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倓

《楊氏家藏方》~ 卷第八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 (7)

1. 紫菀散

治肺感寒邪,咳嗽不止,風壅相搏,頭疼聲重。

紫菀茸,貳桑葉人參(去蘆頭),甘草(炙。四味各半兩),杏仁(去皮尖,麩炒,別研細),桔梗(去蘆頭,微炒。二味各一兩),麻黃(去根節,湯煮三、兩沸,焙乾,稱三分)

白話文:

  • 紫菀茸半兩
  • 桑葉半兩
  • 人參(去掉頂端)半兩
  • 甘草(炙烤過)半兩
  • 杏仁(去皮去尖,炒香研細)一兩
  • 桔梗(去掉頂端,微炒)一兩
  • 麻黃(去掉根和節,用湯煮沸兩三次,焙乾,量取三分)

上件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食後。

2. 立安散

治一切咳嗽喘急,坐臥不寧。

麻黃(九兩,去根不去節,炒焦黃),石膏(一兩半,生用),罌粟殼(一兩,蜜炒),苦葶藶(半兩,微炒),藿香(半兩),人參(去蘆頭,一分)

白話文:

  • 麻黃:9 兩(去掉根部,保留莖節,炒至焦黃)
  • 石膏:1.5 兩(生用)
  • 罌粟殼:1 兩(用蜂蜜炒過)
  • 苦葶藶:半兩(微炒)
  • 藿香:半兩
  • 人參:1 分(去掉蘆頭)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沸湯調下,食後、臨臥。

3. 桃仁散

治遠年一切肺疾,咯吐膿血,漸成勞證。

茯苓(去皮),五靈脂(去砂土),馬兜鈴(以上三味各半兩),杏仁(三十枚,去皮尖,蛤粉炒),桃仁(二十枚,去皮尖,蛤粉炒)

白話文:

  • 白茯苓(剝皮)
  • 五靈脂(去除沙土)
  • 馬兜鈴(以上三種藥材,各半兩)
  • 杏仁(30顆,剝去皮和尖端,用蛤粉炒過)
  • 桃仁(20顆,剝去皮和尖端,用蛤粉炒過)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入蘿蔔三片,同煎至一盞,去滓,入黃蠟一塊如皂子大,再煎候蠟熔,通口服,食後、臨臥。

白話文:

上方的方劑為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一盞半的水和三片蘿蔔。一起煎煮到剩下一盞,過濾掉渣滓,加入一塊皁子大小的黃蠟。繼續煎煮,直到黃蠟溶化。在飯後或睡前空腹服用。

4. 麻黃散

治肺感寒邪,暴生咳嗽,涎痰上喘。

阿膠(蛤粉炒),皂角(去皮,炙令黃色),杏仁(去皮尖,炒),甘草(炙),麻黃(去節稱。以上五味各半兩)

白話文:

阿膠(用蛤蜊殼粉炒過) 皁角(去皮並烤成黃色) 杏仁(去皮和尖端,炒過) 甘草(烤過) 麻黃(去節並稱重。以上五味各半兩)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臨臥,白湯調下。

5. 細辛五味子湯

治肺受風邪,胸膈停寒,頭目昏運,鼻塞聲重,咳嗽噦逆,心腹痞滿,脅下刺痛。

五味子(九兩,炒),細辛(去葉土,五兩),陳橘皮(去白,二兩),高良薑(一兩,銼炒),甘草(二兩,銼炒)

白話文:

五味子(450 克,炒過) 細辛(去葉子泥土,250 克) 陳橘皮(去白色部分,100 克) 高良薑(50 克,切片炒過) 甘草(100 克,切片炒過)

上件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6. 玉蟬散

治肺氣發喘,坐臥不得。

人參(去蘆頭),蓖麻葉(經霜者),桑葉(經霜者),訶子肉(以上四味各半兩),鍾乳粉(一兩)

白話文:

人參(去掉蘆頭部分)半兩 蓖麻葉(經過霜凍處理的)半兩 桑葉(經過霜凍處理的)半兩 訶子肉(以上四味藥材各半兩) 鍾乳粉(一兩)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糯米飲調下,食後。

7. 如聖飲子

治肺氣虛寒,咳嗽喘急。

人參(去蘆頭,一兩),款冬花(一兩),罌粟殼(去穰,二兩炙),烏梅(一兩,捶碎)

白話文:

人參(去掉根須,一兩) 款冬花(一兩) 罌粟殼(去掉種子,二兩,烤過) 烏梅(一兩,搗碎)

上件㕮咀。每服五錢,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熱服,食後、臨臥。

8. 團參丸

治肺氣不利,咳嗽上喘。

人參(去蘆頭),款冬花紫菀(洗去土,各等分)

白話文:

用去蘆頭的人參、款冬花和洗去土的紫菀,三種藥材分量相等。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烏梅一枚,同煎至七分,溫服、食後。

9. 葶藶散

治咳嗽,痰涎喘急。

葶藶(半兩),半夏生薑汁浸軟,切作片子,半兩),巴豆(四十九粒,去皮,同上二味一處炒,候半夏黃為度)

白話文:

葶藶(半兩) 半夏(用生薑汁浸泡軟化,切成薄片,半兩) 巴豆(四十九粒,剝去外皮,與前兩種藥材一起炒,炒至半夏變成黃色即可)

上件除巴豆不用,只用上二味為細末。每服一錢,以生薑汁入蜜少許同調下,食後。

10. 止紅散

治心肺客熱,咳嗽吐血。

柴胡(去苗,一兩),胡黃連,宣連(各半兩)

上件為細末,入硃砂少許研勻。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半盞,通口服,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