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敏

《串雅內外編》~ 串雅內編 (9)

回本書目錄

串雅內編 (9)

1. 截頭風

治偏正頭風,百藥不效,一服便愈。

白芷二兩五錢(炒),川芎(炒),甘草(炒),川烏頭(半生半熟),以上各一兩。

白話文:

香白芷二兩五錢(炒過),川芎(炒過),甘草(炒過),川烏頭(一半生一半熟),以上各一兩。

上藥為末,每服一錢,細茶薄荷湯調下。

2. 治頭痛

兼治腦痛。

川芎一兩,沙參一兩,蔓荊子二錢,細辛五分。

白話文:

川芎 60 克,沙參 60 克,蔓荊子 12 克,細辛 3 克。

水兩碗,煎八分,加黃酒半碗調勻,早晨服之。

3. 都梁丸

治頭風眩暈。女人胎前產後傷風頭痛者效。

白芷一味,洗曬為末,蜜丸如彈子大,每嚼一丸,以清茶或荊芥湯化下。

白話文:

只用香白芷一種藥材,洗後曬乾研成細末,加蜜做成彈子大小的丸劑,每次嚼服一丸,用清茶或荊芥湯送服。

4. 鶴頂丹

治痰氣結胸,不問陰陽虛實,較勝陷胸瀉心等藥。

銀硃五錢,明礬一兩同研,以熨斗盛火。以瓦盛藥,熔化,急刮下,搓丸。每服一錢,細茶入薑汁少許,服之。心上隱隱有聲,結胸自散,不動臟腑,不傷真氣。明礬化痰,銀硃破積故也。

白話文:

銀硃五錢、明礬一兩,一起研磨。用熨斗盛火,用瓦器盛藥,將藥融化,然後馬上刮下來,搓成丸子。每次服用一錢,用細茶加入少許薑汁服用。

服用了之後,心臟上隱隱有聲音,胸中的結塊就會自行散去,不會影響臟腑,也不會損傷真氣。這是因為明礬可以化痰,銀硃可以破開積塊。

5. 時行痰嗽

致面目浮腫,終夕不寐。

蛤粉少加青黛,用淡虀水滴麻油數點,調服三錢。

白話文:

蛤粉加少量青黛,用淡鹽水滴幾滴麻油,混合均勻服用三錢。

庚生按:此即古方蛤利散之類,然用不得法,每易作嘔,致藥難下咽,不如用蛤利散為便。方用蛤利殼三、四兩,洗淨炭火煅焙,不可過性,以燒出氣味炸響為度,取出放地上出火毒,研細收存。如遇痰火喘咳之症,取一兩分為三服,少吃晚飯,先用稀面和調,捏成丸如黃豆大,用開水將丸兩三口吞下,旋丸旋吞,不可放干,藥才下咽,痰即下行。

白話文:

庚生注釋:這個藥方就是古代的蛤利散之類的,但是如果用法不當,很容易引起嘔吐,導致藥物難以吞嚥,不如用蛤利散來得方便。藥方中使用蛤利殼三到四兩,洗淨後用炭火煅焙,但不可過火,以燒出氣味、炸響為度,取出後放在地上讓火毒散去,研磨成細末並保存好。如果遇到痰火喘咳的症狀,取一兩分成三份服用,少吃晚飯,先用稀面和調,捏成黃豆大小的丸狀,用開水將丸兩三口吞下,必須趁旋轉丸子的時候吞下,不可讓丸子變幹,服藥後,痰液就會下降。

6. 保靈丹

治蟲蠱諸毒,並解一切藥毒。

山豆根五錢,雄黃一兩,硃砂一兩(研細),黃藥子、黃丹、麝香斑蝥(去頭足)各二錢五分,糯米半升(炒黃),川巴豆(肥者取肉不去油)二錢五分,續隨子(生杵研末)二錢五分,赤蜈蚣二條(一生一炙)。

白話文:

  • 大山豆根:五錢

  • 雄黃:一兩

  • 硃砂:一兩(研磨至細)

  • 黃藥子:二錢五分

  • 黃丹:二錢五分

  • 麝香:二錢五分

  • 斑蝥(去除頭足):二錢五分

  • 糯米:半升(炒至金黃色)

  • 川巴豆(取飽滿的種子,不去除油脂):二錢五分

  • 續隨子(生研磨成粉):二錢五分

  • 赤蜈蚣:兩條(一條生,一條炙)

上藥入乳缽研細末,和勻,用糯米湯和丸如龍眼核大,陰乾,磁瓶收貯。每一丸,細茶吞服,不得嚼破,須臾毒物即下。

白話文:

  1. 將上好的藥物放入乳缽中研磨成細粉末,均勻混合。

  2. 使用糯米湯和丸劑,丸劑的大小約為龍眼核的大小。

  3. 將丸劑陰乾後,收貯在磁瓶中。

  4. 每次服用一丸,用細茶吞服,不可嚼碎,不久後毒物就會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