靠一人,即劉公也。油燈一盞,燈火如豆,陰冷之氣逼人。呼其僕秉燭至,見其大汗如雨,面白如紙,二目直視,牙關緊閉,喉中痰湧,口角流涎,全不知人事矣。使僕探其下體,則囊縮遺尿。

予曰:「此死在頃刻,尚何治為?」即欲辭去。伊等堅阻不放,且有跪者。予忽轉念,此文不死,何其人之多死象耶?問:「闈中服藥否?」曰:「天天服藥。」「方在否?」曰:「全在。」予索方細看,無非發散溫燥,而熱總不解。至十九日一方,麻黃一錢五分、羌活二錢、甘草五分、桂枝二錢。

予想時邪十四日,忽服此方,其人即當死,何尚能活至今日,莫非與我意有醫緣否乎?於是始為診脈,細細推敲。脈來數大而空,俱欲離根,惟左尺尚有一線可按而得。予暗歎其真讀書人,惟知用功,不貪色欲,根本素能保守,雖經群藥刀斫斧削,而命根猶有存焉。於是用犀角地黃湯,通心達腎,養陰化熱。

犀角三錢、大生地一兩、大白芍三錢、粉丹皮三錢。又思所服溫燥一派傷陰,脈來甚數,陰不潛陽,當於養陰之中加介以潛陽法。非若大汗亡陽,脈僅空大,當以參附回陽也。於是加左牡蠣一兩、元武版五錢、外加橘紅一錢、竹瀝五錢、薑汁少許,以達其痰。謂其家人曰:「既然服藥,以速為貴,遲則不及。

牙關緊閉,以烏梅擦之必開。惟咽喉痰湧,藥恐難下。此藥得一半下腹,即有轉機,恐全不下而死,勿謗予也。」回時已近三更,宮保猶等信未眠,真菩薩心腸也。細詢一切,色然喜曰:「如此盡心,或當有效。」明早伊家人來告曰:「主人已轉過來矣。」予往問:「如何服藥?」曰:「前三分皆不受,後得一匙下喉七分,皆順流而下。

」予見人事漸清,向予點頭,但語言蹇滯耳。連進原方二劑,痰降能言,惟雖不大汗,而總未全止,知其表虛也。於主方外,另仿玉屏風法,用黃耆皮五錢、防風一錢、五味子七分,一服而汗全止。嗣後方去犀角,加大麥冬三錢、高麗參一錢,減竹瀝二錢,約十劑。改用黑歸脾調理而痊。

蓋盜汗心液也,補心則汗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