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1)

1. 妊娠中風方論第一

論曰:四時八方之氣為風也,常以冬至之日候之。若從其鄉來者,長養萬物;否則名為虛邪,賊害萬物。體虛中之,客於皮膚則頑痹不仁,入於筋脈則攣急喎僻。若兼濕熱,則弛縱痿軟。若入臟腑,氣隨所傷經絡,而為諸病。妊娠中之,必須早治,庶免墮貽之患。

愚按:《病機機要》云:風木為熱,熱勝則風動,宜以靜勝其躁,是亦養血也。治法須少汗,亦宜少下。多汗則虛其衛,多下則損其榮。雖有汗下之形,而有中臟中腑之分。中腑者,多著四肢,則脈浮惡寒,拘急不仁。中臟者,多著九竅,則唇緩失音,耳聾鼻塞目瞀,便秘。

中腑者宜汗之,中臟者宜下之。表裡已和,宜治在經,當以大藥養之。此中見之要法。妊婦患之,亦當以此法治之,而佐以安胎之藥。仍參三卷首論主治。

防風散,治妊娠中風,卒倒口噤肢強,或痰氣上升。

防風桑寄生葛根(各五分),家菊花細辛防己秦艽當歸,桂心,茯神甘草羚羊角(鎊,各三分)

上水煎,入竹瀝半合服。

白朮酒,治妊娠中風,口噤不語。

白朮(一兩半),獨活(一兩),黑豆(一合,炒)

上酒煎,分四服,灌之得汗即愈。

《補遺》:治妊娠中風,排風湯續命湯、參蘇湯加羌活風引湯,皆可選用。(方見第三卷中風類)

2. 妊娠風痙方論第二

論曰:妊娠體虛受風,而傷足太陽經,遇風寒相搏,則口噤背強,甚則腰反張,名之曰痙。須臾自醒,良久復作。又名子癇、子冒。當審察其因而治之。

愚按:前症若心肝風熱,用鉤藤湯。肝脾血虛,加味逍遙散。肝脾鬱怒,加味歸脾湯。氣逆痰滯,紫蘇飲。肝火風熱,鉤藤散。脾虛痰滯,二陳、薑汁、竹瀝。若兼症相雜,當參照子煩門。

3. 附治驗

一妊婦出汗口噤,腰背反張,時作時止。此怒動肝火也,用加味逍遙散漸愈,又用鉤藤散而止,更以四君加鉤藤、山梔、柴胡而安。

一妊婦因怒,忽仆地,良久而蘇,吐痰發搐,口噤項強。用羚羊角散漸愈,更用鉤藤散始痊,又用歸脾湯而安。

羚羊角,治妊娠冒悶,角弓反張,名曰子癇風痙。

羚羊角(鎊),獨活酸棗仁(炒),五加皮薏苡仁(炒),防風當歸(酒浸),川芎茯神(去木),杏仁(去皮尖,各五分),木香甘草(炙,各二分)

上姜水煎。

4. 附方

鉤藤湯(方見十二卷第四論)

加味逍遙散

加味歸脾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紫蘇飲(方見十二卷第八論)

鉤藤散(方見四卷第四論)

二陳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五論)

四君子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5. 妊娠瘈瘲方論第三

竊謂瘈者,筋脈急而縮也;瘲者,筋脈緩而伸也;一縮一伸,手足相引,搐弱不已,大抵與嬰孩發搐相似,謂之瘈瘲也。此症多屬風,蓋風主搖動。駱龍吉云:心主脈,肝主筋,心屬火,肝屬木,火主熱,木主風,風火相熾,則為瘈瘲也。治法若因風熱,用鉤藤湯柴胡、山梔、黃芩白朮,以平肝木,降心火,養氣血。

若風痰上湧,加竹瀝、南星、半夏;若風邪急搐,加全蠍、殭蠶。虧損氣血,用八珍湯加鉤藤、山梔為主。若無力抽搐,戴眼反折,汗出如珠者,肝氣絕也。皆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