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 (2)

1. 茴香煎

治丈夫元臟久虛冷氣攻衝臍腹絞痛腰背拘急,面色萎黃,飲食減少,及膀胱小腸氣痛,並腎臟風毒,頭面虛浮,目暗耳鳴,腳膝少力,腫痛生瘡。婦人血臟虛冷,飲食減少,肢體疼痛。久服補虛損,除風冷,壯筋骨,明耳目。

白話文:

治療男性元臟長期虛冷,寒氣衝擊臍腹,導致絞痛、腰背僵硬,面色萎黃,飲食減少,以及膀胱、小腸氣痛,並有腎臟風毒,頭面虛浮,視力模糊、耳鳴,腳膝乏力,腫痛生瘡。也治療女性血臟虛冷,飲食減少,肢體疼痛。長期服用可以補虛損,去除風寒,壯筋骨,明耳目。

茴香 赤小豆(各一分) 川楝子 川烏頭 萆薢 防風 威靈仙 青橘皮 烏藥(五分) 川椒(二分) 地龍(一分)

白話文:

茴香、赤小豆(各一分)、川楝子、川烏頭、萆薢、防風、威靈仙、青橘皮、烏藥(五分)、川椒(二分)、地龍(一分)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二十丸。小腸氣痛,炒生薑茴香酒下。腳轉筋,木瓜湯下。腹痛,清利艾湯下。

白話文:

  1.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二十丸。

把藥材磨成細末,用酒將麵糊煮熟,把藥末和麵糊和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一次服用二十丸,用酒送服。

  1. 小腸氣痛,炒生薑茴香酒下。

    如果患有小腸氣痛,可以將生薑和茴香炒熟,然後用酒送服。

  2. 腳轉筋,木瓜湯下。

    如果患有腳抽筋,可以將木瓜煮湯,然後飲用。

  3. 腹痛,清利艾湯下。

    如果患有腹痛,可以將清利艾湯煮好,然後服用。

白話文:

  1. 解毒散煩,藥末酒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下。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酒煮熟的麵糊中,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 20 丸,用酒送服。

  1. 小腸氣痛,生薑、茴香炒,酒下。

出現小腸氣痛時,將生薑和茴香炒熟,用酒送服。

  1. 腳轉筋,木瓜煮湯服。

腳抽筋時,將木瓜煮成湯,飲用。

  1. 腹痛,清利艾湯服。

腹痛時,將清利艾湯煮好服用。

2. 熟乾地黃丸

治虛勞損小便出血時復澀痛

白話文:

繁體中文:

鹿角膠二錢,鹿茸一錢,熟地三錢,山茱萸二錢,山藥二錢,懷山藥二錢,巴戟天二錢,白芍二錢,當歸二錢,黃芪二錢,枸杞子二錢,五味子二錢,牛膝二錢,杜仲二錢,菟絲子二錢,破故紙二錢,附子二錢,肉桂二錢,茯苓二錢,丹參二錢,炮薑二錢。

現代白話文:

鹿角膠 12 公克,鹿茸 6 公克,熟地黃 18 公克,山茱萸 12 公克,山藥 12 公克,淮山藥 12 公克,巴戟天 12 公克,白芍 12 公克,當歸 12 公克,黃耆 12 公克,枸杞子 12 公克,五味子 12 公克,牛膝 12 公克,杜仲 12 公克,菟絲子 12 公克,破故紙 12 公克,附子 12 公克,肉桂 12 公克,茯苓 12 公克,丹參 12 公克,生薑 12 公克。

**主治:**虛勞損傷,小便出血時而又有澀痛感。

車前子、熟乾地黃、葵子、鹿茸

白話文:

  • 車前子:

  • 中醫常用的草藥,具有清熱利尿、明目退翳的功效。

  • 熟乾地黃:

  • 中醫常用的中藥材,具有補血滋陰、清熱涼血的功效。

  • 葵子:

  • 中醫常用的草藥,具有潤腸通便、消腫止痛的功效。

  • 鹿茸:

  • 中醫常用的中藥材,具有壯陽補腎、益氣補血的功效。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下。(重校定此方無分兩,與指迷方內蓯蓉丸一同,並各用一兩。)

白話文:

將藥材細細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混合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在飯前用米湯送服。(經過校正後,此方沒有特定的分量,與《指迷方》中的蓯蓉丸相同,各用一兩。)

3. 地黃煎丸

治腎臟風勞損,添精補髓,益氣養神,駐顏,調血脈,令人輕健

白話文:

繁體中文翻譯:

補腎風勞損,添精補髓,益氣養神,駐顏,調血脈,令人輕健。

現代白話文:

治療腎臟因風邪所致的勞損,補充精氣和骨髓,增強氣血,滋養精神,延緩衰老,調節血脈,使人身體輕快。

生地黃(五斤,取汁);無灰酒(一斗,二味於銀器以火熬成膏);肉蓯蓉(二兩);巴戟(一兩);鹿茸(二兩);桑螵蛸五味子蛇床子石斛枳殼黃耆;牛膝;菟絲子;陳皮石龍芮沉香鹿角膠(各一兩);補骨脂附子(各二兩)

白話文:

生地黃(五斤,取汁);無灰酒(一斗,兩味在銀器中以火熬成膏);肉蓯蓉(二兩);巴戟(一兩);鹿茸(二兩);桑螵蛸;五味子;蛇牀子;石斛;枳殼;黃耆;牛膝;菟絲子;陳皮;石龍芮;沉香;鹿角膠(各一兩);補骨脂;附子(各二兩)

生地黃(五斤,取汁);無灰酒(一斗,兩味在銀器中以火熬成膏);肉蓯蓉(二兩);巴戟天(一兩);鹿茸(二兩);桑螵蛸;五味子;蛇牀子;石斛;枳殼;黃耆;牛膝;菟絲子;陳皮;石龍芮;沉香;鹿角膠(各一兩);補骨脂;附子(各二兩)

上為細末,用先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溫酒下三十丸,空心。

白話文:

生地黃(五斤,取汁);無灰酒(一斗,兩味在銀器中以火煎熬成膏);肉蓯蓉(二兩);巴戟天(一兩);鹿茸(二兩);桑螵蛸;五味子;蛇牀子;石斛;枳殼;黃耆;牛膝;菟絲子;陳皮;石龍芮;沉香;鹿角膠(各一兩);補骨脂;附子(各二兩)

將以上各藥研成細末,用先前煎熬好的膏藥和丸,如梧桐子大小,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三十丸。