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星衍

《神農本草經》~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萹蓄

味辛,平。主浸淫、疥瘙、疽痔,殺三蟲(《御覽》引云:一名篇竹。《大觀本》無文)。生山谷。

《吳普》曰:萹蓄,一名蓄辯,一名萹蔓(《御覽》)。

《名醫》曰:生東萊。五月採,陰乾。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平。主治水腫、疥瘡、皮膚瘙癢、瘡痔,殺死寄生蟲。(《御覽》引雲:別名篇竹。《大觀本》無此記載)。生長在山谷中。

《吳普》說:蓄辯,又名萹蔓(《御覽》)。

《名醫》說:生長在東萊。五月採集,陰乾。

案:《說文》云:萹,萹⿱艹⿰工几也,⿱艹⿰工几,萹⿱艹⿰工几也,藩水萹。藩,讀若督。《爾雅》云:竹,萹蓄。郭璞云:似水藜,赤莖節。好生道旁。可食,又殺蟲。《毛詩》云:綠竹猗猗。《傳》云:竹,萹竹也。《韓詩》𦺇云:𦺇,萹⿱艹⿰工几也。《石經》同。

白話文:

古籍《說文解字》記載:「萹」字由「萹」和「工」組成,「工」表示一種植物,「萹」表示生長在水邊的植物。其中,「藩」字讀音與「督」相同。

古籍《爾雅》記載:「竹」字的古名是「萹蓄」。郭璞註解說:「萹蓄」是一種形似水藜的植物,莖節呈紅色,常生長在道路旁。這種植物可以食用,還有殺蟲的作用。

《詩經》記載:「綠竹猗猗。」其中「竹」指的是「萹竹」。《韓詩外傳》記載:「𦺇」就是「萹」。《石經》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2. 狼毒

味辛,平。主咳逆上氣,破積聚、飲食、寒熱,水氣、惡創,鼠瘻、疽蝕,鬼精、蠱毒,殺飛鳥、走獸,一名續毒。生山谷。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平。主要用於治療咳嗽逆氣上衝,破除積聚、飲食、寒熱、水氣,以及治療惡性創傷、鼠瘻、疽蝕,驅除鬼怪和蠱毒,殺死飛鳥和走獸。另一個名稱是續毒。生長在山谷中。

《名醫》曰:生秦亭及奉高。二月、八月採根,陰乾。

白話文:

《名醫》記載:生長於秦亭和奉高的植物。二月和八月採集它的根部,在陰涼處晾乾。

案:《廣雅》云:狼毒也(疑上脫續毒二字)。《中山經》云:大⿰氵畨之山有草焉,其狀如蓍而毛,青花而白實,其名曰𦴭,服之不夭,可以為腹病。

白話文:

根據《廣雅》的記載,這種植物也被稱為狼毒(懷疑上文遺漏了「續毒」兩字)。《中山經》中記載:大⿰氵畨山上生長著一種草,它的形狀像蓍草,長有毛,青色的花和白色的果實,它的名字叫做𦴭。服用後可以長生不老,也能治療腹部的疾病。

3. 白頭翁

味苦,溫。主溫瘧、易狂、寒熱、癥瘕積聚、癭氣,逐血、止痛,療金瘡。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生山谷。

白話文:

味道為苦,藥性溫和。主要治療瘧疾、狂燥、寒熱交替、積聚於腹部的腫塊、脖子或腋下的腫瘤,還可以活血、止痛,治療外傷。又名野丈人、胡王使者。生長在山谷中。

《吳普》曰:白頭翁,一名野丈人,一名奈河草。神農、扁鵲:苦,無毒。生嵩山川穀。破氣狂寒熱,止痛(《御覽》)。

白話文:

《吳普經》中記載:白頭翁,也叫野丈人或奈河草。神農、扁鵲都認為:白頭翁味苦,無毒。生長在嵩山的河谷地區。具有驅散寒氣、治療狂熱和止痛的功效(《御覽》)。

《名醫》曰:一名奈河草,生高山及田野。四月採。

案:陶弘景雲:近根處有白茸,狀似人白頭,故以為名。

白話文:

《名醫別錄》記載:有一種叫做「奈河草」的藥材,生長在高山和田野中。在四月的時候採收。

註解:陶弘景說:奈河草的根部附近有一圈白色的絨毛,形狀像人的白頭髮,因此得名。

4. 鬼臼

味辛,溫。主殺蠱毒鬼注、精物,辟惡氣不祥,逐邪,解百毒。一名爵犀,一名馬目毒公,一名九臼。生山谷。

白話文:

