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嗣紀要》~ 卷之九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2)

1. 妊娠子滿

凡二論一方一案。

妊娠至七八個月,此時受足太陰脾經、手太陰肺經之氣已足,形體俱成,毛髮漸生,其婦奉養本厚,安居太過,胎元肥壯,濕熱內盛,腹大如鼓,腹滿下墜,逼迫子戶,坐臥不安,謂之子滿。經云:諸濕腫滿,皆屬脾土。諸氣膹郁,皆屬於肺。宜東垣和氣飲主之。

白朮黃芩(各錢半),大腹皮枳殼(炒,各一錢),蘇葉莖,砂仁(各五分,炒),炙草(三分)

水煎。

徐太和之妻,娠八月,得子滿病,他醫作子懸治,不效。腹滿轉甚,胎墜下迫,玉門大張,胞形外露,但仰臥不能坐,勢危,請密齋師治之。診其脈,兩手俱大堅搏手,謂其夫曰:令正病無害,乃雙胎也。胎肥氣弱,不能束約,故下墜耳。用束胎和氣飲主之,加人參一錢,升麻(炒)三分,服三劑,胎復上而安,後生一男一女。

《要略》云:婦人懷娠六七月,脈弦發熱,其胎愈脹,腹痛惡寒者,小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臟開故也,當以附子湯溫其臟。(方未見。)

2. 妊娠子腫

一名子氣。凡三論五方二案。

戴云:子腫者,謂夫人手足或頭面通浮腫者是也。

《濟生方》云:曾有娠婦腹脹,小便不利,吐逆,諸醫雜進溫胃寬氣等藥,服之反吐,轉加脹滿湊心,診之胎死也。久服下死胎藥,不能通,詳因得鯉魚湯。其論曰:娠妊遍身腫滿,或心胸急脹,名曰胎水。遂去婦人胸前看之,胸肚不分,急以鯉魚湯三五服,大小便皆下惡水,腫消脹去,方得分娩死胎,可謂更生之人矣。此症蓋懷娠腹大,不自知覺,人人皆謂胎娠如此,終不知胎水之患也。

故著此論,以諭後人,當自省察。

三因鯉魚湯,專治妊娠腹脹,胎有水氣。

白朮(五兩),白芍當歸(各三兩),白茯苓(四兩)

上銼細,鯉魚一個,不拘大小,破洗鱗腹,白水煮熟,取汁,去魚不用,每服四錢,魚汁鍾半,姜七片,橘皮少許,同煮七分,空心服,以胎水去盡為度。一方加人參澤瀉

丹溪治一婦人,三十八歲患有娠水腫,鯉魚湯加五苓散治之愈。

《要略》云: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即頭眩,宜葵子茯苓散主之。

葵子(一升),茯苓(三兩)

上二味,杵為末,米飲服一錢,日三服,小便利為度。

娠婦面目虛浮,肢體腫如水氣者,全生白朮散主之。

白朮(一錢),生薑皮大腹皮,白茯苓皮陳皮桑白皮(各五錢)

上㕮咀,濃磨木香水半盞,同煎八分,去渣溫服。

如娠婦三月成胎之後,兩足自腳面漸腫腿膝以來,行步艱辛,伏似水氣,至於腳指間有黃水出,又名子氣,天仙藤散主之。

天仙藤(即青木香苗莖也,洗,略炒),香附(炒),陳皮,甘草(減半),烏藥(各等分),木瓜(三片),木香(等分)

水盞半,姜三片,煎服。

密齋云:妊娠七八月後,兩腳腫者,未可醫治,至產後其腫自消。如兩腳腫甚者,宜白朮茯苓散主之。

白朮,白茯苓(各二兩),防己,木瓜(各三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食前沸湯調下,日三服,腫消止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