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長沙方歌括》~ 卷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2)

1. 當歸四逆湯

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此方主之。

當歸(三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細辛(三兩),大棗(二十五枚),甘草(二兩),通草(二兩,按即今之木通。非肆中白松之通草。)

白話文:

當歸(三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細辛(三兩),大棗(二十五枚),甘草(二兩),通草(二兩,指木通,不是市集上的白松通草。)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其人內有久寒者。即前方加生薑(半斤),吳茱萸(二升)上以水六升。清酒六升。煮取五升。溫分五服。

白話文:

上列七味藥,以水八升煮,取三升藥汁,去渣滓,溫熱後服用一升,每天服用三次。

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生薑:治療手足冰冷、脈搏細弱欲絕,且體內有長期寒證的人。在原方中加入生薑(半斤)、吳茱萸(二升),以水六升、清酒六升煮,取五升藥汁,溫熱後分五次服用。

歌曰,三兩辛歸桂芍行。棗須廿五脈重生。甘通二兩能回厥。寒入吳萸(二升。)姜(半斤。)酒(六升。)烹。羅東逸曰。厥陰為三陰之盡。陰盡陽生。若受寒邪。則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故脈微而厥。然厥陰之臟。相火遊行其間。經雖受寒。而臟不即寒。故先厥者後必發熱。

白話文:

詩歌中說,桂枝、芍藥、生薑各三錢,肉桂二錢,五味子、棗子、人參各二十五錢,甘草二錢,回陽救逆。吳茱萸二兩,生薑半斤,酒六斤,放入鍋中煮。

羅東逸說,厥陰為三陰之盡。陰盡則陽生。如果受到寒邪,則陰陽之氣不能順利相接,所以脈搏微弱而厥冷。但是厥陰之臟,相火在其中遊行,經脈雖然受到寒邪,但臟腑不立即感受寒邪,所以先厥冷的人,後來一定會發熱。

所以傷寒初起。見其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不得遽認為寒而用薑、附也。此方取桂枝君以當歸者。厥陰主肝。肝為血室也。佐細辛。其味極辛。能達三陰。外溫經而內溫臟。通草其性極通。善開關節。內通竅而外通榮。去生薑者。恐其過表也。倍大棗者。即建中加飴之義。

白話文:

所以,傷寒病在初期,看到手腳冰冷、脈搏細微、幾乎要消失了的情況。不能倉促地認為是寒證,而使用薑、附子等溫陽烈藥。這個方劑藥取桂枝為主藥,配伍當歸。這是因為厥陰經主肝,肝為血室。佐用細辛,其性辛散,能通達三陰經,溫暖經絡和臟腑。通草性善通利,能開通關節,內通竅外通榮。去掉生薑,是擔心它會過於發散表氣。加倍大棗,就是建中湯加飴糖的意思。

用二十五枚者。取五五之數也。肝之志苦急。肝之神欲散。辛甘並舉。則志遂而神悅。未有厥陰神志遂悅。而脈微不出手足不溫者也。不須參、苓之補。不用薑、附之峻。此厥陰厥逆與太少不同治也。若其人內有久寒。非辛溫之品不能兼治。則加吳萸、生薑之辛熱。更用酒煎。

白話文:

用二十五枚。取五五之數。因為肝的志向是痛苦焦急的,肝的神志想要散逸。辛甘藥味一起用,志向就得以貫徹,神志就愉快了。從來沒有厥陰的陰神志得意愉快,而脈象微弱不出現在手腳不溫熱的。不必人蔘、茯苓的補益,不用生薑、附子的峻烈。這是厥陰厥逆證和太少陽證的治療不同。如果這個人裡面有長久的寒證,不用辛溫的藥物不能兼治。那麼就加吳茱萸、生薑的辛熱藥物,更要用酒煎煮。

佐細辛。直通厥陰之臟。迅散內外之寒。是又救厥陰內外兩傷於寒之法也。

2. 麻黃升麻湯

治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此方主之。

白話文:

