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益

《衛生寶鑑》~ 卷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六 (3)

1. 上焦寒

鐵刷湯,治積寒痰飲。嘔吐不止。胸膈不快。不下飲食。

半夏(四錢。湯泡),草豆蔻,丁香乾薑(炮),訶子皮(各三錢),生薑(一兩)

上六味。㕮咀。水五盞。煎至二盞半。去渣。分三服。無時。大吐不止。加附子三錢、生薑半兩。

桂附丸,療風邪冷氣。入乘心絡。臟腑暴感風寒。上乘於心。令人卒然心痛。或引背膂。乍間乍甚。經久不瘥。

川烏(炮。去皮臍),黑附(炮。各三兩。去皮臍)。乾薑(炮),赤石脂,川椒(去目。微炒),桂(各二兩。去皮)

上六味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送下。覺至痛處即止。若不止。加至五十丸。以知為度。若早服無所覺。至午時再服二十丸。若久心痛。服盡一劑。終身不發。

胡椒理中丸,治肺胃虛寒。咳嗽喘急。嘔吐痰水。

胡椒甘草款冬花蓽茇良薑細辛陳皮,乾薑(各四兩),白朮(五兩)

上九味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溫湯或溫酒、米飲任下。

【附子理中丸】,治脾胃冷弱。心腹㽲疼。嘔吐瀉利。霍亂轉筋。體冷微汗。手足厥冷。心下逆冷。滿悶。腹中雷鳴。飲食不進。及一切沉寒痼冷。並皆治之。

人參,白朮,乾薑(炮),甘草(炙),附子(炮,各等分)

上五味為末。蜜丸。每兩作十丸。每服一丸。水一盞化破。煎至七分。稍熱服。食前。

二氣丹,助陽退陰。正氣和中。治內虛里寒。冷氣攻擊。心脅腹滿刺痛。泄利無度。嘔吐不止。自汗時出。小便不禁。陽氣漸微。手足厥冷。及傷寒陰證。霍亂轉筋。久下冷痢。少氣羸困。一切虛寒痼冷。

硫黃(二錢半),肉桂(二錢半),硃砂(為衣。二錢),乾薑(炮。二錢),黑附子(大者一個。去皮臍。炮製。半兩)

上研勻。水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煎艾鹽湯送下。

大建中湯,療內虛里急少氣。手足厥冷。小腹攣急。或腹滿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陰縮。或腹中寒痛。不堪勞。唇口乾。精自出。或手足乍寒乍熱。而煩躁痠疼。不能久立。多夢寐。補中益氣。

黃耆當歸,桂心,芍藥(各二錢),人參,甘草(各一錢),半夏(炮焙),黑附(炮。去皮。各二錢半)

上八味。㕮咀。每服五錢。水二盞。姜三片。棗二個。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2. 下焦寒

八味丸,補腎氣不足。

牡丹皮,白茯苓澤瀉(各三兩),熟地(八兩),山茱萸山藥(各四兩),附子,官桂(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空心食前。日二服。

還少丹,大補心腎脾胃。治一切虛損。神志俱耗。筋力頓衰。腰腳沉重。肢體倦怠。血氣羸乏。小便渾濁。

山藥,牛膝(酒浸),遠志(去心),巴戟(去心),山茱萸(去核),白茯苓(去皮),楮實五味子肉蓯蓉(酒浸一宿),杜仲(去皮。薑汁酒浸。炒去絲),石菖蒲,舶上茴香(各一兩),枸杞,熟地黃(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同棗肉為丸。如桐子大。溫酒、鹽湯任送下三十丸。日進三服。食前。五日後有力。十日精神爽。半月氣力頗壯。二十日目明。一月夜思飲食。冬月手足常暖。久服身體輕健。筋骨壯盛。悅澤雖老。更看體候加減。身熱。加山梔子一兩。心氣不寧。加麥門冬一兩。

少精神加五味子一兩。陽弱加續斷一兩。常服牢牙。永無瘴瘧。婦人服之。姿容悅澤。暖子宮。去一切病。

天真丹,治下焦陽虛。

沉香,穿心巴戟(酒浸),茴香(炒),萆薢(酒浸。炒),胡蘆巴(炒香),破故紙(炒香),杜仲(麩炒。去絲),琥珀黑牽牛(鹽炒。去鹽。各一兩),官桂(半兩)

上十味為末。用酒浸打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鹽湯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