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二十七卷 (5)

回本書目錄

第二十七卷 (5)

1. 白陷灰陷

(朋來曰:察其乳食少進,二便清利者為寒,法從溫補。)

痘色白者必變為灰慘,灰慘者必變為平伏倒塌,此雖氣虛而血不華色,血亦虛也。故當氣血兼補,使血活氣行,則白色可變為紅,庶或可救。若單用補氣之藥,則氣燥血虛,必致發癢抓破,灰慘平伏倒塌,為不治之症矣。治宜補中益氣湯四物湯,有內熱者加解毒藥。白陷抓破皮薄幹燥而極癢者,皆由失於補血,以致氣虛則燥然也。

2. 內潰

《心鑑》曰:內潰者,胃爛也。蓋因風寒所中,腠理固密,陰陽二分,壅塞不通,其毒內攻,而臟腑之間毒火炮熾,則潰而成膿。口舌皆白,是其驗也。識者於痘未出之時,或有風寒阻膈,氣粗熱甚,身必戰動,肚腹急痛,謹防此患,以敗毒散,或升麻葛根湯逐散寒邪,開泄腠理,縱毒外出,必無是症。

3. 癢塌

痘瘡癢塌,今人總歸之氣血虛寒,殊不知亦有氣盛血熱而然者。須從形色及他證辨之。如痘色淡白,精神虛怯,小便利,大便頻,至夜癢甚者,此脾氣弱而氣血均虛也。參耆內托散,及四君子湯黃耆、肉果、官桂、白芷蟬蛻主之。甚則陳氏木香散佐之。如瘡色紅紫,煩躁,大小便不利,渴欲飲湯水,甚至抓破血流者,此氣虛血熱毒盛,血行氣分,血味鹹,醃螫皮肉而癢也。四物湯加參、耆、連翹、蟬蛻、白芷、甘草,及三味消毒飲紫草、連翹主之。

血流者,敗草散蕎麥麵炒黃土摻之。又遍身癢甚抓破者,不問前後,皆服蟬花散,外以乳香或敗荷葉、茵陳燒煙燻之。若穢氣衝觸作癢抓破者,宜服內托散,外以闢穢散熏之。然發癢精神清爽自知其誤,欲人拊摸者吉。若悶亂不寧者,搖頭扭項,手足舞,亂言不聽,禁不止者凶也。

群玉曰:痘疹發癢,如能食而大便堅結者,此邪氣內實正氣外虛也。加味四聖解毒湯治之。外用升麻蒼朮麻黃、槐柳、桑皮煎熱拭之。如泄瀉者,此正氣內虛,邪氣外實,調元托裡治之。外用山茵陳、白艾二味為末,燃火熏之。如用上二法而癢即止者吉,癢不止而反甚者凶也。

《心書》曰:痘瘡作癢者,火邪傳於肌膚之間,不能即出。或血方流行而為風寒外束,故鬱滯而作癢。與傷寒汗不出而作癢相同。法以荊芥穗,束之以紙,而刺癢痘之項,以散郁邪,其癢即止,驗之如神。內服消風火化毒湯以解之。以上癢症,痘家之惡候,茲錄各家治法驗甚者,以備緩急參用。

4. 目睛露白

人之一身,必元氣固則精血為之凝聚而瞻視有常也。若元氣虛損,則衛氣受虧,是以督脈縮促,致睛上吊而露白也。若謂之風則謬矣。遇此候,別無他證者,可以保元湯加陳黃米主之,無魂失志不省人事者不治,雖無他證,而或見於七日之前,則毒尚未解,而氣血已離,必不可治之症也。

5. 聲啞

心之氣舉擊於肺而為音。肺清則音清,肺熱則音啞。此必氣喉有痘熱毒閉塞肺竅而然也。須分順逆為治。如七日之後失音者,乃內痘先熟而先靨,則咽喉漸寬,毒氣漸消,聲音自亮為順症也。若七日之前失音者,此毒氣熏蒸,失於調解,致肺竅不通,閉塞管龠,毒無從泄,內痘糜爛,舌齦成坑,咽門腐壞,馴至呼吸俱廢。為不治之症矣。

或有內本無痘,因食辛熱之物,或多服熱藥所致者。急用甘桔湯射干牛蒡湯,加玄參連翹犀角治之。或能言聲不清者,此火乘於肺也。瀉白散天花粉桔梗石膏、片芩、茯苓、麥冬、山梔治之。或感風寒,閉塞而聲不清者,參蘇飲桑白皮、桔仁、石膏主之。如法治之而效者吉。

否則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