辛辣溫熱的藥草。主要治療蠱毒、鬼怪、精怪,驅邪避兇,驅除百毒。別名:爵犀、馬目毒公、九臼。生長在山谷中。

《吳普》曰:一名九臼,一名天臼,一名雀犀,一名馬目公,一名解毒。生九真山谷及冤句,二月、八月採根(《御覽》)。

白話文:

《吳普》記載:它有九個名字:九臼、天臼、雀犀、馬目公、解毒。生長在九真山谷和冤句,二月和八月採收根部(引用自《御覽》)。

《名醫》曰:一名天臼,一名解毒,生九真及冤句,二月、八月採根。

白話文:

《名醫》記載:一種藥材,名為天臼,又名解毒,生長在九真和冤句地區。在二月和八月採收它的根。

5. 羊桃

味苦,寒。主熛熱,身暴赤色,風水積聚,惡瘍,除小兒熱。一名鬼桃,一名羊腸。生川穀。

《名醫》曰:一名萇楚,一名御弋,一名銚弋。生山林及田野,二月採,陰乾。

白話文:

這是一種中藥,味道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發燒、身體發紅、風寒積聚、惡性潰瘍,以及小兒發熱。別名有鬼桃、羊腸。生長在山谷中。

《名醫》記載:它還有另一個名字叫萇楚,或稱御弋、銚弋。生長在山林和田野中,在二月採摘,在陰涼處晾乾。

案:《說文》云:萇,萇楚,銚弋,一名羊桃。《廣雅》云:鬼桃、銚弋,羊桃也。《中山經》云:豐山多羊桃,狀如桃而方,莖可以為皮張。《爾雅》云:長楚,姚芅。郭璞云:今羊桃也,或曰鬼桃。葉似桃;花白;子如小麥,亦似桃。《毛詩》云:隰有萇楚。《傳》云:萇楚,銚弋也。

白話文:

《說文解字》裡提到:「萇」是「萇楚」、「銚弋」的別名,而另一種說法是「羊桃」。《廣雅》中說:「鬼桃」、「銚弋」和「羊桃」是同種植物。《中山經》記載:「豐山盛產羊桃,外型像桃子但呈方形,莖部可製成皮革。」《爾雅》記載:「長楚」是「姚芅」。郭璞解釋說:「現在所說的羊桃,也有人稱它為鬼桃。它的葉子像桃樹的葉子;花是白色的;果實像小麥,也很像桃子。」《詩經》中記載:「隰地長滿了萇楚。」《詩經傳》解釋:「萇楚」就是「銚弋」。

陸璣云:今羊桃是也,葉長而狹,花紫赤色,其枝、莖弱,過一尺,引蔓於草上。今人以為汲灌,重而善沒,不如楊柳也。近下根,刀切其皮,著熱灰中,脫之,可韜筆管。

白話文:

陸璣說:現在的羊桃就是這個,葉子長而窄,花是紫紅色,它的枝幹很柔軟,超過一尺長時,就會在草地上引伸蔓藤。現在的人用它來汲水灌溉,它很重而且容易沉沒,不如楊柳。它靠近下部生根,用刀子切開它的皮,放在熱灰中,去除它,可以用來包裹筆桿。

6. 女青

味辛,平。主蠱毒,逐邪惡氣,殺鬼溫瘧,闢不祥。一名雀瓢(《御覽》作閭)。

《吳普》曰:女青,一名霍由祗。神農、黃帝:辛(《御覽》)。

《名醫》曰:蛇銜根也。生朱崖,八月採,陰乾。

白話文:

現代

具有辛味,性平。主治蠱毒,驅邪惡之氣,殺死鬼魅溫瘧,辟邪趨吉。別名雀瓢(御覽作閭)。

《吳普》說:女青,別名霍由祗。神農、黃帝:辛(御覽)。

《名醫》說:是蛇銜住的植物根部。生長在朱崖,八月採收,陰乾。

案:《廣雅》云:女青,烏葛也。《爾雅》云:,芄蘭。郭璞云:雚芄蔓生。斷之,有白汁,可啖。《毛詩》云:芄蘭之支。《傳》云:芄,蘭草也。陸璣云:一名蘿摩。幽州人謂之雀瓢。《別錄》云:雀瓢白汁,注蟲蛇毒,即女青苗汁也。《唐本草》別出蘿摩條,非。

白話文:

根據《廣雅》記載,女青就是烏葛。《爾雅》記載,芄蘭又稱芄蔓,郭璞解釋它像芄蔓一樣蔓延生長,斷開後會流出白色汁液,可以食用。《詩經》中記載「芄蘭之支」,《傳》解釋芄就是蘭草。陸璣說芄蘭又名蘿摩,幽州人稱之為雀瓢。《別錄》記載,雀瓢的白色汁液可以解蟲蛇之毒,實際上就是女青苗的汁液。《唐本草》中另列蘿摩條目,這是錯誤的。

