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四(亨集)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亨集) (1)

1. 嘔吐(十九)

有聲有物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嘔吐俱屬於胃,治法當分上中下三焦。

上焦在胃上口,吐者皆從於氣。其脈浮而洪,其症食已即吐,渴欲飲水,大便燥結,氣上衝胸而作痛,治當降氣和中,用和中桔梗湯

中焦在中脘,吐者皆從於積食與氣,相假為積而痛。其脈浮而長,其症或先痛而後吐,或先吐而後痛,治法當用毒藥去其積,木香檳榔行其氣,用保和丸

下焦在臍下,吐者皆從於寒。其脈沉而遲,其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秘而不通,治法當通其秘塞,溫其寒氣,令大便漸通,復以中焦藥和之,溫劑如吳萸、乾薑、肉果、砂仁之類。

外有胃熱、胃寒、胃虛、痰氣之不同。胃熱吐者,得食即吐,脈數或緊,口苦舌乾,煩躁,由於火氣上炎,二陳加姜炒芩連。胃寒吐者,脈弦而遲,逆冷不食,大小便自利,二陳加丁香、砂仁、生薑。胃虛吐者,久病氣虛,胃虛衰弱,脈微,聞穀食即嘔噦,六君子加藿香厚朴。痰氣吐者,清痰留飲鬱滯上中二焦,二陳加竹瀝、薑汁、枳實

嘔吐通用大、小半夏茯苓湯。傷寒凡見嘔噦,切不可用承氣湯,以逆之故也。

有聲無物謂之噦,少陽主之也,以少陽多氣少血之經也;有物無聲謂之吐,太陽主之也,以太陽多血少氣之經也;有聲有物謂之嘔,陽明主之也,以陽明多氣多血之經也。

《脈經》曰: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

跌陽脈浮者,胃氣虛,寒氣在上,暖氣在下,二氣相爭,但出而不入,其人即嘔而不得食,恐怖即死,寬緩即瘥。

脈陽緊陰數,其人食已則吐;陽浮而數亦為吐。寸口脈緊而芤,緊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脈為陰結,其人則噎;關上脈數,其人則吐。

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暮時朝吐,變為反胃。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今脈反弦,故名曰虛。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榮虛,榮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故吐。

2. 嘔吐方

和中桔梗湯,治上焦氣熱上衝,食已暴吐,脈浮而洪,宜先和中。

桔梗白朮(各一錢五分),陳皮枳實茯苓半夏曲厚朴

上水煎,熟去渣,取清汁調木香散二錢。

木香

木香,檳榔

等分為末,前湯調服。

保和湯(見內傷)

二陳湯六君子湯(俱見中風)

茯苓半夏湯,治脾胃虛弱,身重有痰,噁心欲吐,當先實其脾土。

白朮,茯苓,半夏,神麯(各一錢),橘紅天麻(各七分),麥芽(一錢二分)

加姜五片,水煎熱服。

藿香安胃散,治胃氣虛弱,不能飲食,時時嘔吐、噁心。

藿香人參,陳皮(各一錢),丁香(五分)

藿香平胃散,治內傷飲食,填塞太陰,嘔吐不止。

藿香,厚朴,陳皮(各一錢),砂仁,神麯(各七分),炙甘草(三分),蒼朮(一錢二分)

加姜三片、棗二枚,煎服。

胃苓湯(見泄瀉),治脾胃傷冷嘔吐。

加味二陳湯,治胃中有熱,膈上有痰,令人嘔吐。本方加黃連生薑各等分。

又方,通用治嘔吐。

陳皮,半夏,茯苓,藿香,砂仁,川連(姜炒),檳榔,枳殼,丁香

氣弱加白朮,暑加扁豆,久吐胃虛加人參,寒加吳萸少許。

3. 膈噎證(二十)

《內經》曰:「三陽結,謂之膈」。以大小腸、膀胱熱結也。小腸熱結,則血脈燥;大腸熱結,則不能圊;膀胱熱結,則津液涸。三陽既結,則前後不通。下既不通,則反而上行,此膈噎之病所由起也。

先哲論膈噎、反胃,大率由於血液俱耗。胃脘枯槁,分上、中、下三焦。或咽喉窒塞,水飲可下,食不能下,其槁在吸門;或食稍下則胃脘當心而痛,須臾吐出,其槁在賁門。此上焦之噎也,名之曰噎。其或食物可下,良久復出,其槁在幽門,此中焦之膈也,名之曰膈。其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其槁在闌門,大小腸之間,此下焦之膈也,名之曰反胃。

然名雖不同,病出一體。原其得病之由,有氣虛、有血虛、有痰、有七情拂鬱,及大怒肝火沖逆而成者。

氣虛,脈緩而無力,四君子;血虛,脈緩而無力,四物並加行痰順氣潤燥之劑;痰者,寸關脈必沉而滑,或伏而大,二陳加竹瀝、薑汁;拂鬱惱怒氣結滯者,寸關脈沉而澀或緊,宜用開導之,前和中桔梗七氣湯進之。所謂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此由胃能容受,脾不能傳送,或下竅不通,逆而上行故也。

潤腸丸,通利大便。大法通用童便、韭汁、竹瀝、薑汁、牛羊乳,薄滋味,不可聽方士概用香燥熱藥。丹溪專以牛羊乳潤燥養血為主,竹瀝、童便、薑汁為佐,有至理存焉。醫案宜玩。

膈有五:憂、恚、氣、寒、熱;

噎有五:氣、憂、勞、食、思。

糞如羊屎者不治,年高者不治,氣血俱虛者,則口中多出沫,沫大出者不治。

寸口脈緊而芤,緊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脈為陰結而遲。其人則噎。關上脈數,其人則吐。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變於反胃,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令脈反弦,故名曰虛。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反胃。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脈澀而小者,血不足;脈大而弱者,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