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伯雄

《醫方論》~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小柴胡湯

柴胡八兩,半夏半升,人參甘草黃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柴胡八錢,半夏八分,人參兩分,甘草兩分,黃芩一錢,生薑三錢,大棗十二枚。

少陽為半表半裡之經。邪在表者可汗,邪在裡者不可汗也;邪在表者可吐,邪在裡者不可吐也;邪在裡者可下,邪在表者不可下也。須知此之所謂半表半裡者,乃在陰陽交界之所,陽經將盡,駸駸乎欲入太陰,營衛不和,陰陽交戰,並非謂表裡受邪,若大柴胡可表可下例也。仲景嘉惠後世,獨開和解一門,俾後人有所持循,不犯禁忌。

白話文:

少陽經是半表半裡的一條經絡。邪氣在表層的,可以用發汗法治療;邪氣在裡層的,不能用發汗法治療;邪氣在表層的,可以用催吐法治療;邪氣在裡層的,不能用催吐法治療;邪氣在裡層的,可以用瀉下法治療;邪氣在表層的,不能用瀉下法治療。要知道這裡所說的半表半裡,是指陰陽交界的地方,陽經將要結束,逐漸進入太陰經,營衛不和,陰陽交戰,並不是說表裡同時受到邪氣侵犯,就像大柴胡湯既能發汗又能瀉下一樣。仲景先生恩澤後世,獨創了和解的一種治療方法,讓後人有所遵循,不觸犯禁忌。

蓋和者,和其里也;解者,解其表也。和其里,則邪不得內犯陰經;解其表,則邪仍從陽出。故不必用汗吐下之法,而陰陽不爭,表裡並解矣。小柴胡湯乃變大柴胡之法,而別出心裁,用人參以固本,又用甘草、薑、棗以助脾胃,又用黃芩以清裡熱,使內地奠安,無復返顧之慮。

白話文:

和是指調理內臟;解是指祛除表邪。調理內臟,邪氣就無法侵犯內臟陰經;祛除表邪,邪氣就會從陽經排出。因此,不需要使用發汗、嘔吐、瀉下的方法,就能使陰陽平衡,表裡同時解除。小柴胡湯是從大柴胡湯變化而來,另有巧思,用人參固本,又用甘草、生薑、大棗來幫助脾胃,又用黃芩清裡熱,使內在安穩,沒有其他顧慮。

我既深溝高壘,有不戰而屈人之勢,而又用柴胡以專散少陽之邪,用半夏消痰行氣以化逆,譬之自守已固,而又時出遊騎,以蹴踏之,使之進無所得,退無所據,有不冰消瓦解者乎?此則仲景立方之微意,非通於神明者不能也。注中凡仲景所加減之方,皆精當不磨,有專治而無通治,此其所以可貴也,學者須細細參之,則於和解一門,思過半也。

白話文:

既然我已經深挖溝渠、築起高牆,形成一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態勢,又使用柴胡專門攻散少陽的邪氣,用半夏消痰行氣來化解不順,這就像自己防禦已經很牢固,又時常派出騎兵,用來踐踏敵人,使他們前進無路,後退無門,豈有不土崩瓦解的嗎?這正是仲景立法時微妙的用意,不精通於醫學的人是做不到的。注中凡是仲景增減藥方的部分,都是精確得無懈可擊,有專治而沒有通治,這正是他的可貴之處。學習者應該仔細地參照,才能對和解這一部分的內容領悟大半。

2. 黃連湯

黃連(炒),乾薑(炒),桂枝甘草三兩,人參二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 炒黃連

  • 炒乾薑

  • 桂枝

  • 甘草(三兩)

  • 人參(二兩)

  • 半夏(半升)

  • 大棗(12枚)

變姜連瀉心之法而為升降陰陽之法。寒熱並用,補散兼行,和法之最佳者。

3. 黃芩湯

黃芩三兩,芍藥,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黃芩三兩(約120公克),芍藥、甘草兩兩(約80公克),大棗十二枚。

古未有治下利之方,自仲景立此法,以調和腸胃為主,後人踵事而增,藥味太多,失之龐雜者不免矣。

4. 芍藥甘草湯

白芍藥,甘草(炙)各四兩

不通則痛。腹中不和,氣逆而有濁陰,此但用甘酸化陰之法,而逆氣自消,亦高明柔克之義也。

5. 栝蔞薤白白酒湯

栝蔞一枚,薤白三兩,白酒四斤

薤白通陽,栝蔞散團結之氣,再加白酒以行氣血,自能消陰翳而開痹結。故不必用辛散耗血之品,以傷至高之元氣也。

白話文:

薤白可以疏通陽氣,栝蔞可以化解鬱結之氣,再加入白酒來運行氣血,自然能夠消除陰翳,打開痺結。所以不必使用辛散耗血的藥物,以免損傷最為重要的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