7. 連翹

味苦,平。主寒熱、鼠瘻,瘰癧、癰腫,惡創,癭瘤,結熱蠱毒。一名異翹,一名蘭花,一名軹,一名三廉。生山谷。

白話文:

味道苦,性平。治療寒熱交替、鼠瘻、瘰癧、癰腫、惡性潰瘍、癭瘤,破除熱毒。別名異翹、蘭花、軹、三廉。生長在山谷中。

《名醫》曰:一名折根,生太山,八月採,陰乾。

案:《爾雅》云:連,異翹。郭璞云:一名連苕,又名連本草云。

白話文:

《名醫》書中記載的藥物:

  • 一種藥材叫「折根」,生長在泰山上。
  • 在八月採收,採收後陰乾保存。

注釋:

  • 根據《爾雅》記載,「折根」又叫「連翹」。
  • 郭璞註解說,它還有兩個別名,分別是「連苕」和「連本草」。

8. 蘭茹

(《御覽》作閭,是)

味辛,寒。主蝕惡肉、敗創、死肌,殺疥蟲,排膿惡血,除大風,善忘不樂。生川穀。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質寒涼。主治腐蝕的壞肉、潰爛的傷口、壞死的肌肉,殺死疥癬蟲,排出膿液和壞血,消除大風濕痹,緩解善忘和不快樂的情緒。生長在河流和山谷附近。

《吳普》曰:閭茹,一名離樓,一名屈居。神農:辛;岐伯:酸、咸,有毒;李氏:大寒。二月採。葉圓黃,高四、五尺。葉四四相當。四月花黃,五月實黑、根黃,有汁,亦同黃。三月、五月採根。黑頭者,良(《御覽》)。

白話文:

《吳普》記載:「閭茹」也叫「離樓」或「屈居」。

神農品嚐後:味道辛辣。 岐伯品嚐後:味道酸、鹹,有毒。 李氏品嚐後:極寒涼。

在二月採收。 葉子呈圓形黃色,植株高四到五尺。 葉子對生,相對而立。 四月開花黃色,五月果實成熟呈黑色,根部黃色,有汁液,顏色也為黃色。 三月和五月採收根部。 頭部發黑者為上等品(出自《御覽》)。

《名醫》曰:一名屈據,一名離婁,生代郡。五月採,陰乾。

案:《廣雅》云:屈居,蘆茹也。《範子計然》云:閭茹,出武都。黃色者,善。

白話文:

《名醫》中記載:有一種藥材名為「屈據」,也叫「離婁」,產於代郡。在五月採收,陰乾保存。

註:《廣雅》中說:屈居就是蘆茹。《範子計然》中說:閭茹產於武都。黃顏色的閭茹品質較好。

9. 烏韭

味甘,寒。主皮膚往來寒熱,利小腸膀胱氣。生山谷石上。

白話文:

味道甘、性質寒。主治皮膚反覆寒熱,利尿通便。生長在山谷石頭上。

案:《廣雅》云:昔邪,烏韭也,在屋,曰昔邪;在牆,曰垣衣。《西山經》云:萆荔,狀如烏韭。《唐本》注云:即石衣也,亦名石苔,又名石發。按:《廣雅》又云:石發,石衣也,未知是一否。

白話文:

記載於《廣雅》中:昔邪,就是烏韭,長在房屋上叫做「昔邪」;長在牆壁上叫做「垣衣」。《西山經》中記載:萆荔,形狀像烏韭。《唐本》注釋道:萆荔就是石衣,又名石苔,還有個名字叫石發。根據《廣雅》中的另一條記載:石發就是石衣,不過不知道萆荔和石發是不是同一個東西。

10. 鹿藿

味苦,平。主蠱毒,女子腰腹痛,不樂,腸癰、瘰癧(《御覽》作歷)、瘍氣。生山谷。

《名醫》曰:生汶山。

白話文:

性質:苦,平。

功效:治療蠱毒、女性腰腹疼痛和不適、腸癰、瘰癧(又稱歷)、瘍氣。

生長在山谷中。

《名醫》中記載:生長在汶山。

案:《說文》云:藨,鹿藿也,讀若剽。《廣雅》云:藨,鹿藿也。《爾雅》云:蔨,鹿藿。其實,莥。郭璞云:今鹿豆也。葉似大豆,根黃而香,蔓延生。

白話文:

根據《說文解字》:「藨」是鹿藿的別名,讀音同「剽」。《廣雅》也記載:「藨」就是鹿藿。《爾雅》中寫為「蔨」,也是鹿藿。它產生的果實叫「莥」。郭璞解釋說,現在稱它為「鹿豆」。鹿豆的葉子像大豆,根部黃色且有香味,生長時會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