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五 (28)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五 (28)

1. 狼牙湯

治陰中蝕瘡,爛潰,濃水淋漓臭穢。狼牙銼,煎濃汁,以綿纏箸頭,大如繭,浸濃汁瀝陰中數次。

2. 雄黃兌散

治下部䘌瘡。

雄黃(研),青葙子苦參黃連(各二分),桃仁(去皮尖,研,一分)

白話文:

雄黃(研磨成粉),青葙子,苦參,黃連(各二分),桃仁(去掉皮和尖端,研磨成粉,一分)

上為末,以生艾搗汁,和如棗核大,綿裹納下部。未效,更加扁竹汁,無艾,只要綿裹散子納下部,亦可。

白話文:

把它研成粉末,用新鮮艾草搗出汁,和成棗核大小,用棉花包裹好塞入下部。如果沒有效果,再加入扁竹汁。要是沒有艾草,只要用棉花包裹藥末塞入下部,也是可以的。

3. 洗拓湯

療陰蝕。

甘草乾漆(各一兩),黃芩乾地黃當歸,芍藥(各二兩),龜甲(五兩)

白話文:

甘草、乾漆(各120公克),黃芩、乾地黃、當歸、芍藥(各240公克),龜甲(600公克)

銼散,用水七升,煮取一半,去滓,以綿帛納湯中以拓瘡處,良久即易,日二度。每拓湯可行十里許,即拭乾。捻取甘濕散敷瘡上使遍,可經半日,以湯拓,拓訖如前敷藥。(甘濕散:用五月五日蛤蟆、青木香、石硫黃、鐵精為末,生麝香臨時加入。)

白話文:

上銼散,用七升水煮,煮到只剩一半,去渣,取湯浸入棉布或絲巾中,來擦洗瘡口,時間要長一些,然後更換新的浸藥棉布,每天做兩次。每次擦洗後可以行走十里左右,然後擦乾。取甘濕散敷在瘡口上,使其均勻覆蓋,大約經過半天時間,再用藥湯擦洗,擦洗後再像前面一樣敷藥。(甘濕散:用五月五日捕捉的蛤蟆、青木香、石硫黃、鐵精研成末,現用時再加入生麝香。)

4. 藿香養胃湯

治陽明經虛,不榮肌肉,陰中生瘡不愈。

藿香白朮,白茯苓,神麯(炒),烏藥(去木),縮砂仁薏苡仁半夏曲人參(各半兩),蓽澄茄甘草(炙。各三錢半)

白話文:

藿香、白朮、白茯苓、炒神麴、去木烏藥、縮砂仁、薏苡仁、半夏曲、人參(各半兩),蓽澄茄、炙甘草(各三錢半)

銼散。每服四錢,水盞半,姜五片,棗二枚同煎,不以時。

奶癰瘡,黃瓜蔞一二個,連皮穰子銼碎。

上用無灰常酒一二升,於沙瓶內煮,存一升,去滓,時時溫服,酒盡再煮滓服。如覺初時,便服此藥,即時痛止,更不成瘡。如已成瘡,服之其瘡自穿,而痛自止。

白話文:

將上等無灰常酒一、二升,放進沙鍋裡煮,煮到只剩下約一升,去掉渣滓,每次喝的時候溫熱一下,喝完又要再煮渣子繼續喝;假如發覺瘡初時出現,馬上服用此藥,疼痛可以立即止住,並且不會再形成瘡口。若已形成瘡口了,服用此藥瘡口會慢慢潰爛,而疼痛也會自然而然地停止。

又方,尚未成瘡,才覺腫硬作痛,以蔥早熨之。其法:用中樣小海味瓶口寬者,以炭火入瓶內,上以熱灰填滿,平瓶口,用蔥葉蔥白捶損,令遍覆瓶口,以手帕子裹定倒執,將瓶口向腫處,任意輕輕熨之,有驗。

白話文:

還有一個偏方,如果腫脹變硬和疼痛的症狀尚未發展成為瘡,可以用蔥來熨燙。方法如下:取一個中等大小的小海味瓶,瓶口寬敞的,在瓶子裡放入木炭,然後用熱灰填滿,將瓶口放平、用蔥葉和蔥白搗碎成泥,讓泥狀物覆蓋瓶口,用帕子包好,倒轉拿著,將瓶口朝向腫脹處,輕輕熨燙,即可見效。

治茄子疾,心躁,連綿黃水易治,白水難愈。烏金二豆散,薑、棗子煎,溫服。(方見前。)

白話文:

治療茄子病,患者心煩躁動,連續黃色水樣便洩容易治癒,白色水樣便洩難以治癒。烏金二豆散,用生薑、大棗煎服,溫熱服用。(具體方劑見前文。)

又方,生枳殼為散煮,熏洗,卻用絹帛包枳殼滓納入陰中,即日漸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