在治療傷寒六七天後,如果患者出現大便洩瀉後,寸脈沉而遲,手腳厥冷,下部脈搏不至,咽喉不利,吐出膿血,洩瀉不止的症狀,則屬於難以治癒的病情。可以使用以下方劑來治療。

麻黃(一兩半),升麻(一兩半),當歸(一兩),知母(十八銖),黃芩(十八銖),葳蕤(十八銖),石膏(六銖),白朮(六銖),乾薑(六銖),芍藥(六銖),桂枝(六銖),茯苓(六銖),甘草(六銖),天冬(六銖)

白話文:

麻黃(45公克),升麻(45公克),當歸(30公克),知母(5.6公克),黃芩(5.6公克),葳蕤(5.6公克),石膏(1.9公克),白朮(1.9公克),乾薑(1.9公克),芍藥(1.9公克),桂枝(1.9公克),茯苓(1.9公克),甘草(1.9公克),天冬(1.9公克)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白話文:

將上述十四種藥物加入一斗水。先將麻黃一兩煮沸。去除浮沫。然後加入其餘藥物。煎煮至三升。濾去藥渣。分成三份溫服。每次服用的間隔時間,就像煮三鬥米飯的時間那麼長。喝完三次藥後,出汗症狀就會痊癒。

歌曰,兩半麻升一兩歸。六銖苓朮芍冬依。膏薑桂草同分兩。十八銖兮芩母萎。(一本。麻黃二兩半。升麻、當歸各一兩一分。宋本。麻黃二兩半。升麻、當歸各一兩六銖。有麥門冬。無天門冬。余俱同。)

白話文:

歌中說,麻黃佔二又一半,升麻、當歸各一兩加四分之一。茯苓、白朮、芍藥、冬葵各六銖。膏姜、桂皮、甘草各等分,兩銖。芩草、母草、萎蕤各十八銖。(另一版本中,麻黃二兩半,升麻、當歸各一兩六銖。還加入麥門冬,沒有天門冬。其他相同。)

張令韶曰。傷寒六七日。乃由陰出陽之期也。粗工以為大熱不解而大下之。虛其陽氣。故寸脈沉遲。手足厥逆也。下為陰。下部脈不至。陰虛不能上通於陽也。咽喉不利吐膿血。陽熱在上也。泄利不止。陰寒在下也。陰陽兩不相接。故為難治。與升麻、麻黃、桂枝以升陽。而復以茯苓、白朮、乾薑調其下利。

白話文:

張令韶說:傷寒到了六七天,就是由陰轉為陽的時期。粗略的醫生以為是熱病不解,而大量讓病人服用瀉藥,損傷了陽氣,所以寸脈沉緩遲慢,手足冰冷逆冷。瀉藥是屬於陰的,下部脈搏不至,陰虛不能上升通於陽。咽喉不利吐出膿血,是陽熱在上。腹瀉不止,陰寒在下。陰陽兩方面不能相接,所以很難治療。使用升麻、麻黃、桂枝來振奮陽氣,同時再用茯苓、白朮、乾薑來調節下痢。

與當歸、白芍、天冬、葳蕤以止膿血。與知母、黃芩、甘草以利咽喉。石膏性重。引麻黃、升麻、桂枝直從里陰而透達於肌表。則陽氣下行。陰氣上升。陰陽和而汗出矣。此方藥雖駁雜。意義深長。學者宜潛心細玩可也。

白話文:

用當歸、白芍、天冬、葳蕤,來止住化膿出血,用知母、黃芩、甘草,來滋潤咽喉;石膏非常冷,能把藥力引導到更深的肌膚表層,讓陽氣下降,引出陰氣,陰陽協調,就能發汗了。這道藥方雖然有很多種藥物,但它的意義很深遠。學習中醫的人應該靜下心來,仔細地玩味其中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