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幼心法》~ 中卷 (7)

回本書目錄

中卷 (7)

1. 諸痢大法

《病機機要》云:後重則宜下,腹痛則宜和,身重則除濕,脈弦則去風。膿血稠黏,以重劑竭之;身冷自汗,以毒藥溫之;風邪內縮,宜汗之;鶩溏為痢,當溫之。又云:在外者發之,在裡者下之,在上者湧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熱者內疏之,小便澀者分利之。又曰:盛者利之,去者送之,至者止之。

兵法曰:避其銳氣,擊其墮歸,此之謂也。《秘藏》云:假令傷寒冷之物,脹滿而傳飧泄者,宜溫熱之劑以消導之;傷濕熱之物而成膿血者,宜苦寒之劑以內疏之;風邪下陷者,升舉之;濕氣內勝者,分利之;裡急者,下之;後重者,調之;腹痛者,和之;洞瀉腹鳴,無力不及拈衣,其脈細而弱者,濕之;膿血稠黏,至圊而不能便,其脈洪大而有力者,寒之,下之。

按:人之飲食過傷,恣食辛熱寒冷之物,皆能致傷腸胃。腸胃一傷,不能運化傳送,遂蓄停滯而為痢。《經》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填滿閉塞,不為飧泄,久為傷癖是也。治法當先化食毒,或可攻伐,然後隨寒熱溫涼以調之。

2. 下痢灸法

黃帝云:小兒疳痢脫肛,體瘦渴飲,形容憔悴,諸醫治不差,灸尾椎骨上三寸骨間,三壯。岐伯曰:兼三伏內,用桃柳枝煎洗。兒午時當日灸之,後用青綿拭,當有蟲隨汗而出,此神妙法也。

小兒秋涼,冷痢不止,灸臍下□三寸,門動脈中是穴,各灸三壯。

小兒脫肛瀉血,每廁,臟腑撮痛不可忍,灸百會一穴,三壯,取法:在頭中心陷者是穴。又灸接脊一穴,取法:在十二椎下節間是穴。

小兒脫肛瀉,秋深不效,灸龜尾穴,一壯。取法:在脊端窮骨。

3. 痢疾諸方

小香連丸,治小兒冷熱腹痛,利下水穀。

木香訶子肉(各一分),黃連

上為末,飯丸綠豆大,米飲下十丸至三四十丸,頓服之。

地榆散,治小兒赤痢,因大腸停積熱毒得之,或點滴鮮紅。

上為末,每服一錢,米湯調下。加黃連、枳殼赤芍藥。一方去甘草,加厚朴木瓜湯下。

敗毒散,治疫毒痢,一方一家長幼相似者。

前胡柴胡桔梗,甘草,芎藭,茯苓羌活獨活人參,枳殼

上,水一鍾,姜三片,棗一枚,加陳皮、陳米煎,一服。

小連丸,治小兒瀉痢赤白,脾胃虛弱,糟粕不聚,腹脹不食,時作陣痛,煩渴身熱。

黃連(三兩),乾薑(炮,一分),當歸阿膠(炒為珠,煎為膏。各一兩半)

上三味為末,以阿膠膏為丸,如小豆大。三歲三十丸,米湯化下,食前服之。

4. 論小兒吐瀉宜暫斷乳

鄭氏曰:小兒吐瀉,因外傷風冷,內傷乳食,或兒啼未定,氣息未調,以乳飼之,氣逆於上,則停滯胸膈,致令嘔吐;氣逆於下,則傷脾胃,致令泄瀉;上下氣逆,吐瀉俱作。吐瀉,凡小兒□□不瀉者,逆其吐必有痰,發驚者,十無一生。若只瀉不吐,或吐瀉俱發者,日久不退,亦變陰癇,治之當暫斷其乳。

輕者周時,重者三日,宜頻與稀粥,服藥速效,十全八九。或者不信是言,以小兒籍乳為命,不肯暫斷,然乳固不可斷也,殊不知因乳所傷得之者,若再以所傷之乳乳之,如抱薪救火,藥何功之有?其間有不斷服藥得安者,蓋輕患也。亦有因輕致重,夭枉者多矣!

按:《活幼心書》云:小兒吐瀉不止,大要節乳,徐徐用藥,調治必安。節者,擲節之義。一日但三次或五次,每日乳時,不可過飽,其吐自減,及間以稀粥投之,亦能和胃。屢見不明此理,惟欲進藥,以求速效,動輒斷乳三四日,致餒甚而胃虛,啼聲不已,反激他證。蓋人以食為命,孩非乳不活,豈容全斷其乳?然乳即血也,血屬陰,其性冷,吐多胃弱,故節之。醫者切須知此,乳母亦宜服和氣血、調脾胃等藥。

愚意不若兒大能食者,全斷之,待其平復;兒小不能飲食者,但節之,可也。

5. 錢仲陽吐瀉治法

夏至後十日吐瀉,身壯熱,此熱也,蓋小兒臟腑十分中九分熱也,或因傷熱,乳食不消,瀉深黃色,玉露散主之。大暑節後吐瀉,身溫似熱,臟腑中六分熱、四分冷也,嘔吐,乳食不消,瀉黃白色,似渴,或食乳,或不食乳,食前少服益黃散,食後少服玉露散。立秋後七日吐瀉,身溫,臟腑中三分熱、七分冷也,不能食乳,多睡,悶亂,哽氣,長出氣,睡露睛,唇白,多噦,欲大便,不渴,食前多服益黃散,食後少服玉露散。秋分後吐瀉,身冷無陽也,不能食乳,乾噦,瀉清水,當補脾,益黃散主之,不可下也。

有因傷風吐瀉,身溫乍涼乍熱,睡多氣粗,大便黃白色,嘔吐,乳食不消,時咳嗽,更有五臟兼見證,當煎入君臣藥,先用大青膏,後服益黃散,如先曾下或無下證,慎不可下也,此乃脾肺受寒,不能入食也。有因傷風吐瀉,身熱多睡,能食悶亂,飲水不止,吐痰,大便黃水,此為胃虛熱渴吐瀉也,當生胃中津液,以止其渴,止後用發散。止渴多服白朮散,發散用大青膏

有因傷風吐瀉,身涼吐沫,瀉青白色,悶亂不渴,哽氣,長出氣,昏睡露睛,此傷風。《荏莆經》曰:輕怯因成吐瀉,當補脾後發散,補脾益黃散,發散大青膏主之。此二病多證,多於春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